首页期刊导航|浙江农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浙江农业科学
浙江农业科学

孟智启

月刊

0528-9017

zjnykx@126.com

0571-86404055

310021

杭州市石桥路198号

浙江农业科学/Journal Journal of Zhejiang Agricultural Sciences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浙江农业科学》系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和浙江大学联合主办的综合性农业科技刊物,国内统一刊号:CN 33-1076/S,国际标准刊号:ISSN 0528-9017,创刊于1960年,是全国创办较早的农业科技刊物之一。《浙江农业科学》系“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全国优秀农业期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浙江省优秀科技期刊和方阵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浙江农业科学》主要报道农业科研新成果和新产品、国内外最新实用技术和农业发展动态信息,内容包括粮、棉、果、蔬、油、麻、植保、农业工程、蚕桑、畜禽、微生物以及农药、化肥、农业设施等新产品介绍,园林工程、高产栽培(养殖)技术、农副产品加工利用等等。 《浙江农业科学》一直坚持高水准办刊,近年来增加了对效益农业的报道,刊物信息量大、含金量高、紧扣效益农业主题、具有较好的导向性。目前开设的栏目有园艺与特产、粮油作物、环资与检测、贮藏与加工、专题与综述、植保技术、畜牧与蚕桑、信息技术、种子专栏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家蚕品种资源数量性状的因子分析和品种聚类

    王安皆华丽峰周丽霞张凤林...
    2470-2476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采用因子分析和品种聚类的方法,对家蚕品种资源进行综合评价,有助于提高品种资源鉴定的效率,并有利于合理有效地选择育种亲本,为育种工作提供重要参考。以 60 个家蚕品种资源为供试材料,对其主要数量性状进行因子分析,并根据其欧氏距离进行聚类分析。供试家蚕品种数量性状前 5 个因子累计贡献率达 92。754 5%,其中茧丝产量构成因子为第 1 公因子,最大贡献率达 45。954 8%;生命力构成因子为第 2 公因子,贡献率 18。703 3%;第 3 公因子为解舒因子,贡献率 12。561 2%;第 4、5 公因子为孵化率因子贡献率9。795 6%、茧丝纤度因子贡献率 5。739 6%。在欧氏距离聚类图中,可把 60 个品种分成 3 大类,即 28 个品种组成的优质高产类群、19 个品种组成的一般类群、13 个品种组成的特殊性状遗传材料类群。第 1、2 公因子茧丝产量和生命力是家蚕育种中的两个主要指标,在各个世代选育过程中根据少数公因子和特殊因子进行选择与改良,提高育种效率。聚类分析能够揭示不同家蚕品种之间的相对遗传距离,能较好地为家蚕杂交育种和品种资源的利用及改良提供科学客观的依据。

    家蚕数量性状因子分析聚类

    海涂泥质盐碱地不同果桑品种生长适应性分析

    杨升王明睿刘培刚刘双双...
    2477-24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海涂盐碱地不同品种果桑的生长适应性指标,为适用于浙江滨海盐碱地经济资源开发与利用提供参考。对温州海涂泥质盐碱地上种植的 12 个品种在成活率、果实农艺性状和土壤理化性质等指标上进行比较分析,确定各品种的相对耐盐力。不同果桑品种的成活率差异大,其中河北红、果选 3 号和 72C002 的成活率最高,超过 80%,而琼 46 和金蔷 63 成活率偏低,低于 30%;河北红、强桑 3 号和果选 3 号的生长表现和土壤脱盐能力一致,即成活率较高的树种,受盐害程度小。通过滨海盐碱地不同果桑品种的农艺指标及耐盐适应性指标的评价,适宜海涂围垦区种植的果桑品种为河北红、强桑 3 号和果选 3 号。

    果桑盐碱地适应性分析

    黄金鲈肌肉氨基酸组成与性别、体重、性腺系数间的关联性分析

    黄逸中张思琪颉志刚
    2486-2494页
    查看更多>>摘要:黄金鲈(Perca flavescens)两性间存在明显的生长异速现象,即雌鱼生长快于雄鱼。为探究该鱼肌肉氨基酸组成与性别、体重、性腺系数(gonadosomatic index,GSI)间的相关性,该研究测定了同一批孵化的二龄黄金鲈肌肉常规营养成分和 17 种氨基酸含量。结果表明,黄金鲈肌肉营养成分无性别差异,在氨基酸组成中仅组氨酸含量雄性高于雌性(P<0。05)。基于氨基酸评分(amino acids score,AAS),雌鱼第一限制氨基酸为异亮氨酸,而雄鱼为蛋氨酸+半胱氨酸;根据化学评分(chemical score,CS),雌雄鱼第一限制氨基酸均为蛋氨酸+半胱氨酸。经皮尔森相关性分析,发现雌鱼肌肉亮氨酸、异亮氨酸、赖氨酸含量与体重呈显著正相关(P<0。05),除甘氨酸、丙氨酸、半胱氨酸、组氨酸外,其余氨基酸含量均与 GSI 呈显著正相关(P<0。05)。通过线性回归分析,发现雌鱼人体必需氨基酸、鱼类必需氨基酸含量均与体重呈显著正相关,总氨基酸、呈味氨基酸含量也均与 GSI具有显著正相关性(P<0。05)。然而,雄鱼肌肉相关氨基酸指标则与体重、GSI 间无显著相关性。综上所述,养殖黄金鲈肌肉氨基酸组成的性别差异较小,同龄雌性生长快、体重大的个体,肌肉氨基酸营养价值相对较高并随 GSI增加而提高,但同龄雄性肌肉氨基酸营养价值与体重、GSI间的相关性并不明显,甚至部分氨基酸指标有下降趋势。

    黄金鲈氨基酸组成性别体重性腺指数肌肉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河蟹质量安全数字化控制平台研发

    邓浩然钱蓉刘桂民王忠培...
    2495-2501页
    查看更多>>摘要:河蟹产业的质量安全是从"池塘到餐桌"的质量安全,涉及养殖、运输和销售等不同环节,每个环节都存在消费者关心的质量安全问题。运用数字化技术管理各环节关键信息或消费者关注信息,能有效监管河蟹产业发展,也能帮助消除消费者的信任危机。该研究基于物联网技术、二维码技术和 5G 技术,研发河蟹质量安全数字化控制平台,管理苗种、投饵、捕捞、水体水质和健康生态等养殖相关数据,采集捕捞、运输和销售数据,消费者通过扫描二维码,可查看养殖全过程数据、运输和销售等信息,并实时监督养殖环境,增强消费者的消费信心。

    物联网技术河蟹质量安全二维码平台研发

    水体总氮来源分析及源头管控措施

    王恒钦乔志刚李瑞月罗军...
    2502-2508页
    查看更多>>摘要:总氮是水体的一项重要指标,总氮超标会引起河流、湖库富营养化、海洋赤潮、地下水污染,甚至对人体造成伤害。总氮来源主要为农业种植上过量含氮肥料的施用,畜禽养殖上粪便、尿液的不规范堆积、排放,城镇生活污水管道的错接、混接,农村生活污水未治理造成的直排入河等。环境中总氮一般具有"晴天累积,雨天释放"的特征,各种含氮污染物日常蓄存于地面土壤、支沟支渠,随降雨冲刷入河或浸淋至地下水,造成水体污染。总氮形态多样且易转化,最终多以溶解性及稳定性较强的硝态氮形式存在,必须从源头进行管控,控源截污结合长效管理是降低水体总氮污染的根本途径。结合相关标准规范、技术指南、文献查阅及实际经验,文章从水体总氮存在形式及转化、来源分析及源头管控措施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系统地分析,拟提高源头管控的重要性,从而为科学、有效地降低河流总氮提供参考。

    水体总氮农业种植源畜禽养殖源城镇生活源农村生活源源头管控

    农用酵素特性、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

    张晶晶姚燕来朱凤香洪春来...
    2509-2513页
    查看更多>>摘要:果蔬废弃物的存在会造成环境负担增加,而农用酵素通常是由果蔬废弃物、糖和水的混合发酵制备成的。利用水果和蔬菜废弃物生产酵素产品,将是一种生态友好和可持续的废物处理方式。然而,人们对农用酵素的了解尚浅。因此,文章介绍了酵素的发展进程、国内相关标准、农用酵素的研究进展和应用前景展望,主要包括酵素的定义、发展过程、特点、分类和相关标准,以及农用酵素的研究背景、特性和其国内外研究进展。

    农用酵素功能特点进展

    生物质炭吸附土壤有机污染物的研究进展

    刘新海闫飞宇邓江霞张叶...
    2514-25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物质炭是生物废弃物在低温限氧条件下热裂解而成的富碳材料,具有独特的表面化学性质及复杂的孔结构,对环境介质中的有机污染物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文章综述了土壤有机污染物污染现状及危害、生物质炭的制备及优势特性、生物质炭的吸附机理、影响生物质炭对土壤有机污染吸附的因素及生物质炭在有机污染土壤修复中的应用等,并展望了生物质炭吸附土壤有机污染物的未来研究方向。

    生物质炭土壤有机污染物吸附修复

    生物菌肥对土壤及农作物的影响研究进展

    王哲屠春宝马琨范雯慧...
    2523-252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土壤是农业正常生产的基本物质基础,土壤健康是确保粮食和食品安全的主要因素。文章回顾了国内外生物菌肥在土壤环境改善和植物生产方面的研究情况,并得出结论,生物菌肥在土壤健康改良、地力提升、作物促长、增产提质和病虫害绿色防治等方面具有显著效果,对保障粮食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人类健康安全至关重要,以期为生物菌肥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生物菌肥土壤改良农作物生物防治环境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