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段广森

双月刊

1671-9476

xuebaowk@163.com(文科)

0394-8178181

466001

河南省周口市川汇区文昌路东段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Zhoukou Normal University
查看更多>>本刊为综合性学术刊物,1984年创刊,主要发表政治、哲学、历史、经济、法律、语言文学、艺术、教育、数学、计算机、物理、化学、生物、心理、体育等学科有创新性的学术论文。特别欢迎国家及省部级科学基金项目论文。热情欢迎校内外作者向本刊踊跃投稿。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习近平保护生产力的战略构想及其时代价值

    邵彦涛张璐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保护生产力,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当今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的历史条件下,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具体实际,提出的一条在全面保护生产力中实现社会生产力总体跃升的战略构想.这一战略构想,包含了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人民的美好生活为 目的等具体内容,为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指明了方向,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过程中谋划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向.

    习近平保护生产力治国理政时代价值

    韩愈、李翱"幽怀"唱和解读(下)——兼论韩愈阳山心结的郁积

    刘真伦
    6-11页
    查看更多>>摘要:韩愈《幽怀》诗,旧注系于贞元十五年参佐徐州时.李翱《幽怀赋》,其作年前人失考,今人系于元和十年.两篇作品,在前人眼中向来毫不相干.根据其内容判定二者为唱和之作,并根据"自禄山之始兵兮,岁周甲而未夷"考定二者均作于贞元二十一年,即韩愈南贬阳山期间.韩愈南贬阳山最大的纠结是:他本人不知道自己所犯何罪.自贞元十九年冬十二月南贬阳山,至元和元年六月 自江陵召拜国子博士还朝,整整30个月时间内,他始终在纠结这一不解之谜.经历了一年多贬谪生活之后所作的《幽怀》,最早透露这一心结的郁积:朝廷权臣的打压、顶头上司的咎责、衙门胥吏的刁难,尤其是天子明诏大赦却因为"州家申名使家抑"而迟迟不能量移.更重要的是,阳山之贬的真实原因:刘、柳泄言,韦、王下石,是韩愈不能理解、不愿接受的真相.刘、柳是韩愈的知己之交,韦、王是韩愈的天然盟友,遭受自己人的背后一刀,是《幽怀》"不可明言"的真正原因.

    周甲周甲子刘柳泄言韦王下石

    论韩愈"通业成德"教育思想及其对师范生培养的启示

    张艳芳
    12-17页
    查看更多>>摘要:韩愈为中唐时期重要的教育家,其教育思想以"通业成德"为核心,主张教师的任务就是传授学生知识,同时塑造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其教育思想对当代高校师范生培养有着积极的鉴戒作用,告诉我们师范生教育要坚持立德树人,德育为先,要坚持智育与德育相协调,以知识底蕴筑牢德育根基,培养知识和道德俱佳,堪为世范的优秀师范生,助力基础教育健康发展.

    韩愈教育思想通业成德师范生培养

    论陆机《吊魏武帝文》中的曹操形象

    张宇辰李剑锋
    22-27页
    查看更多>>摘要:陆机《吊魏武帝文》以曹操《遗令》为文本依据,其对《遗令》内容的选择和拼接实现了对传统曹操形象的解构与重塑.陆机对曹操形象的反传统塑造,在于受自身功名意识、颂祖意识、家庭观念、政治立场、诗文创作取向等方面的影响.《吊魏武帝文》中的曹操形象,丰富了后世文人对曹操的解读,其中"妓人著铜雀台"的内容演变为历代文人咏叹的素材,成为乐府诸题兴起的来源;文中体现出玄学思潮影响下"重情"的审美取向,预示着传统吊文创作风格的转变.

    《吊魏武帝文》曹操陆机接受

    现代汉语"X不X"构式的语义概念化研究

    朱冬梅
    28-3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认知语言学视角考察现代汉语"X不X"构式语义的概念化及其形成机制.研究发现:(1)言者运用头脑里"a.'X吗?不X吗?';b.'X还是不X?'"的语言知识,通过省略a疑问句之间的问号、语气词"吗"或者b疑问句里的关联词"还是",将a和b紧缩为"X不X"构式.(2)"X不X"构式表达的语义为,"发话人"就"言谈内容"通过正反问"X不X"的方式请求受话人的"确认".根据发话人对言谈内容的确认程度,这一"确认"又可进一步分为"弱确认""中确认"和"强确认"三个子构式.(3)"X不X"构式的原型语义是"说话人倾向受话人确认X"."X不X"的构式义是以压缩为手段,通过概念整合形成的.

    现代汉语"X不X"构式语义概念化

    "土地换发展":城镇化发展中被征地农民"土地换保障"的利益重塑

    董晨雪
    34-38,4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土地换保障"作为我国城镇化发展的产物,是推动城镇化发展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当前,学界对"土地换保障"存在一些合法性与合理性的质疑,其实质反映了"土地换保障"的利益失衡危机:被征地农民在"土地换保障"过程中面临着极大的利益风险.以霍曼斯的交换理论为依据,将被征地农民在"土地换保障"中所涉及的交换命题划分为利益分配内容和利益分配机制两方面,分别对应"不完整—低水平"的社会保障、"单向性—即时性"的保障安置,其原因在于被征地农民主体性缺失、征地补偿性质存在偏差、资源配置市场机制缺位等方面.因此,要从"土地换保障"走向"土地换发展",构建被征地农民的发展型保障.

    土地换保障城镇化土地换发展

    河南省脱贫攻坚成果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建议

    范璐琪刘素姣
    39-43页
    查看更多>>摘要:河南省在脱贫攻坚战中消灭了绝对贫困,而减少相对贫困人口成为乡村振兴的关键.从河南省农村居民按收入五等份分组的人均收入和消费支出来看,河南省脱贫攻坚的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成果.但低收入户和高收入户日益悬殊的收入差距也使河南省面临着严峻的相对贫困问题,低收入户的人均收入难以支持自身的消费需求.为了能够更好地使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相衔接,河南省应建设现代农业经济体系,促进乡村产业振兴;重塑城乡关系,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强化制度保障,创新机制体制;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相对贫困

    《西山群仙会真记》之中医人学思想溯源

    高丽杨
    44-47,51页
    查看更多>>摘要:道教内丹仙学是道教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阴阳理论为基础,以人体修炼为载体,以生命升华超越为旨趣,根据修炼的实际需要,在融摄中医思想成果的基础上,推演构造了道教仙学理论体系,与中医形成深入的交融关系.这不仅丰富和发展了中医养生方式,更成为东方文明史的一个亮点.其中内丹著作《西山群仙会真记》,融摄《黄帝内经》等元典的医学智慧,构建形成了内丹仙学修持的过程论、要素论和方法论基本模块,成为内丹仙学思想与中医人学思想汇通融合的典范.

    《西山群仙会真记》内丹仙学思想中医人学思想

    中国近代思想界的佛道交融

    李璐
    48-51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社会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都产生了剧烈的变化,传统的佛教和道教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并在思想的交流中寻找各自的发展出路.在近代以来的思想世界中,佛道相互融合渗透仍然是主流.居士学者的思想交流则以李昌仁与杨文会最为典型,他们站在各自的信仰立场理解其他宗教.民国时期陈撄宁和太虚法师分别倡导仙学救国和人生佛教,是佛道二教为苦难的中国开出的救世药方,而他们在思想领域的交锋,则表现了佛道二教在融汇中的不同态度.

    近代佛教道教思想交融

    论张伯驹晚年的"名山"事业——兼评《翰墨留青》的价值

    寇凤凯
    52-5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荣宏君所辑录的张伯驹与周笃文晚年62通书函为依据,既可以概括张伯驹晚年的"名山"事业,也可以阐释这些书函的多元价值.张伯驹晚年一如既往地谦虚谨慎,闲暇时喜好游园、赋诗;更多的时候,他不顾年老体迈,为成立中国韵文学会鞠躬尽瘁.《翰墨留青》的多元价值包含书法艺术价值、文学创作价值、思想研究价值、物候价值等.

    张伯驹周笃文荣宏君《翰墨留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