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外健康文摘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外健康文摘
中外健康文摘

张选国

周刊

1672-5085

jkwz55@163.com;jkwz66@163.com

010-59648692,59648695

100025

北京市朝阳区东四环中路62号D801

中外健康文摘/Journal World Health Digest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街头采血初筛血型错误原因分析

    王丽
    261-2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减少ABO血型初筛错误发生率,提高工作效率和献血者满意度。方法收集连续5年无偿献血者采血前初筛血型错误情况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献血环境、人员培训、试剂管理等均会影响血型初筛正确率。结论血型初筛错误大部分原因为人为造成,有的是技术问题、有的是责任心不够强。加强此项工作的细节管理是减少错误发生的关键。

    无偿献血ABO血型初筛错误

    C反应蛋白定量测定及临床意义

    董韶伟李艳艳
    262-2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自1930年Tineet等在急性大叶性肺炎患者的血清中发现了C反应蛋白。在有钙离子存在时,它能与肺炎链球菌细胞壁中的C多糖发生沉淀,急性期后血清沉淀C-多糖的能力很快消失,1941年测知为蛋白质,被命名为C反应蛋白。

    C反应蛋白临床检验

    涟水县一起蜡样芽孢杆菌食物中毒的调查报告

    陈秀兰刘从高
    263-2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一起蜡样芽孢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的发生原因进行。方法根据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验结果进行判断分析。结果从采集到的5份标本中,2份呕吐物标本检出蜡样芽孢杆菌,检出率为100%,汪某吃剩米中也检出蜡样芽孢杆菌,且3份标本蜡样芽孢杆菌生化性状相同,其余均未检出蜡样芽孢杆菌。结论这是1起由蜡样芽孢杆菌污染米饭而引起的食物中毒,提示应加强食品卫生监管工作。

    蜡样芽孢杆菌食物中毒学校

    胆囊切除术后综合症

    巴图芒乃徐海科
    263-263页

    小儿智力游戏设计,在儿科实践教学中的探索

    马红朱英
    264-265页

    小儿智力小儿游戏早期开发训练实践教学

    浅谈心理护理与疾病的关系

    杨帆
    265-2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对病人的心理护理解决患者的高度应激状态缓及其紧张情绪,有助于转危为安。方法具体分析病人的心理状态以便有针对性的解决病人的心理压力和心理问题。结果近十年来随着护理科学的发展形成和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病人的心理护理尤为重要,因为病人不是面临生命威胁就是遭受躯体伤残,心里正处于高度应激状态,由此心理护理对疾病的康复起着重要作用。

    心理护理疾病关系

    微生物检验在感染控制中的应用

    佟拉嘎
    266-2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微生物检验在感染控制中的应用,为临床应用提供可参考依据。方法随机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门诊以及住院收治的患者300例,作为本次试验的研究对象。根据患者以及家属意愿,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150例。研究组使用微生物检验控制感染,对照组使用常规诊断方法控制感染。分别进行2周后,总结两组患者控制感染前后的感染情况和感染程度。结果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的感染情况,研究组感染11例,未感染139例,感染率为7.33%,对照组感染33例,未感染117例,感染率为22.00%。研究组的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的感染控制情况,研究组轻度感染4例(36.36%),中度感染4例(36.36%),重度感染3例(27.27%),对照组轻度感染11例(33.33%),中度感染15例(45.45%),重度感染7例(21.21%)。两组患者的感染程度具有差异,统计学分析有意义(P<0.05)。结论应用微生物检验能够降低患者感染人数,减轻感染程度。

    微生物检验感染控制应用

    综合医院门诊预检分诊的意义及模式

    冯彩霞余锦萍陆海鸿
    267-267页
    查看更多>>摘要:医院门诊是面向社会,面向广大就诊患者的一面窗口,是患者能否及时就诊的指示灯。现在随着复杂的各种社会因素,就诊的患者是越来越多。患者的救治效果、医院的服务质量和对医院的满意度都在这道门槛显现,所以,门诊预检分诊工作尤显重要。目前我国没有较为统一的、标准的分诊模式,所以每家医院都以符合自己医院的情况进行分诊。为了能将预检分诊的工作做得更好,特将我院的分诊模式总结如下。

    预检分诊预检分诊的意义

    氟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研究

    郭政礼
    267-2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氟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以为氟喹诺酮类药物的合理应用提供更多依据。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期间应用氟喹诺酮类药物而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45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的方式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不良反应发生原因。结果本组研究结果显示,应用氟喹诺酮类药物发生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包括性别、年龄等因素,其中,男性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女性(P<0.05),发生率最高的年龄段为38-58岁(P<0.05),且该年龄段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时间明显和恢复时间明显高于其它年龄段(P<0.05);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是神经系统疾病。结论由于氛奎诺酮类药物的广泛应用,很容易由于各种原因发生不良反应,因此在应用过程中要提高注意,充分认识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做好预防措施,以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氟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

    基层医院输血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华秀珍李晋
    268-268,2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了解当前基层医院输血服务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提出应对策略。方法对输血服务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结果临床输血医疗纠纷发生率为12.12%,仅次于外科、妇产科、内科和儿科的医疗纠纷发生率,居我院各个科室医疗纠纷第5位。其中37.5%的纠纷原因为标本采集不合格。结论加强输血科的规范管理,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防范因输血出现的问题,是保障临床输血安全的重要保证。医务人员必须加强对输血法以及专业知识的学习,建立完善的血液制品接收和发放制度,加强与临床的沟通和交流,减少因输血引发的医疗纠纷。

    输血出现的问题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