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制冷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制冷学报
中国制冷学会
制冷学报

中国制冷学会

吴元炜

双月刊

0253-4339

editor@car.org.cn

010-68711412

100142

北京海淀区阜成路67号银都大厦10层

制冷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Refrigeration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反映制冷科技领域中低温与超导,制冷机器与设备,食品冷冻、冷藏工艺,冷藏运输,空调工程,低温医学及器械等方面的科技新成果;交流实用技术;报道科技动态和信息以及学会学术技术活动情况,并承办广告业务。《制冷学报》创刊于1979年,为双月刊,每年6期,大16开本。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流型调整器结构优化的电子膨胀阀降噪设计

    刘艳涛朱天杰詹飞龙周绍华...
    114-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空调器中电子膨胀阀入口制冷剂为不稳定的气液两相流型时,容易产生严重的流动噪声.通过在流路中加流型调整器,有望稳定制冷剂流型,从而降低噪声,这需要掌握流型调整器对于噪声的影响机制,在此基础上优化其结构参数.先通过实验验证流型模拟方法的可靠性,然后通过模拟得到典型的制冷剂不稳定弹状流入口条件下,流型调整器孔间隔、厚度、孔径对制冷剂流动噪声的影响规律;并对流型调整器的结构参数进行合理组合,优选得到最有利于降噪的流型调整器结构.研究结果表明:流动噪声随着孔间隔的增大而增大,随着厚度和孔径的增大而先减小后增大.孔径是影响流型调整效果的最主要因素,通过合理设计该参数可以使流动噪声得到最大程度的降低;本文的研究条件下,可以使噪声降低 6.88 dB.

    电子膨胀阀流动噪声两相流型流型调整器降噪

    带气液调配蒸发器空气源热泵热水器的实验研究

    温学诚陈健勇陈颖罗向龙...
    123-129,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气液调配蒸发器通过调整干度和质量流速实现传热性能提升.分别将两个管程布置为 4-2-4-6-4(蒸发器 1)和 5-4-3-4-4(蒸发器 2)的气液调配蒸发器用于热泵热水器中(分别为系统A和系统B)进行实验,并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蒸发器 1,蒸发器 2 制冷剂分布更均匀,且蒸发器侧压降减小了 10.91%.在名义工况下,相比于系统A,系统B制热量减少1.69%,功率也减少 1.45%,两个系统COP基本相同.系统B的排气压力比系统A小26.35~84.78 kPa,更有利于压缩机的安全运行;在不同的环境温度下,系统B的压缩机功耗均小于系统A,当环境温度为 30℃时,系统B的性能比系统A提高了 2.1%.

    空气源热泵热水器蒸发器管程布置压降制冷剂分配

    带有经济器空气源热泵在超低温环境下制热运行实验研究

    宋一平常骞李达君吴林涛...
    130-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选择用带有经济器的空气源热泵机组(简称热泵机组)系统进行制热工况研究,设计 4 组实验对其制热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各实验工况下,主电子膨胀阀存在最佳开度,最佳开度为保证一定过热度范围所对应的最大开度,在最佳开度下,热泵机组最大值热量为额定工况的 85.99%、76.58%、57.46%、38.25%,能效分别为 2.21、2.08、1.95、1.55.补气电子膨胀阀的开启可以有效提升制热量,但随着补气阀开度的增大,系统能效有所降低,若以能效比作为热泵机组优化运行目标,可能导致制热量不足.此外,补气回液也是影响热泵机组制热量和能效的主要因素,在补气口未回液时,热泵机组制热量分别提高了 18.35%、12.14%、25.95%,但补气口回液时,制热量降低了 15.22%.

    超低温环境空气源热泵准二级压缩制热量

    R513A在水平管内流动沸腾传热特性的研究

    朱天意黄理浩陶乐仁
    137-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球变暖已成为各国关注的全球性问题,因此第 4 代新型环保制冷剂的研究迫在眉睫.制冷剂在蒸发器内的沸腾传热特性直接关系到该制冷剂的应用.R513A是R134a的替代制冷剂,通过实验研究R513A和R134a在 12.7 mm水平光滑管和内螺纹管内的沸腾传热特性,分析质量流速、蒸发温度、热流密度和内螺纹结构对传热系数及压降变化的机理.实验工况:制冷剂的质量流速为 100~200 kg/(m2·s),蒸发温度为 5~10℃.结果表明:沸腾传热系数随着热流密度的增大发生显著变化;随着质量流速的增加,沸腾传热系数增大 15.06%~42.33%,压降增大 26.16%~61.83%;随着蒸发温度升高,沸腾传热系数增大13.27%~38.25%,压降减小 19.53%~33.27%;内螺纹管的传热系数显著高于光滑管,强化倍率最大为 2 倍.相同工况下,R513A的沸腾传热系数比R134a增大约 25.61%~30.74%,R134a内螺纹管内压降比R513A平均高约 12.33%;随着热流密度的增加,R513A的流型转变较R134a提前,此时沸腾传热系数急剧下降.

    内螺纹管流动沸腾传热系数摩擦压降R513A

    R245fa在丁胞型扁管内流动沸腾传热和压降特性的实验研究

    封叶丁普贤邵双全
    145-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实验研究了丁胞型扁管内R245fa的流动沸腾传热和压降特性,重点分析了干度和热流密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干度的增大,表面传热系数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并且表面传热系数最大位置处对应的干度受热流密度的影响.当热流密度为 2、5、10 kW/m2 时,表面传热系数分别在干度为 0.35、0.40、0.45 时达到最大值,随后逐渐降低.增大热流密度对摩擦压降的影响很小,但有利于提升表面传热系数.分析表明,表面传热系数随着干度的增大而降低是由于核态沸腾受到抑制所致.对比R245fa和R134a的实验结果发现,干度和热流密度对表面传热系数的影响不同.此外,在相同工况下,R245fa和R134a的表面传热系数比值在 0.64~1.31 之间.

    流动沸腾表面传热系数丁胞型扁管制冷剂

    大豆油微乳液冰浆融化与储存特性

    吴欣孙志高
    152-158页
    查看更多>>摘要:冰浆热容量大,传热效果好,是一种良好的蓄冷介质.选择大豆油作为油相,复配Tween-80 和AEO-3 为表面活性剂,戊醇为助表面活性剂,用加水法制备了微乳液,实验考察了油相与表面活性剂的质量比、表面活性剂的亲水亲油平衡值(HLB值)、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的质量比(Km值)对微乳液增溶水量的影响,筛选出油相与表面活性剂的质量比为 1∶4、Tween-80 与AEO-3 的质量比为6∶4(HLB值为11.6)、Km值为2∶1 为微乳液制备的最佳配比,选择该配比下含水量为50%的微乳液制备了冰浆.利用显微镜研究了冰晶融化过程,分析冰晶粒径对融化过程的影响.冰晶粒径随着融化时间增加逐渐变小,大粒径冰晶颗粒融化所需时间比小粒径的多.利用蓄冰 1 h和蓄冰 2 h的微乳液冰浆在不同储存时间的冰晶图像分析了储存时间和含冰率对冰晶粒径分布及冰晶平均粒径的影响,在相同含冰率下,储存时间越长,冰晶粒径越大,但冰晶数量减少,含冰率不变.在相同的储存时间内,含冰率越高,冰晶颗粒粒径增长速度越快.

    微乳液冰浆融化储存含冰率大豆油

    快速冷却过程中DTNB对含水甘蓝种子耐冻性的影响

    李良波韩颖颖王秀丽李维杰...
    159-1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种子水分含量是影响种子低温保存的重要因素,已有的研究表明种子球蛋白降解可以提高含水种子的低温耐冻能力.选取甘蓝种子为实验材料,通过外源添加 2-硝基苯甲酸[5,5'-dithiobis-(2-nitrobenzoic acid),DTNB]对种子吸胀处理后进行快速降温(降温速率为-1℃/min),研究DTNB对含水甘蓝种子耐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DTNB显著提高了快速降温后甘蓝种子的发芽率;推迟了胚内冰晶形成的起始温度(对照组 vs DTNB组:-14.78℃vs-16.43℃).双向电泳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在 25 kDa以下位置积累了 2 个差异蛋白点,质谱鉴定为 12 s储存球蛋白;检测到球蛋白及其水解多肽巯基含量显著提高,非酶促氧化剂AsA和GSH与对照组相比分别提高 1.26 倍和 1.22 倍;DTNB还促进了冷胁迫诱导基因ICE1 和CBF的表达.综上所述,DT-NB可在快速降温条件下调控含水种子的分子生理活性变化,进而提高种子抗冻性.

    快速冷却甘蓝种子2-硝基苯甲酸球蛋白水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