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自然辩证法通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自然辩证法通讯
自然辩证法通讯

李醒民

双月刊

1000-0763

wangdm@gucas.ac.cn;libin08@gucas.ac.cn

010-88256007

100049

北京4588信箱(北京玉泉路19号甲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内)

自然辩证法通讯/Journal Journal of Dialectics of Nature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该刊是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主办,中国科学院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社编辑、出版的国家一级学术期刊,属哲学类和人文社会科学类核心期刊,创刊于改革开放伊始的1979年1月10日。该刊是关于自然、科学、技术的跨学科研究和多维度透视的综合性学术杂志,是联结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学科的纽带,沟通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的桥梁。这本特立独行的杂志以弘扬科学精神、撒播人文情怀为旨趣,以科学与人文珠联璧合、学术共思想相得益彰为归宿。她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并赢得各国学人的赞誉和重视,在海内外学术界产生了并将继续产生广泛而深入的影响。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干预主义下的因果选择及一种多世界干预标准

    朱帆叶峰
    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有氧气的情况下划亮一根火柴,直觉上会选择划火柴而不是有氧气作为的火柴燃烧的原因.但原始的干预主义的结构方程架构蕴涵两者都是原因,放弃了因果选择,因而是有缺陷的.一些哲学家认为可以在原结构方程架构中加入干预的合适标靶标准,进行因果选择.本文提出了一个新反例,它表明合适标靶标准是错误的.在此基础上,本文给出了一个不必假设所谓的合适标靶的因果选择标准,即多世界干预.该标准不涉及道德上善恶及责任归属问题,也不需主观地设想每个可能世界的正常性的排序,因而是一种客观的、自然主义的因果选择标准.

    干预主义因果选择结构方程架构干预的合适标靶

    HB还原模型及其在生物学中的应用

    杨粲然
    9-16页
    查看更多>>摘要:胡克和比克尔提出了HB还原模型,旨在解决经典理论还原在生物学中面临的困境.HB还原模型在生物学中的应用既有成功之处也有不足的地方.在豌豆表现型的还原案例中,被还原的理论实际上是被修改的理论TR*.但在TR*层级上依据TB重构的类型与TR层级的原始类型并不同一.并且随着TB的进步,TR*和TR层级类型的差异会越来越大,因此HB理论还原模型实际上变成了理论替代模型.理论还原要求的类型还原仍难以实现,在生物学中,机制解释也许比理论还原更合适.

    理论还原生物学模型机制

    知识论视域下的反运气直觉与运气的本质

    文杰
    17-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知识论中普遍认为,知识与运气是不兼容的,这形成了"反运气直觉".在反运气的知识论工作陷入僵局时,知识论学者开始认识到研究运气的本质问题所具有的理论价值.主流的观点有运气的概率观、模态观和控制观.对于运气事件而言,概率观的低概率条件是既不充分也不必要的,模态观的缺乏反事实稳健性的条件是必要不充分的,而只有运气的控制观通过缺乏控制的条件真正抓住了运气概念的核心.笔者将运气的控制观重新界定为:运气事件是缺乏控制的事件,要么能动者S对后果缺乏可靠的预测,要么S缺乏作出后续行为的可靠力量、能力或技能.

    运气的本质反运气直觉概率观模态观控制观

    脑机接口的延展认知解释争议与表征机制

    叶斌刘畅
    25-31页
    查看更多>>摘要:脑机接口通常以延展认知方式加以解释并认为该技术系统能够延展人类行为者的认知过程.而近年来针对该解释也产生了诸多反对观点.基于对认知定义、熟练性以及生成认知这三个争议点的说明,本文认为延展认知模型并不适用于解释脑机接口.通过对该技术认知与功能实现机制的分析,表征更具备针对该技术的解释力,同时借助表征解释亦能澄清上述争议中存在的问题.

    脑机接口延展认知熟练表征

    等重论点诘难

    曹剑波王云卉
    32-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等重论点是对同辈分歧问题一个重要回应,该论点主张,当认知主体处在同辈分歧情况下时,主体需要重审自己的观点,并且赋予自己的观点及其认知同辈的观点同等权重.等重论点的支持者主要从认知公正和认知压力两方面对该论点进行了论证.然而,反对者从思辨的角度对等重论点进行了驳斥.思辨反驳主要有基于心理证据的证据惰性论证和证据不对称性论证.这类反驳虽有一些批驳力,然而却有自身的困境.实验哲学中的认知直觉的聚焦效应和风险效应,可以给等重论点有力的反驳.

    同辈分歧等重论点聚焦效应风险效应

    19世纪英国的通俗科学期刊与公众科学文化

    黄相辅
    39-47页
    查看更多>>摘要:英国维多利亚时代早期的科学出版市场兴盛,许多传播通俗科学知识的期刊在市面上互相竞争,争取城市里新兴的中产及工人阶级读者的青睐.本文以1830至1840年代期间出版的《钱伯斯爱丁堡周刊》《便士杂志》《科艺杂志》《自然史杂志》与《自然史年鉴》为代表案例,探讨不同类型期刊的出版策略,以及编辑对于公众参与科学的态度如何影响期刊路线.这些案例显示,所谓通俗或学术期刊的分野,在19世纪前半是模糊且充满动态变化的.期刊对于公众科学文化的历史形成也扮演多元的角色:一方面能推动开放大众参与的"低阶科学"文化,一方面也能成为专家排除业余爱好者、巩固学科专业界线并塑造内部成员规范的有力工具.

    19世纪业余爱好者科学期刊廉价报刊科学知识传播

    受容与演变:江户时代食物本草的发展及其影响

    周敏
    48-5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江户时代,食物被认为具有较强的医药作用,以往对这一领域探讨不足.经统计,江户时代主要食物本草书籍的数量为37部,刊刻地集中于江户、京阪地区,编著者身份背景多样.从知识生产的角度看,江户时代食物本草在学说体系和分类方法上深受中国传统本草学的影响,本土化特征更多体现于具体食物的名实、产地、使用等内容中.经过此时期编撰者群体的共同努力,食物本草成为江户本草学的独特门类.借助书籍的传播,食物本草知识及其背后的思想与观念在日本不同阶层中得以传播与渗透,并成为江户时代饮食文化的一部分.

    食物本草本草学江户时代饮食文化

    《格致释器·化学器》引入的近代化学实验知识

    李继萍郭世荣姜红军
    55-63页
    查看更多>>摘要:《格致释器·化学器》是近代向中国系统传入化学仪器知识的第一部译著.全文共二十一章,详细描写各仪器的功能、形状、材质、使用方法和使用注意事项等.它融入大量化学实验知识,是一部可供化学工作者学习和参考查阅的实验仪器实用手册,有较高的专业价值,在中国的近代化学传播中起到重要作用.

    化学仪器《化学器》实验

    电子工业遗产及其价值——以显示工业为例

    王雨晨
    64-69页
    查看更多>>摘要:20世纪中叶,工业遗产开始受到社会关注.几乎在同一时期,电子工业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其技术更迭远比人类世代更迭迅速,因此,对于其是否构成文化遗产,不应以传统的"完成人类代际传递"作为衡量的必要条件.显示工业是我国电子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进程有其独特性和代表性,从科技史和文化遗产的角度研究这一进程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选取显示工业及其遗产作为主要研究对象,试明晰其本土化发展进程,阐释其遗产价值.

    显示工业工业遗产文化遗产年代价值技术价值

    基础研究中非共识项目的资助问题研究

    刘钒李小敏
    70-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者收益与风险的时空不对称性需要科研资助对研究者的投入风险进行价值补偿.以具有非共识特征的自由探索型基础研究项目为对象,审视非共识项目的 内涵,指出非共识项目和"非共识现象"之间的差异,分析非共识项目资助管理的现状和风险成因.基于研究者项目决策路径重点分析共识性项目研究者和非共识项目研究者的差异化决策机理,提出非共识项目资助管理的风险管理机理和措施,指出通过将立项节点设置在非共识项目的 探索验证阶段,并通过持续性分阶段资助,弱化立项时间界限,实现对非共识项目研究价值和投入风险的有效匹配.进一步提出有利于非共识项目资助管理体系设计的政策建议.

    非共识项目资助管理制度风险决策基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