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砖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砖瓦
砖瓦

邹基

月刊

1001-6945

qiangcai@vip.sina.com

029-85221486

710061

西安市长安南路6号

砖瓦/Journal Block-Brick-Tile
查看更多>>本刊是经国家科委批准面向砖瓦等墙体材料行业的唯一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全国性建材科技期刊。权威报道国家有关行业的方针、政策及最新科研成果、新产品、新设备、新工艺及国内外有关墙体屋面材料的最新发展动态。是广大砖瓦工作者进行学术探讨、技术交流、传播信息的园地。本刊聘行业的资深专家作为编委,全国设有通联站25个,通讯员达400多人,所建的“中国墙材信息网站”是行业最权威、最具影响力的网站之一,杂志社每年在全行业举加技术交流装备展览会一次,每年参会人数超过800人.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高烈度地区某框架结构抗、隔震方案对比

    谢宇飞田海姣狄颖华白忠新...
    87-8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隔震设计通过设置由橡胶隔震支座和阻尼装置等组成的隔震层,降低建筑物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实现结构的减震控制,目前隔震支座在我国已经应用到不少工程中.以高烈度地区某四层框架结构为例,分别用传统的抗震设计、隔震支座设计两种方法进行结构设计,建立相应的计算模型,对比分析两种方案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以及工程经济指标.分析结果表明,采用隔震设计方案后,隔震结构相较于抗震结构的周期增大,层间剪力减小,有较好的减震控制效果,但是,从经济性来看,隔震结构的经济指标要高于抗震结构.

    高烈度地区框架结构橡胶隔震支座经济性

    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施工及抗震性能研究

    王琦
    90-92,9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山东省济南市某多层民用装配式框架剪力墙结构为研究对象,提出了模块化的剪力墙装配施工技术,采用型钢连接节点、塑性可控钢质节点和墙间耗能连梁提高装配式剪力墙的抗震性能,并基于数值模拟试验的方法,分析了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层间位移角以及基底剪力.结果表明,在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X方向,AOM波和OIT波作用下的层间位移角均随着层高呈现二次函数的变化趋势,在12m位置处层间位移角达到峰值;在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Y方向,AOM波和OIT波作用下的层间位移角变化规律存在差异,在15m以下,AOM波作用下的层间位移角小于OIT波作用下的层间位移角,在15m以上则反之;AOM波和OIT波作用下的基底剪力先呈现高频振动后变为低频振动;AOM波作用下的基底剪力峰值为6.81×103kN,而OIT波作用下的基底剪力为5.66×103kN.

    建筑工程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装配式混凝土

    掺入防水外加剂和粉煤灰的混凝土渗透性试验研究

    李盼支左盼盼李越英
    93-95页
    查看更多>>摘要:影响混凝土耐久性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是混凝土的渗透性,防水外加剂对防水混凝土有帮助,同时改善其他属性,如抗压强度和密度.此外,矿物掺合料还能提高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本研究中,进行了烘箱干燥和风干组合的1循环和4循环试验,还侧重于评价粉煤灰和防水外加剂作为混凝土添加剂对降低混凝土透水性的有效性.考虑到以往试验的局限性,自行研制了试验装置.

    透水性粉煤灰耐久性混凝土防水外加剂

    装配式建筑智能低碳建造技术研究

    房延海李健超刘承灵田楠楠...
    96-98,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装配式建筑建造全周期高效节能,能有效降低碳排放超过40%,是实现建筑行业碳达峰和碳中和的重要技术路径,要实现建筑业绿色低碳转型,就离不开建筑工业化、智能建造、低碳建造的深度融合,主要从智能低碳建造方面探索充分发掘装配式建筑相关优势,探索提高装配式建筑建造全周期智能化和低碳化水平的相关技术,期待进一步降低装配式建筑建造周期碳排放指标.

    装配式智能建造低碳建造碳排放

    新型环保型充气芯模空心楼盖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及效益分析

    李供鸿
    99-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同时也对现代建筑的层高、隔声、空间、抗震等提出了更高的使用要求.基于此,新型环保型充气芯模空心楼盖不仅能够很好地满足人们对现代建筑的使用要求,还可降低总体成本、改善使用功能,对此展开分析讨论.

    环保充气芯模空心楼盖效益

    六西格玛理论在桩基施工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李若晗周洪文
    103-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桩基工程是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直接影响到主体结构安全,通过加强桩基工程质量管理对确保桩基施工质量具有一定意义.通过把六西格玛理论与桩基工程施工相结合,依据DMAIC改进方法,可全面系统地找到桩基工程施工的关键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基于此,对桩基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措施进行探讨,为提升我国桩基工程质量提供参考.

    桩基工程六西格玛质量管理桩基施工

    基于BP权重模型的住宅工程管理评价分析

    张宝庆
    106-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介绍了BP权重模型在住宅工程管理评价中的应用背景和意义,构建了基于BP权重模型的住宅工程管理评价模型,包括五个主要评价方面:施工管理、前期管理、成本与合同管理、验收管理以及后期管理.通过实际应用案例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和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较高的有效性和可靠性.总结了研究成果,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研究成果将为住宅工程管理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有助于提高住宅工程管理的水平,促进住宅产业的发展.

    住宅工程管理神经网络项目管理评价模型

    建筑工程创新管理的策略及发展

    郭威
    109-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筑行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尤其是对建筑质量和安全标准方面的要求日益严格,不仅促使行业专业人士重新审视现有的施工管理模式,也迫切要求采纳创新的方法和技术,以提升管理效率和项目质量,确保资源的高效利用.对此,介绍了创新思维融入建筑工程管理中的作用,分析了项目管理模式的创新策略.

    建筑工程管理创新思维

    复杂地质条件下地下室大体积底板防裂施工控制技术研究

    陈雷雷
    112-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地下室大体积底板在温度差异较大时产生体积收缩裂缝的问题,以山东省潍坊市某医院新建综合楼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应力和温度应变基本原理基础上,提出了改善大体积混凝土底板的边界条件、合理配置混凝土底板钢筋和设置诱导缝3个方面的防裂施工控制措施,并运用现场实测手段对底边不同位置的温度应力时程曲线进行监测,分析防裂措施控制效果.结果表明,底板顶部、中部和底部的温度时程曲线均呈现先增后降的趋势,且在浇筑后1d到达温度峰值,顶板的温度时程曲线波动较大,混凝土的内外温差均未超过25℃;顶板的温度应力曲线呈现先增后减的变化规律,应力曲线变化十分剧烈,中部和底部的温度应力则呈现先减后增的变化规律,应力曲线较为平滑,3个部位的温度拉应力均小于混凝土的极限拉应力,表明防裂施工控制措施达到了施工控制效果.

    建筑工程防裂施工复杂地质大体积底板温度控制

    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应用研究

    李伟
    116-118,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混凝土作为高层建筑主要的建筑材料之一,其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围绕高层建筑施工中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的关键因素,探讨和研究了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效果的评估与优化.通过对原材料质量控制、配合比设计与优化、施工过程控制以及环境因素与施工条件的影响进行详细分析,提出了一系列高效的质量控制措施,包括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监控措施以及施工后的质量检查与验收程序,并通过实际工程案例验证了这些措施的有效性,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优化建议.

    高层建筑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配合比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