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浙江学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浙江学刊
浙江学刊

徐吉军

双月刊

1003-420X

zjxkzzs@mail.hz.zj.cn

0571-87057581

310025

浙江杭州市凤起路620号省行政中心11号楼

浙江学刊/Journal Zhejiang Academic Journal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作为综合性理论刊物,办刊宗旨是: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以传承文明、传承学术为使命,倡导学术创新,呼唤学术良知,揭示社会真理,追求广阔的时空效应和深远的社会影响。力求准确、深刻地反映时代精神和社会实践的轨迹。做到学术性、思想性、政治性和高雅性的统一。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苦吟:清代词学的"集体性"观念沉淀

    闵丰
    198-206页
    查看更多>>摘要:《四库全书总目》在著录辛弃疾词集时着意指出"苦思",从这一角度来解读稼轩词,体现出四库馆臣独到的关注点.填词苦吟问题由宋末张炎提出,在清代得到广泛探讨,但将辛弃疾这位天才型词人与"苦吟"联系,此前未有,为四库馆臣首创,其本质是清代词学特定的"集体性"观念沉淀.这种"集体性"主要反映于三个方面,即《稼轩词》提要文本写定线索、浙派语境的强势影响,以及清人面对手稿类词作等写作"现场"的认知积累.结合苏轼词接受情况来观察,《四库全书总目》以苦吟论稼轩词,意味着词学转型的拐点,对于深入研讨稼轩词艺具有切实的引导效用.

    《四库全书总目》苦吟"集体性"浙派语境手稿

    南朝羁北文士与南北文学融合

    孙雅洁
    207-2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南北朝时期政治格局分裂对峙,部分南朝文人由于战争及出使等原因被迫羁留北土.由南入北的空间变化导致这些羁北文士主体身份意识的焦虑,在自我确证的过程中呈现出摇摆不安的倾向.从前期对流人逐臣传统的认同和接受,到反思和对自我身份的重新构建,他们的身份意识经历了一个否认、怀疑和再确认的过程.羁北文士对南北文学融合产生了重要影响:他们一方面对文学地理进行了扩张,将北地风物纳入书写范畴;另一方面对文学风气进行了转化,在将南方精巧雕琢文气注入北方的同时,也吸收了北方文学的刚健骨力;同时文本内部空间跨度也在南与北、精神与肉身、原乡与异乡的拉扯和追问中和作者对历史的审视中得到了扩展和延伸.

    羁北文士南北朝文学融合

    "发现"林行规:清末民国职业法律人的养成与司法实践

    邱志红
    217-22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法律实证分析与研究已成为法律史研究潮流的今天,从基层档案和法律实践出发的研究路径愈来愈引起研究者的提倡与重视.考察民国时期律师职业的法律实践及意义,律师公会档案尤其是律师事务所档案,无疑是最有价值的核心材料.目前学界对上海、北京等地律师公会档案材料多有利用,创获显著,唯律师事务所类档案或开放程度不够,或零散不成系统,或湮灭、缺失,学者所充分利用者有限.本文将以中国历史研究院图书档案馆藏"林行规法律事务所档案"(1924-1937年)原始卷宗为主要研究材料,同时结合日记、档案、报刊等史料,详细考订这位民国时期活跃于法律界和律师界的重要法律人的职业养成,并通过爬梳林行规(1883年2月2日—1944年6月11日)在其律师执业过程中留存下来的案卷记录,呈现其参与法律实践时的工作方式、内容以及交游网络,进而揭示民国律师与政治、社会、法制文化之间的关系.

    林行规律师职业法律实践近代中国法律社会法制文化

    文化、市场与政治:民国"中医用西药"问题探析

    刘菲雯
    229-238页
    查看更多>>摘要:民国初年,中医学习西药知识、使用西药产品疗病的现象开始增多.通过西药译著、中医医书、医药期刊、药商广告等媒介,部分中医开始认同和使用西医的医疗资源,希望借此改良中国医学并促进自身诊务开展.不过,该现象的增长及其蕴含的风险开始引起西医群体的批评,并在国民政府时期受到政府的干预和禁止.国民党当局对于中医群体的抗议无动于衷,屡次处罚违法者并重申禁令,但中医使用西药的现象仍长期延续.民国"中医用西药"的实践及其引起的风波,既体现出中西医学实践在日常医疗活动中的交融,也展现了中西医群体在文化、市场和政治上的竞争."中医用西药"禁而不止,亦反映出近代中国多元化的医疗市场在现代卫生行政的干预与改造下的顽强生命力.

    中医用西药西医中西医关系药物史

    Abstracts

    239-240页

    人物介绍

    封2页

    《浙江学刊》征稿启事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