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制冷与空调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制冷与空调
制冷与空调

吴利平

双月刊

1009-8402

zldt@chinajournal.net.cn

010-83510099-632

100053

北京市西城区广安门南街6号广安大厦北楼7层

制冷与空调/Journal Refrigeration and Air-conditioning
查看更多>>《制冷与空调》杂志创办于1990年,2001年正式发行,是中国制冷空调工业协会会刊,由科学技术部主管,中国制冷空调工业协会、中国科学技术交流中心联合主办的专业性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国内统一刊号为CN11-4519/TB,国际标准刊号为ISSN1009-8402。国内邮发代号:2-857,国外发行代号:8402BM宗旨和任务:加强行业管理,密切政府、行业、企业联系,融信息、技术、管理为一体,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动制冷空调行业技术进步与发展。刊登内容:以实用技术为主,及时报道国家有关技术创新政策,有关行业发展的重大技术方向及国内外最新技术动态和成果。是目前国内制冷行业中发行量大、影响力广、具有权威性的专业类技术性品牌期刊。读者对象:从事制冷空调相关行业及科技工作者,包括工程设计、科研、施工及设备制造商与运营管理的专业人员及院校师生。行业涉及烟草、石油、化工、纺织、电子、食品、医药、旅游、房地产等制冷空调设备选用、使用及设备维护单位。       主要栏目:行业综述、企业发展、市场调查分析、技术专题、工程评价、设备开发及应用。本刊为双月刊,大十六开。每逢双月底出版,每期正文104页左右。每期定价10元,全年共60元。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着力构建双循环 推动制冷空调产业高质量发展

    张朝晖陈敬良王若楠高钰...
    1-5,19页
    查看更多>>摘要: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基于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是中共中央在国内外环境发生显著变化大背景下,推动我国开放型经济向更高层次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制冷空调产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扎实推动构建内、外循环相互促进的新格局,推进技术创新,完善产业链和供应链,建立智能和绿色制造体系,提升产品质量,打造制造业服务化、国际化升级发展新模式,开发新的经济增长点,大力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和国际竞争力,为国民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做出更多贡献.

    制冷空调产业双循环高质量

    旋风式油分离器仿真优化及试验验证

    赵华韩朋飞
    6-1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流体仿真技术研究旋风式油分离器内部结构对其压降和油循环率OCR的影响,通过增大排气管管径、增加挡油环和导油管,设计一款新型油分离器,并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与现有油分离器相比,在同一状态下,新型油分离器压力损失下降28%,OCR降低24%,该结构有利于改善其应用系统的能效.

    冷水机组油分离器OCR仿真

    变频空调器异常制冷剂流体噪声机理研究及专用消声装置的设计

    张吕超张福华熊军曹姚松...
    12-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变频空调器的普及速度越来越快,随之而来的一些技术壁垒需要攻克,其中制冷剂流体异常噪声就是变频空调器的一个顽疾,不时引起用户投诉.经过分析这种异常噪声的发生机理,并通过多方试验验证,最终完成了由整流管、过滤器、主毛细管、过渡管、加强管、防振胶等关键零部件构成的专门针对制冷剂异常噪声的消声装置.通过对数十个制冷剂流体异常噪声问题的机型进行试验验证,此装置都可以起到良好效果,解决了异常噪声问题.同时,还一并消除了一些此前无法处理的强度弱、振动大、嗡嗡声等问题.此装置均由通用原材料构成,通用性强,成本低,可以解决难度很大的技术问题,是一项实用的创新设计.

    变频空调器制冷剂噪声振动消声

    油冷却器及热虹吸油冷却系统设计

    李嘉钦梁鑫吕佳坤朱海潇...
    20-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热虹吸油冷却系统被广泛应用于螺杆式压缩机组,为更好地指导热虹吸油冷却系统设计,本文采用HTRI对热虹吸油冷却系统和管壳式油冷却器进行设计计算,搭建热虹吸油冷却系统测试试验台,并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利用HTRI计算油冷却器换热量的误差为4.6%,计算压降的误差为3.6%;随进液管内径和回气管内径的增大、静压头的升高,油冷却器的换热量逐渐增大,但是换热量的增大幅度逐渐减小.

    螺杆式压缩机热虹吸油冷却系统管壳式油冷却器换热量

    电子设备机柜液冷散热系统设计

    朱长青钟根仔杨敏玲卢佳乐...
    24-2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某船用电子设备机柜的大热流密度问题,提出一种液冷散热系统解决方案.围绕液冷散热系统的工作环境、外形尺寸、制冷量、水流量以及供水温度等指标要求,设计并制造一款具有海水换热模式和压缩制冷模式的产品样机,阐述其工作原理、集成化结构布局以及零部件选型设计.测试结果表明:液冷散热系统海水换热模式的制冷量为44.8 kW,压缩制冷模式的制冷量为46.6 kW,最大消耗功率为14.6 kW,均满足设计要求.

    电子设备制冷液冷压缩制冷量

    空调器单层注塑大导风板设计与制造工艺研究

    张先令
    30-32,45页
    查看更多>>摘要:导风板作为空调器室内机最大的运动部件,一般采用外导风板+保温棉+内导风板的组合设计,生产过程复杂,制造成本高.为了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制造成本,本文采用单层注塑大导风板替代双层导风板的新方案.通过对ABS注塑材料进行改性提高其弯曲模量,并对导风板结构进行创新设计,解决导风板变形问题.测试结果表明,在满足产品功能要求的同时,生产效率提高60%以上.

    空调器导风板变形弯曲模量装配效率

    凹槽内邻边布置室外机热环境模拟与改善

    张慈枝
    33-38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CFD对凹槽内邻边布置2台室外机时的气流组织进行模拟,分析散热环境的温度场和速度场,发现可以优先考虑对与凹槽同出风口方向的室外机进行散热优化.为了改善室外机热环境,设计3种挡板形式.试验分析不同挡板形式下室外机平均进风温度和进出风温差,结果表明:3种挡板均能够改善正出风室外机散热性能,且不会对邻边室外机的散热产生影响,其中在正出风室外机右侧增设隔断挡板的方案优于其他方案.

    空调器室外机建筑凹槽热环境温度场挡板

    满足COMF-C1要求的客滚船舱室空调系统设计

    葛冀欢薛洲标魏冬亮
    39-4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保证舱室的舒适度,866客位客滚船舱室空调系统按照DNV规范中的COMF-C1最高舒适度等级要求设计,通过理论设计和有限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空调系统在制冷及制热工况下的温度场、速度场进行分析,并与实际测量的温度、流速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空调系统设计的热负荷、风量及气流组织可以保证舱室的舒适度,可以满足船级社规范的要求.

    客滚船空调舱室单元有限元分析舒适性试验

    地下水源热泵系统水源侧运行分析及改进

    贺淼淼郝新月李化淼
    46-5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地下水源热泵系统在实际工程中运行良好,可以有效降低建筑空调、供暖系统碳排放量.为掌握地下水源热泵在实际中的运行状况,选取某公共建筑地下水源热泵项目为研究对象,介绍了该项目历史运行情况,重点分析了水源侧在实际应用中出现压力升高、循环水低流量、地下水回灌不畅问题时如何解决,指出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结果表明,在既有条件下,换季期间要注重水源侧维护保养,水源侧合适的流量、压力、回灌率是系统正常运行的前提,同时要定期监测地下水温、水质,确保系统高效运行.研究结果对从事此方面工作的人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地下水源热泵水源侧压力流量回灌

    涡旋压缩机径向柔性机构动力学仿真分析

    赵嫚党江伟王博许桂萍...
    51-55,7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偏心滑块式径向柔性机构为研究对象,从机构学角度对机构的避让功能进行分析,确定了机构限位范围;利用ADAMS软件对柔性机构转子系统的动态特性进行了仿真分析,得到动涡旋质心的运动轨迹,确定机构限位参数对动涡盘质心运动规律之间的关系,优化主轴承受力,为空调涡旋压缩机的振动分析和性能提升奠定基础.

    涡旋压缩机径向柔性限位偏心滑块动力学仿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