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植物保护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植物保护
植物保护

吴孔明

双月刊

0529-1542

zwbh1963@263.net

010-62819059

100193

北京圆明园西路2号中国农科院植保所

植物保护/Journal Plant Protection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1963年创刊,由中国植物保护学会和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主办,中国科协主管,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本刊主要报道农作物、果树、园林、蔬菜、花卉、中草药和牧草的病、虫、草、鼠害的发生与防治,新农药、械的应用技术及现代植保科学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发展新动向等内容。曾多次荣获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中国科协优秀期刊奖,2003年荣获国家期刊奖提名奖。本刊已被《CAB (英国)》、《Agrindex (FAO)》、《美国化学文摘》、《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生物学文摘》、《中国农业文摘数据库》、《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等国内外重要的数据库和科技文摘期刊收录,是我国《中国期刊网》、《万方数字化期刊群》的源期刊。  读者对象:植保科技人员、农林院校师生、农药企业、植物医生、各级农技干部、园林、园艺工作者、科技专业户和广大农民朋友。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药材中农药残留现状及标准体系建设研究进展

    肖欧丽李敏敏李瑞瑆张泽洲...
    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药用植物凭借其独特、显著的疗效而被作为中医药治疗的主要原材料,然而因其种植及加工过程不规范造成农药残留问题突出.本文对我国中药材中农药残留现状及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并对比了不同地区和国家有关农药残留限量标准体系建设情况,提出了我国中药材中农药残留标准体系建设的建议,以期加快我国药用植物农药登记和限量标准制修订,提升中药材质量安全,促进中药产业发展.

    中药材农药残留标准体系最大残留限量药典

    喷施诱导的基因沉默(SIGS)技术控制植物病害研究进展

    陈夕军石童陈宸唐滔...
    15-22页
    查看更多>>摘要:喷施诱导的基因沉默(spray-induced gene silencing,SIGS)技术是一种新型基因沉默技术,其以病原菌生长发育和致病相关基因为靶标,将体外合成的针对靶基因的dsRNA喷施于植物表面,抑制靶基因的表达.在病原菌侵染寄主的过程中,病原菌可直接从寄主植物表面摄取dsRNA,也可由植物吸收dsRNA后,直接以dsRNA的形式或将dsRNA剪切成sRNAs转运至病原菌体内诱导病原菌相关基因沉默,从而抑制病菌的侵染和扩展.由于SIGS技术不需要转基因,再加上其具有高效性、特异性和环境友好性,故显示出巨大的应用潜力.本文综述了 SIGS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总结了影响SIGS控制植物病害的因素及未来的研究方向,展望了其应用前景.

    喷施诱导的基因沉默双链RNARNA干扰真菌病害

    两种平腹小蜂的研究进展

    赵灿张宝鑫李敦松
    23-29页
    查看更多>>摘要:平腹小蜂是一类优良的卵寄生蜂,是寄生性天敌昆虫中已具有成熟的规模化繁殖技术和田间释放技术,并成功应用于害虫防治的天敌昆虫之一,在防治果树蝽类害虫方面效果显著.平腹小蜂的发育学、行为学、生态学、繁殖技术及田间应用技术的研究已有60多年历史,近年来,分子生物学和高通量测序手段的应用促进了对平腹小蜂的生理生化基础研究,研究领域也开始拓宽.本文从分类学、生物学特性、人工繁殖、共生菌、滞育、寄生机制、毒液蛋白和味觉受体基因等方面,对目前广泛应用于荔枝蝽和茶翅蝽防治的2种平腹小蜂,麻纹蝽平腹小蜂Anastatus fulloi Sheng&Wang和日本平腹小蜂Anastatus japonicus Ashmead近30年的研究进展进行归纳和总结,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旨在为平腹小蜂的深入研究和应用技术研发提供参考.

    平腹小蜂人工繁殖寄生机制滞育共生菌

    综合纲节肢动物对作物的危害及其防治研究进展

    靳亚丽卜云
    30-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综合纲是一类小型土壤节肢动物,能够为害多种农林作物,是重要的地下害虫.它们常常啃食发芽的种子或植物根系,导致植株发育不良,影响作物产量.随着生态农业的发展,综合纲节肢动物对作物的危害可能会变得更加普遍.本文对综合纲动物的生物学、为害作物种类和现状以及防治措施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将来有效防控综合纲动物提供理论支撑.

    综合纲幺蚰幺蚣地下害虫防治

    辣椒田蓟马及主要捕食性天敌昆虫种类与时间生态位

    胡昌雄李宜儒吕布典殷红慧...
    38-46,7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明确辣椒田蓟马及主要捕食性天敌昆虫种类和发生规律.于2019年和2020年对昆明市盘龙区辣椒田的蓟马及主要捕食性天敌昆虫的种类及种群数量进行了调查,并进行了时间生态位分析.结果表明,辣椒田蓟马种类共有10种,优势种为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黄蓟马Thrips flavus、八节黄蓟马T.flavidulus和花蓟马F.intonsa,其中西花蓟马的优势度最高,两年分别为0.593和0.551;主要捕食性天敌昆虫有南方小花蝽Orius similis、二叉小花蝽O.bifilarus和异色瓢虫Harmoniaaxyridis,其中南方小花蝽优势度最高,两年分别为0.759和0.728.两年中,西花蓟马的种群数量随时间变化波动幅度最大,在7月中上旬数量最高值两年分别为66.5头/m2和61.5头/m2,而捕食性天敌昆虫活动高峰时间滞后于蓟马.2019年黄蓟马时间生态位宽度最高,为0.80;2020年八节黄蓟马时间生态位宽度最高,为0.87.黄蓟马和八节黄蓟马同其他优势种蓟马的生态位重叠指数高,两种蓟马在时间序列上活动情况相似.3种捕食性天敌的时间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指数相近,在辣椒田存在一定的竞争作用.辣椒田蓟马发生量大且种类呈现多样性,其中西花蓟马种群数量较高,应着重对其进行防治.南方小花蝽、二叉小花蝽、异色瓢虫是控制辣椒蓟马的主要捕食性天敌昆虫,在辣椒花期前以及各种农事操作时尽可能保护其种群数量,增强天敌对蓟马的自然控害功能.

    辣椒蓟马天敌种群时间生态位

    副珠蜡蚧阔柄跳小蜂对蓝色长盾金小蜂寄生橡副珠蜡蚧的干扰作用

    杨美娟李贤陈俊谕符悦冠...
    47-5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明确副珠蜡蚧阔柄跳小蜂Metaphycus parasaissetiae Zhang&Huang对蓝色长盾金小蜂Scutellista caerulea Fonscolombe寄生橡副珠蜡蚧Parasaissetia nigra Nietner的干扰作用,于室内观察了寄主不同成虫阶段(产卵前期和产卵期)、副珠蜡蚧阔柄跳小蜂接蜂数量(3、10、20头和30头)、两种蜂接蜂间隔时间(2、4、6 d和8 d)等因素对两种寄生蜂寄生率和产卵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寄主发育阶段对蓝色长盾金小蜂产卵量和寄生率均无显著影响.随着副珠蜡蚧阔柄跳小蜂接蜂数增加,蓝色长盾金小蜂的产卵量有所增加,但增加不显著.副珠蜡蚧阔柄跳小蜂接蜂数为3~30头时,蓝色长盾金小蜂寄生率均高于副珠蜡蚧阔柄跳小蜂;接入副珠蜡蚧阔柄跳小蜂后再接蓝色长盾金小蜂时,两种寄生蜂接蜂间隔时间对蓝色长盾金小蜂的寄生率及产卵量影响明显,间隔2 d时蓝色长盾金小蜂产卵量最高,为21.3粒;间隔4 d时,蓝色长盾金小蜂寄生率最高,为58.89%;但间隔8 d时蓝色长盾金小蜂的产卵量和寄生率下降至最低.研究结果表明,接入副珠蜡蚧阔柄跳小蜂后再接蓝色长盾金小蜂时,间隔时间在4 d内对蓝色长盾金小蜂没有影响,间隔时间超过4 d时对蓝色长盾金小蜂有明显干扰,试验结果可以为合理避免这两种寄生蜂种间竞争提供依据.

    副珠蜡蚧阔柄跳小蜂蓝色长盾金小蜂寄主发育阶段接蜂数间隔时间

    新疆泽普县小麦白粉病流行的时间动态及预测模型

    聂晓周婷婷沈煜洋高海峰...
    54-59,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2012年—2019年对泽普县春季小麦白粉病田间发生情况进行了系统调查,并对数据进行了分析和模型拟合,明确了当地白粉病春季发生和流行的特点.其病害春季流行曲线为典型的单峰S形曲线,符合Logistic或Gompertz模型.在此基础上,通过Pearson相关系数法分析了多年来该地小麦不同生育期白粉病病情指数与66个主要气象因子之间的相关关系,筛选出影响小麦白粉病发生流行的关键气象因子为1月下旬平均日照时间、2月下旬平均气温、1月上旬—3月上旬平均气温和10月下旬—4月中旬平均日照时间,并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法建立了基于关键气象因子的小麦扬花期、灌浆初期和灌浆中期的病害预测模型.此研究结果可为当地小麦白粉病的防控提供技术支撑.

    泽普县小麦白粉病病害流行时间动态预测模型

    烟芽夜蛾囊泡病毒3h株3h-122基因于棉铃虫幼虫体内的转录表达分析

    赵莹谭赟黎妮陈斌...
    60-6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构建了烟芽夜蛾囊泡病毒3h株(HvAV-3h)第122个基因(3h-122)的原核表达载体并制备多克隆抗体.利用蛋白免疫印迹、RT-PCR、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等技术检测3h-122的转录表达时相以及组织特异性.结果表明,3h-122编码大小16.1 kD的结构蛋白(3H-122).HvAV-3h感染棉铃虫幼虫后3 h开始检测到3h-122的转录并稳定持续至第168 h.3H-122在棉铃虫感毒后24h至168h可持续检测到其表达.此外,3H-122主要在脂肪体组织中表达.本研究为阐明囊泡病毒结构蛋白的功能及其在囊泡病毒致病机制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烟芽夜蛾囊泡病毒3h株(HvAV-3h)结构蛋白原核表达转录时相表达时相

    取食不同猎物对黄带犀猎蝽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陈苏怡李永青石安宪查世钰...
    68-74页
    查看更多>>摘要:黄带犀猎蝽 Sycanuscroceovittatus可捕食多种害虫,是农林业害虫生物防治的重要天敌昆虫.为评价黄粉虫Tenebriomolitor、果蝇Drosophila sp.、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和棉蚜Aphisgossypii 4种猎物作为规模化饲养黄带犀猎蝽的食物来源的效果,在室内温度(25±1)℃,相对湿度(60±5)%,光周期L//D=14 h//10 h条件下,测定了分别取食上述4种猎物的黄带犀猎蝽生长发育和繁殖的相关生物学参数.结果表明,黄带犀猎蝽以这4种猎物为食均可完成1个世代,且可以继续繁殖,但猎物种类对其相关生物学参数有显著影响.取食斜纹夜蛾的黄带犀猎蝽成虫获得率(69.9±7.6)%,若虫总历期(70.3±0.6)d,产卵前期(21.5±0.5)d,卵期(20.0±0.1)d,单雌产卵量(213.4±22.7)粒,卵孵化率(76.5±3.6)%.其若虫死亡率较低,成虫获得率较高,若虫发育历期最短,各发育阶段的黄带犀猎蝽体重最重.与黄粉虫组相比,其成虫产卵前期显著缩短,卵孵化率显著提高,但成虫寿命较短.说明斜纹夜蛾幼虫可作为室内扩繁黄带犀猎蝽的猎物.

    黄带犀猎蝽生物防治规模化饲养猎物来源生物学参数

    除草剂乙草胺胁迫下油菜品种的耐药生理研究

    丁戈熊洁陈伦林李书宇...
    75-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甘蓝型油菜在乙草胺胁迫下的耐药生理对非转基因耐乙草胺的油菜新种质选育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纸床法测定乙草胺耐药品种'Norin 41,和敏感品种'Dong Hae 1,生长7 d的幼苗进行生物性状、还原型谷胱甘肽代谢、抗氧化分析以及品种表型性状之间的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耐药品种生长、根抗倒伏性、乙草胺解毒能力和抗氧化能力均强于敏感品种,耐药品种的氧化损伤低于敏感品种.直立苗率、根-茎比、鲜重、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是反映品种耐药性的主要因素.这些研究结果为耐乙草胺种质选育提供了有益参考.

    甘蓝型油菜除草剂乙草胺抗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