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
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

焦生杰

月刊

1000-033X

rmcm@chd.edu.cn paper@chd.edu.cn

029-82339978 82339971

710064

陕西省西安市南二环路中段长安大学校本部

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Journal Road Machinery & Construction Mechanization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长安大学主办,创刊于1984年。主要报道国内外筑养路机械设计制造、工艺材料、试验研究、机械化施工、应用技术及科学管理等方面的最新成果和发展趋势。本刊为月刊,大16K64页,是公路科研、管理部门、施工单位、制造厂家及工程技术人员的重要参考资料,并吸收越来越多的公路行业外的部门和读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浅析既有高速公路平面线形拟合设计

    袁大伟
    1-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保证高速公路路面大修的平整度要求,提升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指标,采用纬地道路设计软件对公路平面线形进行拟合优化设计.采用科学的方法对原有线形进行测量,以实测数据为基础,采用交点设计法进行公路平面线形拟合.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针对既有高速公路调坡过程采用平面线形拟合的方法,可以优化设计数据,并为施工阶段提供精准的数据支撑,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道路工程路面大修线形设计拟合

    基于落锤式弯沉仪的路面冷再生设计与施工

    吴韩曾志刚柳刚
    4-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评价现有破损沥青路面的剩余结构强度,合理设计路面冷再生的回收深度与罩面厚度,采用落锤式弯沉仪对玻利维亚N9国家公路的共计193 km路段进行检测.按照AASHTO GDPS—1993规范,分析设计流程和关键变量,编制迭代程序,批量反算1500组测试断面的路床回弹模量和路面等效弹性模量,实现了快速求解路面结构数分布曲线,用于冷再生厚度设计.结合具体的段落演示确定路面修复方案的过程和现场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对本地区的类似工程和国内大规模高速公路修复的设计施工具有参考与借鉴价值.

    冷再生AASHTO路面设计公路修复

    有机融雪剂对SBS改性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

    梁纪穆荣芳严钊张旭景...
    9-1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明确有机类融雪剂对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自主研发NA-cma、BDS-cma和GA-cma三种类型的有机融雪剂,配制20%有机融雪剂溶液,选取氯盐融雪剂和清水作对比,对SBS改性沥青混合料AC-13试件进行干湿和冻融循环浸泡处理,腐蚀后考察沥青混合料的高温车辙、低温弯曲、冻融劈裂和摆式抗滑等性能.结果表明:氯盐和BDS-cma可改善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NA-cma和GA-cma会轻微弱化其高温性能;腐蚀后沥青混合料的低温和水稳定性存在不同程度的下降,抗滑值波动较小;融雪剂会降低沥青与集料的黏附性,与氯盐融雪剂的离子侵蚀相比,有机融雪剂中亲油组分乳化和相似相溶的腐蚀性较弱.

    融雪剂氯盐腐蚀路用性能

    冷拌大空隙半柔性路面基体乳化沥青混合料性能研究

    包惠明吴春燕迟恩涛陈东升...
    13-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击实次数、冷拌沥青混合料养护成型时间、乳化沥青中是否加入高黏剂3个因素设计正交试验,结合马歇尔试验以及灌浆后效果评价乳化沥青混合料性能.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冷拌沥青混合料作为灌注式半柔性路面材料的基体骨架切实可行;采用(50+25)次的击实次数,4 d养护成型的基体乳化沥青混合料骨架效果最好,全空隙率与设计空隙率接近,且有效空隙率较高,可以保证水泥砂浆的灌入;灌浆后材料稳定度得到显著提高,抵抗变形能力变强.

    道路工程冷拌半柔性材料正交试验击实次数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评价乳化沥青混合料的压实特性

    侯德华李忠玉张庆
    18-23,3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评价乳化沥青混合料压实时机对其压实特性的影响,分析了不同压实等待时间下乳化沥青混合料试件的空隙率、失水率、流失浆液油水比、波速、间接拉伸模量及车辙试验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适当延长压实等待时间有利于提高乳化沥青混合料压实度及强度,但不能过多提前或延迟压实时间,否则会对混合料强度造成不利影响.应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表明,评价指标声波波速与间接拉伸模量对混合料主成分PC1的评价效果相当,利用声波技术可以反映出混合料内部孔隙及含水量特征;并通过建立乳化沥青混合料主成分综合得分评价模型,表明压实等待时间对于路面最终的压实度和力学性能有着显著影响,综合考虑推荐合理的压实等待时间为30~50 min.

    乳化沥青混合料主成分分析法压实等待时间超声波

    基于路面芯样的就地热再生工程应用效果评价

    李俊李明亮武昊
    24-2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真实准确地评价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工程的应用效果,采用路面现场钻取的芯样对再生路面的材料性能进行评价.与同一路段的铣刨重铺路面进行对比,在再生路面通车1~2年后于不同车辙深度的断面钻取路面芯样.通过开展抽提筛分、马歇尔稳定度和劈裂强度等试验研究,对再生路面的材料组成、高温稳定性和抗开裂性能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与铣刨重铺路面相比,再生路面的矿料级配偏细,油石比偏大,尤其是0.075 mm筛孔通过率超出AC-13沥青混合料的级配上限;铣刨重铺路面的马歇尔稳定度与再生路面相当,但是下承层较低的马歇尔稳定度导致铣刨重铺路面的车辙深度大于再生路面;再生路面的劈裂强度整体上小于铣刨重铺路面,与再生路面的沥青老化较严重,抗开裂性能衰减程度较大有关.

    道路工程就地热再生路面芯样工程应用效果

    矿物超微粉改善机场水泥道面耐久性研究

    汪日灯王亚东李向航
    29-3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不同矿物超微粉对机场水泥道面耐久性能的影响规律,本文选用硅粉、沸石粉、粒化高炉矿渣及粉煤灰作为掺合料替代部分水泥制备矿物超微粉改良混凝土,进行了混凝土耐磨性、抗冻性及疲劳性能等耐久性指标的分析与对比,结果表明,4种矿物超微粉均可在不同程度上改善混凝土的耐磨性、抗冻性及疲劳性能;其中矿渣对水泥混凝土抗冻性能及疲劳性能的提升作用最明显,矿渣改良混凝土冻融循环质量损失率下降37%,疲劳寿命提升50%;硅粉提升耐磨作用最明显,试验中平均磨耗减少40%.总体而言,矿渣对水泥混凝土耐久性能的提升幅度最大,粉煤灰与沸石粉次之,硅粉的改善效果一般.

    水泥混凝土道面矿物超微粉试验分析性能提升

    预制混凝土梁雾化养护试验研究

    张建国焦卫宁同辉王锋...
    35-3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究采用雾化技术养护时预制混凝土梁表面温度、相对湿度的变化和分布规律,通过现场试验采集相关数据,绘制了混凝土表面多个点的相对湿度-时间曲线.结合相对湿度有关理论,对相对湿度-时间曲线以及空间分布进行了理论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养护棚内的混凝土表面相对湿度-时间曲线主要受单位时间内棚内产生和损失的水气质量这两个因素影响;除了局部尺寸加粗部分外,混凝土梁表面相对湿度的分布是均匀的,横隔板对相对湿度分布基本没有影响.

    桥梁工程混凝土养护高压雾化相对湿度

    不对称梁段多支点齿轮传动转体施工技术

    郭昭赢
    40-4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决因转体球铰支点两端梁体质量偏差极大,采用完全配重仍不能使转体达到平衡状态的转体施工难题,通过在质量大的一侧梁底设置辅助前支撑和质量小的梁端配重,在配重及辅助前支撑的共同作用下使转体达到平衡状态;因辅助前支撑的摩擦力将以半径相应的倍数反映在转体转盘处,导致转体牵引力会比较大、转体困难,提出了在辅助前支撑处设置齿轮齿条电机的新型转体驱动方式解决中心球铰牵引力过大的问题;通过建立转体桥的计算模型,模拟转体系统和梁体在转体各阶段的受力理论数据.经实践证明,该转体系统性能稳定,能够实现安全的不平衡梁段转体施工.

    桥梁工程转体施工不对称梁段有限元分析

    超大跨度公路隧道穿越破碎带施工技术研究

    施昌龄李九超朱绪峰陈文鹏...
    45-5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超大跨度公路隧道穿越破碎带施工难、安全性差的问题,依托樵岭前隧道工程,结合现场监控量测结果对超大跨度公路隧道穿越破碎带的施工方案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超前地质预报、超前注浆加固、拱部和边墙注浆加固以及控制施工步距等措施是确保超大跨度公路隧道安全施工的有效措施;采用双排超前注浆小导管能够有效控制围岩变形;采用CD法施工通过控制施工步距,能够保证超大跨度公路隧道穿越破碎带施工顺利进行.

    公路隧道破碎带施工技术监控量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