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杂交水稻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杂交水稻
杂交水稻

袁隆平

双月刊

1005-3956

jhybrice@2118.cn

0731-82872961

410125

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马坡岭

杂交水稻/Journal Hybrid Ric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杂志是杂交水稻领域内唯一对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专业技术刊物。刊载内容涉及到杂交水稻研究与开发应用的全部环节,融学术性、技术性、普及性和信息性于一体。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库来源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不同耐盐能力水稻品种响应盐胁迫的差异

    程生海郭夏宇陶维旭冀俊超...
    97-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明不同耐盐水稻品种产量形成对盐胁迫的响应,以3个耐盐品种和3个盐敏感品种为参试材料,通过两季大田试验,探究耐盐能力不同的水稻品种在3种盐胁迫处理(0.0%、0.3%和0.6%)下生长发育和产量性状差异.结果表明,耐盐水稻品种在0.3%和0.6%盐浓度胁迫下的减产率分别为38.1%~50.6%和51.2%~63.6%,明显低于盐敏感品种的47.9%~72.3%和72.9%~84.6%.同时,盐胁迫下,耐盐水稻品种在分蘖盛期和齐穗期的株高、茎蘖数和地上部干物质量降幅也明显低于盐敏感品种.进一步分析可知,与盐敏感品种相比,耐盐品种在0.6%盐浓度胁迫下具有较高的产量,齐穗期叶片还保持较高的SPAD值,成熟期叶片还保持较低的Na+含量和钠钾比.因此,良好的农艺性状和生理指标是水稻在盐胁迫下获得高产的基础.

    耐盐水稻盐胁迫Na+K+产量

    品种与播量对直播早稻群体质量和产量的影响

    王常军周金龙谭爱琼龙玉斌...
    105-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两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不同品种和播量对直播早稻群体质量和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双季直播早稻品种间出苗率、成苗率、成穗率和结实率差异不显著;最高苗和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差异显著;单产以中早39最高,中早35与之差异不显著,而湘早籼6号与之差异极显著.单位面积出苗数、同期茎蘖数、有效穗数随播量的增加而增加,出苗率、成苗率、分蘖率、成穗率及每穗总粒数随播量的增加而下降,单产以播量112.5 kg/hm2处理最高,播量90.0 kg/hm2处理与之差异不显著,而播量67.5 kg/hm2处理与之差异极显著.在本试验条件下,中早35和湘早籼6号直播的适宜播量为112.5 kg/hm2,而中早39直播的适宜播量为90.0 kg/hm2.

    早稻直播播量群体质量产量

    淹水对直播水稻生长与杂草防控效果的影响

    卢浩宇王美周尚峰王立峰...
    110-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淹水不化除处理对直播方式下不同耐淹能力水稻品种生长与杂草防控效果的影响,以耐淹品种耘两优玖48和不耐淹品种农香42为材料,设置淹水不化除(FD)和常规化除(HB)2个处理,并以不进行任何杂草防除为对照(CK),系统比较了不同处理间基本苗、播后7~32 d主要生长性状、第一完全展开叶丙二醛含量及杂草防效的差异.结果表明,FD处理下,耘两优玖48的基本苗为166.1万/hm2,较CK减少了 4.7%,差异不显著;农香42的基本苗为71.0万/hm2,较CK显著减少了 46.9%.播后7d,耘两优玖48和农香42苗高分别为16.22、7.62 cm,均显著高于CK,单株最长根长分别为6.61、4.83 cm,单株地上部单位密度分别为3.16、3.02 mg/cm,均显著小于CK,表明2个品种在淹水初期均通过牺牲根系生长与组织充实度来增加苗高以逃离水层.耘两优玖48第一完全展开叶MDA含量于播后22 d与CK相当,农香42则于播后32 d与CK相当,表明随着播后天数的增加,2个品种均逐步恢复生长.播后17和42 d,耘两优玖48田块禾本科杂草相对防效90%左右、莎草科类杂草相对防效50%左右、阔叶类杂草防效较差(对鸭舌草没有防效),农香42田块禾本科杂草相对防效90%左右、莎草科类和阔叶类杂草防效较差(对鸭舌草没有防效).

    直播水稻淹水化除耐淹能力杂草防控

    甬优1540作连作晚稻种植的高产栽培技术途径分析

    刘也楠林飞荣何贤彪刘伟明...
    117-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明甬优1540作连作晚稻种植的高产栽培技术途径,汇总整理了 2016-2021年浙江省各地共69组甬优1540作连作晚稻种植的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结实率、每穗实粒数、千粒重和产量数据,比较了甬优1540不同产量水平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差异.结果表明,甬优1540作连作晚稻种植的高产栽培技术途径为注重有效穗数和每穗实粒数的提高,争取穗、粒兼顾,协调穗、粒结构,提高结实率,在此基础上发挥千粒重的增产作用,从而构建起整体协调的产量结构,促进高产.

    杂交水稻甬优1540连作晚稻高产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