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段广森

双月刊

1671-9476

xuebaowk@163.com(文科)

0394-8178181

466001

河南省周口市川汇区文昌路东段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Zhoukou Normal University
查看更多>>本刊为综合性学术刊物,1984年创刊,主要发表政治、哲学、历史、经济、法律、语言文学、艺术、教育、数学、计算机、物理、化学、生物、心理、体育等学科有创新性的学术论文。特别欢迎国家及省部级科学基金项目论文。热情欢迎校内外作者向本刊踊跃投稿。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消费引领新供给——18世纪英国的消费革命与产业发展

    李坤
    116-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发达国家商品成为中国居民消费的重要内容,在加快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同时,也凸显了中国消费品市场的供需失衡.从历史视角考察了18世纪上半叶英国舶来品推动的消费革命逻辑,发现民族产品供给满足不了消费转型期的消费市场,但英国紧随消费变化趋势培育民族产品供给能力,到18世纪下半叶形成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产业,成功化解了国内供需失衡.同时发现,18世纪上半叶英国消费升级与供需失衡共存的原因在于民族产品供给没有适应全球背景下的消费升级的能力,因而创新发展民族产品供给追赶消费升级,是适应全球经济竞争形势的选择.

    全球背景消费升级供给侧改革18世纪英国

    硬核支撑:依靠科技助力防灾减灾救灾

    王冰丽
    122-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频发多发的自然灾害是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影响人民群众民生福祉改善的重要因素.当前,要充分认识科学技术对战胜自然灾害的重要作用,坚持依靠科技进步持续提升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科学化、专业化、智能化和精细化水平;要树立科技自立自强的信心,走自力更生、自主创新之路,强化战胜自然灾害的科技战略支撑;同时,要坚持和加强党对科技事业的领导,为科技助推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提供有力的政治保障.通过科技助力防灾减灾救灾,对于更好满足受灾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推进我国自然灾害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科技防灾减灾救灾

    解码抗疫精神 坚定文化自信

    吴晨郭燮豫
    125-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对我国经济、社会产生重大影响,在党领导人民与新冠疫情进行艰苦卓绝斗争的同时,也形成了伟大的抗疫精神.抗疫精神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一部分,代表着新时代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融合发展的新高度,通过对抗疫精神的解码与弘扬,从而进一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抗疫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新冠肺炎疫情文化自信

    明代《进士登科录》中式年龄考误

    管宏杰邵宝凤
    129-136,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依据墓志铭、行状等更为可靠的记载,确证正德至隆庆朝14科《进士登科录》51名进士的中式年龄存在史实讹误,应试者谎报中式年龄应是主要致误之由.

    明代《进士登科录》中式年龄

    政府、军绅与政党:近代中国国家建构进程的历史检视

    杨欢
    137-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被迫卷入西方资本主义主导的现代世界,为了摆脱边缘地位,中国开启了民族独立与寻求富强的现代化之路.现代化不仅意味着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的建立,而且还要求一个现代国家的形塑.在后发国家现代化的视域下审视,整个近代中国,就是一部现代国家建构的历史.清末立宪与袁氏当国开启了依托政府力量进行现代国家建构的尝试.虽然袁世凯采取政治、经济、军事诸多措施力图进行中央一元化权威的重塑,但随着称帝失败,导致袁氏政府现代国家建构的失败.袁氏死后,北洋军人和社会力量合作形成的军绅体制,成为了国家现代化的第二代主导力量,他们希图通过联省自治的方式,实现国家联邦制的重塑.但是由于军绅体制的固有缺陷,虽然现代国家建构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付出的巨大成本也导致军绅体制国家建构尝试的破产.国民党通过学习苏联政党—国家体系(party—state system),开启了由政党主导的现代国家建构模式,但是由于在意识形态、政治愿景战略、组织、党内精英等方面的制度移植并不彻底,导致国民党政党—国家体系的衰朽和国家建构的失败.而只有中国共产党在结合苏联社会主义体制的基础上,走出了独具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终于完成了现代国家建构这一历史使命.

    现代国家建构清末立宪袁氏当国军绅体制国民党政党—国家体系

    依法治校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工作法治化研究

    张丽
    144-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图书馆工作法治化是依法治校的内在要求.从高校图书馆工作法治化逻辑理路,即内涵、外延和落脚点出发,分析了高校图书馆工作法治化存在的立法缺失、数字化建设中的版权问题、权利平衡和效益实现等难点问题,并指出高校图书馆工作法治化应加强立法,实现有法可依,融入知识产权法律问题研究,完善数字化建设版权保护制度,探索高校图书馆参与社会治理,促进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增进社会效益.

    高校图书馆法治化信息资源知识产权

    文旅融合形势下地方图书馆创新发展路径研究

    孙海云
    150-152,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化和旅游融合是新时代我国文化事业发展的一项重大改革,也是推动我国旅游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图书馆作为文化事业的一部分,必须顺应文化与旅游融合的发展潮流,探索出独有的发展路径.在梳理图书馆文旅融合研究概述的基础上,总结了我国地方图书馆参与文旅融合实践模式,提出文旅融合形势下地方图书馆创新发展的路径.

    文旅融合地方图书馆模式路径

    文旅融合视角下历史文化街区的转型与优化——以开封书店街为例

    崔晓棠
    153-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文旅融合已成为各地发展中国文化和旅游服务产业的共识和重要研究方向,依托文化构建旅游吸引力,以旅游服务文化振兴,文旅融合是历史文化街区焕发新生的重要发展方向.以河南省第一批历史文化街区书店街为例,归纳分析书店街在文旅融合发展中的优势,以及当前保护开发工作中的不足之处,针对性地提出优化商业业态、定位文化形象、推广特色产业等建议,以期从文旅融合的视角助力书店街的旅游业态转型和优化.

    文旅融合历史文化街区开封书店街转型与优化

    传统古琴斫制技艺流程

    顾永杰
    封2,前插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