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砖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砖瓦
砖瓦

邹基

月刊

1001-6945

qiangcai@vip.sina.com

029-85221486

710061

西安市长安南路6号

砖瓦/Journal Block-Brick-Tile
查看更多>>本刊是经国家科委批准面向砖瓦等墙体材料行业的唯一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全国性建材科技期刊。权威报道国家有关行业的方针、政策及最新科研成果、新产品、新设备、新工艺及国内外有关墙体屋面材料的最新发展动态。是广大砖瓦工作者进行学术探讨、技术交流、传播信息的园地。本刊聘行业的资深专家作为编委,全国设有通联站25个,通讯员达400多人,所建的“中国墙材信息网站”是行业最权威、最具影响力的网站之一,杂志社每年在全行业举加技术交流装备展览会一次,每年参会人数超过800人.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坑开挖变形对既有建筑物影响分析

    马国强
    56-5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狭长形基坑工程开挖对周边既有建筑物的变形影响,以浙江省杭州市某地下空间深基坑工程为研究对象,运用现场实测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深基坑工程开挖三维数值模拟,研究不同开挖深度时既有建筑物的变形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在平行基坑长边方向上,随着基坑开挖的不断增加,同一监测点的沉降位移不断增加;建筑物的沉降不仅与基坑开挖进程有关,也与监测点所处的位置相关,存在明显的角点效应,越靠近基坑中部,建筑物沉降值越大,建筑物的沉降整体表现为向基坑内部倾斜;在基坑长边法线方向上,距离基坑边线的距离近,其建筑物沉降值越大,且呈现近线性的变化趋势,基坑开挖的深度越大,这种线性变化的斜率越大;各监测点的实测沉降值与模拟沉降值的误差变化范围在±10%内.

    软土地区深基工程施工开挖既有建筑物

    自锁式正四棱柱结构单元的构形参数研究

    赵占伟侯艳芳
    60-64页
    查看更多>>摘要:展开后自锁式折叠网架结构具备自动锁定外形的能力,常用于军事、救灾等场景中.为此,对一种常用的网架基本组成单元,即正四棱柱结构单元的构形设计参数进行了系统研究.基于结构单元的构形设计原理,选取了三个构形设计参数作为研究对象.对系列结构单元的折叠过程进行了有限单元建模分析,探讨了参数取值对关键自锁能力以及折叠展开中截面内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自锁能力及内力幅值曲线的变化趋势一致,且二者均随着控制结构单元外形两个参数值的增加而非线性地减小,而在另一个参数(决定内部节点的位置)情况中则呈相反变化,为保证整体网架结构具备合适的自锁能力需要在合理的参数范围内取值.

    折叠网架自锁参数设计可展结构组装结构

    绿色纤维混凝土带翼缘开洞剪力墙抗震性能研究分析

    雷晓艳
    65-6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升带翼缘开洞剪力墙抗震性能,采用模型模拟法对绿色纤维混凝土带翼缘开洞剪力墙抗震性能进行了研究,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带翼缘开洞剪力墙展开模拟,获取了受压损伤分布图、加载模型图、试件骨架曲线图等,借助图表对数值展开对比分析,明确不同试件的承载力变化、变形能力变化和刚度变化,发现回收钢纤维可以有效提升带翼缘开洞剪力墙的性能.

    绿色纤维混凝土开洞剪力墙抗震性能

    冻融循环下建筑气凝胶复合保温材料制备及性能研究

    赵亚平张海燕
    68-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冻融循环下建筑气凝胶复合保温材料制备及性能,先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SiO2气凝胶,再采用真空浸渍方法将水溶胶吸附到膨胀珍珠岩中,得到膨胀珍珠岩-SiO2气凝胶复合保温材料;对复合保温材料进行冻融循环试验,并测试材料的抗压强度变化和导热系数变化.结果表明:复合保温材料的抗压强度随SiO2气凝胶掺入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复合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随SiO2气凝胶掺入含量的增加而减小,SiO2气凝胶的掺入可以显著提升建筑保温材料的抗冻性能.

    冻融循环建筑气凝胶复合保温材料材料制备材料性能

    深基坑内支撑支护结构变形规律与优化设计研究

    林浩
    71-7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深基坑工程中内支撑支护结构的受力变形问题,提出优化的设计方案,以福建省福州市某建筑工程深基坑项目为研究对象,运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了基坑围护桩在开挖过程中变形规律,并考虑不同围护桩直径的影响,对支护结构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随着深度的增加,不同开挖步序下钻孔灌注桩的水平位移变化规律基本相同,均呈现不断增加后迅速减小,并趋于收敛;在相同的深度范围内,随着开挖深度的增加,钻孔灌注桩的水平位移不断增加,在深度11m以下,不同开挖步序条件下的钻孔灌注桩位移值均小于2.5mm;对比不同桩直径计算工况表明,在工程投资允许的条件下,可以适当将桩基直径优化为800mm,以提高深基坑围护结构的刚度,减小桩的最大水平位移和周边土体的扰动.

    高层建筑深基坑工程内支撑结构变形规律优化设计桩径

    预制装配式剪力墙结构连接构造优化及抗震性能研究

    赵承玉
    74-7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决预制装配式剪力墙水平接缝处在地震作用下的受力连续性问题,以山西省某市装配式高层建筑为研究对象,运用室内物理模拟的方法,建立了2种不同的预制剪力墙结构连接构造方案,研究预制装配式剪力墙结构的骨架曲线、承载能力、耗能能力等.结果表明,"一"字形连接构造和"工"字形连接构造的骨架曲线均呈饱满的"S"形,表明2种预应力装配式剪力墙连接构造均具有良好的耗能能力;"一"字形连接构造和"工"字形连接构造的初始刚度基本相同,但后者的极限承载力约为前者的1.75倍;"一"字形连接构造和"工"字形连接构造的耗能曲线呈现显著差异,两者的耗能在位移小于20mm时接近,而在位移超过20mm后,"工"字形连接构造耗能相比"一"字形连接构造耗能的差值越来越大.

    装配式建筑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预制构件连接构造骨架曲线

    基于山地建筑结构的高层建筑抗震优化设计

    唐健硕
    77-7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山地建筑结构的高层建筑抗震优化设计,提出一种基于桩-土相互作用动力分析的优化设计方法,构建了桩-土相互作用分析模型,引入上接地层拉梁以及改变剪力墙布置的优化方案,实现了地震作用下层间位移差异和层剪力的有效改善.基于桩-土相互作用动力分析模型的优化设计方法,不仅得到了一种具有较好抗震性能的山地建筑高层建筑结构,还能够为工程实践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参考,研究结果可应用于实际山地地区的高层建筑抗震设计工程中.

    山地建筑高层建筑抗震优化结构设计

    装配式建筑构件缺陷检测方法的研究与应用

    罗小进
    80-82,8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装配式建筑在拼装过程中节点灌浆套筒的灌浆不密实缺陷问题,以江苏省苏州市某高层民用建筑为研究对象,在介绍冲击回波法无损检测原理的基础上,运用室内试验的方法制作了灌浆不密实灌浆套筒试件,研究冲击波激振纵波的速度变化规律,分析缺陷的响应特征,并将研究成果运用于现场工程的质量控制.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饱和度(缺陷)的装配式建筑灌浆套筒模型的反射纵波速度二位等值曲线可以精确计算得到灌浆的密实度,冲击回波法在现场实际中的应用具有可行性;实际工程检测得到灌浆等级为优秀的构件比例达到78%,良好等级的构件比例16%,中等等级的构件比例5%,差等级的构件比例1%,经过取样破除验证表明检测结果与实际一致.

    装配式建筑无损检测构件缺陷冲击回波法灌浆密实度灌浆套筒

    考虑施工过程收缩徐变对高层建筑结构影响的试验与理论研究

    庄建新
    83-8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决高层建筑结构在长期荷载作用下收缩徐变的不利因素,以山东省济南市某酒店式公寓为研究对象,运用数值分析的手段,考虑施工过程的影响,研究结构施工完成后、使用20年和使用50年的位移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施工阶段由于收缩徐变引起的高层建筑结构变形在平面上分布不均,建筑平面两端尖角位置的位移发生量较大,最大位移达到-75mm;施工阶段结束后,随着楼层高度的增加,节点位移的变化趋势大致相同,呈现逐步增加,并在30层以后趋于稳定的变化趋势;结构使用20年和50年后,随着楼层高度的增加,节点位移的变化趋势大致相同,呈现近线性增加的趋势;节点位移差呈现分段式变化趋势;时间因素是影响高层建筑收缩徐变变形的重要因素之一,结构的最大位移均随着时间的增加而不断增加,结构使用时间越长,结构的收缩徐变越大,对结构的受力和变形越不利.

    高层建筑施工过程混凝土结构收缩徐变位移差

    装配式结构中半灌浆套筒钢筋连接的本构关系研究

    徐若琳崔永坤
    87-89,9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山东省青岛市某多层装配式商业办公楼为研究背景,运用室内试验的方法,制作了半灌浆套筒头钢筋连接模型,通过单调拉伸试验和反复循环加载试验获得其应力-应变曲线,提出半灌浆套筒头钢筋的本构关系曲线模型.结果表明,钢筋拉伸试件的应力应变曲线大致呈4个阶段的变化过程,分别为弹性变形阶段、屈服变形阶段、塑性非线性变形阶段、塑性破坏阶段;半灌浆套筒试件的应力应变曲线变化过程与单向拉伸钢筋的应力应变曲线不同,应变极限值远远小于钢筋的应变极限值,应力应变曲线大致呈3个阶段的变化过程,分别为弹性变形阶段、屈服变形阶段、塑性破坏阶段;HRB400钢筋的本构关系模型为4段式,半灌浆套筒的本构关系模型为3段式,反复循环加载试验进一步验证了本构关系模型的可靠性.

    装配式建筑半灌浆套筒预制构件本构关系模型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