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浙江农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浙江农业科学
浙江农业科学

孟智启

月刊

0528-9017

zjnykx@126.com

0571-86404055

310021

杭州市石桥路198号

浙江农业科学/Journal Journal of Zhejiang Agricultural Sciences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浙江农业科学》系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和浙江大学联合主办的综合性农业科技刊物,国内统一刊号:CN 33-1076/S,国际标准刊号:ISSN 0528-9017,创刊于1960年,是全国创办较早的农业科技刊物之一。《浙江农业科学》系“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全国优秀农业期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浙江省优秀科技期刊和方阵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浙江农业科学》主要报道农业科研新成果和新产品、国内外最新实用技术和农业发展动态信息,内容包括粮、棉、果、蔬、油、麻、植保、农业工程、蚕桑、畜禽、微生物以及农药、化肥、农业设施等新产品介绍,园林工程、高产栽培(养殖)技术、农副产品加工利用等等。 《浙江农业科学》一直坚持高水准办刊,近年来增加了对效益农业的报道,刊物信息量大、含金量高、紧扣效益农业主题、具有较好的导向性。目前开设的栏目有园艺与特产、粮油作物、环资与检测、贮藏与加工、专题与综述、植保技术、畜牧与蚕桑、信息技术、种子专栏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外源水杨酸对镉胁迫下三色堇光合与生理特性的影响

    巩宏杰嵇康轩李竹王波...
    1416-142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探究了镉胁迫及外源水杨酸对三色堇光合作用与生理特性的影响,为合理施用水杨酸、缓解镉毒害提供依据。将三色堇盆栽于 Cd胁迫(200 mg·kg-1)基质中,并向叶面喷施 0(SA0)、50(SA1)、100(SA2)、200(SA3)、500(SA4)μmol·L-1 水杨酸,探究其对三色堇生长、光合作用、渗透调节物质及酶促保护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200 mg·kg-1 的 Cd可导致丙二醛(MDA)含量显著升高,显著抑制了三色堇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显著抑制了光合作用;施用适量的水杨酸(100~200 μmol·L-1)可降低 MDA 含量,提高Cd胁迫下三色堇的株高、茎粗、叶面积、叶片数和开花数以及干重、鲜重和含水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显著提高;施用适量的水杨酸(100~200 μmol·L-1)还可提高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的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但若水杨酸浓度达到 500 μmol·L-1,效果反而不如浓度更低时,说明适量的水杨酸(100~200 μmol·L-1)可显著缓解三色堇 Cd毒害,综合各指标,200 μmol·L-1 是最佳的施用浓度。

    三色堇水杨酸镉胁迫光合参数

    不同免疫诱导剂对杨梅凋萎病抗性的影响

    丁娟孙学鹏俞浙萍张淑文...
    1424-142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东魁幼苗为试材,研究 3 种诱导剂(枯草芽孢杆菌、水杨酸、芸苔赤霉酸)对杨梅凋萎病抗性及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枯草芽孢杆菌和芸苔赤霉酸处理下,杨梅凋萎病病情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相对诱导效果分别为 35。44%、27。16%;在枯草芽孢杆菌、芸苔赤霉酸诱导处理下,叶长、叶面积均高于对照,叶面积较对照分别提高 8。82%、8。42%;3 种诱导剂处理下,叶绿素含量均有不同程度增加,在枯草芽孢杆菌处理下叶绿素 a、叶绿素 b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等抗氧化酶活性在 3种诱导剂处理下,均有显著提高,其中枯草芽孢杆菌、芸苔赤霉酸的作用较为显著,且其对应丙二醛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综上,研究筛选到能诱导杨梅凋萎病抗性的 2 种诱导剂,即枯草芽孢杆菌和芸苔赤霉酸,可为今后杨梅凋萎病的防控及相关研究提供重要依据。

    杨梅凋萎病诱导剂

    内生真菌发酵液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研究

    巨亚雯徐蓬付佑胜曹凯歌...
    1429-143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明确内生真菌发酵液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作用以及对小麦安全性的影响,研究开展一系列试验验证其效果。室内平板对峙结果表明,CK-25 对峙效果最好,抑制率最高,防治效果为 89。60%,其次为 CK-20、CK-15,最差为 CK-10。孢子萌发结果表明,CK-10 的孢子萌发率最强,萌发率为 88。73%,其次为 CK-15、CK-20,CK-25 最差。温室盆栽试验表明,内生真菌发酵液显著提高了小麦对赤霉病的防治效果。其中,CK-25 发病率最轻,病穗防治效果 68。75%,病情指数 3。00,病情指数防治效果最好,为 78。57%。大田试验表明,CK-25病穗率最轻,为 22。00%,病穗率防治效果为 71。79%,病情指数为 2。30,病情指数防治效果 75。79%,且对小麦生长无影响。综上所述,内生真菌发酵液可以防治小麦赤霉病,且不同的浓度内生真菌发酵液对小麦赤霉病的抑制效果不同,内生真菌发酵液可作为小麦赤霉病的一个抗性手段。

    内生真菌发酵液小麦赤霉病防治效果

    中国茶园蜘蛛种类作用及保护利用研究综述

    陈银方
    1434-144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是茶树发源地,蜘蛛在茶园生态系统中地位尤为突出,具有种群数量多、捕食量大、繁殖力高、适应性强、生态位广的特点,是茶园最重要捕食性天敌。我国茶园蜘蛛有 44 科 572 种,有 23 种优势种及10 余种常见种,蜘蛛的数量占捕食者天敌的 65%~98%。蜘蛛是控制茶树害虫(螨)的最主要天敌,影响茶园蜘蛛的主要因素为化学农药施用、茶园农事活动、气候、生态环境和天敌。文章提出了蜘蛛保护利用的措施为调查茶园蜘蛛资源、优化茶园生态环境、应用绿色防控措施和合理使用农药,为茶园蜘蛛保护利用提供技术支撑。

    茶园蜘蛛影响因子保护利用

    200g·L-1氯虫苯甲酰胺和150g·L-1茚虫威防治玉米草地贪夜蛾田间试验

    吴水女方屹豪
    1441-144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索 200 g·L-1 氯虫苯甲酰胺及其与 150 g·L-1 茚虫威分别单用以及混用对玉米草地贪夜蛾的防治效果,在衢州市开化县杨林镇川南新村玉米种植基地中进行田间药效示范试验。试验发现,供试剂量下施用 200 g·L-1 氯虫苯甲酰胺和 150 g·L-1 茚虫威对玉米生长无不良影响,对草地贪夜蛾均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对草地贪夜蛾为害的玉米具有较好的保株和保叶效果。施药后 10 d 杀虫防效在 83。33%~90。48%,保株防效在85。3%~89。0%,保叶防效在 92。73%~95。79%。

    氯虫苯甲酰胺茚虫威草地贪夜蛾防治效果

    黄金芽与群体种制成条形、螺形红茶的颜色空间数字化分析

    邱晓莹曹思宇陈昊东林杰...
    1445-1450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颜色空间的数字化评价方法,研究不同品种制成的 2 种典型外形红茶的色泽品质差异。将群体种、黄金芽品种茶鲜叶,分别加工成条形和螺形红茶,再利用HSV颜色空间获取干茶、茶汤和叶底的色泽构成、HSV分量均值,进一步得到色泽拟合色卡和多变量可视化结果,并与人工感官审评结果作对比分析。条形红茶干茶色泽黑色占比显著高于螺形,条形红茶茶汤中橙色比例显著高于螺形;黄金芽品种的红茶茶汤的H、V分量均值则显著高于群体种,品种对螺形茶的色泽影响较条形茶更大。而HSV颜色空间数字化评价技术可以精准地量化、可视化人眼无法识别的颜色特征差异,在茶叶色泽品质评价的客观性、可追溯和数字化储存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红茶数字化评价HSV颜色空间色泽品质

    响应面法优化香榧擂茶的制作工艺

    王先波叶凤香阙荧萍叶伟华...
    1451-145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香榧饼粕粉、糯米粉、姜粉等为主要原料,白砂糖、茶粉、花生碎、黑芝麻、炒米为辅料制作擂茶。以感官评分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及响应面试验优化擂茶的制作工艺。结果表明,擂茶的最佳工艺配方为香榧饼粕粉 11。3 g、姜粉 0。7 g、白砂糖 7。5 g、茶粉 0。8 g、糯米粉 15 g、花生碎 4。6 g、熟芝麻 3 g、炒米1。6 g。此配方制作的擂茶口感丰富、香味浓郁、冲调性能最佳且营养价值高。

    香榧饼粕擂茶工艺优化

    硝酸提取-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同时测定茶叶中16种元素含量

    宁建美徐晓安唐仕琴潘瑛洁...
    1457-1462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立硝酸提取-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ICP-MS)同时测定茶叶中 Pb、Cd、As、Cu、Zn、Cr、Co、Mo等 16 种元素的最佳测定方法。茶叶标准物质 GBW10052a(GSB-30a)经微波消解处理后,利用标准曲线法结合在线加入内标溶液,在碰撞模式下分别用外标法和标准加入法同时测定 16 种元素含量,研究茶叶基体对待测元素定量分析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同时测定多种元素,线性范围广,所测元素相关系数R2为 0。998~1。000,3 个浓度水平添加回收率为 88。56%~120。24%,相对标准偏差在 0。72%~2。67%,方法检出限 0。001~0。200 mg·kg-1,标准加入法能有效消除基体干扰影响,可用于日常茶叶样品中重金属元素的检测。

    茶叶硝酸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微波消解

    贮藏温度对山核桃仁品质影响的研究

    齐福建高军龙王春晓陈龙...
    1463-146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贮藏温度对山核桃仁品质的影响,该试验分析了 2、10、25、35℃条件下山核桃仁贮藏期间过氧化值、酸价、感官品质的变化,同时将贮藏温度和贮藏时间与山核桃仁贮藏期酸价、过氧化值进行线性回归拟合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温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山核桃仁酸价和过氧化值上升,感官评分下降,2℃和 10℃贮藏期山核桃仁品质较为稳定,25℃和 35℃贮藏到 90 d时产品出现轻微哈喇味,且温度越高品质劣变速率越快;回归分析显示,贮藏温度和时间与山核桃仁贮藏期酸价、过氧化值均呈正相关关系,贮藏温度对过氧化值影响大于贮藏时间,而两个因素对酸价的影响则相反,贮藏时间与酸价相关性高于贮藏温度。研究结果可为山核桃仁贮藏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贮藏温度山核桃仁品质

    纳米材料在电化学检测亚硝酸盐的应用研究进展

    周环郑晓杰邹盈李彦坡...
    1468-1475页
    查看更多>>摘要:亚硝酸盐作为一种常见的食品添加剂,能够稳定肉制品的色泽、提高风味、延长货架期。然而,亚硝酸盐同时又是一种有毒的污染物,长期过量摄入将会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因此,实现对其高灵敏度、高选择性的快速检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相较于其他传统检测方法,电化学检测法具有操作简单、选择性好、灵敏度高的优势。而电极材料作为电化学传感器的核心组成,其功能和界面性能都将影响到传感器的综合性能。文章详细介绍了碳、金属、金属氧化物、导电聚合物等纳米复合材料在亚硝酸盐电化学检测中的研究进展,重点详述了构建方法和检测结果,最后对亚硝酸盐传感器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讨论。

    亚硝酸盐电化学传感器电极材料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