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范永升

月刊

1005-5509

zjzyxb@163.com

0571-86613692

310053

杭州市滨江区滨文路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Zhejiang Chinese Medical University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全国一类中医学术性期刊,以报道本院教育、科研成果和临床经验为主,兼顾本省及国内外有学术见解的优秀中医学论文,以提高为主兼顾指导自学。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浙北施氏针灸流派传承及其学术特色浅析

    罗开涛杨喜兵吕珊珊吴思静...
    59-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析浙北施氏针灸流派的传承现状及其学术特色,进一步丰富秀水医派内涵.[方法]采用传统医史文献及现代文献整理研究方法,对施氏针灸的起源、传承及学术特色进行挖掘、分析与整理.[结果]浙北中医文化底蕴深厚,针灸流派纷呈,名医名家众多,较有影响力的针灸流派有凌、施、严、盛、金五家,各家世代相传,且屡有创新.施氏针灸作为典型代表之一,其历史源远流长,传承活跃,内容丰富,临证中十分重视脾胃,多以健脾益胃、温运中阳为治则,且善施温针,使气得温而易行,助针刺而通调气机;重视针灸并用、针药结合,以提高临床疗效.施氏传人在传承守正的同时也在持续创新,从而充实疾病谱,丰富治疗手段,提升临床疗效.[结论]施氏针灸在不断传承和创新的过程中,已逐步形成了浙北针灸特色的诊疗体系,可供临床学习借鉴.

    浙北针灸秀水医派施氏针灸流派学派源流学术特色活态传承

    马丽俐教授从脾论治瘾疹思路与用药经验

    陈影马丽俐
    63-66,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总结马丽俐教授从脾论治瘾疹的经验,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通过临证收集和记录门诊病历,整理马教授从脾辨证论治瘾疹的经验,总结本病的病因病机及遣方用药规律,并举医案一则加以佐证.[结果]马教授认为,瘾疹的核心病机为脾虚失运,感邪致病,总属正虚邪中,本虚标实,临证常见脾虚营卫失和、脾虚湿困、脾虚肝郁.治疗上马教授灵活运用补运二法以健脾体,以调和营卫、运脾化湿、补土疏木分治,同时注重因人制宜,个体化论治.所举验案中患者年逾花甲,皮疹反复,诊断其为脾虚湿蕴之瘾疹,治宜运脾祛湿、祛邪止痒,后期兼扶正补虚,随症加减,用药灵活,疗效显著.[结论]马教授秉承以脾为本的辨治思想施治瘾疹,疗效明显,其经验值得借鉴和推广.

    瘾疹慢性荨麻疹从脾论治本虚标实中医临床名医经验马丽俐

    清热解毒汤治疗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的回顾性研究

    谢晓晨陈雯黄巧张董晓...
    67-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清热解毒汤治疗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乳腺科的哺乳期乳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治疗组80例,内服清热解毒汤;对照组90例,无内服汤药.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乳腺炎的严重程度指数、疾病改善率、体温、乳房疼痛评分、乳汁通畅情况、乳头皲裂情况、中医全身症状评分等指标.[结果]在乳腺炎的严重程度指数、疾病改善率、乳房疼痛评分、乳汁通畅情况、中医全身症状方面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清热解毒汤可有效改善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疼痛、肿块、红肿、乳汁堵塞等情况,疗效确切.

    清热解毒汤哺乳期急性乳腺炎临床研究疼痛肿块疾病改善率

    基于"伏气学说"探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糖尿病的病机及防治

    丁雨欣徐英英
    77-81,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基于"伏气学说"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糖尿病进行中医理论探讨,为其防治拓宽思路.[方法]以"伏气学说"理论为基石,结合古今文献,从病因病机、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等方面,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糖尿病进行分析论述.[结果]"伏气学说"是阐述机体感邪内伏,过时而发的学说,包含治未病和整体观的中医理念.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糖尿病是由疫疠邪气、药石之毒伏匿体内,郁久而发的杂病,其潜伏性、易复发性与伏气致病特点具有共通性.其主要病机为湿毒之邪从口鼻入,内陷膜原,流连三焦,散漫不收,郁久化热,耗伤气阴;发病机制主要与胰岛β细胞损伤、炎症因子释放、类固醇药物诱导等有关,皆与"伏气学说"有内在联系.治疗上感染期以扶正祛邪为要,透达膜原,清化三焦,阻止伏邪内生;恢复期则应清热益气养阴与化痰祛瘀并重,及早祛除伏邪,防止病情进展.[结论]伏气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糖尿病发病关系密切,基于"伏气学说"探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糖尿病,为其临床防治开辟了新的思路.

    伏气学说膜原三焦糖尿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糖尿病

    玉屏风散加减联合西药治疗促进轻型新冠病毒感染孕妇核酸转阴的疗效观察

    刘敏刘耀丹陆云飞
    82-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玉屏风散加减联合西药治疗轻型新冠病毒感染孕妇的临床疗效.[方法]以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2022年4月至6月收治的轻型新冠病毒感染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治疗组(48例)及对照组(52例).对照组给予退热、止咳对症及维生素C等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玉屏风散加减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各症状积分、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总有效率和淋巴细胞、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2受体、白细胞介素-6等实验室指标变化,并观察两组患者病毒核酸转阴和疾病转归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症状总积分显著下降(P<0.001),总有效率显著升高(P<0.01),炎症指标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水平较前显著下降(P<0.001,P<0.01),而淋巴细胞计数较前显著升高(P<0.001),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玉屏风散加减联合西药治疗可显著改善轻型新冠病毒感染孕妇的临床症状,缩短核酸转阴时间,且不会增加不良妊娠结局,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中西医结合玉屏风散加减孕妇疗效妊娠结局

    藏书家孙从添中医古籍藏鉴与医学思想管窥

    王居义常锐博吴文清
    88-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清代藏书家、图书馆学家、校勘学家孙从添的中医古籍藏鉴成就和医学学术思想.[方法]采用文献研究的方法,对孙从添《上善堂书目》中的医学书目进行归纳汇总,对《活人精论》《石芝医话》等医学著作进行研读.[结果]在古医籍方面,孙从添收藏、批点了众多珍稀中医古籍,提出了医学古籍购求和版本鉴藏的思想.在医学理论方面,启蒙了学生叶天士的"络病"学说和沈金鳌的"郁病"诊疗思想,并提出了"脾胃建中"的医学理论.[结论]孙从添《上善堂书目》中记载中医古籍28种,包含较多珍本、善本、稀有本,《活人精论》《石芝医话》等著作创新了医学理论,促进了医学学术发展,其学术思想有待进一步发掘和整理.

    孙从添上善堂书目石芝医话活人精论学术思想络病郁病

    醋药用古代文献研究

    杜岳崔志林
    94-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醋在古代方药中的作用,继承并发掘醋对于中医药的独特价值,为现代临床提供参考.[方法]结合历代本草及医案中有关醋功效的记载,对醋药用的古代文献加以分类整理,结合醋的气与味、脏腑补泻理论以及脏气法时论,从行气行血、活血止血、敛疮消肿、清热解毒、定风醒神5个方面,探讨醋在方中起到的作用.[结果]醋酸味入肝助其调畅气机,酸补肺助其通调水道,醋香温行气止痛,苦温燥湿化饮,从而破癥瘕、消积聚、化痰饮;醋香入脾、酸阴入肝,通过对肝、脾的调节,起到活血止血的作用;酸补肺,肺主皮毛,且醋性收敛,是其应用于皮肤类疾病的主要原因;醋酸味入肝助肝脏排毒,苦味清热解毒,因此常用于解药物毒、食物毒、虫伤中毒等方中;醋酸入肝主疏泄,醋香入脾可开窍,故亦用于治疗中风昏厥等证.[结论]醋味酸、苦,气香、温,是其在行气行血、活血止血、敛疮消肿、清热解毒、定风醒神方中用作要药的主要原因.且从脏腑补泻理论看,酸入肝;从脏气法时论看,酸对心、肝、肺皆有所调节.系统梳理醋于古代方药中的应用情况,为进一步完善醋入方药的临床应用提供了文献支撑和理论参考.

    气与味脏腑补泻脏气法时功效研究古方应用

    从"经筋-经脉-脏腑"角度讨论视疲劳的发病机制及治疗

    钟莉严京吴正正那爽...
    99-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以"经筋-经脉-脏腑"理论为脉络,阐释视疲劳的发病机制、病理进程以及治疗,为临床治疗视疲劳提供新的诊疗思路.[方法]通过整理医案,阅读相关古籍、文献,深入探讨"经筋-经脉-脏腑"理论在视疲劳发生、发展以及治疗中的应用.[结果]视疲劳的基本病机在于结阻各部,所以将"通经调腑、消补共用"作为总治则,治疗过程中强调整体观念,注重疏通经筋郁结,畅通经脉气血,调整脏腑功能,根据疾病进展的程度不同,灵活调整"解结""畅气血""调功能"三方面的相关用药.本文所附病案,运用了本团队的经验方,体现了"通经调腑、消补共用"的核心要义,并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结论]运用"经筋-经脉-脏腑"理论,从整体出发,抓住结阻经络关键点,遵循"通经调腑、消补共用"原则灵活用药,为治疗视疲劳提供了新思路,值得推广.

    视疲劳经筋系统经脉系统脏腑系统解结通经调腑消补共用

    基于调神思想探析五音具象催眠技术治疗卒中后抑郁

    孙玉莹周霞杨建国王祥煜...
    103-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阐述调神的重要意义与五音具象催眠技术的作用机制,为临床卒中后抑郁的诊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从"调神"的角度出发,基于古代和现代文献,阐述五音具象催眠技术发挥"调神"作用的重要意义,探究其作用机制,并对五音具象催眠技术进行详细介绍.最后结合已取得的临床试验结果,对其进行剖析.[结果]"得神者昌,失神者亡",调神在临床疾病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心身疾病中的疗效突出;五音具象催眠技术通过震荡脏腑、具象思维演绎、凝息聚气发挥调神作用,临床应用取得了满意疗效.[结论]五音具象催眠技术治疗卒中后抑郁,充分体现中医"调神"思想,疗效可观,值得进一步探索和推广.

    五音具象催眠调神卒中后抑郁神志病机制辨证施治

    中医暑疫理论对夏季传染病防治的启示

    王斯曼尧明慧张梦楚燕海霞...
    108-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历代医家所阐释的暑疫理论及其诊疗特色进行探析,为夏季传染病的临床诊治提供思路.[方法]通过梳理周扬俊、余霖、王士雄等医家基于不同角度、层次对暑疫的论述,分析暑疫的病因病机、治法选方,并应用暑疫理论探讨手足口病、登革热及2022年多地散发的新冠病毒感染等夏季传染病的辨治规律.[结果]几位医家将暑疫病因病机归类为主气偏盛、阴虚邪盛、暑热蒸腾及尸毒弥漫,多用清里和表、凉血开窍法治疗.手足口病、登革热、新冠病毒感染三类夏季传染病的病因病机、临证特点及治法选方与暑疫理论较为相符.[结论]三类夏季传染病的证治规律符合暑疫理论,暑疫理论可为中医药临床诊治夏季传染病提供理论依据.

    暑疫夏季传染病病因病机防治手足口病登革热新冠病毒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