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砖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砖瓦
砖瓦

邹基

月刊

1001-6945

qiangcai@vip.sina.com

029-85221486

710061

西安市长安南路6号

砖瓦/Journal Block-Brick-Tile
查看更多>>本刊是经国家科委批准面向砖瓦等墙体材料行业的唯一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全国性建材科技期刊。权威报道国家有关行业的方针、政策及最新科研成果、新产品、新设备、新工艺及国内外有关墙体屋面材料的最新发展动态。是广大砖瓦工作者进行学术探讨、技术交流、传播信息的园地。本刊聘行业的资深专家作为编委,全国设有通联站25个,通讯员达400多人,所建的“中国墙材信息网站”是行业最权威、最具影响力的网站之一,杂志社每年在全行业举加技术交流装备展览会一次,每年参会人数超过800人.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既有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鉴定与加固性能分析

    崔建举
    54-56,5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决既有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在加层后的抗震性能问题,以山东省青岛市某多层框架混凝土结构为研究对象,提出新增剪力墙加固方案,运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建筑结构加固前后的抗震性能.结果表明,加固前后楼层结构的振动周期从第3层到第4层时出现陡降,结构加固后振动周期比加固前显著减低;X向和Y向的层间位移角均随着楼层的增加不断减小,且层间位移角从第3层到第4层出现陡降,加固后,X向和Y向层间位移角接近,且远小于加固前层间位移角;X向和Y向的最大层间位移均随着楼层的增加不断减小,且最大层间位移从第1层到第2层出现陡降,加固后,X向和Y向最大层间位移接近,且远小于加固前最大层间位移.

    既有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鉴定加固性能

    机制砂中石粉含量对混凝土性能影响研究

    张丽霞
    57-5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机制砂中石粉含量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机制,通过对A#、B#、C#、D#、E#五种不同石粉含量的人工机制砂进行拌合试验,研究混凝土工作性能、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劈裂强度以及抗渗性等物理性能.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石粉含量的增加,混凝土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劈裂强度普遍降低;在工作性能方面,低石粉含量10%和5%(D#和E#)有助于降低用水量和胶材量,同时表现较好的工作性能.最终结论指出,石粉含量的增加对混凝土性能产生负面影响,但在配合比设计中合理控制石粉含量可优化混凝土的整体性能.

    机制砂石粉含量混凝土性能强度耐久性

    华侨文化视角下的泉州华侨民居探究——以西街宋宅为例

    陈安乔翁昕源施并塑
    60-62页
    查看更多>>摘要:泉州华侨民居是体现泉州华侨文化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民居以中华传统文化为核心,融汇西方的美学和工艺,展现出该时期华侨的审美情趣,对中西文化交融进行了初步探索.以华侨文化为视角,通过实地调研泉州西街宋宅以及阅读相关文献,探析其蕴藏的历史文化价值,加深对华侨民居广度及深度上的理解,促进华侨民居的保护与开发.

    华侨文化泉州民居西街宋宅

    CFRP约束高温后混凝土有限元分析

    刘静雅
    63-66,70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在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Plastic,简称CFRP)约束高温后混凝土静态力学性能试验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大型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进行模拟,首先验证高温后混凝土内部温度场,其次选择合适的混凝土与CFRP材料本构模型,与试验实测CFRP约束高温后混凝土应力-应变曲线进行对比,在试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论证,验证了结果的有效性与可靠性.

    CFRP本构模型混凝土热工参数应力-应变曲线有限元分析

    不同掺量外加剂对高强套筒灌浆料性能的影响研究

    徐驰杨玉海李红霞
    67-7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装配式建筑结构施工过程中高强套筒灌浆料力学性能与外加剂之间的关系,选用几种不同外加剂并制备高强套筒灌浆料,测定膨胀性、强度和流动性等参数并优化材料配合比,探究膨胀剂、减水剂的掺量和不同的水胶比与混合料性能之间关系.结果显示:灌浆料流动性随水胶比提升而增加,但同时混合料强度水平逐渐降低;减水剂的掺入能够帮助改善混合料流动性,但掺量过高时也会导致混合料强度下降;膨胀剂掺量在8%以上时混合料具有良好的膨胀效果,进一步提升膨胀剂掺量至13%以上时,混合料的强度和流动性均快速下降.

    连接套筒灌浆料性能力学性能装配式建筑

    基于BIM技术的绿色建筑性能方案优化研究

    孙倩倩曹宁于保俏于保磊...
    71-7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建筑业高能耗的问题,为了探究基于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的绿色建筑性能分析与优化方法,采用绿色建筑技术降低建筑工程在建设与使用阶段对自然环境的影响,结合具体工程案例,以BIM技术为依托,对建筑的风场环境和光照环境进行了数值仿真分析,进而提出相应的优化方案.研究结果表明:通过BIM技术可以更有效地进行绿色建筑性能的模拟分析,实现建筑设计方案的优化;通过调整窗墙比、风速、光照等参数,能够有效提升建筑的绿色性能,同时保持行人舒适性和建筑能耗的最优化,展示了BIM技术在绿色建筑性能优化中的应用潜力和实践价值.

    绿色建筑方案优化气候条件BIM技术

    基于ABAQUS有限元分析的钢筋混凝土柱扭转性能研究

    瞿帅
    74-76,81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ABAQUS软件,构建钢筋混凝土柱(RC)受扭行为的数值模拟方法,深入探讨RC柱受扭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为RC柱受扭行为的设计与优化奠定理论基础.采用有限元方法对钢筋混凝土的受力性能进行分析,研究了不同配筋率下钢筋混凝土柱构件的抗扭性能.试验结果显示,随着混凝土的强度提高,钢筋混凝土柱剪跨比降低,其初扭刚度和极限抗扭承载力也随之提高.钢筋配筋率、扭转-弯曲比、纵向配筋率、纵向荷载率对构件扭转承载力的影响较大.当轴力之比大于0.4时,其峰值转矩有降低的趋势.剪跨比减小了RC柱的刚性劣化程度,增加了RC柱的抗弯承载力.混凝土的延性指数在纵向配筋7.15%时达到最大.据此提出了RC柱剪跨比为5,RC柱纵筋7.15%,RC柱横筋0.67%.

    钢筋混凝土扭转性能轴向载荷比

    不同弯曲段曲率对超高沥青混凝土心墙受力特性影响分析

    焦玄烨党发宁高俊
    77-81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沥青混凝土心墙坝在水平水压力推动下心墙易产生水力劈裂,通过将两端坝肩处心墙向上游起拱,能够减小心墙中的拉应力及拉应力区域面积,避免心墙产生水力劈裂破坏.采用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心墙两端不同弯曲段长度对沥青混凝土心墙坝的应力及变形影响.计算中采用Duncan-Chang E-B模型作为坝体及心墙材料的本构模型,对大坝填筑和水库蓄水过程进行模拟,将心墙两端弯曲段曲率分别取为5.0×10-4、8.27×10-4、3.0×10-3,以获得不同弯曲段曲率对沥青混凝土心墙和坝体的位移、应力分布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当心墙两端弯曲段曲率取为3.0×10-3时,改善沥青混凝土心墙的受力特性效果最佳,坝体填料和心墙材料满足强度要求.

    弯曲段曲率拉应力区域面积心墙

    混凝土框架结构隔震设计分析

    孟盛世
    82-84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筑抗震性对保障建筑工程安全方面具有重要影响,研究混凝土框架结构隔震设计对保障建筑抗震性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研究中将利用案例分析法,探究隔震模型、隔震支座平面布局设计、隔震层回复力计算要点.由实际应用成果分析可知,所采用摩擦摆隔震支座完全满足相关规范要求,具备较强推广价值.

    混凝土框架结构隔震设计摩擦摆隔震支座

    氧化镁膨胀剂研究

    刘义军
    85-88页
    查看更多>>摘要:氧化镁膨胀剂(MEA)是一种可以有效补偿混凝土收缩的外加剂.系统总结了MEA的制备方法,并对煅烧菱镁矿法制备MEA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汇总分析,煅烧温度、煅烧时间和初始尺寸是决定MEA水化反应活性的关键因素.同时,概述了将不同活性的MEA添加至普通混凝土或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MEA对其收缩补偿效果的影响规律,最后对MEA在混凝土中的减缩模型进行了分析,以期为MEA在混凝土尤其是UHPC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氧化镁膨胀剂(MEA)补偿收缩减缩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