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摘要:短颈剑线虫Xiphinema brevicollum是我国重要的检疫性线虫,寄生于植物根部,影响寄主植物长势并降低产量.本文对青岛口岸进境的日本无花果Ficus carica苗中截获的一种剑线虫进行了形态学特征鉴定和分子序列分析,为口岸进境植物线虫检疫提供参考依据.通过形态特征观察、测计,以及18S rDNA、ITS1、28S-D2/D3区和线粒体COX Ⅰ基因序列系统发育分析的方法,对截获的日本无花果线虫种群进行鉴定.截获的日本无花果线虫种群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特征与短颈剑线虫相似,其主要形态特征为:虫体体型中等,热杀死后向腹面弯曲呈开螺旋"C"形,体长1 713.4~1 910.2 μm,最大体宽35.8~47.1 μm,两端渐细.唇区圆,缢缩明显,侧器囊漏斗状.齿尖针约为齿托长度的1.5倍,齿托基部呈凸缘状;导环为双环;阴门位于虫体中部,横裂,阴道长度占阴门处体宽的1/3左右.生殖管对生,均发育完全,生殖管较短,卵巢先端回折,子宫内无特殊分化.尾短圆锥形,背面弯曲,腹面直,尾尖钝圆,尾长24.0~29.5 μm,等于或略长于肛门处体宽.基于rDNA ITS1区构建的系统进化树,该截获种群与短颈剑线虫巴西种群、新西兰种群、比利时种群及南非种群聚类成一个独立分支,序列相似性达98.5%~98.7%;基于线粒体COX Ⅰ序列构建的系统进化树,该截获种群与短颈剑线虫5个日本种群聚类成一个独立分支,序列相似性达91.6%~93.6%.根据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特征分析,此次截获的日本无花果线虫种群为短颈剑线虫,并首次确认了无花果为该线虫的自然寄主,海关检疫此类苗木进境时应重点关注该线虫,降低传入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