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砖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砖瓦
砖瓦

邹基

月刊

1001-6945

qiangcai@vip.sina.com

029-85221486

710061

西安市长安南路6号

砖瓦/Journal Block-Brick-Tile
查看更多>>本刊是经国家科委批准面向砖瓦等墙体材料行业的唯一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全国性建材科技期刊。权威报道国家有关行业的方针、政策及最新科研成果、新产品、新设备、新工艺及国内外有关墙体屋面材料的最新发展动态。是广大砖瓦工作者进行学术探讨、技术交流、传播信息的园地。本刊聘行业的资深专家作为编委,全国设有通联站25个,通讯员达400多人,所建的“中国墙材信息网站”是行业最权威、最具影响力的网站之一,杂志社每年在全行业举加技术交流装备展览会一次,每年参会人数超过800人.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多源固废协同制备互咬合砌块砌体抗震性能分析

    王岳川杨光宇卢健张会芝...
    66-69,7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讨建筑垃圾全再生骨料互咬合砌块砌体的抗震性能,利用碱激发矿渣和建筑垃圾全再生骨料制备新型互咬合砌块,并测试其主要物理力学性能,在此基础上,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数值模型,分析无构造柱和有构造柱两种情况下该砌块砌体的抗震性能。结果表明:①无构造柱时,Mises总应力和S33方向应力的最大值分别为1。654×107N和1。199×107N,均出现在墙体侧边底部位置;总变形和U3方向的最大值分别为79。99mm和76。78mm,最大变形均出现在加载一侧的砌体侧边位置;②有构造柱时,Mises总应力和S33方向应力的最大值分别为1。833×103N和1。159×107N,主要出现在两侧构造柱底部;总变形最大为28。78mm,主要出现在构造柱和砌体侧边位置;U3方向的最大变形为7。35mm,主要出现在砌体中部的两排砌块上;③设置构造柱可以有效改善砌体结构的受力状况,同时可以明显改善砌体结构在地震作用时的变形。

    建筑垃圾全再生骨料互咬合砌块砌体抗震性能

    纠倾加固在既有建筑物中的应用研究

    陈朝升
    70-7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控制既有建筑物的不均匀沉积和倾斜,以浙江省杭州市某5层办公楼为研究对象,在分析结构基础形式和地质条件的基础上,运用沉降变形监测的方法研究既有建筑物的沉降和倾斜规律,并制定相应的纠倾纠偏方案,以纠倾加固后的沉降量评价处治效果。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增加,监测点的当次沉降量大致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累积沉降值均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建筑物整体呈现向西北侧倾斜的变化趋势,整体倾斜斜率为4。5‰;采用增强筏板刚度和增设钢筋混凝土静压桩的顶升纠倾方案,纠倾加固后,监测点的累积沉降曲线随着时间增加呈现非线性单调增加,并趋于收敛的变化趋势,建筑物的倾斜率小于1‰,加固效果良好。

    既有建筑物结构加固纠偏纠倾桩基础静压桩

    陈绍宽故居保护修复设计研究

    郑远志
    74-76页
    查看更多>>摘要:聚焦于福州市仓山区胪雷村的陈绍宽故居,探讨其在城市发展背景下的保护修复。通过实地调研,发现故居在结构上出现了一系列残损问题,如地基沉降、墙体裂缝和木构件糟朽等,这些问题对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构成了威胁,迫切需要采取修复与保护措施。据此,研究划定了故居的保护范围,并提出了具体的修缮与保护建议措施,该建筑目前已修复完成,通过对修缮实践过程的总结,希望为福州市及其他城市类似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借鉴。

    陈绍宽故居海军上将名人故居保护修复

    钢渣改性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及性能研究

    王亮
    77-7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推动钢渣固废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设计了钢渣试验组和砂岩对照组两种不同配合比的沥青混合料,研究其高温稳定性、水稳定性、低温抗裂性、膨胀性和抗滑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钢渣和砂岩两种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均良好,较砂岩集料钢渣集料的混合料TSR下降了1。6%,且钢渣沥青混合料6d膨胀率为0。88%,则钢渣对水稳定性和膨胀性影响较小;钢渣对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抗裂性和抗滑性效果更好。

    钢渣粒径沥青混合料抗滑性

    外墙外保温系统材料选用与施工技术应用研究

    李涛王达
    80-82,8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山东省济南市某新建居民小区的外墙外保温施工为研究对象,在对比不同外墙保温体系材料性能基础上,选用性能优良的保温隔热材料,并基于数值模拟方法对其热力学性能进行研究,提出相应的施工技术措施。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聚氨酯发泡颗粒掺量的增加,外墙外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呈幂指数降低,等效弹性模量呈现近"S"形降低的变化规律;针对基面处理、保温板粘贴、锚固件安装和表面防裂处治提出了详细的施工控制要求,实际工程应用效果显著。

    围护结构外保温系统材料施工技术

    建筑工程桩基承载力受不同因素影响研究

    谢庆辉
    83-85页
    查看更多>>摘要:桩基作为现代高层建筑和特殊地质条件下的重要基础形式,其承载力直接影响建筑的安全性、稳定性和经济性。通过建立数值模型,分析不同因素对钻孔灌注桩承载力和桩顶沉降的影响规律,并与桩基试验值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数值计算结果与桩基试验结果相近,表明数值计算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增加桩长和桩径均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桩顶沉降,提高桩基承载力,综合考虑工程成本和承载力要求,建议钻孔灌注桩桩长为50m、桩径为1m。

    桩基高层建筑承载力桩径

    超长建筑结构温度应力及裂缝控制探究

    杜新梅
    86-8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超长混凝土结构设计中,核心挑战在于防范温度与收缩应力导致的开裂及其扩展。通过某工程设计案例,详细阐述了温度应力的计算方法,并创新性地采用了一系列构造措施,有效抵抗了这些应力,确保了结构的完整性与安全性。

    超长混凝土结构温度应力裂缝控制

    某非等高连体超限高层结构分析

    胡智圆
    89-91,95页
    查看更多>>摘要:连体结构受力分析与单体结构对比有明显差异,连体结构动力特性复杂,连体层与相邻层刚度突变,按规范要求应补充罕遇地震动力弹塑性分析,验算其抗震性能。对某非等高连体超限高层进行了多遇地震反应谱分析、中震作用下性能目标的验算、连体楼板温度应力分析、连体楼板舒适度分析及罕遇地震动力弹塑性分析,计算表明,该结构布置比较合理,具有较好的承载力及变形性能,满足"大震不倒"的要求。

    连体弹塑性温度应力舒适度

    基于现场实测的建筑工程基础加筋垫层受力和变形研究

    赵峰王元涛
    92-95页
    查看更多>>摘要:柔性复合地基处理在建筑地基承载力和工后沉降改善中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以山东省济南市某棚户区改造项目为研究对象,运用原位测试的方法对复合地基加筋垫层的受力和变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静力载荷试验荷载的增加,桩间褥垫层的土压力曲线呈非线性增加并趋于稳定的变化,而灰土挤密桩顶部褥垫层的土压力曲线则呈反"S"形;灰土挤密桩顶部褥垫层与桩间褥垫层的土压力比呈现非线波动式增加,荷载0。06MPa至0。12MPa时,压力比略有下降;随着荷载的增加,土工格栅不同角度方向的张拉变形规律大致相同,均呈现反"S"形,土工格栅0°方向和60°方向的变形大致相同,均小于90°方向变形,约为50%;随着静力载荷试验荷载的增加,基础加筋褥垫层荷载-沉降曲线呈现明显的反"S"形,变化规律与土压力大致相同。

    现场实测建筑工程地基基础加筋垫层受力变形

    高校学生公寓建筑设计分析

    郑卫卫
    96-99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迅速,各大高校持续扩招,学生数量逐年增加,学生的住宿环境已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国家针对高校学生住宿环境,制定一系列标准规范,在高校学生公寓建筑设计中,要求综合考虑学生的日常生活与行为需求,改善学生的住宿环境。对此,首先对高校学生公寓建筑的多样性要求进行介绍,然后对高校学生公寓建筑设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结合实例对高校学生公寓建筑设计要点进行详细探究。

    学生公寓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