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植物保护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植物保护
植物保护

吴孔明

双月刊

0529-1542

zwbh1963@263.net

010-62819059

100193

北京圆明园西路2号中国农科院植保所

植物保护/Journal Plant Protection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1963年创刊,由中国植物保护学会和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主办,中国科协主管,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本刊主要报道农作物、果树、园林、蔬菜、花卉、中草药和牧草的病、虫、草、鼠害的发生与防治,新农药、械的应用技术及现代植保科学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发展新动向等内容。曾多次荣获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中国科协优秀期刊奖,2003年荣获国家期刊奖提名奖。本刊已被《CAB (英国)》、《Agrindex (FAO)》、《美国化学文摘》、《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生物学文摘》、《中国农业文摘数据库》、《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等国内外重要的数据库和科技文摘期刊收录,是我国《中国期刊网》、《万方数字化期刊群》的源期刊。  读者对象:植保科技人员、农林院校师生、农药企业、植物医生、各级农技干部、园林、园艺工作者、科技专业户和广大农民朋友。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氯氟吡啶酯对稻田杂草的室内除草活性及田间药效评价

    范洁群温广月曲明清王伟民...
    266-272页
    查看更多>>摘要:氯氟吡啶酯是美国陶氏益农公司最新研制开发的芳基吡啶甲酸酯类除草剂.为了明确其在水稻田的应用技术,采用温室盆栽法测定了氯氟吡啶酯对稻田主要杂草的防效以及对8个水稻品种的安全性,同时开展了田间药效评价试验.温室测定结果表明,氯氟吡啶酯对鸭舌草、鳢肠、耳基水苋、碎米莎草、异型莎草和稗均有较好的除草活性,对千金子的除草活性相对较差.氯氟吡啶酯对上述杂草的GR90分别为12.8、13.0、13.1、16.0、16.0、26.0 g/hm2和59.1 g/hm2(有效成分剂量,下同).水稻安全性测定结果表明,氯氟吡啶酯36、45、54 g/hm2于水稻4~5叶期喷施,对供试的8个水稻品种生长安全,未见产生药害症状.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氯氟吡啶酯13.5 g/hm2对鸭舌草、耳基水苋和异型莎草的防效高达90%以上,防除稻田稗时,需提高使用剂量至27 g/hm2.喷施氯氟吡啶酯13.5~54 g/hm2提高了水稻产量,与清水对照处理相比,增产24.89%~31.90%.综上,氯氟吡啶酯是一个速效、广谱且对水稻生长安全的除草剂品种,在我国稻田杂草治理中具有很好的推广前景和价值.

    氯氟吡啶酯水稻除草活性杀草谱

    甘肃省马铃薯粉痂病品种抗病性及防治药剂筛选

    惠娜娜王立郑果张大为...
    273-277,2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马铃薯粉痂病菌Spongospora subterranea引起的粉痂病已成为甘肃省马铃薯生产上的重要病害之一,发生面积及危害程度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严重威胁马铃薯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研究马铃薯不同品种对粉痂菌的抗性并筛选高效防治药剂,是控制该病扩散蔓延最为直接和有效的手段,对马铃薯粉痂病的综合治理具有重要意义.本试验对甘肃省马铃薯主栽品种对粉痂病抗病性及田间防治药剂开展了系统研究,抗病性测定结果表明:22个品种块茎上均可感染粉痂病,发病率为25.00%~100.00%,病情指数为6.67~68.33,平均病情指数为29.45.从发病率和病情指数综合评价,'冀张薯12号'对粉痂病有较好的抗性.田间药剂筛选试验结果表明:10亿cfu/g多黏类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100倍液和0.3%四霉素水剂50倍液播前种薯浸种处理均对马铃薯粉痂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防效分别为60.50%和60.22%,显著高于其他处理;0.3%四霉素水剂30倍液和10亿cfu/g多黏类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45倍液于马铃薯花期时进行灌根处理,对粉痂病的防效分别为56.00%和52.87%,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因此,甘肃省马铃薯粉痂病发生严重区域建议种植'冀张薯12号',生产中可使用10亿cfu/g多黏类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100倍液、0.3%四霉素水剂50倍液播前种薯浸种处理或0.3%四霉素水剂30倍液、10亿cfu/g多黏类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45倍液花期灌根处理,降低粉痂病的发生率和严重度.

    马铃薯粉痂病抗病性药剂筛选

    11种除草剂对小麦田恶性杂草阿拉伯婆婆纳的防除效果

    吴翠霞张勇殷复伟周超...
    278-28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我国黄淮海冬麦部分区域恶性杂草阿拉伯婆婆纳,开展了田间茎叶处理除草剂筛选试验,并比较了不同施药时期防效的差异.结果表明,防除阿拉伯婆婆纳,越冬前施用除草剂的防效优于返青期施药,可选择10%苯磺隆可湿性粉剂27.00 g/hm2,或56%2甲4氯钠可溶粉剂1 260.00 g/hm2,或40%唑草酮水分散粒剂36.00 g/hm2,或25%辛酰溴苯腈乳油562.50 g/hm2,或4%啶磺草胺可分散油悬浮剂16.90 g/hm2于2叶期左右进行茎叶喷雾,除草彻底,持效期长,药后150 d防效仍接近100%.

    小麦田恶性杂草阿拉伯婆婆纳防除效果

    4种药剂及其混配组合对甘薯地下害虫的田间防效

    兰孟焦吴问胜肖满秋潘皓...
    283-28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地下害虫是甘薯生产中的重要害虫,近年来其发生程度日趋严重.为有效防治甘薯地下害虫,筛选高效低毒的杀虫剂,使用4种药剂及其混配组合在江西南昌、余江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4种药剂及其混配组合防治甘薯地下害虫均有效,其中10%噻虫嗪微囊悬浮剂(15.0 kg/hm2)、30%辛硫磷微囊悬浮剂+10%噻虫嗪微囊悬浮剂(15.0 kg/hm2+15.0 kg/hm2)、30%辛硫磷微囊悬浮剂+10%噻虫嗪微囊悬浮剂(15.0 kg/hm2+7.5 kg/hm2)的防效较好,7%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0.15 kg/hm2)和5%毒死蜱颗粒剂(90.0 kg/hm2)防效较差.综合考虑虫咬率、虫情指数、防治效果、商品率和鲜食产量5个指标,30%辛硫磷微囊悬浮剂+10%噻虫嗪微囊悬浮剂(15.0 kg/hm2+7.5 kg/hm2)可有效防治甘薯地下害虫,对作物安全,增产效果明显,可进一步试验示范和推广使用.

    甘薯地下害虫药剂防治效果

    酿造用高粱土壤处理除草剂筛选

    李雪孔祥清刘明金永玲...
    289-295页
    查看更多>>摘要:酿造用高粱田土壤处理除草剂种类较少,常用的除草剂配方中多数含有莠去津,筛选不含莠去津且药效较好的除草剂配方,具有较好的实践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选取72%异丙甲草胺乳油、38%莠去津悬浮剂、25%二氯喹啉酸悬浮剂、33%二甲戊灵乳油、48%麦草畏水剂、75%噻吩磺隆水分散颗粒剂、15%硝磺草酮悬浮剂6种除草剂进行混配.通过田间试验进行安全性、除草效果及对高粱产量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38%莠去津悬浮剂+72%异丙甲草胺乳油、72%异丙甲草胺乳油+48%麦草畏水剂、38%莠去津悬浮剂+48%麦草畏水剂对高粱具有安全性高、除草效果好、提高产量的特点,30 d除草株总防效分别为96.5%、97.4%、93.4%,增产23.9%、23.6%和22.2%.在效益方面,莠去津+异丙甲草胺略高于异丙甲草胺+麦草畏.考虑到莠去津的长残留性及对生态的影响,建议使用72%异丙甲草胺乳油+48%麦草畏水剂.

    酿造用高粱除草剂安全性除草效果产量

    几种杀菌剂对小麦茎基腐病的防治效果

    徐飞韩自行宋玉立刘伟...
    296-302页
    查看更多>>摘要:小麦茎基腐病是小麦上重要的真菌性茎基部病害,在黄淮海冬麦区呈广泛流行态势,对我国小麦生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本研究评价了不同拌种剂、拔节期喷施杀菌剂以及两者结合使用对小麦茎基腐病的防治效果.药剂拌种防治结果表明:60 g/L戊唑醇FS、25 g/L咯菌腈FS和25%氰烯菌酯SC拌种处理能显著降低苗期病株率,其病株防治效果为63.6%~100%.药剂拌种对灌浆期小麦茎基腐病的病情指数防治效果受到年份和地点的影响.2018年开封和2020年内黄的25%氰烯菌酯SC、2019年温县和2020年内黄的30 g/L苯醚甲环唑FS和2020年内黄的30%丙硫菌唑OD拌种可以显著降低小麦灌浆期的病情指数;在2019年温县的25%氰烯菌酯SC和2018年开封的30 g/L苯醚甲环唑FS均不同程度地降低了病情指数,但未达到显著水平.综上所述,25%氰烯菌酯SC、30 g/L苯醚甲环唑FS和30%丙硫菌唑OD拌种处理的灌浆期病情指数防治效果为12.8%~85.1%,增产1.2%~13.1%.拔节期喷施杀菌剂的结果表明:30%多·酮SC、30%丙硫菌唑OD和50%多菌灵WP在小麦拔节期喷雾防治能够显著降低灌浆期的病情指数,病情指数防效为49.5%~59.2%;白穗率防治效果为9.5%~17.9%;病茎率防治效果为46.7%~61.4%;除30%丙硫菌唑OD外,其他2种药剂处理可使小麦增产5.0%~6.1%.药剂拌种结合拔节期喷施杀菌剂的结果表明:25%氰烯菌酯SC(药种比5∶1 000)单独拌种处理或30 g/L苯醚甲环唑FS(药种比3∶1 000)拌种结合拔节期30%多·酮SC(1 200 mL/hm2)喷雾能够有效降低病情指数24.1%~26.0%,并提高产量10.0%~15.3%.

    小麦茎基腐病药剂防治杀菌剂氰烯菌酯丙硫菌唑

    7种苗后除草剂对菵草的除草活性以及对小麦的安全性评价

    李涛袁国徽钱振官杨伟萍...
    303-30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筛选对菵草高效且对小麦安全的除草剂品种,采用温室盆栽法测定了 7种苗后除草剂对菵草的除草活性以及对小麦的安全性.结果表明,5%唑啉草酯EC和15%炔草酯WP对菵草防效优异,ED90仅为各自田间登记低剂量的1/3和1/2;50%异丙隆WP和7.5%啶磺草胺WG对菵草防效较好,ED90与各自田间登记高剂量相当;69 g/L精噁唑禾草灵EW、30 g/L甲基二磺隆OD和70%氟唑磺隆WG对菵草的防效相对较差,ED90约为各自田间登记高剂量的2.6、1.4倍和1.5倍.小麦安全性测定结果表明,5%唑啉草酯EC和15%炔草酯WP在小麦和菵草之间的选择性指数最高,分别为8.7和7.0;其次是50%异丙隆WP、7.5%啶磺草胺WG和70%氟唑磺隆WG,选择性指数分别为3.3、2.3和2.2;69 g/L精噁唑禾草灵EW和30 g/L甲基二磺隆OD在小麦和菵草之间的选择性指数均小于2.综合考虑除草效果及安全性,5%唑啉草酯EC和15%炔草酯WP可作为小麦田防除菵草的优选药剂,50%异丙隆WP和7.5%啶磺草胺WG可作为小麦田防除菵草的备选或轮换药剂,而69 g/L精噁唑禾草灵EW、30 g/L甲基二磺隆OD和70%氟唑磺隆WG不适合在以菵草为优势种群的小麦田使用.

    菵草小麦茎叶处理剂除草活性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