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段广森

双月刊

1671-9476

xuebaowk@163.com(文科)

0394-8178181

466001

河南省周口市川汇区文昌路东段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Zhoukou Normal University
查看更多>>本刊为综合性学术刊物,1984年创刊,主要发表政治、哲学、历史、经济、法律、语言文学、艺术、教育、数学、计算机、物理、化学、生物、心理、体育等学科有创新性的学术论文。特别欢迎国家及省部级科学基金项目论文。热情欢迎校内外作者向本刊踊跃投稿。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三个务必"的生成之基、核心要义及时代价值

    蒋占峰周璐璐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三个务必"植根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具体产物,并在党的革命、建设、改革中凝聚生成.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的行动自觉,谦虚谨慎、艰苦奋斗是中国共产党创造伟业的优良作风.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是中国共产党持续胜利的制胜法宝."三个务必"是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迫切需要,是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障,是建设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的重要标准,必须长期坚持.

    "三个务必"生成之基核心要义时代价值

    习近平关于新时代好青年重要论述论析

    杜德省原萍
    8-1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是新时代好青年的基本特质,为青年一代成长成才指明了方向.新时代青年肩负着独特的历史使命,是党的事业薪火相传的后备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主力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力军.面向新征程,培育新时代好青年应着力加强青年政治引领、激发青年挺膺担当、增强青年吃苦意识、指引青年接续奋斗,要坚持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用党的优良作风塑造青年,用党的伟大梦想引领青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源源不断的青春动力.

    新时代好青年内涵特质使命任务培育路径

    习近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论断的丰富内涵与实践要求

    陈芳
    15-19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论断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吸收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思想,反映了人民群众提升生活品质的要求.人因 自然而生,人因损害自然而遭到 自然的报复和惩罚,人因顺应和保护自然而得到丰厚的回报,人与 自然和谐共生的主导方面是人而不是自然.人与 自然和谐共生本身是一个动态的命题、实践的命题,体现了人的主体性.人作为社会性存在的本质,决定人与自然的关系必然受到人与社会关系的制约.一定的社会制度、社会关系、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就必然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制约因素.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文明绿色发展

    传子、传贤与立长、立贤:君权传承的机制与体制Ⅲ(上)——唐德宗的继统危机

    刘真伦
    20-3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唐肃宗、代宗的太子地位,来自玄宗的亲自指定,同时有神迹天心的背书,其合法性毋庸置疑;但其继统的道路依然危机重重,夺嫡阴谋暗潮汹涌,数十年延绵不绝,并由此构成大历至永贞间波诡云谲的政坛风云.德宗的太子地位一开始就陷入绝境,玄宗指定广平郡王妃的诏命,实际上已经剥夺了年已五岁的德宗作为代宗长子的继统资格;何况杨贵妃家族的强势、宦官集团对皇位继承人选择的介入,即便是肃宗、代宗,也无法正面抗衡.安史之变,杨氏覆灭,肃宗、代宗的强力支持,让德宗重新获得继统希望.但宦官势力坐大,尤其是神策中尉的制度化,使宦官专权无可阻挡、无所制约,才是宫斗闹剧真正的胜负手.观察德宗继统道路上四波八轮血雨腥风、刀光剑影的攻守态势,顺宗、宪宗以下历代继统者的命运,也就此被牢牢锁定了.

    肃宗代宗德宗太子地位继统危机

    王道《老子亿》之儒道会通思想探析

    唐哲嘉
    35-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王道的《老子亿》是明代以儒解老的注老代表作之一,反映出明代儒道关系的新局面.王道以儒家之"允执厥中"来阐明老子哲学的治国理政意蕴,并进一步以儒家之"为政以德"来诠释"无为"之治的内在逻辑,由此达到会通儒道两家政治哲学的 目的.对于《老子》书中"绝仁弃义"之论,他以儒家之《易》来发明"道德"与"仁义"之关系,并提出"仁义虽下于道德,而犹出于中心之实然也",由此化解了"道德"与"仁义"之间的紧张关系.此外,《老子亿》中对以往以儒拒道的愚民说、权诈说、空无说等观点进行了驳斥,通过对老子学说的正名来消解儒道对立论.

    王道《老子亿》允执厥中儒道会通

    清代无锡道士荣涟的诗画传承

    褚国锋贺晏然
    42-46页
    查看更多>>摘要:荣涟是清代无锡明阳观道士,以孝行和诗画技艺著称于世.荣涟的诗作除散见于清代诗文总集外,二十世纪初经荣氏族人集结为《洞泉诗钞》,为已知最完备的荣涟诗画集.基于《洞泉诗钞》等材料,在梳理荣涟生平的基础上,还原了荣涟所代表的方外诗画传统在无锡当地的传承和发展过程,展现了这一传统在地方艺文和信仰生活中的丰富表达路径.

    荣涟《洞泉诗钞》九峰三逸道教艺术

    构建"帮扶治理"下"一核多元"乡村治理模式——以周口师范学院对郸城县李小楼村帮扶治理为例

    贾滕李霄张洪新
    47-51页
    查看更多>>摘要:治理有效既是乡村振兴的目标也是其基础保障.近年来经由结对帮扶、精准扶贫而来的"帮扶治理",无疑具有乡村治理的实践与理论探索意义.周口师范学院结对帮扶村,传统农业区域黄淮平原腹地郸城县李楼乡李小楼村属于"集聚提升类村庄",该村近10年"帮扶治理"实践给我们提供了 一个较为完整的观察乡村治理样本:在后精准扶贫时代,村庄的"第三方力量""帮扶治理"逐渐具有常态化的情境下,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需要以及乡村治理的短板应该是"帮扶治理"的逻辑起点,而乡村发展的愿景决定了帮扶治理的应然旨向.通过帮扶治理带动国家"规则下乡"、技术技能下乡,为村民提供完善的公共服务绩效等方面的考察,通过在村庄推进"移风易俗"、对农户传统产业的现代转型促进等,在"实践探索""实地考察""理论思考"的循环往复中,改进、完善"一核多元"模式,提高"帮扶"治理绩效.

    "帮扶治理""一核多元"治理模式观察样本治理绩效

    积分制下居民公约的循环运行机制研究——基于武汉市D社区的调查研究

    罗峰王路平
    52-57页
    查看更多>>摘要:居民公约是构建和谐有序睦邻社区的有效方式和手段,凝聚着公共意识和家园观念.针对社区治理的顽疾,武汉市D社区通过盘活辖区资源、进行系统整合,建立积分兑换的物资超市,利用积分制实现短期激励与长期激励的结合,激发了社区居民践行居民公约的内生动力.在居民公约的践行过程中,抓住党员与孩子这些关键群体深入家庭内部,使居民公约"活"起来,同时通过抓重点家庭、重点方面、重点事项,让居民公约这一"软制度"激活基层治理新动力.从而,最终形成"谋求资源服务居民-积分激励居民参与-获得更多资源与力量服务居民"的循环运行模式.

    居民公约积分制社区治理时间银行

    中国式现代化视角下乡村文化建设的路径探析

    秦云益
    58-6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式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由之路,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以中国式现代化为背景,探讨乡村文化建设的路径.研究论证了乡村文化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性,分析当前我国乡村文化建设面临的困境及其成因,并提出中国式现代化视角下乡村文化建设的路径选择,即加强乡村文化自信与 自觉、培育乡村文化产业新业态、充实乡村文化建设人才队伍、推动传统乡村文化的传承挖掘、健全乡村文化建设的体制机制等,为中国式现代化视角下乡村文化建设提供新模式和新思路.

    中国式现代化乡村文化文化建设

    张伯驹《八声甘州·四十自寿》的美学解析

    张春梅
    63-67页
    查看更多>>摘要:《八声甘州·四十自寿》见于第二版《丛碧词》但不见于第三版.全词的情感基调以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为基础.这首词是张伯驹的内心独白,是不惑之年的他,对时间、对生命、对人生价值的终极思考,是关于人生进退取舍得失的全方位思考.

    张伯驹《八声甘州·四十自寿》《丛碧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