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质谱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质谱学报
北京中科科仪技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物理学会质谱分会
质谱学报

北京中科科仪技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物理学会质谱分会

郑兰荪

双月刊

1004-2997

jcmss401@163.com

010-69357734

102413

北京275信箱65分箱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质谱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Chinese Mass Spectrometry SocietyCSCD北大核心CSTPCDEI
查看更多>>1980年9月我国第一个质谱学期刊《质谱》的出版,为中国质谱学会的成立准备了必要的条件。本刊刊登物理、化学、生物化学、材料学、核科学、地球科学、生命科学等基础学科中质谱法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及其在各领域的应用研究成果,同时介绍质谱学及其相关技术在上述前沿课题研究中的最新进展。反映质谱技术广泛应用于农业、石油、地质、药物、化工、临床医学、生物工程、原子能、同位素分析、环境监测、食品质控、材料分析、公安司法、军事部门等国民经济多领域的研究成果。本刊栏目设置有“研究报告”、“研究简报”、“综述”、“讲座”、“技术交流”、“新仪器新产品介绍”、“实用信息”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原位液相飞行时间二次离子质谱的电化学固液界面研究

    张燕燕汪福意
    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电化学界面是能源转换与存储、生物化学、传感器和腐蚀等领域的核心,研究电化学界面结构与性能的关系一直是电化学和化学测量学的热点与难点.本文重点介绍了基于高真空兼容微流控装置的原位液相飞行时间二次离子质谱(ToF-SIMS)技术的原理、特性,及其在电化学固液界面实时、原位探测方面的研究进展.随着微流控装置的进一步创新以及ToF-SIMS仪器的不断发展,原位液相ToF-SIMS将为电催化、电池等领域的复杂电化学固液界面研究提供重要手段.

    电化学固液界面原位液相飞行时间二次离子质谱原位分析实时分析

    质谱技术在固-液界面电化学中间产物探测中的研究进展

    张艺腾张雪萌闵乾昊
    14-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电化学反应过程中,固-液界面瞬态中间体的快速捕获与实时监测对研究电化学反应机理具有重要意义.质谱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等优点,能够提供待测物的组成与结构信息,已逐渐成为电化学反应中间体检测的有力工具.本文综述了基于电喷雾质谱、原位电离质谱以及飞行时间二次质谱的电化学质谱(EC-MS)联用技术在电化学反应瞬态中间体检测方面的研究进展,系统地总结了EC-MS在有机电合成、电催化、锂离子电池、电致化学发光以及生物分子电化学反应过程分析等领域的应用情况,并对质谱技术在电化学反应中间体检测方面面临的挑战和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电化学反应中间体电化学质谱(EC-MS)原位分析反应监测机理研究

    基于常压质谱技术的化学反应中间体监测研究进展

    葛喜洋尹伊颜欧阳津那娜...
    3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化学反应研究逐渐在合成、化工、能源、环境、生物、医学等领域展现出重要的推动作用.然而,反应基质复杂,中间体种类、分子质量、寿命及动态变化多样,反应条件各异,使反应中间体的捕获与检测难度增大,同时给检测提出了更高要求.常压质谱技术因具有高灵敏度、高选择性、分析速度快、原位监测等特点,近年来在化学反应中间体的监测及机理探究方面展示出独特优势.基于此,本文综述了常压质谱技术在电化学、光化学、等离子体化学、微滴化学等反应过程中,反应中间体捕获、检测、监测及相关机理研究等方面的进展.针对不同反应类型,详细介绍常压质谱检测方法的建立,阐明其在瞬时反应中间体的捕获和机理探究方面的应用,并进行总结和展望.

    常压质谱反应中间体在线监测机理研究

    基于真空紫外灯的光电离质谱在催化反应过程监测中的应用

    吴称心花磊陈平蒋吉春...
    44-56页
    查看更多>>摘要:催化反应机理研究是一个关键且极具挑战性的课题.在线监测催化反应过程中反应物、中间体和产物,可为复杂的催化反应网络、反应路径和反应动力学研究提供证据.真空紫外光电离质谱(vUv-PIMS)具有软电离、高灵敏度的优势,已成为备受关注的催化反应实时在线监测技术.本文综述了VUV-PIMS技术的发展情况,特别是基于真空紫外灯的光电离源研究进展,介绍了其在催化反应过程中稳定产物和活性中间体实时在线监测方面的最新应用,并针对催化反应过程精准表征的需求,对VUV-PIMS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光电离质谱真空紫外灯催化反应活性中间体在线监测

    自由基化学-串联质谱用于脂质精细结构解析的研究进展

    简瑞君瑕瑜
    57-68页
    查看更多>>摘要:脂质作为六大营养素之一,与细胞膜构建、信号传导和能量代谢等多种生物学过程密切相关.然而,脂质分子结构多样性给分析带来了挑战.基于碰撞诱导解离(collision-induced dissociation,CID)的传统串联质谱(tandem mass spectrometry,MS/MS)技术仅可以鉴定分子种类和脂肪酰基链组成,难以分析C=C位置、sn-位置、官能团取代及位置等精细结构.近年来,在多种结构层次上分辨脂质异构体的质谱方法迅速发展,其中,自由基的引入在脂质气相离子活化和引发化学反应等方面发挥着独特作用.本文综述了近10年来自由基化学结合串联质谱技术在脂质精细结构解析方面的应用进展,主要包括气相的自由基诱导解离(radical-induced dissociation,RID)和自由基参与反应的衍生化-串联质谱技术.

    脂质精细结构自由基化学串联质谱自由基诱导解离

    基于软电离质谱技术的金属纳米团簇合成、结构解析与催化反应机理研究的进展

    张丽丽周健房聪孙晓岩...
    69-89页
    查看更多>>摘要:原子数精确的金属纳米团簇为研究纳米材料的结构演化和构效关系提供了绝佳模型,然而,由于团簇生长过程的不确定性、结晶过程的复杂性以及自身稳定性较差等因素,使其在精准合成、结构解析以及催化机理研究方面面临挑战.质谱技术具有高分辨率、高灵敏度、快速响应的特性,尤其是结合软电离技术(主要包括电喷雾电离和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近年来在凝聚相团簇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通过监测中间体的变化可以解析团簇的生长过程,使用串联质谱技术可以推测团簇结构特征,利用离子-分子反应方法以及在线反应监测技术能够揭示催化反应微观机理等.本文主要总结了2种软电离质谱技术在金属团簇合成、结构解析以及催化反应机理研究的进展,并展望其应用前景.

    金属纳米团簇质谱实时监测反应中间体

    气相中碱基与核苷自由基的产生与结构研究

    寇敏徐诗音焦鲁杨杜梦颖...
    90-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核苷自由基在生物体内扮演着关键角色,特别是在DNA损伤过程中.为深入研究这些自由基的性质、反应机制以及与其他生物分子的相互作用,确定其结构至关重要.质谱通过提供高真空环境,为自由基离子创造了惰性的研究环境,在核苷自由基和碱基自由基的气相研究中展示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此外,结合串联质谱和理论计算,能够更准确地分析自由基结构.本文总结了近20年来基于质谱技术的气相中碱基与核苷自由基的研究,详细介绍了自由基离子的产生方法、研究手段以及结构分析的最新成果,提出了对于高活性自由基中间体的结构研究,以及自由基异构体的选择性产生仍然面临挑战,亟需发展新的实验方法和技术手段.

    质谱核苷自由基阳离子气相结构光解离光谱

    高浓度磷酸盐缓冲液中多巴胺电化学氧化过程的在线质谱分析

    林嘉美王昊天李慧余振东...
    103-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高浓度缓冲盐体系中物质的电化学氧化还原过程,对于准确理解电化学反应机理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研制了一款体积小、性能稳定、结构简单、制作方便的流动电解池,将其与大气压化学电离质谱联用,构建了一种可在线分析高浓度缓冲盐溶液中电化学过程的电化学-质谱分析装置,用于在线、实时研究缓冲盐溶液中多巴胺的电化学氧化过程.结果表明,通过热沉积方式可高效地在线去除缓冲溶液中的无机盐组分,有机组分可经大气压化学电离方式进行离子化,随后进入质谱检测.多巴胺电化学氧化质谱分析结果表明:在0V氧化电位下,多巴胺不发生氧化,主要获得多巴胺的质子化信号m/z 154[M+H]+;当氧化电位为+0.3 V时,除多巴胺的质子化信号外,还可获得多巴胺失去4个e-的氧化产物多巴色素(dopachrome)质子化峰m/z 150[M+H]+,以及多巴色素与多巴胺通过分子间氢键形成的加合物信号m/z 303[M+H]+;当氧化电位升高至+0.6 V时,氧化产物m/z 150和303的丰度进一步提高.

    高浓度缓冲盐电化学反应机理多巴胺电化学-质谱

    质谱离子源内裂解和重排可能会为化学反应中间体的捕获带来错误信息

    赵玲玲梁驰予汪杰张新星...
    111-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质谱法广泛应用于在线反应监测和高活性中间体捕获,极大助力了化学反应机理研究.微液滴具有极端的化学环境,有望捕获高活性中间体,与质谱联用可实现原位表征.有报道表明,微液滴表面的局部强酸环境可以稳定短寿命的碳正离子,结合在线质谱可以检测其信号.本文使用电喷雾电离质谱(ESI-MS)测定了一系列碳正离子的前体分子,在排除微液滴效应影响的前提下,检测到这些碳正离子信号.进一步的实验表明,受进样毛细管高温和管透镜电压的共同影响,在质谱的粗真空区域,前体物种会发生源内裂解产生碳正离子碎片,这些碎片可能会被误判为液滴反应中产生的高活性中间体,从而影响反应机理研究.本工作表明,在使用质谱进行反应监测和中间体捕获研究时,应谨慎地考察各仪器参数,尤其是离子光学系统所加电压对离子的影响,以避免对化学反应机制的误判.

    电喷雾电离质谱(ESI-MS)碳正离子源内裂解

    基于水自由基阳离子快速检测甲醇和乙醇

    段敏敏张小平胡平花袁艳春...
    123-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采用常压电晕放电电离质谱技术,开发了一种快速检测甲醇和乙醇含量的方法.基于水自由基阳离子分别与甲醇和乙醇相互作用形成相应的水自由基阳离子复合物[CH3OH+H2O]+·(m/z 50)和[CH3CH2OH+H2O]+·(m/z 64),实现了不同种类酒精饮料中甲醇和乙醇的直接快速定性与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甲醇和乙醇的检出限分别为0.011、0.004 mg/L,定量限分别为0.038、0.014 mg/L.该方法无需样品前处理、操作简单、分析速度快,适合含水体系的检测,对复杂体系中甲醇和乙醇的定量分析具有指导意义.

    水自由基阳离子甲醇乙醇含酒饮料常压电晕放电质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