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肿瘤代谢与营养电子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肿瘤代谢与营养电子杂志
肿瘤代谢与营养电子杂志

季刊

肿瘤代谢与营养电子杂志/Journal Electronic Jourmal of Metabolism and Nutrition of CancerCSTP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胃癌术后早期经口饮食方案的构建及应用

    刘书颖王亚玲刘果邓小炼...
    201-2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基于循证构建的胃癌术后早期经口饮食方案的应用效果.方法 根据证据金字塔"6S"模型,系统检索国内外有关胃癌术后早期经口饮食相关的专家共识、系统评价、证据总结、指南等,结合临床实际制订循证护理实践方案.选取陆军军医大学大坪医院创伤外科和胃肠外科行胃癌切除手术的患者,其中循证护理实践前的2020年1月至2021年4月的105例患者为对照组,2021年5月至2022年12月的141例患者为试验组.试验组进行术后早期经口饮食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经口饮食开始时间、吻合口/残端瘘发生情况、胃管留置时间、肛门排气排便时间、术后住院天数、住院费用等结局指标.结果 试验组术后经口饮食开始时间由6(3,8)d缩短到1(1,4)d、胃管留置时间由5(4,7)d缩短到3(0,4.75)d、肛门排气时间由4(4,6)d缩短到3(3,4)d、术后排便时间由5(4,6)d缩短到4.5(3,5)d、术后住院天数由10(9,12)d缩短到8(7,9)d、住院费用由7.44(6.66,8.81)万元减少到5.86(5.33,6.90)万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吻合口/残端瘘发生情况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水平、血清白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循证构建的胃癌术后早期经口饮食方案能加速胃癌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同时未增加术后瘘的发生率;但对住院期间炎症及营养状态没有显著影响.

    胃癌手术早期经口饮食循证护理

    抗炎饮食干预对肺癌化疗患者营养状况、免疫功能的影响分析

    林清秀谢坤铭吕莉
    210-215,2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基于抗炎饮食的营养治疗在肺癌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行化疗的肺癌患者12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1例和试验组6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营养治疗,试验组给予基于抗炎饮食的营养治疗管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营养状况、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功能、体重、患者主观整体评估(PG-SGA)评分、肿瘤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各维度评分,临床治疗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从疗效与安全性分析,试验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59.02%,与对照组的39.34%比较明显较高(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39%,与对照组的39.34%比较明显较低(P<0.05).从营养状况方面分析,干预后,试验组白蛋白水平[(37.91± 3.28)g/L 比(34.51±3.39)g/L]、总蛋白水平[(389.24±30.34)mg/L 比(356.71±28.74)mg/L]、血红蛋白水平[(11.54± 2.67)g/L 比(8.63±2.24)g/L]、体重[(55.74±1.24)kg 比(52.36±1.29)kg]、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G-SGA 评分[(5.28±0.45)分比(8.90±0.35)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从免疫功能方面分析,干预后,试验组CD4+T细胞占比[(38.53±4.34)%比(25.66±3.21)%]、CD4+/CD8+[(1.32±0.38)%比(0.63±0.21)%]、自然杀伤细胞占比[(46.83±6.17)%比(30.3±4.33)%]、IgA、IgG、IgM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明显更高(P<0.05).结论 基于抗炎饮食的营养治疗管理可显著提高肺癌化疗患者治疗效果,改善其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且其应用安全性有一定保障.

    抗炎饮食营养治疗肺癌化疗应用效果

    营养状态评估在胃癌全胃切除术后患者化疗耐受性中的应用研究

    王献方严冬唐梦倩李颖...
    216-2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营养状态评估在胃癌全胃切除术后患者化疗耐受性中的应用研究.方法 纳入于2018年3月至2022年2月至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接受根治性全胃切除术和术后化疗的154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术后6个月内是否停止化疗分为耐受组(n=122)和不耐受组(n=32),采用Kaplan-Meier曲线分析化疗持续时间分层与全胃切除术后患者生存率的关系,对比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化疗前基础资料,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全胃切除术后患者化疗耐受性的影响因子,绘制ROC曲线分析相关因素的预测价值.结果 Kaplan-Meier曲线分析显示:全胃切除术后患者化疗耐受性与总生存率相关[Log Rank(Mantel-Cox)=11.017,P=0.001].两组患者年龄、基础疾病、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 2002)、预后营养指数(PNI)、癌胚抗原(CEA)、白蛋白(ALB)及血红蛋白(Hb)水平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单因素分析中P<0.05的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年龄(OR=6.150)、PNI(OR=3.263)、Hb(OR=1.090)和ALB(OR=1.342)是全胃切除术后患者化疗耐受性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绘制ROC曲线结果显示:年龄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694(95%CI=0.615~0.766),PNI 的 AUC 为 0.774(95%CI=0.700~0.838),Hb 的 AUC 为 0.893(95%CI=0.833~0.937),ALB的AUC为0.814(95%CI=0.743~0.872).结论 年龄较大、PNI低和血红蛋白及白蛋白水平偏低是胃癌全胃切除术后患者化疗耐受性的危险因素,其中血红蛋白及白蛋白水平对全胃切除术后患者化疗耐受性具有显著预测效能,有待作为胃癌患者术后患者化疗耐受性的预测指标.

    根治性全胃切除术化疗耐受性体质指数预后营养指数

    基于微信小程序的个性化营养干预在胃癌术后患者营养、并发症及生活质量中的应用研究

    翟丽丽欧阳兰飞李成
    222-2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微信小程序的个性化营养干预在胃癌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泰康仙林鼓楼医院消化内科进行胃癌根治术患者10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营养管理措施,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基于微信小程序的个性化营养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在干预前,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患者主观整体评估(PG-SGA)得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生活质量量表(EORTC QLQ-C30)得分.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前及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营养状况比较,营养状况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干预组患者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微信小程序的个性化营养干预可显著改善患者营养状况,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患者生质量.

    胃癌术后个性化干预营养管理微信小程序应用效果

    乳腺癌化疗患者治疗自我调节、感知社会支持与营养素养的相关性研究

    陈实周宇红
    229-2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乳腺癌化疗患者营养素养现状,并探索其与治疗自我调节及感知社会支持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2021年11月至2023年4月于南通市肿瘤医院接受化疗的256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一般资料调查表、成年人营养素养测量量表(NLMS-CA)、中文版治疗自我调节问卷(TSRQ-C)、感知社会支持量表(PSSS)对乳腺癌化疗患者展开研究.结果 乳腺癌化疗患者的NLMS-CA评分为(151.38±16.74)分;乳腺癌化疗患者TSRQ-C、PSSS部分维度得分及总分与NLMS-CA各维度得分及总分均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年龄、居住地、文化水平、疾病分期是影响乳腺癌化疗患者NLMS-CA评分的主要因素(均P<0.05).结论 乳腺癌化疗患者平均营养素养水平相对较好,临床医护工作者可有针对地制订干预管理措施,提高患者自我治疗调节能力和感知社会支持水平,进而帮助患者改善自身营养素养,促进健康结局.

    乳腺癌化疗营养素养治疗自我调节感知社会支持

    GLIM标准下3种营养评估工具对老年消化系统肿瘤患者的适用性分析

    杨佳瑶王淑安顾静月徐燕...
    236-2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在全球领导人营养不良倡议(GLIM)标准下,患者主观整体评估(PG-SGA)、预后营养指数(PNI)和老年营养风险指数(GNRI)在老年消化系统肿瘤患者中的适用性.方法 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6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接受消化系统肿瘤切除术的老年患者,以GLIM为诊断营养不良的"金标准",应用PG-SGA、PNI和GNRI进行营养评估.计算并比较3种营养评估工具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并使用Delong检验比较曲线下面积(AUC),探究各工具的适用价值.结果 经GLIM诊断下营养不良阳性率为29.3%,PG-SGA、PNI和GNRI评估分别有37.0%、44.0%和45.7%的患者为营养不良.体质指数(BMI)、肌肉质量和相位角(PA)水平显示更差,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血红蛋白(HB)水平均较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GLIM标准下,PG-SGA的灵敏度最差(44.1%),特异度一般(65.9%),与GLIM诊断无一致性(Kappa=0.09,P=0.311);PNI的灵敏度(61.8%)和特异度(63.4%)均一般,与GLIM诊断的一致性一般(Kappa=0.22,P=0.013);GNRI特异度(88.2%)和灵敏度(72.0%)均表现最佳,与GLIM诊断具有良好的一致性(Kappa=0.52,P<0.001).ROC曲线图中,GNRI的预测价值最高(AUC=0.817,95%CI=0.734~0.882),PNI 次之(AUC=0.621,95%CI=0.526~0.709).Delong 检验显示 GNRI 与 PG-SGA、GNRI 与 PNI 的预测价值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Z=3.83,4.85,P<0.001).GNRI评估为营养不良组术前、术后1 d及术后3~5 d的PA、ALB、TP和HB指标均显著低于营养良好者;此外,营养不良者90 d内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也更高(x2=5.03,P=0.036).结论 GNRI在老年消化系统肿瘤患者的营养评估中表现出较好的适用性.GNRI可能预测出患者围手术期的营养状况和短期预后.

    老年人群消化系统肿瘤营养不良营养评估

    不同年龄胃癌患者部分胃切除术后摄入能量和三大产能营养素变化分析

    康书红古丽斯坦王婷婷
    244-2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不同年龄胃癌患者部分胃切除术后饮食和营养摄入的变化.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部分胃切除术的胃癌患者106例,按照年龄分为非老年组(<60岁)89例和老年组(≥60岁)17例,比较两组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的能量、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摄入量,以及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的能量、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摄入量下降率.结果 非老年组术后1个月的能量、碳水化合物、脂肪摄入量较术前降低(P<0.05),老年组术后1个月蛋白质摄入量[(64.09±10.85)g/d]较术前[(71.21±8.76)g/d]降低(P<0.05),老年组术后1个月、3个月脂肪摄入量[(43.55±8.66)g/d、(46.74±9.70)g/d]较术前[(52.45±6.61)g/d]降低(P<0.05);术后 1 个月、3 个月非老年组脂肪摄入量[(49.56±9.82)g/d]、[(52.88±10.88)g/d]明显高于老年组[(43.55±8.66)g/d、(46.74±9.70)g/d](P<0.05).非老年组术后1个月蛋白质、脂肪摄入量下降率明显低于老年组(P<0.05).结论 老年胃切除胃癌患者的蛋白质和脂肪摄入量下降率相对于非老年患者更多,这提示在治疗胃癌时可根据患者年龄进行针对性饮食、营养摄入指导,或可提升患者康复效率.

    胃癌胃切除术不同年龄饮食三大产能营养素营养摄入

    《营养一线治疗学术直通车》第九期——"无饿医院"管理体系构建(详见光盘)

    250页

    基于医院-社区-家庭的营养管理方案对头颈部肿瘤放化疗患者营养及并发症的影响研究

    任娇刘波唐媛媛
    251-2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医院-社区-家庭的营养管理方案对头颈部肿瘤放化疗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2年2月至2023年3月于江苏省人民医院接受放化疗的150例头颈部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7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营养管理,干预组给予基于医院-社区-家庭的营养管理方案,干预3个月后使用患者主观整体评估(PG-SGA)、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 2002)评估两组患者营养水平,比较两组患者入院及放化疗治疗结束后体质指数(BMI)、总蛋白、白蛋白、并发症发生率及严重程度.结果 干预组患者放化疗治疗结束后总蛋白[(67.62±6.09)g/L 比(61.75±5.28)g/L]、白蛋白[(37.78±4.12)g/L 比(33.17±3.98)g/L]、前白蛋白[(214.23±45.19)g/L 比(191.08± 42.58)g/L]、淋巴细胞计数[(1.13±0.39)×109/L 比(0.74±0.43)×109/L]均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30.67%比54.67%)及严重程度(25.33%比56.67%;5.33%比8.00%)均低于对照组(P<0.05);根据NRS 2002结果,干预组低营养风险患者比例高于对照组(86.67%比77.33%,P<0.05),高营养风险患者比例低于对照组(13.33%比22.67%,P<0.05);PG-SGA 评分[(6.98±5.17)分比(7.42±4.63)分]及 BMI[(20.93±2.74)kg/m2 比(19.62±2.81)kg/m2]均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每日肠内营养摄取能量高于对照组[(691.83±264.29)kcal比(348.12±153.28)kcal,P<0.05].结论 基于医院-社区-家庭的营养管理方案对头颈部肿瘤放化疗患者有着良好干预效果,可显著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及并发症严重程度.

    医院-社区-家庭营养管理头颈部肿瘤放化疗营养状态

    肿瘤患者化疗间歇期居家康复运动心理体验的质性研究

    韩晓霞韩凤霞陈香刘丹...
    258-2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索肿瘤患者化疗间歇期居家康复运动心理体验及真实需求.方法 收集2022年8月至2022年10月于南通市肿瘤医院进行过多次化疗的肿瘤患者采用现象学研究法进行质性研究,通过半结构式访谈对27例进行过多次化疗的肿瘤患者进行深度访谈,采用Colaizzi分析法对访谈内容进行分析、整理、归纳、总结出相应主题.结果 肿瘤患者化疗间歇期居家康复运动主要总结出6个主题:居家康复运动中积极与消极情绪患者均存在、患者对康复运动存在错误认知、疾病症状阻碍居家康复运动、高肿瘤自我效能促进居家康复运动、社会支持程度对患者康复运动有影响、患者寻求支持的意愿强烈.结论 肿瘤患者在化疗间歇期居家期间对于康复运动有着不同的认知,而目前医护人员对于患者居家期间的康复运动状况关注度较低,医护人员需加强相关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及家属康复运动认知水平.

    肿瘤化疗间歇期居家康复运动需求质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