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黄健柏

双月刊

1672-3104

znsk@mail.csu.edu.cn

0731-88830141,84805023

410083

湖南省长江市岳麓区麓山南路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是全国重点大学--中南大学主办的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理论类双月刊,本刊旨在贯彻“双百”方针,为提高本校教学和科研水平服务,为繁荣社会主义学术服务,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事业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zoē"是"赤裸生命"吗?——重思阿甘本政治哲学两个基本概念的关系

    郑雨晨王雨辰
    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zoē"和"赤裸生命"是阿甘本政治哲学中两个重要的基本概念,而现有研究对两者之间关系的看法存在分歧,澄清这一问题对于正确理解和把握阿甘本的理论逻辑具有重要意义.辨析这两个概念关系的关键在于理解阿甘本的"门槛"逻辑.门槛是接合内外的无区分地带,是被系统以排斥的方式纳入的东西,它的存在使内外区分成为可能.zoē是所有生物都共有的"活着"这一简单事实,即自然生命,与有质量的政治生命形式bios相对应,作为政治否定性基础的赤裸生命则是政治权力通过对zoē的纳入性排斥生产出来的.政治权力通过否定赤裸生命,使另一部分生命获得了政治的形式即bios.因此zoē是与政治无涉的、无形式的生命,而赤裸生命则是政治权力的产物,具有否定的形式.赤裸生命不是zoē,而是zoē与bios之间无区分的门槛,它标识了划分zoē与bios的界限.

    阿甘本门槛纳入性排斥赤裸生命zoēbios

    生命的驯顺与保存:福柯与斯蒂格勒技术观的思想分野

    姜凯宜于水
    12-2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当代欧美左翼思潮中,福柯奠定了以阐明技术与生命的关系为基础来反思现代资本主义的传统.他认为,技术话语体系以开展治理活动为名驯服生命,人类传承马克思主义社会批判传统的方式在于摆脱技术话语控制进行自主言说.相比福柯,斯蒂格勒更强调技术工具与技术语言的相互作用.他认为技术在人类历史中具有无可替代的保存记忆的功能,但技术在资本主义社会的无限加速使其原有功能失效,生命由此遭遇保存危机,因此,传承马克思主义的方式在于重新定位技术的历史功效.从福柯到斯蒂格勒,欧美左翼思潮在"技术—生命"叙事上形成了两种路径,体现出当下欧美左翼学者对马克思主义截然不同的解读方式.

    福柯斯蒂格勒技术生命马克思主义

    "作为社会合理化"的现代化理论——从韦伯到哈贝马斯

    刘光斌
    23-32页
    查看更多>>摘要:韦伯在考察工具合理性及其制度化时,把行为理论和社会合理化理论结合起来,将社会合理化的过程看成是资本主义现代化的过程,并展开了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时代诊断,开启了"作为社会合理化"的现代化理论传统.卢卡奇和阿多诺赓续了"作为社会合理化"的现代化理论传统.其中,卢卡奇吸收了韦伯的合理化理论,他从形式合理性出发,把物化合理化的过程看成是资本主义现代化的过程.阿多诺延续了卢卡奇的理路,采用工具合理性分析进路,把资本主义现代化理解为物化合理化.哈贝马斯从双重合理性出发,从生活世界和系统双重合理化及其关系层面考察资本主义现代化,延续了韦伯等人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时代诊断的主题,从而发展了"作为社会合理化"的现代化理论.从韦伯到哈贝马斯,西方学界已经形成了一种"作为社会合理化"的现代化理论传统.这为我们理解资本主义现代化及其病症,以及坚持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一些理论启示.

    现代化理论韦伯卢卡奇阿多诺哈贝马斯

    论人工智能数据公共领域深度共享机制的构建

    何炼红朱曦青
    33-48页
    查看更多>>摘要:公共领域数据共享是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关键.平台层面数据霸权导致的共享自由缺位、资源层面数据壁垒导致的公共领域限缩、规则层面权属不清导致的共享标准模糊,对人工智能数据公共领域产生了系列负效应.人工智能数据应践行"深度共享"理念,基于平台、资源和规则三个维度,实现共享平台从单层封闭式枢纽走向多层开放式网络、资源共享方式从单一走向多维、共享规则从保守走向开放的范式转型.构建人工智能数据的公共领域深度共享机制,应以"开源"为前提,引入数据共享"FAIR原则",采取公共领域双层共享模式,在平台层面构建角色模块式数据共享生态以实现数据共享自由,在资源层面设置数据公共领域官方标识以明确公共领域范围,在规则层面完善数据开源协议以确立数据共享标准,最终实现人工智能公共领域数据资源充裕和繁荣发展.

    人工智能数据公共领域深度共享公共标识开源协议

    行政审判援引实质论据的方法论规则

    杨铜铜
    49-64页
    查看更多>>摘要:实质论据是通过自身内容的合理性与说服力来支撑裁判结论的论据形式,属于辅助性论据,能为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论证提供目的要素、价值标准、法律原理与经验法则等多维理由.行政审判中,实质论据具有认定案件事实、引导法律适用与开展司法论证等多重功能.当前行政审判中,非解释运用致使实质论据难以发挥论证功能,与裁判理由的逻辑不契合致使其论证功能不佳,所呈现的实质推理模式则将行政审判导向不确定性.实质论据属于证立论据,只有经由恰当解释,才具有司法运用的可能性.实质论据属于非法律理由,只有遵守法律论证要求,以及通过法学方法论引导,才能增强司法运用的效果.

    实质论据合法性论证说服性权威法认知源法学方法论

    第三国"非交战状态"的法律性质——从俄乌冲突说起

    孙世彦姜居正
    65-7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俄乌冲突中,除了俄乌两国之外,还有大量的第三国以某种方式卷入其中,这些方式包括向交战国提供各类军事援助.部分第三国声称自己处于"非交战状态".传统立法中不存在"非交战状态",这一概念产生于一战后的国家实践,与有关战争的国际法规则的变化密切相关.梳理有关国家实践后可以发现,"非交战状态"并不为实在国际法所接受,而只是一种委婉的说法,涵盖了各种违反中立法的行为.声称处于"非交战状态"的国家实际上是违反中立义务的中立国.中立法在现代国际法体系中处于边缘地位为"非交战状态"之说的流行提供了契机.有必要在当今的国际法体系中思考如何重新编纂中立法,以适应时代的发展.

    俄乌冲突中立法"非交战状态"禁止使用武力

    共同富裕下公共服务无偿性原则的立法阐释

    徐琳
    77-8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共同富裕的语境下,公共服务无偿性原则的立法能推动国家职能的落实,推进服务型政府的转型,促进人民共同富裕的实现.无偿性原则的立法导向,是无偿性与营利性共存、大众性与公益性共行、普惠性与廉价性共生.无偿性原则的立法,应当以现有法律为基础,并制定专门的"基本公共服务法"为补充,同时做好多法的联动.

    共同富裕无偿性原则公共服务行政收费

    "国付民付":国有企业在保障款项支付中的作用

    潘红波李丹玉
    88-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有企业是贯彻执行党中央决策部署的重要力量,在"保障款项支付"中发挥着带头执行的表率作用.借助于"清欠工作"的准自然实验,利用动态效应检验模型,研究国有企业清理拖欠对民营上市公司账款偿付的影响,探究国有企业作为"先行者"能否带动"保障款项支付"政策的全面有效执行.研究发现,国有企业的清理拖欠带动了民营上市公司的账款偿付,发挥了政策执行中的"以国带民"作用.机制检验表明,国有企业的清理拖欠主要通过示范效应和竞争效应带动民营上市公司或主动或被动地调整账款偿付决策,进而推动"保障款项支付"的全面落实.进一步研究发现,行业内国有企业占比越大、企业账款拖欠越少,国有企业对民营上市公司的带动效应越强;"保障款项支付"提高了政策执行企业的韧性.研究为评估国有企业在政策执行落实中的作用提供了丰富的微观证据,对于充分发挥国有企业政策执行的"以国带民"作用、推动政策的全面落实提供了政策启示.

    国有企业民营上市公司账款偿付示范效应竞争效应

    人工智能对实体经济融资效率的影响研究:理论机制与实证检验

    陈劲彭刚东韩卫冬张吉森...
    104-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实体企业的融资效率是衡量实体经济发展质量的关键指标,对企业经营具有深远影响.从融资成本、融资收益和融资风险三个方面构建融资效率评估指标,选取2000-2022年中国上市公司的数据,探讨了人工智能对实体经济融资效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人工智能显著提升了实体企业的融资效率,即便在采用工具变量2SLS、动态面板-系统GMM等方法控制内生性问题后,这一结果依然保持稳健.机制分析表明,人工智能能够通过降低资金供需双方的信息不对称、缓解企业融资约束以及加剧企业间的竞争,提高实体经济的融资效率.异质性分析表明,人工智能对东部地区实体企业融资效率的影响较为显著,而对西部、中部及东北地区实体企业融资效率的影响则不明显;根据企业所有制属性进一步分组研究发现,人工智能对实体企业融资效率的影响均显著为正,但对民营企业的作用效果相对较弱.

    人工智能实体经济融资效率信息不对称

    资源枯竭型城市扶助政策能否推动工业企业污染减排?

    谌仁俊吕光岗陶梦娇潘瑞...
    119-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2004-2012年中国工业企业污染排放数据,以SO2排放为例,使用多期双重差分法探讨资源枯竭型城市扶助政策对工业企业污染减排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整体而言,资源枯竭型城市扶助政策通过推动企业强化源头防治与末端治理,特别是提升废气治理设施处理能力,能够显著降低SO2排放量.该结果得到平行趋势检验,以及一系列安慰剂检验、稳健性检验的支持.尽管该政策未能使企业转变能源使用结构,但也没有以牺牲经济的方式迫使企业减产.进一步分析发现,该政策对不同产业链位置的企业影响各异,下游企业减排效果更显著,为城市厚植了产业升级的绿色底色.

    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扶助政策企业减排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