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外健康文摘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外健康文摘
中外健康文摘

张选国

周刊

1672-5085

jkwz55@163.com;jkwz66@163.com

010-59648692,59648695

100025

北京市朝阳区东四环中路62号D801

中外健康文摘/Journal World Health Digest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改良式泪点成形联合人工泪管置入治疗泪小点狭窄或闭锁

    陈琳琳肖凡徐朦王达...
    86-86,87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讨显微镜下改良式泪点成形联合人工泪管置入治疗泪点狭窄及闭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辽宁省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眼科以“泪小点狭窄及闭锁”为诊断入院的患者16例20只眼在显微镜下施行“改良式泪点成形联合人工泪小管置入术”,术后每日术眼滴可乐必妥及普南扑灵滴眼液,术后第三天行泪道冲洗。术后三个月拔管。结果术后第一天自觉溢泪症状消失者10,溢泪症状明显减轻者6只眼,溢泪症状改善者4只眼,拔管后溢泪症状消失者18只眼,溢泪症状缓解不明显者2例,治愈率90%。结论改良的咬切法泪点成形联合人工泪管置入术操作简单,泪小点形态良好、完整,优于以往的三剪法泪点成形术,便于在各级医院推广应用。

    泪点狭窄闭锁咬切泪点成形人工泪管置入

    克林霉素的临床合理应用及其不良反应

    闫秀敏庄明莲
    87-87页

    催产素的不同给予方式对第三产程及产后出血作用的临床观察

    管鸿
    88-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催产素不同给药方式对产妇第三产程、产后出血的作用影响。方法:择期我科室在近期内接诊的177例足月、单胎分娩产妇,并按照催产素给药方式的不同进行分组,其中A组58例产妇为肌肉注射、B组57例产妇为静脉注射、C组62例产妇为宫体注射,分别记录三组产妇的第三产程时间及产后出血量,从而评价催产素不同给药方式的作用影响。结果:在产程方面,C组产妇的第三产程明显短于A组、B组产妇(P<0.05);在产后2小时及24小时出血量方面,C组产妇的出血量显著低于A组、B组产妇(P<0.05)。结论:催产素不同的给药方式所造成的作用也就不同,在胎儿分娩出后对产妇立即实施催产素的宫体注射,对于缩短第三产程及降低产后出血量具有重要作用,且该种给药方式操作简单,适合各医院推广应用。

    催产素给药方式第三产程产后出血

    急性胃肠炎和胃肠型感冒的区别与治疗

    姜瑜
    88-89页
    查看更多>>摘要:胃肠型感冒与急性胃肠炎是较为常见的疾病,引发急性胃肠炎的主要途径为细菌毒素的污染、微生物感染。通常采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而胃肠型感冒常采用藿香正气滴丸进行治疗。两者组要区别在于是否存在饮食不洁净史,同时急性胃肠炎会出现高热或者低热的症状,而胃肠型感冒的患者不会发生。

    胃肠型感冒急性胃肠炎临床治疗区别

    论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临床疗效研究

    黄若强
    89-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胫骨远端骨折患者40例,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观察组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对照组行普通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并比较。结果:观察组有95.0%的优良率,对照组有80.0%的优良率,对照组比较于观察组,其临床效果处于劣势,p<0.05,则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胫骨远端骨折疾病中,积极采用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法进行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其骨折愈合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少等,从而帮助患者快速恢复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在临床上,值得广泛应用和大力推广。

    交锁髓内钉胫骨远端骨折临床效果

    我院门急诊处方点评及不合理处方分析

    王健李晓军吉柳刘瑜...
    90-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全面了解我院门急诊处方中存在的问题,对不合理处方进行干预,规范处方管理,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按照《处方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及我院制定的处方点评内容,抽取门急诊2013年2-4月处方69566张,统计处方基本指标及不合理处方情况,分析处方点评制度对持续改善处方质量的作用。结果:我院处方基本指标符合卫生部门相关规定,然而2月处方不合格率高达29.5%,经过对不合理处方的干预,3月-4月处方不合格率显著下降,分别降至7.7%和2.4%,已基本符合卫生部门对处方合格率的要求。结论:处方点评制度对处方质量的持续改善具有重要作用,我们应坚持贯彻处方点评制度,才能进一步保证临床合理用药。

    处方点评不合理处方分析合理用药

    常规化学法与尿分析仪在尿常规检验中的应用比较

    谢学忠
    91-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常规化学法与尿分析仪在尿常规检验中的应用情况。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3月-2013年3月收集的100份晨尿标本为研究对象,采用常规化学法与尿分析仪进行尿常规检测。结果常规化学法与尿分析仪在尿常规检验中的白细胞、红细胞和尿蛋白阳性率比较上均差异不显著(P>0.05);两种检测方法所得到的尿蛋白符合率达到了98.0%,红细胞符合率达到了96.0%,白细胞符合率达到了96.0%。结论常规化学法与尿分析仪为尿常规检查的两个方面,两者可以并用,可互为补充。以减低漏报、错报、误报和造成临床误诊发生率,提高检验质量。

    常规化学法尿分析仪尿常规检验

    血液透析患者合并结核菌感染的早期诊断方法

    徐明芝韩花桂
    92-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比较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感染结核菌的两种早期诊断的检验方法。方法对2012年11月本科119名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分别行γ-干扰素试验、PPD试验及影像学检查。结果在进行γ-干扰素试验和PPD试验的119名血透患者中,γ-干扰素试验阳性率39.5%,PPD试验阳性率43.7%;其中继发性肺结核的23例血透患者中,γ-干扰素试验阳性率为91.3%,P P D试验阳性率为73.9%。结论血透患者合并结核菌感染发生率高;γ-干扰素试验在诊断血透患者合并结核菌感染中具有较好的特异性。

    结核γ-干扰素试验PPD试验血液透析

    血细胞分析仪的校准和比对分析

    杨文惠
    93-93,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本室三台血细胞分析仪进行校准比对分析,以评价不同仪器及模式之间结果的一致性。方法选择SX-1000i五分类血球仪为参比仪器使用配套校准品对其进行校准,再以定值新鲜全血代替校准品对其它两台血球仪进行校准。比对各台仪器按常规自动及手动模式测定40份样本,结果取平均值,进行偏差分析。结果日本光电MEK-6388K三分类血球仪(C仪器)的HGB结果平均差异百分率超出允许范围,其他结果均在允许范围内。讨论本室通过配套校准品定期校准及参加室间质评及时发现参比仪器的系统误差,通过定值新鲜全血校准比对仪器,及时纠正比对仪器的系统误差,保证检验结果可比性及准确性,此方法简便易行又经济实用。

    血细胞自动分析仪校准比对

    持续质量改进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

    杨衍涛
    94-94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们采用持续质量改进的方法,来对其进行处理,从而使得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得到逐步的提高,各项规章制度、规范、流程等最终得到有效的贯彻落实,使医院感染率大幅度的下降,确保医疗安全。

    持续质量改进医院感染管理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