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段广森

双月刊

1671-9476

xuebaowk@163.com(文科)

0394-8178181

466001

河南省周口市川汇区文昌路东段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Zhoukou Normal University
查看更多>>本刊为综合性学术刊物,1984年创刊,主要发表政治、哲学、历史、经济、法律、语言文学、艺术、教育、数学、计算机、物理、化学、生物、心理、体育等学科有创新性的学术论文。特别欢迎国家及省部级科学基金项目论文。热情欢迎校内外作者向本刊踊跃投稿。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依法治军重要论述研究

    王茂森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法者,治之端也,依法治军是中国人民军队的光荣传统.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刻系统总结建军以来党依法治军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对新时代依法治军问题进行了深刻论述,开辟了党依法治军的新局面和新境界:一是依法治军的前提是构建系统完备、严密高效的军事法治体系,二是依法治军的基础是强化官兵法治信仰和法治思维,三是依法治军的关键是依法治官依法治权.

    习近平人民军队法治

    韩愈、李翱"幽怀"唱和解读(上)——兼论韩愈阳山心结的郁积

    刘真伦
    6-11页
    查看更多>>摘要:韩愈《幽怀》诗,旧注系于贞元十五年参佐徐州时.李翱《幽怀赋》,其作年前人失考,今人系于元和十年.两篇作品,在前人眼中向来毫不相干.根据其内容判定二者为唱和之作,并根据"自禄山之始兵兮,岁周甲而未夷"考定二者均作于贞元二十一年,即韩愈南贬阳山期间.韩愈南贬阳山最大的纠结是:他本人不知道自己所犯何罪.自贞元十九年冬十二月南贬阳山,至元和元年六月 自江陵召拜国子博士还朝,整整30个月时间内,他始终在纠结这一不解之谜.经历了一年多贬谪生活之后所做的《幽怀》,最早透露这一心结的郁积:朝廷权臣的打压、顶头上司的咎责、衙门胥吏的刁难,尤其是天子明诏大赦却因为"州家申名使家抑"而迟迟不能量移.更重要的是,阳山之贬的真实原因:刘、柳泄言,韦、王下石,是韩愈不能理解、不愿接受的真相.刘、柳是韩愈的知己之交,韦、王是韩愈的天然盟友,遭受自己人的背后一刀,是《幽怀》"不可明言"的真正原因.

    周甲周甲子刘柳泄言韦王下石

    以义法注韩文的林明伦《韩子文钞》

    张弘韬
    12-15页
    查看更多>>摘要:清乾隆年间林明伦评注的《韩子文钞》是其为指导州人士子学习古文而刊刻的,此书的选编、评说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文中有评有注,注者简明扼要,用质实明晰的语言段注义法、句法,用直音法进行音注.篇后评语画龙点睛,有集前人之说者,一则可以帮助士子理解文义,二者通过对前人评说的遵从与指疵,提高士子的理解能力.明伦己评则对文义、章法都有精彩的评说,是指导士子阅读韩文、学习古文的好书.

    林明伦韩愈《韩子文钞》义法

    结构、行动与文化:中国农村反贫困路径的比较分析——基于多案例的考察

    徐慧
    16-25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0年我国的脱贫攻坚顺利收官,随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要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在这一时间节点上,对我国农村反贫困路径进行学理探究具有重要的总结性意义.在贫困归因的基础上,通过文献爬梳,当前中国农村反贫困的路径可以学理性地抽象出结构主义、行动主义与文化主义三种理想类型.为对农村反贫困路径的三种类型及其特征、机制进行深入探究,选取三种路径对应的三个典型扶贫案例——P村、郝堂村与河边村案例开展具体分析.在比较分析与理论提炼的基础上,研究发现:结构主义、行动主义与文化主义反贫困路径在贫困归因、介入主体、优势与局限等方面存在区别,尤其在作用机制方面存在资源调配、组织再造与文化转型三种核心差异.

    反贫困路径结构主义行动主义文化主义多案例比较

    身份视角下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现实问题与对策

    陶焘贾瑀琪
    26-31页
    查看更多>>摘要:汉语语境中身份通常指个体的出身、社会地位或资格,身份不仅是个体在社会生活中的角色划分,也是开展社会生活的最基本元素.社会复杂性以及人的社会属性共同决定了通过身份获取特定权益的可能和必然.通过研究妇女身份下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和新生人口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现状解构农民身份的内在价值,通过调整承包时间变更村集体管理模式等措施来解决农民现实难题.

    身份土地承包经营权性别户籍

    《老子》文章体式刍议

    柯镇昌
    32-37页
    查看更多>>摘要:《老子》不仅在哲学上成就显著,在文章学上同样具有开创意义.全书81篇可以视为相对独立的篇章,且都以说理为主要功能,应属于论说类文体.从文章学的角度看,《老子》各章体式繁富多样,尤以论说式和诗歌式为多,其中论说式可细分为宣讲式、论证式、同文自注式,诗歌式又可细分为四言句式、顶针句式和散文句式.另外,《老子》书中还存在着卜筮式、谚语式、骚体式、天问式、大赋体式等体式.该书繁富多样的文章体式与楚文化有着密切关系,其中又浸染着周文化的影子.

    《老子》文章学文体体式

    无败事:老子对圣人成功之道的系统阐释——以《道德经》第六十四章为中心的考察

    谢清果刘苏琳
    38-4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根本上看,《道德经》是一种成功学著作.老子教导世人如何待人处事以立于不败之地.《道德经》第六十四章正是系统全面深刻地阐述其成功之道思想的一章.首先启发世人当注意把握事情发展的状态,顺势而为.其次,告诉世人成功都当培养坚持不懈的素养.再次,告诫世人只有以无为的方式为,才是正为.否则,越坚持,失败越惨.最后,老子揭开了圣人成功的奥妙在于养成独特的思想方法,即欲不欲、学不学和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如此,老子以其史官的智慧为世人指明了通向成功的不二法门.

    老子《道德经》,成功之道无为自然

    张伯驹印章的整理与研究

    董越
    43-50,55页
    查看更多>>摘要:张伯驹一生的字号、斋号、别号等很多.比如"丛碧""平复堂主人""展春主人""春游主人""好好先生""京兆""中州张伯驹""重瞳乡人",等等.张伯驹一生先后刻了许多印章,有斋号印、雅趣印、姓名印、鉴藏印等.以翔实的数据就张伯驹先生的印章及用印情况和用印艺术做深入研究.发现世上流传的张伯驹先生的字号、斋号、别号等并非都入印使用,现整理出的张伯驹的27枚印章,特点有异、蕴藏文化丰富,但使用频率不同.

    张伯驹名章压角章闲章

    张伯驹《八声甘州·三十自寿》艺术解析

    张春梅
    5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张伯驹在其30岁生日时写下的《八声甘州·三十自寿》,是其关于自身命运的言说.从韵律格式上看,张伯驹依据表情达意的需要,适当地微调固有的词律.从精神意涵上看,该词分为八层,逐步明确词人一生的志向.从时局观看,词入一直用棋局来看待历史沧桑变化,始终渴望国家的统一和昌盛.

    张伯驹《八声甘州·三十自寿》《丛碧词》

    论刘庆邦短篇小说的结尾艺术

    张旭东
    56-62页
    查看更多>>摘要:刘庆邦是一位致力于短篇小说创作的优秀作家,其对短篇小说创作艺术的探索,仅在"结尾的艺术"这一层面就体现得很明显.概括来说,刘庆邦短篇小说的结尾艺术主要有如下几种表现:自然结尾,寓奇崛于平淡;"结"外生枝,拓深表现力;颠覆反转,出人意表;开放设问,言尽而意无穷;含而不露,引发读者共鸣.实际上,作家无论采取何种结尾方式,都是为了达到"升华"的审美效果:深化主题,开掘人性,拓展意蕴.

    刘庆邦短篇小说结尾艺术审美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