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植物保护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植物保护
植物保护

吴孔明

双月刊

0529-1542

zwbh1963@263.net

010-62819059

100193

北京圆明园西路2号中国农科院植保所

植物保护/Journal Plant Protection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1963年创刊,由中国植物保护学会和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主办,中国科协主管,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本刊主要报道农作物、果树、园林、蔬菜、花卉、中草药和牧草的病、虫、草、鼠害的发生与防治,新农药、械的应用技术及现代植保科学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发展新动向等内容。曾多次荣获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中国科协优秀期刊奖,2003年荣获国家期刊奖提名奖。本刊已被《CAB (英国)》、《Agrindex (FAO)》、《美国化学文摘》、《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生物学文摘》、《中国农业文摘数据库》、《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等国内外重要的数据库和科技文摘期刊收录,是我国《中国期刊网》、《万方数字化期刊群》的源期刊。  读者对象:植保科技人员、农林院校师生、农药企业、植物医生、各级农技干部、园林、园艺工作者、科技专业户和广大农民朋友。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枣园绿盲蝽越冬卵的空间分布及诱集管诱集效率

    朱琴王辉宋鲜梅赵龙冬...
    273-27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明枣园绿盲蝽越冬卵的空间分布特点,并验证自制越冬卵诱集管的诱集效果,于2019年和2020年11月在宁夏灵武长枣园采用棋盘式取样法调查了枣树当年休眠期枣枝剪口、枣股和翘皮缝处的绿盲蝽越冬卵分布情况,并分别于当年9月使用自制诱集管(仿真枝条剪口)收集绿盲蝽越冬卵,对其进行防效评价.结果表明,绿盲蝽越冬卵在枣树各部位带卵率依次为树体中部>树体内膛>树体下部>树体上部.诱集管中填充物紧实度为0.94 g/cm3的诱集管带卵率显著低于紧实度为0.58 g/cm3 的,4 mm直径的诱集管平均卵量显著低于6.4 mm直径和9 mm直径,诱集管带卵率占比67.47%~73.92%,平均卵量占比22.07%~30.17%.调查结果表明田间布设紧实度为0.58 g/cm3和直径6.4 mm的诱集管,可有效地收集绿盲蝽越冬代卵.为枣园绿盲蝽的绿色生态防控提供了应用技术支撑.

    绿盲蝽越冬卵枝剪口诱集管

    我国小麦产区间病害发生与损失差异比较研究

    王也蒋沁宏车琳李春广...
    278-28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系统全面地掌握我国各产区小麦病害的发生情况,本文重点分析了我国小麦五大产区(华东麦区、华中麦区、华北麦区、西北麦区和西南麦区)小麦锈病、赤霉病、白粉病、纹枯病、黑穗病、根腐病和全蚀病的发生及防控情况.结果表明:我国小麦病害发生危害具有区域性特点,华东和华中麦区小麦纹枯病和赤霉病发病面积较大,且造成产量损失占比远超其余三大产区;华北麦区以白粉病发生最重;西北和西南麦区锈病和白粉病发生最重.我国小麦病害防治效果显著,华东和华中麦区赤霉病、纹枯病的年均挽回损失率均在80%以上;华北麦区年均挽回损失率最高的病害是白粉病(84.43%);西北和西南麦区对锈病年均挽回损失率分别为78.20%和85.26%;黑穗病、根腐病和全蚀病挽回损失率较低.

    小麦主产区小麦锈病小麦赤霉病小麦病害植保统计

    云南辣椒正番茄斑萎病毒属病毒的分子鉴定

    桂敏高雪贾志强杜磊...
    286-292,301页
    查看更多>>摘要:辣椒是云南省主要经济作物之一,近年来病毒病尤其是正番茄斑萎病毒属病毒发病严重,影响了辣椒产量和品质.利用RT-PCR技术对从云南辣椒主产区采集的疑似感染正番茄斑萎病毒属病毒的25份辣椒样品进行分子鉴定,结果显示,12份样品检测出正番茄斑萎病毒属病毒,检出率为48.0%,其中6份是番茄斑萎病毒tomato spot-ted wilt orthotospovirus(TSWV),检出率为 24.0%;5 份是番茄环纹斑点病毒 tomato zonate spot orthotospovirus(TZSV),检出率为20.0%;有1份是TSWV和TZSV复合侵染,检出率为4.0%,这是在云南辣椒生产上首次发现TSWV和TZSV的复合侵染.通过鉴定,初步了解正番茄斑萎病毒属病毒在云南辣椒生产中的发生情况和种类,为制定云南地区该属病毒的防治策略提供理论依据.

    辣椒正番茄斑萎病毒属分子鉴定云南

    辽宁省药用植物白鲜病害种类调查及病原鉴定

    智慧周如军郝宁李自博...
    293-3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白鲜为我国传统药用植物,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药用价值,近年来在辽宁省大面积人工种植.为明确白鲜主要病害种类及发生危害情况,2018年-2020年生长季在辽宁省本溪、清原和西丰等主要种植地区进行了病害系统调查.调查和鉴定结果发现,危害白鲜生产的主要病害有5种,分别为由Phoma dictamnicola引起的茎点霉叶斑病、由 Paracercospora dictamnicola 引起的灰斑病、由 Rhizoctonia solani 引起的立枯病、由 Fusarium oxysporum 引起的根腐病和由Meloidogyne hapla引起的根结线虫病,并对各病害症状进行了详细描述.其中茎点霉叶斑病、灰斑病和立枯病分布广且危害较重,病害种类和发病情况地区间差异较大.立枯病主要发生在一年生育苗田,病株率一般为0.6%~19.0%,灰斑病和茎点霉叶斑病主要发生在生产田,病株率分别为38.2%~100.0%和17.6%~99.0%.研究结果将为白鲜病害的准确识别诊断及综合防控策略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药用植物病害白鲜病害调查发生危害病原鉴定

    江西省山药病原线虫种类鉴定及地理分布

    吴彩云范琳娟徐雪亮刘子荣...
    302-30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明确江西省山药病原线虫的种类及地理分布,对采自主产区的157份山药样品进行了线虫分离与形态学鉴定,并对主要病原线虫种类进行rDNA-ITS和28S的序列比对和种群系统进化分析.形态学和分子鉴定结果表明:山药病原线虫种类为咖啡短体线虫Pratylenchus coffeae和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调查结果表明,咖啡短体线虫在江西省大部分山药产区广泛分布,是优势种群.吉安市永丰县和泰和县山药线虫危害最为严重,山药样品中线虫检出率分别为66.7%和88.9%.南方根结线虫在江西省山药产区不是优势种群,呈零星发生.此外,山药样品中存在两种线虫的单一种群侵染和复合种群侵染,分别占总样品数的87.1%和12.9%.综上,本研究明确了江西省山药主产区病原线虫的优势种是咖啡短体线虫,为江西省山药病原线虫的科学防控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山药咖啡短体线虫南方根结线虫系统进化地理分布

    3种茎叶处理除草剂在胡麻田的最佳施药期研究

    姜延军岳德成柳建伟石晓瑛...
    310-317,33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筛选出对胡麻安全、对杂草防效优良的茎叶除草剂最佳喷施时期,田间测定了 400 g/L 2甲·溴苯腈EC 1 500 mL/hm2、56%2甲4氯钠SP 1 200 g/hm2和40%2甲·辛酰溴EC 1 275 mL/hm2在不同时期喷施对胡麻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对田间杂草的防效.通过对胡麻株高、鲜重、产量及控草效果综合分析看出:400 g/L 2甲·溴苯腈EC在胡麻株高5 cm、56%2甲4氯钠SP在胡麻株高2.5~5 cm、40%2甲·辛酰溴EC在胡麻株高5~10 cm喷施,对胡麻株高的抑制作用均能在成熟期降至微弱或无影响,对胡麻鲜重的抑制作用均能提早减轻至微弱甚至无影响;胡麻生物产量分别较人工除草增加9.66%、-6.25%~-1.77%和7.19%~9.97%,胡麻籽粒产量分别较人工除草增加5.39%、-0.86%~-0.47%和-0.56%~5.45%;对阔叶杂草株防效分别达到81.82%、51.46%~73.88%和51.91%~67.21%,对阔叶杂草鲜重防效分别达到98.99%、88.96%~96.33%和91.26%~94.47%.可见,参试除草剂在上述时期喷施对胡麻安全、对杂草防效理想,可大面积推广.

    杂草防除胡麻苗后除草剂安全性最佳喷施时期

    2株感染蠼螋的球孢白僵菌的分离鉴定及对草地贪夜蛾的毒力

    温绍海庞继鑫杜广祖陈斌...
    318-323,362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采自玉米田自然罹病蠼螋成虫上的病原菌进行分离培养,结合形态学和rDNA-ITS序列分析,对分离纯化获得的2株病原菌进行生物学特性测定及种类鉴定,并采用浸渍法测定了 2株病原菌对草地贪夜蛾3龄幼虫的毒力.结果表明,从自然罹病的2头蠼螋分离获得的病原菌均为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编号为YY-1和HNC-1.在25℃下,YY-1和HNC-1菌株在SDAY培养基上菌落直径日增长速率分别为(3.06±0.20)mm/d和(4.57±0.23)mm/d,培养第 15 天时产孢量分别为(5.20±1.06)×107个/cm2和(1.83±0.47)×108 个/cm2.球孢白僵菌YY-1和HNC-1对草地贪夜蛾3龄幼虫均具有致病力,其中在1.0×108个/mL浓度下第8天草地贪夜蛾3龄幼虫累计校正死亡率分别达到83.3%和63.3%,对草地贪夜蛾3龄幼虫的LC50为1.56×105个/mL和2.11×105个/mL,LT50分别为4.23 d和6.12 d.综合以上结果,2株球孢白僵菌对草地贪夜蛾幼虫具有较强的毒力,其中YY-1菌株对草地贪夜蛾幼虫的毒力强于HNC-1菌株,因此球孢白僵菌YY-1菌株在草地贪夜蛾生物防治中具有良好的开发潜力.

    蠼螋球孢白僵菌草地贪夜蛾致病力

    百合地下害虫主要种类调查及生物(源)农药筛选

    孟秀鹏梁巧兰魏列新蔺珂...
    324-335页
    查看更多>>摘要:调查了甘肃省临洮县为害百合的地下害虫种类,并以主要发生为害种类为供试对象,采用拌土法测定了几种生物(源)农药对主要害虫的室内毒力和致死中时.调查发现小云斑鳃金龟Polyphylla gracilicornis、棕色鳃金龟Holotrichia titanis为主要发生及为害种类,不同时间发生种类存在差异,9月份以小云斑鳃金龟幼虫发生为害为主,发生量占地下害虫总数的66.16%,平均种群密度为10.48头/m2,10月份,则以棕色鳃金龟幼虫发生为主,发生量占地下害虫总数的96.86%,平均种群密度为7.79头/m2,主要取食百合根系和鳞茎,造成根系数量减少,鳞茎出现不规则褐色缺口或凹陷斑.药剂筛选结果表明,1.8%阿维菌素乳油、200亿孢子/g球孢白僵菌粉剂对两种蛴螬均具有较高的杀虫活性和速效性,药后7 d时,校正死亡率在82.22%以上,对小云斑鳃金龟幼虫和棕色鳃金龟幼虫的LC50分别为0.161、0.060 mg/g和5.558×107、0.362×107孢子/g,LT50分别 为2.237 d(2.2 mg/g)、1.393 d(2.2 mg/g)和 6.645 d(40.0X 107 孢子/g)、4.940 d(2.0X 107 孢子/g),这两种生物(源)农药对两种蛴螬的LC50和LT50值均略大于两种化学农药25%二嗪磷乳油、40%辛硫磷乳油处理的,且对小云斑鳃金龟幼虫的杀虫活性均低于对棕色鳃金龟幼虫的杀虫活性,致死中时则长于对棕色鳃金龟幼虫的致死中时.

    兰州百合地下害虫害虫调查生物农药筛选

    湖南省烟田杂草种群调查

    蔡海林谢鹏飞翟争光曾维爱...
    336-34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明确湖南省烟田杂草种群与分布,采用对角线五点取样法在全省烟田进行了系统调查.结果表明,烟田杂草共有30科77种,其中禾本科杂草占比14.29%,阔叶杂草占比81.82%,莎草科杂草占比3.89%;一年生杂草占比75.32%,多年生杂草占比24.68%.相对多度大于3%的杂草有铁苋菜、酸模叶蓼、稗、碎米荠、马唐、繁缕、喜旱莲子草、看麦娘、通泉草、鸭跖草、水苦荬等11种,其中铁苋菜、酸模叶蓼、稗为湖南省烟田优势杂草种群,碎米荠、马唐、繁缕、喜旱莲子草、看麦娘、通泉草、鸭跖草、水苦荬为湖南省烟田区域性优势杂草种群.湖南省烟田杂草防除主要采用苗前土壤处理和苗后茎叶处理相结合的化学防除方法,主要使用的化学除草剂是精异丙甲草胺和砜嘧磺隆.本研究结果表明,湖南省烟田杂草存在区域性差异,应因地制宜制定合适的化学防治方案.

    烟田杂草优势种群化学防治

    3种喷雾助剂对呋虫胺防治苹果黄蚜的增效作用

    郭晓君封云涛李娅李光玉...
    341-345,352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室内毒力测定、助剂润湿铺展性能和田间效果评价研究了 3种功能助剂NF-100、GY-T1602和迈道对呋虫胺防治苹果黄蚜的减施增效作用.结果表明,NF-100、GY-T1602和迈道3种助剂均未能提高呋虫胺对苹果黄蚜的毒力;20%呋虫胺SG 1 110~5 000倍液中分别添加0.1%NF-100、0.5%GY-T1602和0.3%迈道,表面张力降低6.97~37.44 mN/m、静态接触角降低10.58°~48.67°、黏附张力增加2.32~21.71 mN/m;20%呋虫胺SG(有效成分用量32 mg/kg)减量处理添加3种助剂药后3~15 d对苹果黄蚜田间防效达90.83%~99.33%,其中添加NF-100和GY-T1602药后15 d防效均显著高于添加迈道处理及20%呋虫胺SG(40 mg/kg)未减量处理.因此,喷雾助剂NF-100和GY-T1602可显著改善呋虫胺药液的润湿铺展性能,减少呋虫胺有效成分用量20%,对苹果黄蚜仍有较高防效、且持效期延长.

    喷雾助剂呋虫胺毒力测定润湿性能苹果黄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