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制冷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制冷学报
中国制冷学会
制冷学报

中国制冷学会

吴元炜

双月刊

0253-4339

editor@car.org.cn

010-68711412

100142

北京海淀区阜成路67号银都大厦10层

制冷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Refrigeration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反映制冷科技领域中低温与超导,制冷机器与设备,食品冷冻、冷藏工艺,冷藏运输,空调工程,低温医学及器械等方面的科技新成果;交流实用技术;报道科技动态和信息以及学会学术技术活动情况,并承办广告业务。《制冷学报》创刊于1979年,为双月刊,每年6期,大16开本。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车用动力电池不同冷却方式的模拟及实验研究

    瞿晓华郭照亮柳奔张晨思...
    101-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基于维持动力电池合适工作温度区间的目标和保证电池在各个应用场景下安全高效运行的考量,针对某款标准箱动力电池包设计了冷板和浸没式的冷却系统,进行了结构优化,并对比研究了二者的冷却性能.结果表明:经过结构优化后,采用冷板冷却的电池包,出口压降为30 Pa,电池表面最高温度为31.65℃,电池表面最大温差为6.51 ℃;采用浸没式冷却的电池包,电池周围采用2 mm绝缘浸没工质包裹,一个标准箱工质充注量为10.93 L,出口压降为22 Pa,电池表面最高温度为28.49℃,电池表面最高温差为2.39℃.对比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发现,各项性能数据偏差在2%以内,仿真模型具备较高的精度.对比冷板和浸没式冷却系统的冷却效果,优化后的浸没冷却系统,冷却效果优于原冷板冷却系统,进口流量从4 L/min降至2 L/min,降低了工质泵耗,同时电池表面最大温差降低了 4.12 ℃,提高了电池表面的温度均匀性.研究表明,相比于冷板冷却,浸没式冷却在降低电池表面平均温度、最高温度与表面温差方面效果更显著.

    动力电池冷却板浸没冷却绝缘工质温度均匀性

    土壤源热泵地埋管侧水系统优化运行研究

    陈鹏旭许波陈振乾陈翔燕...
    110-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基于江苏无锡某典型厂房土壤源热泵空调项目的实测数据,以地源侧系统总能耗最低为目标,构建设备模型对地源水泵运行工况进行优化,并与两种传统控制策略的运行效果进行对比,据此提出进一步的优化建议.结果表明:基于负荷的优化控制策略,其节能效果要明显优于定频控制策略,冬夏季典型测试日平均节能率分别为28.33%和13.27%,相比于5℃温差变频策略节能了 3.61%和2.21%.适当增大地埋管的埋管深度或管径,可以进一步提升该优化控制策略的节能效果.传统的定温差控制策略在负荷率大于60%时,可在5 ℃基础上将温差增加1~5℃以提升节能效果.

    土壤源热泵地埋管换热器变流量供回水温差节能率

    基于多目标异权重回归的冷水机组故障诊断显式模型

    吴孔瑞韩华杨钰婷陆海龙...
    118-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冷水机组中常见的7种故障,本文基于交叉熵损失函数和随机梯度下降算法建立了多目标异权重回归模型,进行故障诊断.该模型较常规的机器学习分类模型简单,无需迭代,计算速度快,且为显式模型(非黑箱),可直观分析各参数对每类故障的重要程度.与传统的单目标回归模型相比,故障诊断性能优势显著,在不同特征集合下,性能最低提升40.50%.对比不同文献中特征集合在本模型中的效果,并提出了新的特征集合,正常运行及7类故障的总体诊断准确率可达89.83%,局部故障的诊断准确率达到98%以上.通过可视化诊断模型中的参数权重,发现过冷度和供油温度参数对诊断制冷剂泄漏、制冷剂过充和润滑油过量3种系统性故障最为重要;供油压力、冷凝器趋近温度、蒸发器与冷凝器的水流量参数对诊断4种局部故障最为重要.

    冷水机组故障诊断显式模型交叉熵随机梯度下降

    冷藏/冷冻车辆用制冷机组的性能实验及模拟

    王振环崔然成王珊珊
    129-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冷藏/冷冻车辆用10 kW制冷机组不同参数对性能的影响,本文采用实验和模拟方法分析了制冷循环系统的制冷能力、COP和压力性能,并通过分别改变制冷剂充注量、过热度和制冷剂种类对其进行了实验和模拟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制冷剂充注量和过热度的变化,制冷机组的制冷能力和COP表现出不同的趋势.模拟值和实验值的制冷能力和COP误差分别为6.4%和8.5%,所有结果均在10%以内.与制冷剂充注量相比,制冷机组的性能变化更多地依赖于过热度的变化.在制冷循环过热度为4 ℃、制冷剂充注量为7.4 kg时,制冷机组的制冷能力和COP最佳.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了应用于制冷循环系统的制冷剂R449A,比采用R404A的系统COP高约4%.确认了制冷剂R449A可以替代R404A使用.

    冷藏车制冷机组制冷能力过热度COPR449A

    斯特林制冷机在冰箱系统中的应用及可行性研究

    李靖刘青山杨鹏刘迎文...
    137-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斯特林制冷机具有运动部件少,无需润滑油,制冷过程无相变,制冷温度范围大,制冷量方便可调和制冷效率高等优点,在商用/民用制冷系统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为满足用户低温冰箱高端化需求,本文研制了一台蒸气压缩和斯特林机联合制冷的多温区冰箱,开展了斯特林制冷机性能测试、散热和导冷结构设计优化及斯特林冰箱的整机性能研究,分析了输入功率和环境温度对斯特林制冷机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斯特林制冷机冷端温度的增加,其输出制冷量和COP均不断增加;增大输入功率可以有效增加输出制冷量,但COP略有降低.在环境温度43 ℃下,斯特林制冷机在冷端温度为-60℃时可输出制冷量为28.97 W,COP为0.37.本文还提出了基于热管技术的斯特林制冷冰箱的冷热端传热结构,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散热导冷结构均可满足系统设计要求.最后,开展了斯特林制冷冰箱实验性能测试,32℃环境温度下的空载测试实验表明,低温室降温耗时相比冷冻室缩短28%;在环境温度43 ℃下,冰箱稳定运行后低温室平均温度可达-64.5℃,斯特林制冷机和整机耗电量分别为 2.33 kW·h/d 和4.13 kW·h/d.

    斯特林制冷机冰箱低温耗电量

    基于相变技术的便携式储冷箱性能研究

    张文宇赵长颖
    145-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冷链运输末端温度失效问题普遍存在,本文基于相变技术设计了适用于-18 ℃以下的冷链末端运输的冷能储存箱.研究了储冷箱在环境温度、真空板厚度、相变材料的种类及其与真空板相对位置等参数变量影响下箱体的温度场特性和储冷性能,并对不同位置相变材料板单独存在时的储冷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储冷箱有良好的抵抗外界温度变化的能力,且装配真空板时最大有效保冷时间延长至29.26 h,相变材料布置在真空板内侧时有效保冷时间延长54.3%.基于实际应用温度所研究的4种相变材料中,相变温度为-21.55 ℃的2-辛酮储冷性能最佳.对不同位置的相变材料板单独分析发现,底部板对储冷箱整体的储冷效果贡献最大,其单板保冷系数为0.454.

    冷藏单元蓄冷相变材料性能系数

    离子交联海藻酸盐水凝胶在细胞培养和冷冻保存中的研究

    李其烨王世革刘宝林
    158-166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水凝胶在细胞和类器官培养和冷冻保存方面表现出显著优势,尤其在细胞冷冻保存方面.在该研究中,选用喷雾法,以三价铁和钙为交联剂,采用低成本且易获得的喷枪制备了海藻酸钙和海藻酸铁水凝胶,并用该方法包封了 HEK293T细胞和HepG2细胞,研究了不同交联液对包封细胞时细胞存活率的影响,发现交联时间越长对细胞损伤越大,与海藻酸钠溶液交联后发现凝胶后降低了细胞在交联液中的损伤.还制备了不同质量分数海藻酸钠溶液(1%、1.5%、3%)与CaCl2(0.2 mol/L)交联的水凝胶,包封HEK293T细胞并培养7 d,发现细胞均可以很好地在水凝胶中培养.最后,研究了包封后细胞冷冻保存的存活率,结果表明:HEK293T细胞和HepG2细胞在两种体积分数的二甲基亚砜(DMSO)为保护剂的前提下存活率均显著高于未包封组,包封前HEK293T细胞的存活率为33.16%±2.70%(10%DMSO)和16.75%±2.3%(5%DMSO),而包封后的细胞存活率增至 76.51%±5.32%(10%DMSO)和 60.86%±2.41%(5%DMSO).对于 HepG2 细胞,细胞存活率则从包封前的 48.93%± 3.06%(10%DMSO)和 36.22%±2.54%(5%DMSO)增至包封后的 78.79%±4.43%(10%DMSO)和 64.64%±3.13%(5%DM-SO).在乙二醇(1 mol/L)+丙二醇(1.5 mol/L)+海藻糖(1 mol/L)作为保护剂的前提下,玻璃化保存的HEK293T细胞的存活率由包封前的33.5%±0.8%增至79%±3.76%.数据表明,冷冻保存后包封细胞的存活率明显高于未包封细胞,离子交联海藻酸盐水凝胶可以在细胞冷冻保存中保护细胞.

    海藻酸盐水凝胶细胞玻璃化冷冻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