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范永升

月刊

1005-5509

zjzyxb@163.com

0571-86613692

310053

杭州市滨江区滨文路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Zhejiang Chinese Medical University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全国一类中医学术性期刊,以报道本院教育、科研成果和临床经验为主,兼顾本省及国内外有学术见解的优秀中医学论文,以提高为主兼顾指导自学。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陈卫建中药配合火针治疗直肠癌术后泄泻经验

    许海莹曹颖蔡妍杨婷...
    1359-1362,13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总结分析陈卫建教授中药配合火针治疗直肠癌术后泄泻的临床经验.[方法]通过跟师学习,整理医案,从病因病机、遣方用药规律和针刺原则等方面对陈师治疗直肠癌术后泄泻的经验进行归纳总结,分析其临证思路和治疗原理,并举验案一则佐证.[结果]陈师认为,直肠癌术后泄泻总属虚中夹实,病机在于脾肾两虚,兼有湿热痰瘀郁毒等余毒未清,故治疗上多以经验方调补脾肾、清解余毒,再根据患者病情进一步辨证分析,化裁运用;配合火针针刺八髎穴以调畅气血、益肾温阳、除湿解毒,临床疗效显著.所附医案证属脾肾亏虚、瘀毒内阻,法当调补脾肾、散瘀解毒,通过经验方加减配合火针治疗,患者泄泻明显减轻.[结论]陈师以中药联合火针治疗直肠癌术后泄泻,疗效甚佳,值得学习借鉴.

    直肠癌泄泻调补脾肾清解余毒火针经验陈卫建

    大补阴丸加减治疗阴虚型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张再阳闫鑫张翼宙
    1363-13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大补阴丸加减治疗阴虚型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以及疗程与症状的关系.[方法]对资料完整的6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按照疗程2个月和3个月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有效率、改良Kupperman指数(Kupperman index,KI)积分和中医症状积分.[结果]疗程2个月组的有效率为83.33%,疗程3个月组的有效率为93.3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改良KI积分和中医症状积分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疗程3个月组患者的改良KI积分和中医症状积分高于疗程2个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改良KI积分和中医症状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5个中医症状积分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疗程3个月组患者烘热汗出、五心烦热、烦躁易怒、口干便秘等症状积分高于疗程2个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失眠多梦症状的积分与疗程2个月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烘热汗出、五心烦热、烦躁易怒、口干便秘等是阴虚型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典型症状.大补阴丸加减治疗阴虚型围绝经期综合征有较好的疗效,其疗程与症状轻重有关,症状重者需加长疗程.

    大补阴丸阴虚型围绝经期综合征临床研究疗程改良Kupperman指数积分中医症状积分浙派中医

    基于数据挖掘分析曹毅教授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用药规律

    史华洁蒋越赵东瑞曹毅...
    1367-13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分析曹毅教授治疗慢性荨麻疹患者的中药处方,总结曹教授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基于门诊病历系统,收集并筛选浙江省中医院曹毅教授2021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诊治的慢性荨麻疹患者的处方,由双人审核后建立数据库.运用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SPSS Statistics 25.0统计软件及SPSS Modeler 18.0数据挖掘软件,对中药数据进行频次统计、药物聚类及关联规则分析.[结果]共纳入处方142例,药物174味,总计频次2078次.其中用药频次最高的前5味中药依次为白鲜皮(80.99%)、牡丹皮(79.58%)、当归(71.83%)、甘草(67.61%)、桂枝(61.97%),药物以清热药为主,其次为补虚药.药性多为寒性和温性,药味以甘、苦并用,归经以肝、脾、心经为主.在支持度为50%的情况下,药物组合频次最高的是牡丹皮和白鲜皮,其置信度为0.88.基于季节的用药分析中,春夏季节与秋冬季节部分药物的使用频率存在差异.[结论]曹教授治疗慢性荨麻疹注重寒热并用,共奏清热祛风、益气养血之效.

    慢性荨麻疹数据挖掘用药规律聚类分析学术经验名老中医曹毅

    基于数据挖掘研究舒琦瑾辨证治疗抗肿瘤药物相关性皮疹用药规律

    赵方敏赵书亚俞锐朱钧晶...
    1374-13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总结浙江省级名中医舒琦瑾教授辨证治疗抗肿瘤药物相关性皮疹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2018年5月1日至2022年3月1日舒师门诊诊治的抗肿瘤药物相关性皮疹病例,运用Excel 2019软件建立方剂临床数据库,对药物频次、类别、性味归经进行描述性分析,运用SPSS Statistics 25.0和SPSS Modeler 18.0软件对高频药物进行系统聚类和关联规则分析.[结果]共纳入病例75例,共456诊次,用药156味,累积用药频次6815次,药物频次最高为黄芪,其次为白花蛇舌草、薏苡仁、玄参、金银花;类别频次最高为清热药,其次为补虚药、活血化瘀药;药性频次最高为寒性,药味频次最高为甘味,药物归经主要分布在肺、胃、脾、肝.通过聚类分析和关联规则分析,结合临床经验,得出常用组方有沙参麦冬汤、四妙勇安汤等,常用药对(组)有北沙参和麦冬、金银花和玄参、黄芪和党参等.[结论]舒师从虚、湿、热、痰、瘀、毒辨治抗肿瘤药物相关性皮疹,以益气养阴解毒为基本组方配伍,兼顾燥湿、化痰、活血等,契合病机,攻补兼施.

    抗肿瘤药物相关性皮疹数据挖掘用药规律聚类分析关联规则名中医临床经验舒琦瑾

    藿佩二术饮治疗中风后吞咽功能障碍口臭经验探析及应用

    张仕杰陈佳君吴登宠陈炳...
    1383-1385,13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解析温州市中医院治疗中风后吞咽功能障碍口臭专方藿佩二术饮的中医内涵.[方法]基于中医理论,分析中风后吞咽功能障碍口臭的病机及藿佩二术饮的方义,并以验案佐证藿佩二术饮治疗中风后吞咽功能障碍口臭的疗效.[结果]脾虚湿盛,湿郁化秽是中风后吞咽功能障碍口臭的重要病机.藿佩二术饮以藿香、佩兰为君,芳香逐臭;白术、苍术二药为臣,健脾祛湿;陈皮为佐,增强健脾除臭之用;薄荷为使,诸药合用,共奏芳香除臭、健脾去浊之功.所举病案两则,皆为脾虚湿聚型口臭,治以健脾化痰、去秽除臭,予藿佩二术饮治疗,其中小便不利者合用白茅根、芦根利尿祛湿,以达到湿去臭除的效果.[结论]温州市中医院康复科从脾虚湿聚论治中风后吞咽功能障碍口臭,治以专方藿佩二术饮,临床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中风后吞咽功能障碍口臭芳香药藿佩二术饮藿香佩兰

    基于红外热成像研究笕桥古法艾灸对阳虚质的干预作用

    陈佳费乐怡瞿涵潇吴志远...
    1386-13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笕桥古法艾灸对阳虚质的干预效应及其相对于常规温和灸的优势.[方法]纳入2021年9月至11月招募的阳虚质受试者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观察组予以笕桥古法艾灸治疗,对照组予以常规温和灸治疗,每周治疗2次,连续治疗3周.采用阳虚体质量表和督脉红外热成像检测评价两组干预效果,并如实记录相关不良反应.[结果]干预后两组受试者督脉循经红外辐射轨迹更加凸显,且阳虚质转化分、督脉平均热值均优于干预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受试者干预前后的阳虚质转化分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前后的督脉平均热值差值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结论]笕桥古法艾灸与常规温和灸对阳虚质均有较好的干预作用,而且笕桥古法艾灸作用更为显著,安全舒适度更高.

    阳虚质红外热成像笕桥古法艾灸督脉阳虚体质量表灸法

    历版《针灸学》针刺行针手法的对比研究

    叶必宏叶绿林碎康傅海群...
    1392-1395,14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比我国历版《针灸学》中的针刺行针手法,研究分析其演变的原因、对临床的影响及发展趋势.[方法]通过查阅历版《针灸学》教材及针刺行针手法相关的文献,对比研究针刺行针手法的定义、种类等学术理论和临床实践应用的发展和变化.[结果]针刺行针手法的定义、种类变化与针刺行针手法的实际内涵未具体明确有关,在《针灸学》教材编著过程中,针灸专业领域的学术理论和临床实践的应用在不断地发展和变化,与编写者的学术思想以及教材内容设置的需要等也是密切相关的.[结论]针刺行针手法的演变过程反映了不同时期对针刺行针手法的内涵理解和操作要求在不断变化,越来越强调针刺行针手法的可量化评价,以更贴近临床实际.针刺行针手法操作的规范化,也有利于针灸理论教学与临床实践相统一.

    针灸学教材针刺行针手法对比研究

    基于VOSviewer和CiteSpace的中医药诊治强直性脊柱炎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

    官美惠黄艺晨韩婷芬谢志军...
    1396-14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基于文献计量学及科学知识图谱方法,对2000至2021年中医药诊治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的发展趋势、研究热点进行分析,为后续研究提供依据及可行性建议.[方法]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2000年1月至2021年12月发表的中医药诊治AS的文献,应用VOSviewer与CiteSpace软件,采用合作网络、关键词共现、关键词聚类等方法,对文献的发文年代分布、作者、关键词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共纳入2730篇相关文献,自2000年起,该领域发文量总体呈增长势态;核心作者116位,形成了以阎小萍、刘健、冯兴华等为代表的研究团队;主要机构有天津中医药大学、北京中日友好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等.关键词分析显示,研究主要集中于针灸等不同中医外治法治疗AS临床疗效观察,对相关机制的深入研究较为少见.[结论]中医药诊治AS研究较为热门,临床治疗方法种类多样,但样本量较少且缺乏高质量的前瞻性、多中心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整体影响力不足,需加强多机构、多中心的协作交流,强化大规模临床研究,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与应用.

    中医药强直性脊柱炎CiteSpaceVOSviewer可视化图谱文献计量学合作网络关键词分析

    基于"异病同治"理论探讨中风后尿失禁及尿潴留的针刺选穴规律

    古金晓谢颖桢于海青王岳青...
    1404-14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基于"异病同治"理论,运用数据挖掘技术探索近十年中风后尿失禁(post-stroke urinary incontinence,PSUI)及尿潴留(post-stroke urinary retention,PSUR)的针刺选穴规律,用于指导临床.[方法]以中国知网、万方、Cochrane Library等7个中英文数据库为对象,严格按照纳入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选,并使用Excel 2019软件建立数据库,录入选穴信息,同时运用不同统计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关联分析及复杂网络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文献206篇,其中PSUI文献147篇,PSUR文献59篇,结果显示针刺治疗两种疾病所取穴位高度相似,分布主要在胸腹、腰骶部,关元穴出现频数最高,足太阳膀胱经和任脉腧穴使用最多.根据关联规则分析,PSUR、PSUI两组关联性最高的腧穴组合分别是"中极-关元""关元-气海".复杂网络核心处方显示,两组的核心处方为"关元、中极、三阴交"组合.[结论]针刺治疗PSUI、PSUR符合中医"异病同治"理论,具有一定的取穴规律,两者以局部取穴、循经取穴为主,两者选穴均集中于腹部和腰骶部,循行于足太阳膀胱经和任脉.

    异病同治中风中风后尿失禁中风后尿潴留针刺选穴规律

    含佐太藏药复方制剂的研究

    旦增巴珍次旺欧珠张瑜夏明...
    1412-1416,14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6种国药准字含佐太藏药复方制剂的药理作用以及相关安全性问题.[方法]以佐太及各复方制剂的中英文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维普、万方、Web of Science、PubMed、Science Direct等数据库进行检索,查阅有关佐太及复方制剂的所有期刊文献,结合藏文版医学典籍的记载,对目前含佐太的藏药复方制剂的药理作用和安全性研究现状进行总结.[结果]佐太是八金八矿和许多天然药材经过特殊炮制而成的藏药,在藏医经典著作《四部医典》中,记载了100多种佐太的配方.佐太通常作为佐辅剂,与其他天然药物配伍,制成多种药效不同的复方制剂,以增效减毒.含佐太的藏药复方制剂具有改善中枢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功能、调节肠道菌群和非特异性免疫、辅助治疗癌症等作用.佐太中含有重金属,但是经过水银洗炼法炮制后,重金属毒性基本去除.因此在临床合理的使用下,含佐太藏药复方制剂是安全的,没有明显的急性毒性和长期毒性.使用含佐太的复方制剂会在肝肾组织中产生一定的汞蓄积,但停药后会逐步排出,故在肝肾内汞的蓄积是可逆的.[结论]佐太是珍宝类藏药中不可或缺的组分,对含佐太的藏药复方制剂应从原料辅料、炮制工艺、药理作用、毒理作用及临床评价等多个角度进行探索.

    国药准字佐太复方制剂炮制佐辅剂重金属水银洗炼法蓄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