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浙江农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浙江农业科学
浙江农业科学

孟智启

月刊

0528-9017

zjnykx@126.com

0571-86404055

310021

杭州市石桥路198号

浙江农业科学/Journal Journal of Zhejiang Agricultural Sciences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浙江农业科学》系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和浙江大学联合主办的综合性农业科技刊物,国内统一刊号:CN 33-1076/S,国际标准刊号:ISSN 0528-9017,创刊于1960年,是全国创办较早的农业科技刊物之一。《浙江农业科学》系“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全国优秀农业期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浙江省优秀科技期刊和方阵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浙江农业科学》主要报道农业科研新成果和新产品、国内外最新实用技术和农业发展动态信息,内容包括粮、棉、果、蔬、油、麻、植保、农业工程、蚕桑、畜禽、微生物以及农药、化肥、农业设施等新产品介绍,园林工程、高产栽培(养殖)技术、农副产品加工利用等等。 《浙江农业科学》一直坚持高水准办刊,近年来增加了对效益农业的报道,刊物信息量大、含金量高、紧扣效益农业主题、具有较好的导向性。目前开设的栏目有园艺与特产、粮油作物、环资与检测、贮藏与加工、专题与综述、植保技术、畜牧与蚕桑、信息技术、种子专栏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浙江省安全利用类稻田土壤硅含量调查及施硅对水稻的增产降镉效果分析

    陶娟花石其伟章明奎
    249-252页
    查看更多>>摘要:调查表明,浙江省安全利用类稻田土壤有效硅含量在 28~166 mg·kg-1,多数稻田属于土壤硅含量中等和缺乏 2 个等级,缺硅问题较为突出。土壤有效硅平均含量由高至低依次为滨海平原>水网平原>河谷平原,随土壤 pH值和黏粒含量的增加而增加。9 个硅肥试验的结果表明,基施硅肥对水稻具有明显的增产降镉作用,水稻产量增加 4。75%~13。71%,稻谷镉含量降低 6。92%~32。73%;叶面喷施硅肥对水稻增产作用不明显,但可使稻谷镉含量降低 5。19%~18。18%;基施硅肥的增产降镉作用随土壤本身有效硅降低而增加。研究结果表明,在浙江省土壤有效硅较低的污染稻田中,基施硅肥是一种很好的水稻增产和稻谷降镉措施。

    土壤有效硅安全利用类稻田硅肥增产降镉

    水稻机插侧深施肥减氮增效效应研究

    张彦范晓凯徐瑞衡王颖...
    253-25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采用水稻机插侧深施缓释肥技术,探究不同施肥量和施肥方式对南粳 5055 的产量构成因素、茎蘖动态和经济效益的影响,以探索适合本地种植大户的施肥方式。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方式对比,侧深施肥能有效提高肥料的利用率、结实率、穗粒数、经济效益,但是降低了成穗率;在总施氮量相同,缓释肥侧深施肥量不同的情况下,一次性施肥的成本最高,产量最低,随着缓释肥用量减少,成本降低,缓释肥侧深施 420 kg·hm-2,分蘖肥追施速效氮肥,穗期施用复合肥的施肥模式,效益能达最大。

    水稻缓释肥侧深施肥产量效益

    有机缓释肥施用化肥减量减次对婺城地区晚稻产量的影响

    蒋敏华丁懿孟浩然李宽...
    258-26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在常规施肥的基础上,通过施用有机缓释肥进行等氮、减氮及减少施用次数试验,探究有机缓释肥减量减次对婺城地区晚稻生产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与常规处理相比,有机等氮处理晚稻增产显著,有机减 N 20%处理晚稻小幅增产,而有机减 N 20%不追处理晚稻产量略有下降,有机减 N 40%处理晚稻产量则出现大幅降低。有机缓释肥是一种优良的缓释肥,对于婺城区水稻种植,可施用有机缓释肥替代普通平衡型复合肥,施用方式为一基一追,可比常规施肥减少一次追肥,达到省时省工的目的,也可适当减少肥料投入,达到减量增效的目的。另外,施用有机缓释肥也可采用一次性基施施肥方式,此方式不建议减肥,同时应及时关注水稻长势,如果水稻后期出现脱肥现象,应及时追肥。

    婺城晚稻有机缓释肥产量

    生物炭基肥对水稻土理化性质、作物产量及化肥减量的影响

    金惠芳孔国夫厉方桢闻秀娟...
    262-267页
    查看更多>>摘要:化肥的长时间偏施是耕地土壤退化的重要因素,为探讨生物炭基肥对农田土壤-水稻系统的影响,本研究基于长期单作的水稻田,以水稻为供试材料,设置 5 个处理,探究水稻土壤理化性质、水稻产量及化肥施用量对生物炭基肥施入的响应。结果表明,生物炭基肥能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其中,BC 处理能有效提高土壤pH值,OBF处理对土壤有机质及磷含量的提升效果较好,OIBF处理有助于提升土壤中的氮及钾含量,IBF 处理则对土壤中有效态中量元素的增加更有利。同时,炭基肥的施入能提高水稻产量。结果显示,经 OIBF 处理,水稻的单穗最重,穗实粒数最多,结实率最高,相应的理论产量也最高,达 9 915 kg·hm-2。炭基肥的施入降低了化肥用量。综合而言,炭基肥的施入能有效改善肥料偏施带来的土壤退化,及后续的作物产量问题,而有机无机炭基肥的配施效果最理想。

    炭基肥土壤理化性质水稻产量化肥减量

    不同施锌方式对水稻生长的影响

    陈钰佩李建强许海敏王忠林...
    268-27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不同施锌方式对水稻生长的影响,本研究在浙江省稻田试验点开展试验。试验分别就不同施肥量、不同水稻品种、不同肥料种类对水稻施锌效果的影响开展研究,以不施锌肥处理为对照,对比不同处理对水稻生长、籽粒产量及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施用锌肥可以促进水稻生长,增加水稻产量及籽粒养分含量,但过量施锌会导致肥效下降。施锌增产效果还受水稻品种、施肥方式的影响,无机锌肥适宜作基肥,有机锌肥适宜以叶面肥形式追施,基施与叶面喷施组合施用增产效果最佳。

    锌肥水稻产量

    杂交水稻中浙优26特征特性及制种技术

    许新新张晨光詹有松胡国成...
    272-27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浙优 26 是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水稻研究所利用中浙 2A 和 F1436 配组育成的优质杂交水稻新品种,2020 年分别通过国家审定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审定。浙江龙游县五谷香种业有限公司于 2019年引种试验种植,田间表现出丰产性好、优质、耐肥抗倒、对白叶枯病和稻瘟病有较强抗性等特点。同时在龙游开展了 2 a的中浙优 26 制种工作。根据在浙江龙游种植的田间表现和制种实践,结合亲本的特征特性,提出适合中浙优 26 在浙西的安全高产制种技术。

    杂交水稻中浙优26特征特性制种技术

    余杭区水稻新品种展示试验分析

    钱东陈一侃王顺茂叶靖...
    276-27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筛选出适宜余杭种植的水稻优良品种,掌握晚稻主推品种的特性与生产表现,根据浙江省种子管理总站及杭州市种子服务总站的统一安排,结合余杭区晚稻生产实际,特进行示范试验。结果表明,籼粳杂交稻甬优 7872 和常规晚粳稻中嘉 8 号全生育期较短,产量较高。此外,浙湖粳 25 产量构成因素表型较为平均,产量比较稳定,增幅较高,抗性较好,综合表现良好。甬优 7872、中嘉 8 号和浙湖粳 25 适宜在余杭区做进一步推广种植。

    水稻新品种展示示范品种筛选

    适宜北京大面积推广的冬小麦品种筛选

    梅丽孟范玉周吉红王俊英...
    279-28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北京小麦生产上种植品种多、乱、杂的问题,在密云、顺义、房山 3 点开展了 10 个节水、优质、高产小麦新品种筛选试验。结果表明:农大 3486、中麦 1062 在 3 点产量均显著高于其他品种,分别为7 500。0~9 667。5 和 7 666。5~9 834。0 kg·hm-2。这 2 个品种株高适中,分别为 70。3~75。5 和 72。4~77。4 cm;抗寒性较好,越冬死苗率分别为 0。5%~2。0%、1。8%~2。2%,死茎率分别为 4。0%~4。7%、4。0%~10。0%;越冬和返青期单株干物重较高,今后可在京郊大面积种植。华麦 18 在密云、中麦 886 在房山的产量表现与农大 3486、中麦 1062 差异不显著,这 2 个品种株高适宜,分别为 72。1 和 75。3 cm;抗寒性较好,死苗率分别为 3。0%和1。2%,死茎率分别为 4。0%和 8。5%,今后可多点示范种植,明确其丰产、稳产性。

    冬小麦品种群体抗寒性产量

    不同培养条件对小麦根际可培养微生物影响

    吕路琼欧阳由男叶淑珍游雨欣...
    287-291页
    查看更多>>摘要:植物根际微生物群落对植物健康生长有重要影响,分离培养其微生物对农作物促生增产具有重要意义。在微生物培养过程中,培养基类型与充氧量对根际微生物富集情况不同。该研究采用 16S rRNA 高通量测序技术与生物信息学分析对使用不同培养条件小麦根际细菌群落特征与功能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小麦根际微生物群落主要由 γ-变形菌纲,拟杆菌纲和芽孢杆菌纲组成,且培养基类型和充氧量显著影响其丰度。FAPROTAX功能预测表明,小麦根际微生物富含的优势菌群主要与化能异养、发酵、碳循环、氮循环、铁呼吸等功能相关,对植物生长发育具有重要作用。研究结果为小麦根际微生物培养及微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重要依据。

    根际微生物培养基充氧量高通量测序菌群特征

    小麦定额施用缓释肥料田间肥效试验

    金一鸣罗丙芳毛连松谭志新...
    292-29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轻简化小麦施肥,选用缓释肥料开展符合小麦定额施肥标准下的田间肥效试验。结果表明,施用缓释肥料在减氮 20%,总养分投入减少 10%~13%时,小麦实割产量增加 9。5%~17。0%,主要通过每穗实粒数增加 1。0~1。7,或增加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千粒重等小麦产量构成要素来实现;施用缓释肥料能简化小麦施肥并实现增产。

    小麦缓释肥料出苗率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