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可吸收螺钉加克氏针在部分负重区域骨折中应用的特点和疗效.方法:2003年2月-2008年2月运用可吸收螺钉加克氏针治疗四肢及骨盆等处部分负重区域的骨折38例,男29例,女9例;其中肱骨干骨折1例,肱骨大结节撕脱骨折2例,肱骨髁部骨折3例,桡骨小头骨折3例,尺骨鹰嘴骨折2例,桡骨远端骨折5例,骨盆骨折2例,胫骨平台骨折4例,儿童胫骨干斜形骨折2例,踝部骨折9例,足距骨骨折1例,足跖跗关节脱位2例,第5跖骨基底部骨折2例.术后定期随访,并摄x线片检查.结果:随访5~52个月(平均18.3个月),大部分骨折均恢复良好,优良率92.1%;其中1例三踝骨折、1例桡骨小头粉碎骨折和1例桡骨远端粉碎骨折为中;1例儿童胫骨干骨折因喜欢盘腿而坐手术后3月发现稍向外突成弧形畸形,1例内踝骨折因再次扭伤手术后11周摄片发现骨折轻度移位,此2例畸形均于拔除克氏针后因外力作用而出现,但最终功能评分为优.结论:可吸收螺钉加克氏针是一种治疗部分负重区域骨折的较理想方法,既可减少可吸收螺钉的折断,亦可防止克氏针的滑脱移位,还可免除二次手术的痛苦和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