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浙江中医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浙江中医杂志
浙江中医杂志

柴可群

月刊

0411-8421

zjzyzz1956@163.com

0571-88849074

310007

浙江省杭州市天目山路132号

浙江中医杂志/Journal Zhejiang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继承祖国医学遗产,总结名老中医经验,交流临床心得,推广科研成果,培养中医人才,理论实践并重,提高普及兼顾,努力弘扬中医学术、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医经方的普适性和持续力探讨

    陈永灿马凤岐王恒苍杨益萍...
    471-47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医经方即《伤寒论》《金匮要略》中所载之方,历经千年,验之有效,是中医临床的源头活水.作为群方之祖,用药精简,配伍严谨.药味上,或加减有法,一药变化而成新方;或药量严格,而现"同药异方"之象.配伍上,或相互辅佐,药专力宏;或相反相成,协调统一.古代名家熟稔经方,在临床上广泛运用,并积累丰富经验.经方配伍有理有法,运用不论何科,注重辨证论治,可以为临床诊疗开阔思路,启发灵感.经方作为中医治疗十分重要的一部分,承担着继往开来的使命.不仅在临床治疗疾病时能够继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对于今后中医药守正创新的发展壮大也有着很大的推动意义.

    经方普适性持续力中医学术发掘

    基于伤寒六经传变浅议荨麻疹的辨治

    许经纶兰燕琴曹毅陶茂灿...
    475-478页
    查看更多>>摘要:荨麻疹属中医学"瘾疹"范畴,以营卫不和为主要病机,与狭义的太阳病病机相符,通过研究太阳经与少阳经、阳明经、太阴经、少阴经、厥阴经等三阴三阳六经之间的传变规律,并将之运用到荨麻疹的辨治上.观察发现,六经传变能有效指导荨麻疹的临床方药选择,且可重复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伤寒六经传变荨麻疹辨证论治

    陈意论治外感病浅探

    章源
    479页

    外感病中医药疗法陈意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俞尚德脾胃病用药经验

    杨强叶蔚戎锦锦
    480-4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俞尚德治疗脾胃病临床用药规律.方法:采用数据挖掘方法,对《俞氏中医消化病学》记录医案处方药物的频数、药效、性味、归经等进行描述性分析及中药复杂网络分析,并对其中高频药物进行关联规则分析,总结俞氏治疗脾胃病的临床用药经验.结果:共纳入中药处方276首,包含中药172味,高频药物共20味,主要有甘草、黄芪、赤芍、党参、苍术等;以补虚药最多;四气以温、平、寒为主;五味以甘、苦、辛多见;主要归脾、胃、肝经;常用药物组合有"甘草-黄芪""甘草-赤芍""黄芪-党参"等;复杂网络分析提示核心组方包括甘草、黄芪、党参、白术、苍术、赤芍、当归、木香等药物.结论:俞氏创益气、和中、行瘀之法治疗脾胃病之理念,主张以和为贵,以补中气、顾脾胃为基本原则,重脾胃气机之升降,辅以理气行血;三者相须为用,临床应用贵在变通.

    俞尚德用药规律数据挖掘临床经验

    沈敏鹤"和法"论治胃癌经验浅析

    徐海虹余旭彪沈敏鹤姜彧...
    483-484页
    查看更多>>摘要:沈敏鹤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肿瘤治疗30余年,经验丰富,擅用"和法"调治胃癌,治疗中将"和法"运用于治疗过程的始终,通过调节气机升降出入;温清并施、寒热并用;通而补之、养正驱邪;因时因地制宜;调畅情志等方面"和其不和也",因而使人体恢复到阴阳平衡的平和状态之中.

    胃癌和法沈敏鹤

    李伟林运用通调气机法论治头面部疾病验案举隅

    吴罗金李伟林
    485-4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总结李伟林运用通调气机法治疗头面部疾病的临床经验.方法:通过整理归纳李师治疗头面部疾患的临床医案,总结其治疗头面部疾患的辨证思路及遣方用药原则.结果:李伟林认为头面部为多孔多窍之处,故保证气机的通利尤为重要,而头面部疾病的病机大多与气机失调相关,尤其是病程较久的,大多伴随气机阻滞,甚至气机闭塞不通的表现,故采用通调气机法治疗头面部疾病往往能达到满意的效果.结论:通调气机以维持气机升降出入的正常对治疗头面部疾病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李伟林通调气机法头面部疾病医案

    李宝勤辨治肝癌经验介绍

    李玉琴冯丽娜贾方张琦君...
    487-490页
    查看更多>>摘要:肝癌属于中医学"积聚""癥瘕"等范畴,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中医治疗肿瘤具有个体化、多靶点、多途径、整体调控、减毒增效的特点.李宝勤辨治肝癌抓住正气不足,脏腑亏虚之本,气机郁结,湿浊阻滞,癌毒痰瘀胶结为患之变,化繁为简,以气血阴阳为纲,结合患者体质及疾病性质,抓住疾病在气在血、在阴在阳的层面,分析疾病虚实的变化和程度,调整扶正与祛邪诸药的比例,以期扶正不留邪,祛邪不伤正.介绍其临证经验及常用方药,并附验案分析,以供临床参考.

    肝癌中医药疗法气血阴阳临证经验

    痫证源流探述与古代医案赏析

    崔一迪余凯庄爱文
    491-492页
    查看更多>>摘要:先以时间为经,梳理古代文献中痫证的相关记载,厘清痫证发展源流,再以古代医案为纬,评析痫证古代医案,梳理其诊疗思路,以期为临床诊疗提供借鉴.

    痫证源流古代医案诊疗思想

    从麻杏清肺颗粒治疗传染性急性发热临床实践浅议"温病下不厌早"

    鉏曦陈昕琳沈天白张玮...
    493-495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染性急性发热是由传染性疾病所引起的热程2周以内的发热.自2020年开始,发热门诊接诊主诉以传染性急性发热为主要症状的患者数量激增.因此从使用麻杏清肺颗粒治疗此类患者入手,探讨"温病下不厌早"理论,从"肺胃肠同治""截断扭转"多角度分析,同时指出实际运用中的注意事项.以期为后续温病理论的学习实践和今后其他传染病所导致的传染性急性发热的诊治提供指导和帮助.

    麻杏清肺颗粒传染性急性发热温病下不厌早

    从刘完素风火理论谈解表清热药的配伍源流

    李史清乔巧梁莺莺张金波...
    496-497页
    查看更多>>摘要:解表药与清热药的配伍是临床常用的药物及配伍方法,通过梳理历代文献,并撷取有代表性的处方予以分析,理清该方法的源头和脉络,阐释其作用特点.有助于全面系统地理解解表清热药配伍的功效及应用规律,并灵活运用、配伍,以提高临床疗效.

    解表清热风药玄府刘完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