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肿瘤研究与临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肿瘤研究与临床
肿瘤研究与临床

梁小波

月刊

1006-9801

zlyjylc@163.com

0351-4650389

030013

山西省太原市职工新街3号

肿瘤研究与临床/Journal Cancer Research and ClinicCSTPCD
查看更多>>中华医学会、山西省肿瘤研究所、山西省肿瘤医院主办。本刊是肿瘤学专业学术期刊。办刊宗旨:开展学术交流,推广科技成果,反映发展动态,引导研究方向。基础与临床并举,普及与提高兼顾,努力推动我国恶性肿瘤防治事业的发展。服务对象:从事肿瘤研究及临床工作的中高级医务人员及其他关注本领域发展动态的相关人员。主要栏目:专论、专家讲坛、论著、短篇论著、调查报告、讲座、会议速递、综述、短篇及个案报告等。编委会由国内外100多位著名肿瘤学专家组成。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中国肿瘤学类核心期刊。被美国《化学文摘》(CA)等国际著名检索期刊及国内各大检索数据库收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长链非编码RNA GHET1对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细胞自噬和顺铂耐药性的影响

    吴述平余见洪吴宇刘辉...
    481-4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GHET1对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NSCC)细胞自噬和顺铂耐药性的影响.方法 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下载504例HNSCC患者肿瘤样本及43例配对癌旁组织(距离肿瘤原发灶边缘>2 cm)转录组测序(RNA-seq)数据及相应临床信息,数据更新时间为2022年8月;使用R软件分析肿瘤组织与癌旁组织、43例HNSCC配对样本中GHET1表达的差异.收集2019年1月至2023年6月福建省肿瘤医院32例中晚期可手术HNSCC患者资料,比较14例对化疗不敏感者和18例对化疗敏感者GHET1表达的差异;选择人HNSCC细胞株FaDu、Cal27,建立HNSCC顺铂耐药细胞株FaDu-DDP-R、Cal27-DDP-R;各细胞分别转染针对GHET1的siRNA(相应的siRNA组),对照组转染阴性对照siNC.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GHET1及Beclin-1 mRNA的相对表达量;蛋白质印迹法检测Beclin-1、LC3-Ⅰ/Ⅱ、p63、GAPDH蛋白表达情况;利用自噬抑制剂3-甲基腺苷(3-MA)处理FaDu-DDP-R、Cal27-DDP-R细胞株,比较耐药细胞株与3-MA作用组耐药细胞株顺铂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GHET1、Beclin-1 mRNA及自噬相关蛋白表达的差异.结果 TCGA数据库中504例HNSCC组织GHET1相对表达量高于43例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57,P<0.05);43例HNSCC组织GHET1相对表达量高于配对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4,P=0.002).临床18例化疗敏感组及14例化疗不敏感组HNSCC中,GHET1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01±0.12和2.05±0.26,化疗不敏感组GHET1表达高于化疗敏感组(t=15.45,P<0.001).FaDu、FaDu-DDP-R细胞株的IC5.分别为(35.6±1.9)µmol/L、(86.2±2.7)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26.64,P<0.001);Cal27、Cal27-DDP-R细胞株的 IC5.分别为(68.8±8.9)μmol/L、(115.0±8.2)µ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60,P<0.01).FaDu、FaDu-DDP-R 细胞株 GHET1 相对表达量分别为 1.00±0.10、3.57±0.07(t=33.85,P<0.001),FaDu-DDP-R细胞株GHET1相对表达量高于FaDu细胞株;Cal27、Cal27-DDP-R细胞株GHET1相对表达量分别为 1.00±0.08、2.06±0.11(t=13.25,P<0.001),Cal27-DDP-R细胞株GHET1 相对表达量高于Cal27细胞株.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结果显示,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LC3-Ⅰ、LC3-Ⅱ、p63在FaDu-DDP-R、Cal27-DDP-R细胞株中的相对表达量分别高于FaDu、Cal27细胞株(均P<0.05).qRT-PCR检测结果显示,对照组及siGHET1组FaDu-DDP-R细胞株GHET1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00±0.12、0.20±0.06(t=10.52,P<0.001);对照组及siGHET1组Cal27-DDP-R细胞株GHET1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00±0.09、0.51±0.03(t=8.90,P<0.001);两细胞株敲低组GHET1相对表达量均低于相应的耐药细胞株.对照组及 siGHET1 组 FaDu-DDP-R 细胞株 Beclin-1 mRNA 相对表达量分别为 1.00±0.09、0.60±0.07(t=6.08,P<0.01),对照组及siGHET 1组Cal27-DDP-R细胞株Beclin-1 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00±0.14、0.65±0.04(t=4.31,P<0.05),耐药细胞株敲低GHET1后Beclin-1 mRNA相对表达量均低于相应耐药细胞株.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结果显示,Beclin-1、LC3-Ⅰ、LC3-Ⅱ、p63在耐药细胞株敲低组中的相对表达水平均低于相应的耐药细胞组.siGHET1组耐药细胞株的顺铂IC5.均较相应耐药株低(均P<0.05),3-MA作用组耐药细胞株均较相应耐药细胞株的顺铂IC50降低(均P<0.05).结论 lncRNAGHET1能够通过激活HNSCC细胞自噬,诱导其对顺铂化疗的耐受性.

    头颈部肿瘤癌,鳞状细胞长链非编码RNA自噬耐药性顺铂

    NME3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訾梦丽陈锦霞庞楚虹梁宸...
    488-4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NME3在胃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预后等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收集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浙江省肿瘤医院行胃癌根治术的156例胃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取癌组织及癌旁组织标本,部分癌旁组织未符合要求,最终对156例癌组织和139例癌旁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NME3蛋白表达情况,采用H评分系统对NME3蛋白表达水平进行评分,以6分为临界值,区分NME3蛋白高表达(H评分≥6分)和低表达(H评分<6分).按照癌组织中NME3蛋白高、低表达,将患者分为NME3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分析两组临床病理特征差异;采用Kaplan-Meier法对两组进行总生存(0S)分析,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采用单因素、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确定影响胃癌患者OS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 156例患者中位年龄[M(Q1,Q3)]为61岁(53岁,68岁),其中男性110例(70.5%),女性46例(29.5%).癌组织NME3高表达患者比例低于癌旁组织[51.9%(81/156)比75.5%(105/1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7.60,P<0.001).中-低分化+中分化患者癌组织NME3高表达患者比例高于低分化患者[63.3%(50/79)比39.4%(28/71)],pTNM分期Ⅲ~Ⅳ期高于Ⅰ~Ⅱ期[55.5%(76/137)比26.3%(5/1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auran分型肠型、混合型、弥漫型患者中癌组织NME3高表达患者比例分别为62.2%(46/74)、52.0%(13/25)、39.3%(22/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69,P=0.035).NME3高表达组患者OS优于低表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男性和女性患者中NME3高表达组患者OS均优于低表达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NME3在癌组织中的表达(高表达比低表达:HR=0.342,95%CI:0.207~0.564,P<0.001)、肿瘤家族史(有比无,HR=2.240,95%CI:1.285~3.907,P=0.004),pN分期(N2~3期比 N0~1期,HR=2.133,95%CI:1.114~4.083,P=0.022),pM分期(M1期比M0期,HR=2.761,95%CI:1.386~5.500,P=0.004),癌胚抗原(CEA)水平(>5 ng/ml 比≤5 ng/ml,HR=1.688,95%CI:1.018~2.798,P=0.042),糖类抗原 125(CA125)水平(>35 U/ml 比≤35 U/ml,HR=2.913,95%CI:1.403~6.047,P=0.004)是胃癌患者OS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NME3在胃癌组织中低表达,其在分化程度较高、分期晚以及肠型胃癌中具有更高的表达水平,且NME3低表达是胃癌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推测NME3在胃癌中可能发挥肿瘤抑制作用.

    胃肿瘤NME3蛋白,人预后病理状态,体征和症状

    基于癌症基因组图谱数据库的胶质瘤中协同调控免疫和线粒体能量代谢关键基因筛选及其免疫浸润分析

    华丹葛强常留栓贺一凡...
    496-5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胶质瘤中协同调控免疫和线粒体能量代谢的关键基因,探讨这些基因与免疫浸润的关系.方法 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中收集671例胶质瘤样本(肿瘤组)和5例非肿瘤脑组织样本(对照组),数据下载时间为2023年11月13日.检索GeneCards数据库和已发表文献中免疫相关基因(IRG)和线粒体能量代谢相关基因(MEMRG),经合并去重复后,对IRG和MEMRG取交集共得到76个免疫和线粒体能量代谢共相关基因(IR&MEMRG).使用R软件limma包,筛选肿瘤组和对照组中的差异表达基因(DEG),与IR&MEMRG取交集得到胶质瘤中免疫和线粒体能量代谢共相关差异表达基因(IR&MEMRDEG).采用R软件中clusterProfiler包对IR&MEMRDEG进行基因本体(GO)及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使用STRINGv12.0在线数据库(https://cn.string-db.org/),利用获得的IR&MEMRDEG构建蛋白质互作网络,获得排名前5位的关键核心基因.采用单样本基因集富集分析(ssGSEA)分析所有样本中各免疫细胞浸润的相对丰度,得出样本中免疫细胞浸润矩阵.利用R软件中ggplot2包分析免疫细胞浸润丰度在肿瘤组和对照组间的差异;R软件pheatmap包绘制相关性热图展示免疫细胞自身的相关性,基于Spearman算法并利用R软件ggplot2包计算蛋白质互作网络内排名前5位的关键核心基因与免疫细胞的相关性.结果 TCGA数据库中,肿瘤组和对照组有3 623个DEG;其中上调表达基因1 711个,下调表达基因1 912个.对DEG与获得的IR&MEMRG 取交集,得到 11 个 IR&MEMRDEG,分别为 EIF4EBP1、TP53、IDH1、PRCKZ、CD200、GPI、PGM2、PKLR、AK2、ATP4A和ALDH3B1.GO富集分析结果显示,11个IR&MEMRDEG在生物过程层面主要富集在ATP代谢和ADP代谢、嘌呤核苷二磷酸代谢、嘌呤核糖核苷二磷酸代谢和核糖核苷二磷酸代谢;细胞成分层面主要富集在纤维胶凝蛋白-1富集颗粒、分泌颗粒腔、细胞质囊泡腔、囊泡腔和核基质中;分子功能层面主要富集于镁离子结合、钾离子结合和碱金属离子结合.KEGG富集分析结果显示,11个IR&MEMRDEG主要富集在糖酵解/糖异生、碳代谢、胰岛素信号通路、磷酸戊糖通路、淀粉和蔗糖代谢信号通路中.采用STRING在线数据库对11个IR&MEMRDEG进行分析,得到前5个得分最高的节点蛋白,分别为EIF4EBP1、TP53、IDH1、PRKCZ和AK2.通过ssGSEA算法计算28种免疫细胞的免疫浸润丰度,肿瘤组15种免疫细胞浸润丰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15种免疫细胞间均呈正相关,其中效应记忆性CD8+T细胞与髓源性抑制细胞的相关性最强;EIF4EBP1、TP53、IDH1和AK2与较多免疫细胞之间均呈正相关(均P<0.05);PRKCZ与较多免疫细胞均呈负相关(均P<0.05).结论 胶质瘤中PRKCZ、AK2和EIF4EBP1可能是胶质瘤免疫治疗新靶点.

    胶质瘤免疫浸润线粒体能量代谢

    健脾利湿化瘀方联合内分泌治疗对转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的治疗效果

    郭姗琦孙彬栩姜行康杨同...
    503-5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健脾利湿化瘀方联合内分泌治疗对转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mHSPC)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3月就诊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及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的193例mHSPC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确诊后均接受持续内分泌治疗,根据治疗过程中是否联合健脾利湿化瘀方治疗分为联合治疗组(82例)和单独治疗组(94例).比较两组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血清睾酮、血脂(三酰甘油、总胆固醇)、空腹血糖、国际前列腺症状(I-PSS)评分、Karnofsky评分等.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无进展生存(PFS),并进行log-rank检验.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对PFS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176例mHSPC患者,年龄(67±11)岁;两组患者治疗前PSA、血清睾酮、三酰甘油、总胆固醇、空腹血糖、I-PSS评分、Karnofsky评分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91例mHSPC患者进展为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其中单独治疗组51例、联合治疗组40例.9例死亡患者均为进展至mCRPC死亡.所有患者中位PFS时间为19个月,其中单独治疗组中位PFS时间为17.9个月,联合治疗组中位PFS时间为20.4个月,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联合健脾利湿化瘀方、最低睾酮值是PFS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01).联合治疗组治疗6、9、12个月时总胆固醇均低于单独治疗组(均P<0.05),治疗3、6、9、12个月时三酰甘油均低于单独治疗组(均P<0.05);联合治疗组和单独治疗组治疗后不同时间点空腹血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联合治疗组治疗9、12个月时I-PSS评分均低于单独治疗组(均P<0.05).结论 健脾利湿化瘀方与内分泌治疗联合应用可延缓mHSPC疾病进展,改善治疗相关并发症,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前列腺肿瘤肿瘤转移方剂内分泌系统

    长链非编码RNA C10orf25靶向miRNA-671-5p对前列腺癌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的影响

    赵云飞王小英谢芳黄耿...
    509-5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C10orf25对前列腺癌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的影响及miRNA-671-5p(miR-671-5p)在其中可能的作用.方法 利用基因表达综合(GEO)数据库中数据(数据更新时间2023年1月),分析C10orf25在137例前列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表达水平的差异.选择前列腺癌C4-2B、DU-145、22Rv1、PC-3、LNCaP细胞株和永生化前列腺上皮RWPE-1细胞株,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各细胞株C10orf25的相对表达量.选取C10orf25相对表达量最低的22Rv1细胞,分为对照组(转染阴性质粒)和C10orf25组(转染载有C10orf25序列质粒);CCK-8法检测两组22Rv1细胞第1、2、3、4、5天增殖能力(以吸光度值表示);Transwell法检测两组22Rv1细胞的侵袭能力.利用Linc2GO软件预测miR-671-5p与C10orf25具有结合位点,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C10orf25与miR-671-5p的靶向关系.qRT-PCR检测两组22Rv1细胞C10orf25和miR-671-5p相对表达量.蛋白质印迹法检测两组22Rv1细胞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 GE0数据库中,C10orf25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低于癌旁组织(P<0.01).C10orf25在永生化前列腺上皮细胞株RWPE-1和前列腺癌细胞株C4-2B、DU-145、22Rv1、PC-3、LNCaP中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00±0.05、0.63±0.04、0.42±0.03、0.18±0.04、0.81±0.02、0.50±0.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3.29,P<0.05).C10orf25组22Rv1细胞的增殖能力从第2天开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和C10orf25组侵袭细胞数分别为(97±11)个和(36±9)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5,P<0.01).Linc2GO软件预测结果显示,C10orf25与miR-671-5p具有结合位点.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结果显示,miR-671-5p和C10orf25野生型质粒共转染22Rv1细胞的相对荧光活性低于miR-NC和C10orf25野生型质粒共转染细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miR-671-5p或miR-NC与C10orf25突变型质粒共转染时,22Rv1细胞的相对荧光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C10orf25组22Rv1细胞miR-671-5p相对表达量分别为7.33±0.99和0.98±0.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32,P<0.01).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结果显示,C10orf25组22Rv1细胞中NF-κB信号通路蛋白p50、基质金属蛋白酶9、c-myc、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蛋白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结论 过表达C10orf25可能通过miR-671-5p-NF-κB轴抑制前列腺癌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

    前列腺肿瘤RNA,长链非编码细胞增殖细胞侵润C10orf25

    食管癌根治术连续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中罗哌卡因最适浓度的临床研究

    王宏志李峰
    515-5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食管癌根治术连续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中罗哌卡因的最适浓度.方法 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收集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山西省肿瘤医院100例接受食管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连续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中使用罗哌卡因的浓度将患者分为0.25%浓度组和0.50%浓度组,各50例.比较两组患者进入手术室时(T0)、全身麻醉诱导后5min(T1)、拔管时(T2)生命体征、镇痛效果、麻醉苏醒时间、麻醉满意度.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体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T1的心率、平均动脉压(MAP)均低于T0、T2(均P<0.05),但T0与T2的心率、MAP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T0、T1、T2两组间的心率、MAP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0.25%浓度组静态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0.50%浓度组[(1.24±0.28)分比(2.58±0.41)分,t=19.09,P<0.05],动态 VAS 评分亦低于 0.50%浓度组[(2.86±0.47)分比(4.02±1.16)分,t=6.55,P<0.05].0.25%浓度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完全清醒时间均短于0.50%浓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0.25%浓度组麻醉满意率高于0.50%浓度组[94%(47/50)比78%(39/50),x2=5.32,P<0.05].结论 食管癌根治术连续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中罗哌卡因的最适浓度为0.25%.

    食管肿瘤麻醉,全身麻醉,硬膜外罗哌卡因最适浓度

    置入自膨式金属支架桥接手术治疗梗阻性结肠癌的效果及安全性

    卫强赵欣烜马健刘海义...
    519-5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置入自膨式金属支架(SEMS)桥接手术与急诊手术治疗结肠癌梗阻患者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队列研究.回顾性分析山西省肿瘤医院2017年1月至2020年4月收治的111例结肠癌伴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策略不同分为急诊组(急诊行根治性手术,44例)和支架组(肠内置入SEMS后择期行根治性手术,67例).比较两组一般资料、手术相关指标及术后复发转移情况等.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预后影响因素.结果 111例患者中,男性69例,女性42例,年龄(61±13)岁.急诊组与支架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支架组腹腔镜手术患者占比高于急诊组[32.84%(22/67)比6.82%(3/44),P=0.001],淋巴结检出数≥12枚患者占比高于急诊组[94.03%(63/67)比79.55%(35/44),P=0.020)];急诊组预防造口患者占比高于支架组[36.36%(16/44)比17.91%(12/67),x2=4.80,P=0.029],术后住院时间长于支架组[14d(10d,17d)比11 d(10d,14d),Z=-2.00,P=0.045].两组术后病理TNM分期、脉管浸润、神经侵犯、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急诊组和支架组3年无病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2.3%比64.2%,x2=2.22,P=0.142),3年总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6.8%比73.1%,x2=3.02,P=0.087).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位置、TNM分期、脉管浸润是梗阻性结肠癌患者3年无病生存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年龄、肿瘤位置、TNM分期、脉管浸润是梗阻性结肠癌患者3年总生存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 与急诊手术相比,置入SEMS桥接手术治疗梗阻性结肠癌安全可靠,肿瘤位置、TNM分期、脉管浸润与预后密切相关.

    结肠肿瘤肠梗阻自膨式金属支架外科手术急诊处理

    中华医学会《肿瘤研究与临床》第六届编辑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以下按姓氏汉语拼音排序)

    524页

    七氟烷与丙泊酚麻醉对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认知功能、呼吸循环功能及应激反应影响的比较

    耿建春朱燕王婧
    525-5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七氟烷与丙泊酚麻醉对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认知功能、呼吸循环功能以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凉山彝族自治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接受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116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丙泊酚组和七氟烷组,每组58例,丙泊酚组采用丙泊酚麻醉,七氟烷组采用七氟烷麻醉.比较两组患者麻醉相关指标及不同时间点的呼吸循环功能指标、氧化应激参数、认知功能指标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和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量表评分及并发症.结果 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气腹时间及麻醉起效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意义(均P>0.05);七氟烷组患者睁眼时间[(13.2±2.6)min 比(17.6±3.7)min]及呼吸恢复时间[(12.6±2.2)min 比(16.5±2.3)min]均短于丙泊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7.41、9.31,均P<0.001).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丙泊酚组和七氟烷组间麻醉诱导前、麻醉诱导后即刻、麻醉持续10 min、麻醉持续20 min、麻醉持续30 min时呼吸循环指标心率、平均动脉压及血氧饱和度比较,时间、组间及时间-组间交互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间氧化应激指标血糖、肾上腺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皮质醇在时间、组间及时间-组间交互作用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七氟烷组麻醉诱导后即刻、麻醉持续10 min、麻醉持续20 min、麻醉持续30 min时血糖、肾上腺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皮质醇水平均低于丙泊酚组.丙泊酚组和七氟烷组麻醉前NSE水平分别为(6.6±0.8)ng/ml、(6.5±0.7)ng/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七氟烷组 NSE 水平在术后即刻[(8.9±0.8)ng/ml 比(8.2±0.9)ng/ml]、术后 6 h[(10.2±1.2)ng/ml 比(9.5±1.0)ng/ml]、术后24 h[(9.3±1.1)ng/ml 比(8.2±0.9)ng/ml]及术后48 h[(8.7±0.9)ng/ml 比(8.1±0.9)ng/ml]均高于丙泊酚组;两组NSE水平在时间、组间及时间-组间交互作用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七氟烷组术后即刻、术后6 h、术后24 h、术后48 h的MMSE量表评分均低于丙泊酚组;两组MMSE量表评分在时间、组间及时间-组间交互作用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丙泊酚组、七氟烷组术后总体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24.1%(14/58)、25.9%(15/5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12,P=0.833).结论 七氟烷与丙泊酚麻醉对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的呼吸循环功能均无显著影响,而丙泊酚对认知功能影响更小,七氟烷抑制氧化应激效果更佳,二者均值得临床应用.

    胃肿瘤腹腔镜外科手术麻醉七氟烷丙泊酚

    中华医学会《肿瘤研究与临床》第六届编辑委员会通讯编委名单(以下按姓氏汉语拼音排序)

    53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