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范永升

月刊

1005-5509

zjzyxb@163.com

0571-86613692

310053

杭州市滨江区滨文路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Zhejiang Chinese Medical University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全国一类中医学术性期刊,以报道本院教育、科研成果和临床经验为主,兼顾本省及国内外有学术见解的优秀中医学论文,以提高为主兼顾指导自学。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国医大师何任教授辨治食管癌"噎膈三病"与处方集验

    隋新兵李沁仪何若苹顾锡冬...
    1136-1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总结首届"国医大师"何任教授治疗食管癌噎膈的学术经验.[方法]通过学习何任教授的学术著作,提炼其治疗食管癌噎膈的学术经验,并通过频数分析221张初诊食管癌患者的处方,归纳何任教授治疗食管癌噎膈处方的用药规律和常用药对,并附验案加以佐证.[结果]何任教授将食管癌噎膈患者按照痰气互结、痰瘀交阻和气阴两虚三型辨证论治,分别给予轻扬利膈、辛香通降和辛滑润养的基本方治疗.痰气互结型常用基础方为姜半夏、柴胡、山慈菇、沉香曲、乌药、制香附;痰瘀交阻型常用基础方为山慈菇、川朴、姜半夏、三棱、莪术、丹参;气阴两虚型常用基础方为党参、黄芪、猪苓、茯苓、枸杞子、女贞子.单味中药使用频次居前的有黄芪、党参、白花蛇舌草等;使用频次较高的药对为党参+黄芪、猫人参+白花蛇舌草等.所附验案属噎膈之痛膈,痰瘀交阻,治以辛香通降、兼理血络,取得较好疗效.[结论]何任教授对食管癌噎膈的诊疗病证结合,噎膈三病的论述丰富了其治疗肿瘤"不断扶正,适时祛邪,随证治之"的理论,提出的轻扬利膈、辛香通降和辛滑润养治法及基本方为食管癌各期患者的诊疗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食管癌噎膈扶正祛邪用药经验医案何任数据分析国医大师

    章勤从"阳化气阴成形"论治泡膜发育异常不孕经验

    赵晨含任宁马扬章勤...
    1141-1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总结章勤教授调治以卵泡和子宫内膜发育异常为主导致的不孕症患者的经验.[方法]通过整理章勤教授的临床医案,分析其基于"阳化气阴成形"理论对不孕症主要病机的理解,梳理概括其诊治卵泡和子宫内膜发育异常的临床思路,归纳总结用药经验,并在文末举一则医案佐证.[结果]章勤教授认为,不孕首当责之于肾,"阳化气阴成形"的失常是根本原因.从月经周期出发,根据阴阳变化调治,经前黄体期当补肾助阳,以促经行;行经期当因势利导,温肾育阴使胞宫血脉通畅,启故从新;经后卵泡期当滋养卵泡和内膜,以育生化;经间排卵期当养阳梳理,以促排卵.文末所附一则医案为女性不孕症伴有月经过少的患者,章勤教授运用"阳化气阴成形"理论,分期论治,效如桴鼓.[结论]章勤教授运用"阳化气阴成形"理论调治卵泡及内膜发育异常患者,提高子宫内膜容受性,并使得精卵发育成熟,顺利排出,胎孕得成,疗效显著,为临床治疗相关疾病提供新的思路.

    卵泡发育异常子宫内膜发育异常不孕症阳化气阴成形阴阳章勤

    《王孟英医案》之"因时制宜"与"舍时从证"新解

    赵燕李良松
    1145-1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析晚清浙派中医王孟英的时间医学思想.[方法]利用文献研究法,筛选《王孟英医案》中涉及"时间"因素之条文并研读,从"因时制宜"和"舍时从证"两个角度入手探究"时间"因素的"常"与"变",以把握临床辨证论治的核心内容.[结果]"因时制宜"和"舍时从证"构成了王孟英时间医学的核心内容.当病证性质与时间因素相符时,王氏认为需顺从时间因素辨证论治,其内涵有二:顺四时节律施治,顺人体节律施治.当病证性质与时间因素不符时,须舍弃时间因素,从证施治,其内涵有三:舍四时节律从证,舍人体节律从证,舍运气节律从证.[结论]王孟英对"时间"因素的论述丰富而颇具特色,从"因时制宜"和"舍时从证"两个角度论述了"时间"因素在辨证施治中的"常"与"变",可为当今疾病诊疗工作提供借鉴,并丰富了浙派中医的学术内容.

    《王孟英医案》中医时间医学四时节律人体节律因时制宜舍时从证辨证论治浙派中医

    舒琦瑾教授"澄源固本"法辨治原发性肝癌的用药特色

    朱钧晶舒琦瑾
    1149-1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浙江省名中医舒琦瑾教授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用药特色.[方法]从肝癌病机出发探析舒师辨治肝癌的特色,综合分析舒师对肝癌患者的处方用药情况.[结果]肝癌病机复杂,多以肝郁脾虚、脏腑气血亏虚为基础,又有久病、刀圭、放化疗致耗气伤阴,气血运行不畅,水液代谢受阻,继而产生气郁、血瘀、水饮痰湿、热毒等内生之邪.舒师临证多用疏肝健脾之法,针对"气血水"相关的内生之邪强化用药,缓消内邪;重视热毒,多用清热解毒利湿药物,减少肿瘤转移复发;始终坚守辨证论治、扶正固本的治法,强调健脾益气养阴;结合中医药的现代药理学研究及药物归经学说,精准抗癌.[结论]舒师辨治肝癌时遵循澄源固本之法,谨守病机,紧抓证型,调节机体气血水之运行,祛邪澄源,扶正固本,精确用药,全面处方,减少肝癌恶化、转移、复发.

    原发性肝癌祛邪澄源扶正固本精准用药名医经验舒琦瑾

    陆拯"健脾清肠解毒"治疗结肠癌经验举隅

    刘亚铭傅睿陈明显陆拯...
    1154-11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总结国医名师陆拯教授"健脾清肠解毒"治疗结肠癌的临证经验.[方法]通过门诊跟诊学习,病案收集整理,查找结肠癌相关文献及中医典籍,研习陆拯教授所著之《毒证论》,结合教授的临证释义,探讨结肠癌的病因病机,阐释结肠癌的治疗方法为"毒证四层总纲"指导下的"健脾清肠解毒",归纳其临证辨证施治要点及组方用药规律,并附验案加以佐证.[结果]陆拯教授认为结肠癌基本病机是脾胃元气受损、癌毒蓄积于肠,并进一步指出脾胃元气受损是结肠癌发生、发展的前提,癌毒蓄积于肠是结肠癌发生、复发和转移的关键,临证治疗当着眼于恢复脾胃元气,清除肠中湿、热、痰、瘀等内生邪气以及残余癌毒,条畅肠腑气机,即以"健脾清肠解毒"为指导思想,根据患者术后具体症状,归纳为湿热毒蕴、痰瘀毒阻、瘀血毒壅、阳虚寒毒、阴虚热毒五种证型,基于扶正拔毒并举的理念,分别以清热解毒、化痰祛瘀、化瘀逐毒、温阳拔毒、滋阴败毒论治,从而祛除术后余毒,杜绝新生癌毒.所举医案应用"健脾清肠解毒"法治疗后症状改善,生活质量提高,随访无肿瘤复发转移.[结论]陆拯教授"健脾清肠解毒"治疗结肠癌的临证经验,展示了陆拯毒证理论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为结肠癌的中医辨治提供了借鉴.

    结肠癌脾胃元气健脾清肠解毒毒证扶正祛邪医案陆拯名中医经验

    基于"肝郁气滞"探讨颈肩综合征病机及针灸治疗

    余奕超金瑛
    1159-1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运用五脏气机理论的"肝郁气滞"观点,对颈肩综合征的病机和治疗进行阐发.[方法]从五脏气机理论的"肝郁气滞"观点及颈肩综合征病因病机出发,探讨二者的理论契合性,同时基于此观点确定颈肩综合征的论治原则及针灸处方,并列验案一则加以佐证.[结果]"肝郁气滞"观点源于五脏气机理论中肝主气机,以肝郁为本,气滞为标.颈肩综合征病机特点在于标本虚实兼夹,主要是肝失疏泄,气机郁滞,在实的基础上化生或合并瘀、湿等实邪.从"肝郁气滞"分析颈肩综合征病机,针灸论治不仅要重视肝胆,兼顾气滞,也要重视其所演变出的瘀、湿等实邪,这些因素均与颈肩综合征发病关系密切.以"肝郁气滞"及相关理论指导颈肩综合征的治疗,应以疏通肝胆和气机为要,从针灸调和经络气机出发,并配合刃针,其针方运用的合理性获得了临床实践的支持.文中医案辨证为肝郁气滞证,治以疏肝行气止痛,运用毫针和刃针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结论]"肝郁气滞"观点与颈肩综合征病机具有契合性,为治疗颈肩综合征开辟了新思路.

    颈肩综合征肝郁气滞针灸刃针《针灸大成》中医理论慢性疼痛调节气机

    《天回医简》祝由四方探赜

    金越周昀璐李荣群
    1163-1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析老官山汉墓中四首祝由方,辨明祝由的发展进程以及在中医学发展过程中的贡献.[方法]使用文献搜查法和二重证据法,将《天回医简》祝由四方与相近时代著作、现代文献进行联系研究,梳理释义;结合时代文化背景,对治疗内容进行深入分析.[结果]《天回医简》是秦汉时期较为成熟的医学资料,其中包括4首祝由方,涉及3种疾病.这些祝由方在内容和形式上依附了神鬼之说,但同时也初步显现了中医哲学思想和后世主流治疗理念的雏形.不仅药与祝由并用、导引数术兼备,还隐约可见一些现代心理学和外科学治疗手段.[结论]在所处时代背景下,《天回医简》作为当时内容较为完备、写作较为规范的医学文献,其祝由内容呈现出蒙昧与觉醒交织的特点,亦是中医学演进的缩影,是从蒙昧的实践到出现体系化理论的曙光的飞跃.

    《天回医简》祝由难产血痹心暴痛祝祷禹步数术

    《诸病源候论》腹诊探析

    俞丹丹裴静波
    1168-11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析《诸病源候论》之中医腹诊的学术特色.[方法]通过筛选整理《诸病源候论》中有关腹诊条文,结合历代医家研究成果,试从历史溯源、腹诊手法、诊察要点、现代发展四方面,回顾腹诊发展过程,分析腹诊具体手法要领,探析腹诊诊察及鉴别关键,并探究《诸病源候论》腹诊的现代医学新进展.[结果]从《黄帝内经》开创到《伤寒论》辨证时期,腹诊手法长期以按、扪为主,直至隋代腹诊手法才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手法方面,《诸病源候论》创新了抑按、切按、推移、揣摩、动摇、转动等腹诊手法,并详细阐述其动作要领和特点.诊察方面,《诸病源候论》描述了腹力、腹温、拘急、动悸、疼痛、包块等诊察要点,对掌握病因病机,判断虚实寒热、缓急预后有重要指导意义.现代学者基于《诸病源候论》腹诊手法,结合临床经验,拓宽腹诊应用范围,并在疾病诊疗过程中获得可观的疗效.[结论]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不仅创新了腹诊手法,还详细地描述了腹诊的诊察要点,同时将腹诊延用至内外妇儿多科,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诸病源候论》腹诊诊法手法中医诊断学文献研究理论研究历史溯源

    基于OBE理念的"四梯度、三维度"方剂学教学改革与实践

    黄宏方海环郭海峰徐小玉...
    1173-11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阐述基于学习产出教育(outcomes-based education,OBE)理念的"四梯度、三维度"方剂学教学改革模式与成效,以期助力中医药教育事业的发展.[方法]基于OBE理念,根据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从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资源、教学方法、考核评价等角度开展"知方-识方-辨方-制方"四梯度、"精勤医方-精进医技-精湛医术"三维度教学实践,并以医师资格考试作为中长期的衡量指标.[结果]基于OBE理念进行教学改革,主要包括明确教学目的,调整教学内容,运用线上资源,创新教学方法,探索考核评价等方面.对中医类别医师资格考试本科全日制考生的方剂学成绩进行数据分析,浙江中医药大学方剂学掌握率2012至2021年连续十年均高于全国;浙江中医药大学方剂学被评为2021年度浙江省一流课程,线上课程"寻方问药纵横谈"被评为2022年度浙江省一流课程,方剂学被评为2023年度国家级一流课程.[结论]基于OBE理念的"四梯度、三维度"方剂学教学改革模式,能够提升学生成绩,改善课程评价,有助于中医药教育事业的发展.

    方剂学OBE理念教学改革教学实践四梯度,三维度医师资格考试

    北京地区中医规培经典教育现况调研

    范天田蔺福辉王建芳吕赢...
    1178-11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调查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以下简称中医规培)的经典教育现状及需求,助力中国式的规培模式改革.[方法]采用课题组专家自制调查问卷,调研北京地区4所规培基地的中医规培医师的经典教育现况,并统计分析.[结果]共362名参与者接受调查,348份问卷纳入统计,有效率96.1%.从现状来看,当前培训模式下形成的主体诊疗思维为"中西参杂、不中不西";从问题与原因来看,经典学、考和实践比例偏低,或与身份属性、培训年限与状态等因素有关;从需求而言,多数参与者支持将经典教育纳入规培制度,希望在不增加总工作量的前提下,通过数字化方式增加一定比例的经典内容,以培养中医诊疗思维,如《伤寒论》《金匮要略》《黄帝内经》等书目.[结论]基于中医诊疗思维培养的规培目标,现行规培模式亟待改革,以体现中医学特色.中医经典是凸显中医学特色的关键抓手,经典思维是中医诊疗思维的核心内容.目前规培过程中经典及经典思维培养尚不足,数字化为经典思维培养的落地带来可能,能够全面评价规培医师对中医经典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经典思维指导临床实践的能力.

    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医经典调查问卷人才培养中医教育中医诊疗思维中医经典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