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发电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发电技术
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
发电技术

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

庄荣

双月刊

2096-4528

fdjs_2018@163.com

0571-85246691

310030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三墩镇西园一路10号

发电技术/Journal Refrigeration Air Conditioning & Electric Power MachineryCSTPCDCS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由中国华电集团公司主管、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主办、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热电专业委员会协办的国家级学术性期刊。面向电力行业及相关科研机构,介绍国内发电技术和能源科学技术领域的基础研究、应用技术以及研究进展,促进技术经验交流,注重学术性、实用性和前瞻性,展现国内发电和能源科学技术研究水平。主要刊登发电技术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包括水力发电、火力发电、核电、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发电、海洋能发电、虚拟电厂、储能等任何可以提供电能的发电形式;同时刊登发电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双锁相环的海上风场综合惯量调频策略研究

    刘林王大龙綦晓周振波...
    282-290页
    查看更多>>摘要:海上风电作为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在沿海城市迅速发展,大规模海上风电并网将大幅削减系统惯量,降低频率抗扰能力.为此,提出基于双锁相环的海上风场综合惯量控制策略.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锁相环对风机虚拟惯量的影响机理,探究了参数变化下风机惯量支撑能力和系统频率响应特性;其次,通过分析锁相环参数变化对风机一次调频能力的消极影响,提出基于变参数-快速双锁相环的海上风场综合惯量调频策略;最后,通过仿真验证所提调频策略的有效性.结果表明,综合惯量控制策略在频率响应快速性、抑制测量噪声等方面均具有显著优势.

    海上风场综合惯量控制调频策略新型电力系统锁相环

    抛物面槽式太阳能集热器球形接头测试系统的研制与应用

    董军汤建方臧春城徐立...
    291-2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球形接头是抛物面槽式太阳能集热器的关键部件,针对球形接头易发生运转卡涩和导热油泄漏问题,研制了一套球形接头性能测试系统.该测试系统可以实现球形接头在旋转、摆转或旋摆联动模式下,以及在导热油温度达393℃和压力达4.1 MPa工况条件下的加速寿命测试.以导热油为传热流体,开展了球形接头在导热油温度为393℃和压力为2.3 MPa工况条件,以及温度、压力变化条件下的性能测试研究,分析了球形接头在模拟12年寿命期的扭矩特性和密封性能,验证了该测试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并且关键技术参数的控制精度和测量精度满足使用要求,为球形接头的性能评价提供了技术支撑.

    太阳能热发电抛物面槽式太阳能集热器球形接头测试系统扭矩特性密封性能加速寿命性能测试

    一种二模态天气分型方法及其在光伏功率概率预测的应用

    付小标侯嘉琪李宝聚温亚坤...
    299-311页
    查看更多>>摘要:天气分型是光伏功率预测中不可或缺的预处理步骤,为精细刻画光伏出力的不确定性,提出一种新的基于光伏功率聚类的二模态天气分类方法.该方法结合气象信息和功率信息进行天气分型,为天气分型在光伏功率预测的应用提供了一条有效的新路径.此外,该方法使用数据融合技术,依据融合数值天气预报(numeric weather prediction,NWP)气象和实际气象二者间的相关信息进行天气分型,以减少模型对NWP准确度的依赖并提高模型的鲁棒性.以吉林某光伏电站数据为例,验证了该天气分型方法的合理性,同时,将天气分型方法与功率概率预测相结合,其测算结果表明,使用所提方法进行天气分型概率预测的区间覆盖率更接近预设的置信水平,且平均带宽更窄.

    光伏发电天气分型光伏功率概率预测时间序列K均值聚类多模态学习不确定性

    不同风速对单桩式海上风电机组塔筒动态特性的影响

    樊昂李录平刘瑞欧阳敏南...
    312-322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ANSYS有限元软件对NREL 5 MW单桩式海上风电机组塔筒系统进行三维实体建模,在考虑土构耦合与叶轮旋转作用下,模拟分析不同风速对塔筒结构动态响应特性的影响.选取机组切入风速3 m/s与切出风速25 m/s区间内6种平均风速及与之对应的叶轮转速作为模拟工况,分析结果表明:随着风速和叶轮转速的增加,塔筒结构的模态频率逐渐增大,前两阶模态频率变化最为明显;塔筒位移量峰值增大,但增幅减小,位移量呈非线性增长趋势;塔筒等效应力值随之增大,但变化趋势与位移量不同,大致为线性增长;塔筒疲劳寿命急剧下降,但都远超实际工作时长,疲劳损伤与安全系数危险值主要分布在塔筒底部与单桩处,与最大等效应力分布位置吻合.

    海上风电机组塔筒风速叶轮转速土构耦合动态特性

    一种改进组合神经网络的超短期风速预测方法研究

    邵宜祥刘剑胡丽萍过亮...
    323-330页
    查看更多>>摘要:超短期风速预测是保障风电机组桨距角前馈控制实施效果的关键,对提高风电机组环境适应性具有重要影响.为了提高预测精度,提出了一种改进组合神经网络的超短期风速预测方法.该方法选择适合时间序列预测且具有较强非线性学习能力的BP神经网络和长短期记忆(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神经网络进行加权组合,以消除单个神经网络可能存在的较大误差;同时,为了提高组合效果,采用差分进化算法对组合权重进行优化.将该方法应用于某风场超短期风速预测中,通过与单神经网络预测、等权重组合神经网络预测的结果对比,验证了所提方法在提高预测精度上的有效性.

    风力发电超短期风速预测BP神经网络长短期记忆(LSTM)神经网络差分进化(DE)算法

    基于三元催化剂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尾气催化燃烧数值模拟

    龚思琦云再鹏许明敖乐...
    331-340页
    查看更多>>摘要: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lid oxide fuel cell,SOFC)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先进发电设备,具有空气、燃料气分离的结构优势,易于将燃料侧尾气中的CO2富集.为提高SOFC阳极尾气中CO2浓度,针对商业化的三元催化剂,综合考虑SOFC阳极尾气催化燃烧中传质、传热、化学反应过程,建立多物理场耦合稳态模型.基于该模型,模拟SOFC系统阳极尾气的催化燃烧特性,研究不同入口温度、反应空速和催化剂尺寸对燃烧温度、壁面温度、H2转化率、CO转化率、出口CO2浓度等参数的影响,得到各参数的变化趋势.借鉴已有实验,通过优化空速,可以将出口CO2浓度从94.72%提高至95.33%;通过优化催化剂尺寸,可以将出口CO2 体积分数从94.72%提高至95.64%.通过分析尾气催化燃烧中不同工况下的出口CO2浓度变化特性,为商业三元催化剂用于SOFC系统阳极尾气催化转化和尾气CO2富集提供指导.

    碳排放碳捕集三元催化剂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数值模拟

    考虑振荡型功率的直流微电网储能系统无互联通信网络的多目标功率分配方法

    杨捷孙哲苏辛一鲁刚...
    341-35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持续推进,直流微电网将成为配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流微电网接入交流负载时,振荡型功率会进入直流系统,影响分布式储能系统功率分配.为此,给出了储能系统功率分配综合原则,并以此提出一种无互联通信网络的功率分配方法.该方法以荷电状态作为"信息载体",各储能单元仅需本地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SOC)信息即可完成自适应调整,在实现SOC均衡控制的同时,还能够让振荡型功率合理分配.此外,从等效输出阻抗的角度出发,对不同控制算法的分配效果展开了详细的分析讨论,表明了所提控制算法可以满足综合原则的要求.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所提分布式储能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新型电力系统直流微电网振荡型功率功率分配荷电状态(SOC)均衡

    基于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的检修态电网低频振荡风险预测方法

    付红军朱劭璇王步华谢岩...
    353-36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电网规模扩大和电力元件不断增加,电力系统检修方式变得日趋复杂,仅依靠传统方法难以对海量检修方式下电网的低频振荡风险进行评估.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长短期记忆(long short term memory,LSTM)神经网络的检修态电网低频振荡风险预测方法.首先,提出了电力系统检修方式的统一编码方法,使计算机能够快速、准确识别电网在各种检修方式下的运行状态;然后,基于同步相量测量单元(phasor measurement unit,PMU)实时测量的电网历史运行数据,利用LSTM神经网络对不同检修方式下电网的低频振荡次数进行预测,从而评估检修态电网发生低频振荡的风险;最后,以华中地区某省级电网为算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准确性和快速性.

    电力系统检修方式计算机编码低频振荡风险预测长短期记忆(LSTM)

    实用化数据同步技术在新型配电系统规划多人协同机制中的应用

    郭镥刘永礼张媛吴倩...
    363-37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能源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将各能源部门内部或部门之间使用的不同数据库整合成统一的数据平台,既适应能源互联网发展趋势,又能为新型配电系统网格化规划多人协同机制的实现奠定基础.异构数据库的同步,关键在于源端数据变更的捕获、目的端数据操作的辨识以及目的端数据的同步.在源端变更数据捕获方面,通过创建临时表获取源端的变更数据,大大减少了传输数据量.在数据操作辨识方面,采用源端利用组合编码统一标识更新数据、目的端自行解析的方式,避免了解读的混乱.为省去大量同类语句的解析时间,在目的端事先制定好各类数据操作的存储过程,以实现同步数据的便捷写入.将该实用化数据同步技术应用在株洲市新型配电系统能源互联网规划多人协同机制中,成功提高了效率,证明了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实用化数据同步技术既能将源端的变更数据以系统开销最小的方式准确抓取出来,又能使目的端的数据写入更加快捷.

    新型配电系统异构数据库组合编码存储过程多人协同触发器变更表

    特约主编寄语

    向军马世英田云峰黄中...
    前插1-前插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