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植物保护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植物保护
植物保护

吴孔明

双月刊

0529-1542

zwbh1963@263.net

010-62819059

100193

北京圆明园西路2号中国农科院植保所

植物保护/Journal Plant Protection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1963年创刊,由中国植物保护学会和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主办,中国科协主管,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本刊主要报道农作物、果树、园林、蔬菜、花卉、中草药和牧草的病、虫、草、鼠害的发生与防治,新农药、械的应用技术及现代植保科学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发展新动向等内容。曾多次荣获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中国科协优秀期刊奖,2003年荣获国家期刊奖提名奖。本刊已被《CAB (英国)》、《Agrindex (FAO)》、《美国化学文摘》、《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生物学文摘》、《中国农业文摘数据库》、《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等国内外重要的数据库和科技文摘期刊收录,是我国《中国期刊网》、《万方数字化期刊群》的源期刊。  读者对象:植保科技人员、农林院校师生、农药企业、植物医生、各级农技干部、园林、园艺工作者、科技专业户和广大农民朋友。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聚氯乙烯薄膜对新型土壤熏蒸剂二甲基二硫阻隔性研究

    张毅曹坳程焦志伟郝宝强...
    74-8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筛选适合的聚氯乙烯(PVC)薄膜替代目前广泛使用的聚乙烯(PE)薄膜配合二甲基二硫(DMDS)进行土壤消毒使用,本研究使用薄膜阻隔性测定装置、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阻隔性模拟及DMDS浓度测定,开展了 7种PVC膜对DMDS阻隔性能的测定试验,并评价了温度、湿度对其阻隔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供试PVC薄膜对DMDS的阻隔性均优于PE薄膜,但阻隔性随温度升高显著降低,湿度对其阻隔性无显著影响.增塑剂对PVC薄膜阻隔性能不产生显著影响,但纳米颗粒添加物对PVC薄膜阻隔性能有显著影响,添加糊树脂的高聚合度PVC薄膜阻隔性最好.本研究表明PVC薄膜对DMDS具有很好的阻隔性,在特定环境下可取代PE薄膜的应用,但需田间试验进一步确定其控制DMDS逸散的效果.

    二甲基二硫阻隔性聚氯乙烯薄膜温度湿度

    朱红毛斑蛾和花胸姬蜂对虫害诱导榕树挥发物的触角电位及行为反应

    管维康王小云陆温张志林...
    81-8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朱红毛斑蛾Phauda flammans是一种寡食性害虫,仅取食小叶榕Ficus concinna和垂叶榕F.benjamina.花胸姬蜂Gotra octocinctus是其幼虫的优势寄生性天敌.研究朱红毛斑蛾及花胸姬蜂对朱红毛斑蛾为害小叶榕和垂叶榕后诱导产生的挥发物的触角电位及行为反应可为实施"推-拉"策略防控朱红毛斑蛾提供基础资料.基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um,GC-MS)和气相色谱-触角电位联用(gas chromatography-electroantennagraphic detection,GC-EAD),从受朱红毛斑蛾幼虫为害的小叶榕和垂叶榕虫害叶挥发物中筛选出对朱红毛斑蛾和花胸姬蜂雌雄成虫有电生理活性的物质,基于Y形嗅觉仪,测定朱红毛斑蛾和花胸姬蜂雌雄成虫对虫害叶挥发物成分的行为反应.结果表明,朱红毛斑蛾为害小叶榕和垂叶榕后,虫害叶中共分离出57种挥发物成分,其中,共有27种能引起朱红毛斑蛾雌雄虫的触角电位反应,在小叶榕和垂叶榕虫害叶片挥发物中同时存在的有11种.其中,两种榕树虫害叶特有的5种挥发物(β-月桂烯、β-罗勒烯、(-)-ɑ-蒎烯、β-石竹烯和α-金合欢烯)均能引起花胸姬蜂雌雄成虫的触角电位反应.与健康叶挥发物混合物相比,受朱红毛斑蛾幼虫为害后释放的挥发物成分混合物对朱红毛斑蛾和花胸姬蜂雌雄成虫均具有更强的吸引作用.结果提示在生产上可使用朱红毛斑蛾为害后诱导的榕树挥发物成分混合物实施"推-拉"防控策略.

    虫害诱导挥发物朱红毛斑蛾花胸姬蜂触角电位行为反应

    对草地贪夜蛾有嗅觉生理活性的玉米和水稻挥发物组分

    陈萍刘丹丹修小鉴于晶...
    90-97,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入侵我国的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J.E.Smith)严重为害玉米但极少为害水稻.本研究旨在明确对草地贪夜蛾有嗅觉生理活性的玉米和水稻挥发物组分.笼罩试验表明,草地贪夜蛾偏好在玉米上产卵,触角切除后在玉米上的产卵量下降.采用动态顶空吸附法收集玉米和水稻挥发物,利用气相色谱-触角电位联用仪(GC-EAD)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定性确定挥发物中活性组分,发现玉米和水稻挥发物中分别有12种和10种能引起草地贪夜蛾嗅觉反应的活性组分,分属于绿叶气味、萜类物质、脂肪族化合物、芳香族化合物.其中,8种组分为玉米和水稻共有,4种玉米特有,2种水稻特有.采用触角电位仪测定草地贪夜蛾对不同浓度挥发物组分的触角电位反应(EAG),发现EAG反应随浓度(0.1~100μg/μL)增大而增强,但对某些组分的EAG反应在一定浓度后趋于稳定.癸醛、壬醛、反-2-己烯醛、反-2-己烯醇能引起草地贪夜蛾强烈的EAG反应.综上所述,玉米和水稻挥发物中对草地贪夜蛾有嗅觉生理活性的组分存在差异,这为进一步明确草地贪夜蛾对玉米和水稻的产卵选择行为奠定基础.

    草地贪夜蛾植物挥发物触角触角电位GC-EAD

    小麦叶锈菌越夏与气象因子相关性初步分析

    夏小双李泓甫张芹芹高利...
    98-103,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小麦叶锈病是一种严重威胁小麦安全生产、依靠气流传播的真菌病害,近年来发生呈逐年加重趋势.为明确气象因子对小麦叶锈菌越夏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对全国698个气象站点7月-8月最热10 d的日均温和平均日最高气温进行回归分析,对7月-8月0 cm平均地温、平均风速、平均降水量、平均日照时数和平均相对湿度进行空间插值,提取了 93个小麦叶锈菌越夏调查点的气象数据,再与调查点小麦叶锈菌能否越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小麦叶锈菌越夏与7月-8月最热10 d日均温和最热10 d平均日最高气温之间存在极显著相关性(P<0.01),与其他气象因子相关性不显著(P>0.05),结果为小麦叶锈病的越夏区划奠定了基础.

    小麦叶锈病越夏气象因子回归分析地理信息系统相关性分析

    复合性状转基因棉对斜纹夜蛾幼虫取食行为及营养代谢的影响

    丛胜波许冬杨妮娜王玲...
    104-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采用培养皿叶盘法和烘干法研究了常规棉'Daiza 24C'、单价抗虫棉'GK19'和复合性状转基因抗虫棉'Daiza 24'对斜纹夜蛾幼虫选择、取食及营养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非选择性条件下,虽然有较多的斜纹夜蛾1龄和3龄幼虫在'Daiza 24'叶片上停留,但对其的取食量均显著低于'Daiza 24C'和'GK19',表现出明显的拒食现象.在可选择条件下,取食'Daiza 24'的1龄和3龄幼虫比例均随时间延长呈逐渐下降趋势,对'Daiza 24'叶片表现出显著忌避行为,趋向于取食'Daiza 24C'和'GK19'.'Daiza 24'对斜纹夜蛾3龄幼虫的相对生长率、相对取食量、食物利用率、食物转化率、近似消化率均存在显著影响,而对5龄幼虫,取食'Daiza 24'的幼虫除相对生长率和相对取食量显著低于取食'Daiza 24C''GK19'的幼虫外,其他营养指标在取食不同品种间差异均不显著.以上研究结果表明,斜纹夜蛾1龄和3龄幼虫对'Daiza 24'表现出显著的拒食和忌避行为,'Daiza 24'对斜纹夜蛾低龄幼虫的营养代谢存在显著影响,但对高龄幼虫营养代谢的影响较弱.

    复合性状转基因棉花斜纹夜蛾取食行为营养代谢

    防治芹菜上重要害虫的替代药剂筛选及其膳食暴露风险评估

    李晓贝周昌艳苟春林杨静...
    111-117,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筛选防治芹菜上重要害虫的替代药剂,在上海市及银川市开展5%吡虫啉颗粒剂、0.5%阿维菌素颗粒剂及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在芹菜上的田间试验,通过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3种农药在芹菜上的残留量,并分别对3种农药进行膳食暴露风险评估.结果表明,5%吡虫啉颗粒剂、0.5%阿维菌素颗粒剂及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分别以推荐剂量施用于芹菜后,收获期吡虫啉及阿维菌素在芹菜上最大残留量分别为0.97 mg/kg及0.01 mg/kg,氯虫苯甲酰胺安全间隔期内(1 d)在芹菜上的最大残留量为5.24 mg/kg,均低于其在芹菜上的最大残留限量值.中国居民摄入吡虫啉、阿维菌素、氯虫苯甲酰胺的慢性暴露风险(%ADI)最大值为5.17%,急性暴露风险(%ARfD)最大值为11.20%,均远低于100%,膳食暴露风险低.结果表明吡虫啉、阿维菌素、氯虫苯甲酰胺可替代高毒农药用于芹菜上关键虫害的防治.

    芹菜吡虫啉阿维菌素氯虫苯甲酰胺风险评估

    温度对茶银尺蠖成虫寿命和产卵量的影响

    耿书宝侯贺丽张洁乔利...
    118-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索温度对茶银尺蠖Scopula subpunctaria成虫寿命和产卵量的影响.本研究测定了茶银尺蠖成虫在8个温度(13、16、19、22、25、28、31℃和33℃)下的寿命和产卵量.结果表明,温度对茶银尺蠖单雌产卵量、成虫寿命和雌成虫产卵前期、产卵期、产卵后期均有显著影响.在13、16、19、22、25、28、31℃和33℃下,其单雌产卵量分别为(148.3±13.58)、(168.6±17.44)、(219.5±21.74)、(279.9±24.59)、(250.0±19.94)、(64.7±17.09)、(54.3±16.29)、(15.4±2.93)粒.在13~33℃范围内,随着温度升高,雌成虫寿命从(33.9±1.97)d缩短到(10.8±0.45)d,雄成虫寿命从(23.8±1.14)d缩短到(8.1±0.34)d.在31℃下,雌雄成虫的寿命差异不显著,其他温度处理时,雄成虫寿命均显著短于雌成虫.雌成虫的产卵期在13℃时为(24.6±1.46)d,当温度升高至33℃时,产卵期缩短到(4.2±0.40)d.本研究可为茶银尺蠖的室内饲养、产卵模型的构建和其他相关基础研究提供重要的数据,也可为茶银尺蠖的田间种群数量增长、年发生代数和发生量预测预报提供参考依据.

    茶银尺蠖温度产卵量寿命

    巴氏新小绥螨溴氰菊酯抗药性品系对常见药剂的交互抗性及其种群参数分析

    张倩成立新温彩霞常静...
    126-130,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明确巴氏新小绥螨Neoseiulus barkeri溴氰菊酯抗性品系对常用杀虫(螨)剂的交互抗性水平及生物适合度,为巴氏新小绥螨抗药性品系田间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本文应用玻片浸渍法测定了巴氏新小绥螨溴氰菊酯抗性品系对12种杀虫(螨)剂的交互抗性,采用种群生命表评价了其生长发育及繁殖情况.结果显示,相对于巴氏新小绥螨敏感品系,溴氰菊酯抗性品系(226.38倍)对供试的其他6种拟除虫菊酯类药剂均存在交互抗性,尤其对氯氟氰菊酯的交互抗性倍数最高,达到2 210.91倍.对噻虫嗪、毒死蜱和乙螨唑的交互抗性分别是116.46、110.71倍和20.43倍,对丁硫克百威、阿维菌素和哒螨灵无交互抗性.对其生物适合度研究发现,溴氰菊酯抗性品系相较于敏感品系,前若螨期和产卵前期显著缩短,产卵期和单雌总产卵量显著增加.上述结果表明,巴氏新小绥螨溴氰菊酯抗性品系对10种常用杀虫(螨)药剂产生了不同水平的交互抗性,且其繁殖率显著增加,推荐在田间推广应用.

    巴氏新小绥螨溴氰菊酯抗药性品系交互抗性生长发育

    不同环境因素对苘麻种子萌发及出苗的影响

    耿志同韩玉军张永倩陶波...
    131-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苘麻Abutilon theophrasti Medikus具有生长旺盛、结籽量大和适应性强等特点,已成为多种农田中的恶性杂草,研究环境条件对苘麻萌发的影响对进一步探究其生物学特性与综合防治技术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室内试验研究温度、光照、酸碱度、水分胁迫、盐胁迫与苘麻种子萌发及埋土深度与其出苗的关系.结果表明,在10~35℃下苘麻种子均可萌发,20~30℃为其最适萌发温度范围;种子萌发对光照不敏感;适应pH范围广,在pH 4~9条件下种子发芽率均在70%以上;水势在-0.2~0 MPa范围内种子发芽率最高,当水势小于-0.7 MPa时,种子萌发受到完全抑制;有较强的耐盐性,NaCl浓度为160 mmol/L时发芽率超过40%;种子对播种深度适应性较强,覆盖不超过8 cm的土层均可出苗.

    苘麻萌发出苗环境条件

    2种蚜虫在蚕豆上适合度的研究

    张瑶瑶周岳阳徐青秦秋菊...
    136-141,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明确豌豆修尾蚜Megoura crassicauda和豆蚜Aphis craccivora在蚕豆上适合度的差异,从中选出适合度较高的蚜虫用于天敌昆虫的大规模繁殖,对两种蚜虫在蚕豆上的发育参数进行了观察并建立了生命表.结果表明:2种蚜虫的成虫历期和世代周期差异虽不显著,但豌豆修尾蚜的若虫历期6.66 d显著低于豆蚜的7.86 d.产蚜量曲线中,豌豆修尾蚜的产蚜量在前期虽迅速增加,但2种蚜虫的生殖力参数差异均不显著.存活率曲线中,豌豆修尾蚜在蚕豆上14~30.5 d时的存活率低于豆蚜,30.5 d后开始高于豆蚜,且其整体存活率曲线比较稳定.生命参数表中,豌豆修尾蚜的周限增长率和内禀增长率分别为1.38和0.32,均高于豆蚜的1.33和0.29.综上,相较豆蚜,豌豆修尾蚜在蚕豆苗上的适合度、存活稳定性更高,更适合在蚕豆上大量扩繁,在蚜虫天敌规模化生产中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

    豌豆修尾蚜豆蚜适合度发育历期繁殖力生命参数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