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外健康文摘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外健康文摘
中外健康文摘

张选国

周刊

1672-5085

jkwz55@163.com;jkwz66@163.com

010-59648692,59648695

100025

北京市朝阳区东四环中路62号D801

中外健康文摘/Journal World Health Digest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鼻息肉致蛙型鼻1例病例的护理心得

    赵英彤
    228-229页
    查看更多>>摘要:因鼻息肉伴蛙鼻的患者不常见,多因经济条件差或者有慢性疾病才影响的治疗,所以,护士应主要从心理上给予关怀,细致周到的护理服务,达到病愈出院的目的。

    蛙鼻心理护理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临床护理

    朱华玲
    229-2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护理及疗效,为临床提供有效护理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124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经常规护理,观察组经综合护理,再综合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在治愈率上,观察组与对照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经及时抢救、积极采取综合有效护理措施,极大提高了患者预后效果。

    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临床护理

    人文关怀对宫外孕患者焦虑、抑郁症状的干预效果

    农爱粟岑雪梅
    230-2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人文关怀护理在宫外孕患者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2年7月-2013年7月,这段时期就诊的宫外孕患者36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18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人文关怀护理,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的SAS和SDS指标评分下降,对照组指标没有明显的变化。结论:对宫外孕患者采用人文关怀护理可以帮助患者消除不良情绪,促进患者康复。

    人文关怀宫外孕患者干预效果

    后路内固定椎板植骨融合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近期疗效分析

    刘义斌韦蒙曾明义刘智...
    231-2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后路内固定融合术对脊柱胸腰段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收治的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72例,按照手术入路分为前路组和后路组,前路组行前路内固定融合术,后路组行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后路组患者手术成功率88.89%(32/36),高于前路组63.89%(23/36);并发症发生率16.67%(6/36),低于前路组44.44%(16/36),术中出血量低于前路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前路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柱胸腰段骨折治疗中采用后路内固定融合术可有效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后路内固定椎板植骨融合术脊柱胸腰段骨折疗效

    无菌手术术中感染危险因素调查分析

    刘赟
    231-2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无菌手术术中感染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方法:选取我院近三年来接收的50例行无菌手术治疗并发生术中感染的患者作为本次的观察对象,回顾性分析50例观察对象的临床资料,分析总结引起无菌手术患者发生术中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本组50例观察对象中由于手术室空气质量不合格引起感染14例,由于管理人员医院感染管理知识缺乏引起感染3例,由于患者自身因素导致感染8例,由于侵入性操作导致感染10例,由于缺乏无菌观念导致感染9例,由于物品管理不当导致感染6例。结论:导致无菌手术患者发生术中感染的因素较为多样,而及时明确导致术中感染发生的原因,同时采取有效的预防对策进行防范是降低无菌手术术中感染发生率的重点。

    无菌手术术中感染危险因素

    乳腺癌化疗患者饮食指导

    刘维平
    232-2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化疗患者的饮食问题,针对性进行指导,减少化疗的不良反应。方法:加强日常护理,改正以往不良饮食习惯。结论:通过加强日常护理及饮食指导,提高患者体质,增加患者对化疗的耐受力,控制肿瘤的复发、延长生命。

    化疗患者护理饮食

    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lSA法)在胃癌患者血清HMGB-1水平检测中的应用

    林云娟
    233-2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研究在胃癌患者血清HMGB-1水平检测中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lSA法)的效果。方法:对98例胃癌患者血清HMGB-1水平使用ELISA法进行检测,同时对血清癌胚抗原( CEA)含量用电化学发光法进行相关测定,同时,与40例胃良性病变者及40名正常者进行相关的比较。结果:血清中HMGB-1检测在胃癌早期患者中和传统肿瘤标志物CEA对比,有良好敏感性(70.6%)与准确性(74.0%),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胃癌患者血清HMGB-1水平检测中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lSA法)具有显著的效果,可以根据检测血清中HMGB-1的含量来明显的提高对早期胃癌的诊断水平,该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高迁移率族蛋白B-1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胃癌

    规范病区药品管理确保临床用药安全

    李素红李映花谢燕花
    234-2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本文将对病区药品管理中的常见问题进行探讨,并研究出具体改进措施,以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方法:对近年来病区药品管理工作进行总结分析,整合出我病区药品管理工作中常见的问题包括没有规范化的清理、先到先用意识不够强、药品基数不合理、药品储存及放置不规范、药品管理制度不完善。而解决上述问题的措施包括制定规范化清查本、遵守病区药品使用原则、调整药品的基数种类和数量、规范药品储存原则、完善药品管理制度。结果:病区药品管理人员根据药品管理制度,定期清查储存药,同时结合临床用药情况及时调整药品种类、基数、数量,严格执行先到先用,使病区药品管理规范化。结论:规范病区药品管理可确保临床用药安全,防范医疗护理风险,保证患者安全。

    药品管理问题措施规范化

    76例脑囊尾蚴病临床CT表现分析

    李元康
    234-2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C T对脑囊虫病的检测作用以及对脑囊尾蚴病临床治疗的指导作用。方法:对我所收治的76例脑囊尾蚴病人进行C T扫描,本次研究中所用的CT机为西门子欢星+CT机,扫描的厚距在5~10mm之间,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探讨。结果:根据CT的结果分型,本次研究的检测结果为,脑实质型病人60位,其有具有急性脑炎临床表现的患者有12名,另外48名患者为慢性脑炎临床表现患者;脑室型患者13例;脑膜型患者3例。结论:CT扫描对于诊断脑囊尾蚴病具有非常显著地临床检测作用,在扫描中会有以下的显著特点:出现不规则的低密度性的水肿影或着是囊泡和头节相加,进行增强扫描时会出现点状、结节状、环状及壁结节等,这些症状都是诊断脑囊虫病的重要特征。所以说CT检查对于临床上诊断脑囊尾蚴病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和影响。

    脑囊尾蚴病CT临床分析

    护理干预对肿瘤化疗病人胃肠道反应的影响分析

    李荷会
    235-2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本研究主要就肿瘤化疗患者行护理干预后的胃肠道反映情况展开分析讨论,以此来为此类患者的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3月-2013年3月所收治的140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入院时间将其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胃肠道反应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胃肠道反应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此类患者进行化疗的过程中,通过对患者进行适当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或缓解患者的胃肠道反应,同时还可以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因此,在对肿瘤患者行化疗治疗时,可以对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方式进行大力推广并普及使用。

    胃肠道反应肿瘤化疗护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