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外健康文摘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外健康文摘
中外健康文摘

张选国

周刊

1672-5085

jkwz55@163.com;jkwz66@163.com

010-59648692,59648695

100025

北京市朝阳区东四环中路62号D801

中外健康文摘/Journal World Health Digest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B超在产科临床胎儿异常状况诊断中的作用分析

    黄莲金
    181-1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B超应用于临床产科胎儿异常状况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0年1月到2013年3月在我院进行B超检查的3000例孕妇的资料和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在对3000例患者进行B超检查时,通过超声在孕妇腹部进行纵断、横断等多角度扫查。结果:对此3000例孕妇进行B超检查时,查出有25例胎儿异常,并且经过病理检查或分娩确认后,证实诊断正确。本组胎儿的畸形发生率为0.75%,与相关文献资料统计的发生率相差无几。结论:临床诊断胎儿异常状况具有较大的难度,而B超可以准确的判断胎儿发育情况,使许多畸形胎儿被早期发现并及时终止妊娠,是临床上诊断胎儿异常状况的首选方法。

    B超诊断产科胎儿异常作用

    奥美拉唑联合法莫替丁治疗慢性胃炎的100例临床疗效分析

    姚成吕孟芹
    182-1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索奥美拉唑联合法莫替丁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化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法莫替丁,治疗组患者给予法莫替丁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比较两组近期1个月的疗效与随访3个月的临床疗效。结果:近期:经1个月的治疗后,两个组别之间的幽门螺杆菌转阴率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治疗组幽门螺杆菌转阴率三个月累计高达98%,对照组为62%;治疗组降低的幅度大于对照组。治疗前各因素在两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个因素在两组之间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美拉唑联合法莫替丁治疗慢性胃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临床上应给予推广使用。

    奥美拉唑慢性胃炎法莫替丁疗效观察

    动态心电图诊断心源性晕厥的临床应用意义分析

    刘瑜
    183-183,1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应用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图(Holter)诊断心源性晕厥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疑为心源性晕厥的患者82例,对其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综合分析患者的心律失常类型和晕厥的发生情况,以及患者晕厥发作与心电图改变之间的关系。结果:82名心源性晕厥患者中,发生晕厥共计45例(54.88%)。晕厥发作的患者中,有33次R-R间期的时间大于3秒,其中有15次晕厥发作。发生的110次心室停搏的时间小于3秒的情况中,晕厥发作0次。晕厥发作患者和晕厥未发作患者的R-R期以及心室停搏的比较具有差异性(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是一种操作简单、安全无创、价格低廉的检查手段,在心源性晕厥患者的诊断中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应当成为首选检查。

    动态心电图心源性晕厥诊断临床意义

    甲状腺再次手术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并发症预防

    孔春艳
    184-1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甲状腺再次手术的临床特点并探讨相关并发症的预防策略。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接收的行甲状腺再次手术患者72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点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等临床资料。结果:本组72例患者中有7例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9.7%,其中包括3例甲状旁腺损伤(4.1%),4例喉返神经损伤(5.6%),术后经积极治疗后恢复,随访时患者自述未见其他并发症出现。结论:甲状腺再次手术因其操作难度增大,故而术前应掌握手术特点,术中应规范操作并注意保护甲状旁腺与喉返神经,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甲状腺再次手术临床特点并发症预防

    外伤性脾破裂的CT诊断体会

    李道银
    184-185页

    脾破裂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合并急性肾小球肾炎及肾病综合征临床分析

    李金意
    185-1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合并急性肾小球肾炎及肾病综合征进行临床分析。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肾炎儿童患者进行分析,比较分析肾病综合征、支原体感染合并急性肾小球肾炎和其他原因肾炎及肾病综合征的临床表现。结果相对于链球菌感染后肾炎而言,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合并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各项指标均实现了较快的恢复,相对于链球菌肾炎组患者而言,支原体感染合并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血尿回复时间明显要短(P<0.05)。相对于不明原因组的患者,其差别不大(P>0.05)。相对于单一病原感染者,混合感染者具有明显严重的病情,在经过2周的积极治疗之后,肾功能异常的患者恢复正常,在3个月左右血尿症状均消除。结论儿童急性肾小球肾炎及肾病与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合并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病有直接的关系,在防治儿童急性肾小球肾炎及肾病方面需要引起注意。

    肺炎支原体感染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病

    质量控制对血液检验的影响研究

    刘爱军
    186-1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控制血液检验质量的方法和重要性。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取其检验血样,将其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平均每组50例,实验组给予质量控制,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检验方式。结果:实施质量控制后,观察组血样中C-肽、C a l25、CEA、AFP、 Cal99等和指标变异指数较对照组均显著降低,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控制质量手段运用于血液检验中,可以有效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血液检验质量控制影响研究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中西医联合治疗的疗效评价

    刘敏
    187-188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的疗效进行评价。方法:选取自2011年3月~2013年3月于我院呼吸科住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60例。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将60例病人分为中西医联合治疗组和对照组,平均每组30例。通过观察其咳嗽、咳痰、紫绀、呼吸困难、肺部?音、血氧分压、CO2分压等一系列指标的改善情况,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中西医联合治疗组治疗有效率大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联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的疗效优于纯西医治疗的,值得临床推荐和使用。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西医联合治疗效果

    丙型肝炎肝硬化抗病毒的临床效果分析

    李向春
    187-1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抗病毒治疗后的疗效的分析与探究。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3月~2013年8月在我院收治的58位患有丙型肝炎肝硬化疾病患者,58例患者中,分为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和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处在代偿期的患者有34例,处在失代偿期的患者有24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给予100万 U 赛若金联合利巴韦林600 mg/d 治疗,肌内注射药物,每两天注射一次药物。治疗30周后比较治疗后患者的表明肝功能的各项指标。结果治疗30周后代偿期和失代偿期患者肝功能各项指标明显恢复,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型肝炎肝硬化抗病毒的临床治疗效果更为明显,建议临床推广使用。

    丙型肝炎肝硬化抗病毒不良反应

    口腔溃疡患者的临床治疗体会

    刘晓燕
    188-188,1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口腔溃疡患者应采用的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4年1月收治的74例口腔溃疡患者进行治疗,随机分组,实验组41例患者进行综合治疗,对照组33例患者采用常规药物的治疗,评价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7.56%,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1.82%,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溃疡患者在综合治疗后,不适症状得到较快彻底的缓解,并降低疾病的复发,为良好的治疗方法。

    口腔溃疡临床综合治疗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