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制冷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制冷学报
中国制冷学会
制冷学报

中国制冷学会

吴元炜

双月刊

0253-4339

editor@car.org.cn

010-68711412

100142

北京海淀区阜成路67号银都大厦10层

制冷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Refrigeration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反映制冷科技领域中低温与超导,制冷机器与设备,食品冷冻、冷藏工艺,冷藏运输,空调工程,低温医学及器械等方面的科技新成果;交流实用技术;报道科技动态和信息以及学会学术技术活动情况,并承办广告业务。《制冷学报》创刊于1979年,为双月刊,每年6期,大16开本。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再热除湿单元式空调机的设计改进及实验研究

    解云鹏时竞竞
    112-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满足在不同空调负荷下能够除湿的同时输送舒适的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设计并搭建了一种新型的可调节再热除湿系统,优化制冷模式和除湿再热两种模式的制冷剂管理以及改进再热运行开度区间,并对比分析了不同再热盘管方案.实验结果表明:新式微通道再热盘管应用于风冷单元式空调机组能够更好地平衡制冷与除湿再热模式对充注量的需求;在除湿再热模式额定工况下的能效EER提高了 17%;除湿能力增加了 6%;制冷剂通过三通阀流向再热盘管的可调节开度范围从 20%~70%提升至 15%~85%,增大了空气侧再热温升的调节范围,额定除湿再热工况再热温升从 8.3~14.4℃的调节区间增至 6.1~19.4℃.既能提升再热可调节运行范围,增大除湿能力又更加节能.

    再热除湿制冷剂管理单元式空调机可调节再热微通道再热盘管

    R32泄漏检测位置对室内安全性的影响

    张文强郭官明郭小惠孟建军...
    120-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壁挂式空调机通过实验和仿真的方法分析了R32 制冷剂在不同泄漏位置、泄漏速率、空调运行状态下房间和室内机内R32 的扩散规律及浓度分布.通过是否达到R32 检测传感器报警浓度,传感器响应位置及可燃下限浓度区域等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表明:室内机内传感器报警时间约为 40 s,响应速度相比房间内传感器快约 50%;实验和仿真结果具有较高一致性;泄漏位置对R32 扩散规律的影响较大、泄漏速率的影响较小,空调送风状态下的R32 泄漏报警浓度区域远小于停机状态,且停机泄漏的室内机内R32 浓度是送风泄漏的 4 倍以上;R32 传感器在室内机内的最佳放置位置为电气盒和前换热器之间偏下方区域;换热器翅片处R32 泄漏时,传感器无响应,制冷剂持续进入房间内,存在安全隐患;LFL区域最大约为 3×10-6 m3,安全风险较低.

    制冷剂泄漏安全性评价扩散规律浓度分布可燃区域

    基于盲板的地板送风式数据中心热管理与能效案例研究

    高启明张羽冯秀敏张忠斌...
    129-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据中心机房空调设备长期运行,每年需对其性能进行测试和评估,以确保安全高效运行.针对机架内服务器布局、盲板结构以及工况适应性进行实测,研究了封闭式冷通道地板下送风式数据中心的热环境;并通过热性能指标和能效指标,对该数据中心的安全性和能效进行了全年评估.结果表明:在冷通道中间区域推荐安装功率为2 kW以上的机架;机架间隙处安装盲板后,能够促进服务器内部冷气流循环,减少热气流的回流干扰,最大出口温度降低 3.32℃,出口平均速度降低约 24%;夏季工况时,该数据中心的PUE、WUE、CUE分别约为 1.2、3.5、0.84,且WUE呈现出较强的季节性,冬季工况时,自由冷却可有效降低数据中心的能耗.此外,数据中心冷通道末端的机架过热问题显著,其中 16 个机架的机柜冷却指数均低于 90%,热损失较高.

    数据中心送风方式机房空调热性能评价指标能源效率

    非共沸工质CO2/R1234yf商超增压制冷系统性能分析

    滑雪吴天昊代宝民刘圣春...
    143-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满足商超制冷领域系统能效提升和制冷剂替代的需求,提出了非共沸工质CO2/R1234yf商超增压制冷系统,通过建立热力学模型,与纯CO2 商超增压制冷系统进行对比.结果表明:CO2/R1234yf商超增压制冷系统可在最优的CO2 质量分数(0.94)及最优排气压力(8.81 MPa)下获得最大COP(1.40);CO2/R1234yf商超增压制冷系统COP与纯CO2 系统相比具有显著提升,环境温度为 35℃时,提升 7.25%;CO2/R1234yf商超增压制冷系统APF提升率为 2.68%~4.72%,系统APF随典型城市所处纬度的增加而增大.CO2/R1234yf商超增压系统(火用)效率随CO2 质量分数的增加呈先增后减趋势,CO2 质量分数为0.95 时获得最高(火用)效率,为 0.18,相比纯CO2 系统提升 4.62%.

    商超增压制冷系统非共沸工质CO2/R1234yf年性能系数(火用)分析能效提升

    不同供冷模式下生鲜配送碳排放计算及对比分析

    赵守政朱宗升赵松松刘斌...
    150-1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鲜配送高速发展但面临全球低碳减排的巨大压力,降低最后一公里配送环节的碳排放对节能环保和提高经济效益至关重要.选取国内 6 个典型城市采用全生命周期法分析并评估生鲜配送中蓄冷冰板配送模式和光伏直冷配送模式的碳排放.结果表明:配送箱内设计温度为-5℃时,6 座城市在光伏直冷模式下生产阶段碳排放均高于蓄冷冰板配送模式下生产阶段碳排放;以生命周期为 20 a,各城市光伏直冷配送模式总碳排放相比蓄冷冰板配送模式减少97.95%~98.78%,减排效果更显著,其中蓄冷冰板配送模式下使用阶段碳排放占比最高,光伏直冷配送模式下生产阶段碳排放占比最高,废弃阶段可获得减排效益.当配送箱内设计温度由-5℃升至 0℃时,光伏直冷模式下各城市碳排放减少 17.74%~19.31%,蓄冷冰板模式下减少 13.21%~18.79%;当配送箱内设计温度由 0℃升至 5℃时,光伏直冷模式下各城市碳排放减少 17.03%~18.24%,而蓄冷冰板模式下减少15.22%~19.71%.

    碳排放冷藏运输生鲜配送蓄冷光伏

    冰温贮藏结合生物保鲜剂对虹鳟鱼肉品质特性影响的研究

    秦延斌阿依乔丽帕尼·阿地里刘宝林
    160-166页
    查看更多>>摘要:虹鳟鱼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是我国重要的经济鱼类,但其在贮藏、运输、销售过程中极易发生腐败变质,影响食用价值.为研究虹鳟鱼在贮藏过程中的高效保鲜方案,延长货架期,以 4℃冷藏为对照,通过测定不同实验工况下鱼肉的汁液流失率、pH值和挥发性盐基氮(TVB-N)等指标,研究 0℃冰温贮藏以及 0℃冰温贮藏+生物保鲜剂(壳聚糖、茶多酚、柠檬汁质量分数分别为1.75%、0.25%、4.98%)对鱼肉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0℃冰温贮藏组的各项指标及随时间的上升幅度均优于 4℃冷藏,可有效减缓虹鳟鱼肉的腐败进程;第 12 d时,4℃冷藏的pH值和TVB-N值分别为6.86 和51.89 mg/100 g,0℃冰温贮藏的pH值和TVB-N值分别为 6.56 和 31.82 mg/100 g,而 0℃冰温贮藏+生物保鲜剂组的pH值、TVB-N值仅为 6.32 和 16.96 mg/100 g,该方案对虹鳟鱼肉的保鲜效果更佳,可有效延长其货架期.

    冰温贮藏保鲜效果生物保鲜剂虹鳟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