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外健康文摘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外健康文摘
中外健康文摘

张选国

周刊

1672-5085

jkwz55@163.com;jkwz66@163.com

010-59648692,59648695

100025

北京市朝阳区东四环中路62号D801

中外健康文摘/Journal World Health Digest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多层螺旋CT在肺动脉栓塞诊断的应用分析

    李智晞
    138-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在诊断肺动脉栓塞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14例经临床确诊,采用西门子SOMATOM Sensation 16 CT机扫描的肺动脉栓塞患者的多层螺旋CT图像,观察肺动脉栓塞的分布类型及肺动脉栓塞的征象。结果:14例肺动脉梗塞患者,共累计88支肺动脉或分支栓塞,其中包括肺动脉主干2支,左右肺叶动脉29支,左右肺段动脉40支,左右肺亚段动脉17支。中心型35支,锐角附壁型25支,钝角附壁型19支,完全闭塞型9支。结论:多层螺旋C T增强扫描具有灵敏性和特异性高,且安全、快速、无创的优点,在肺动脉栓塞临床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肺动脉栓塞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

    去纤维蛋白酶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观察

    张迪权
    139-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去纤维蛋白酶(DF-521)对频发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疗效。方法70例频发的TIA患者随机分为DF-521治疗组(38例)和脉络宁一肠斯匹林一潘生丁对照组(32例)。结果治疗组治疗后24小时内及5天内T I A发作控制率分别为68.4%和92.1%,均明显高于对照组18.8%和59.4%,P<0.01。DF-521治疗后血液粘度及纤维蛋白原明显降低。结论应用DF-521对频发的TIA疗效是显著的,且起效快。

    去纤维蛋白酶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血液流变学

    进展性脑梗塞危险因素的临床分析

    刘鹏
    139-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进展性脑梗塞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与研究。方法:资料选自2012年11月-2013年11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进展性脑梗塞病人32例,将其设置为实验组,并随机选取稳定性脑梗塞病人32例,将其设置为对照组,在分析了所有病人的临床资料之后,研究其危险因素。结果:32例进展性脑梗塞病人中,有18例合并高血压,10例合并糖尿病,8例合并高纤维蛋白原血症,13例合并高脂血症,明显多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进展性脑梗塞危险因素主要有糖尿病、高纤维蛋白原血症、高血压、高脂血症等,若病人的收缩压明显降低,且脉压相对减小时,必须引起护理人员的重视,并予以及时救治。

    进展性脑梗塞危险因素分析

    分析探讨应用阿托伐他汀对老年男性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铁蛋白水平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

    樊永红
    140-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应用阿托伐他汀(atorvastatin)对老年男性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铁蛋白(SF)水平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内科收治的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老年男性患者10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及硝酸脂类药物扩冠、低分子肝素抗凝等常规治疗,实验组除以上治疗外,给予阿托伐他汀。观察全部106名患者的血脂、血清铁蛋白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脂变化情况均有所改善,实验组TC、TG、LDL明显低于对照组,HDL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铁蛋白(SF)水平均降低,实验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应用atorvastatin治疗老年男性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能够有效调节患者的血脂,降低血清铁蛋白含量,从而抑制机体炎症反应,治疗效果好,安全可靠。

    血清铁蛋白阿托伐他汀急性冠脉综合征临床意义老年男性

    X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体部恶性肿瘤临床分析

    列灿良
    141-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X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体部恶性肿瘤临床疗效。方法:39例体部恶性肿瘤患者均采用X-S R治疗,记录其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给予统计学分析并得出结论。结果:39例体部恶性肿瘤患者经X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后总有效率84.62%、无效率15.38%,(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100.00%。结论:体部恶性肿瘤患者经X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后疗效较为满意,但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应在今后实际应用中给予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

    X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体部恶性肿瘤临床疗效

    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观察

    高宏宇
    142-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高血压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于2013年11月1日至2013年12月1日共收治77例糖尿病高血压患者。将上述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39例,对照组38例。实验组在基础治疗上加用厄贝沙坦,对照组在基础治疗上加用左旋氨氯地平进行治疗。总结分析两组患者经治疗后,血压变化、患者满意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尿蛋白变化等。以此来具体明晰,厄贝沙坦在糖尿病高血压治疗过程中的重要应用价值。结果:两组患者经用药治疗一个月后,运用厄贝沙坦的实验组血压水平、患者满意率、尿蛋白水平明显好于加用左旋氨氯地平的对照组(p>0.05)。且实验组的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糖尿病高血压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厄贝沙坦的药效明显好于左旋氨氯地平,不良反应较少,患者满意率较高,且能调节糖尿病高血压患者尿蛋白水平,对肾功能有损害的糖尿病高血压患者有调节作用,值得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厄贝沙坦糖尿病高血压临床疗效

    腹腔镜手术在治疗盆腔脓肿中的应用价值

    蒲建新祁玉兰
    143-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腹腔镜与传统抗生素对比治疗,探讨腹腔镜手术在盆腔脓肿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68例盆腔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3例行腹腔镜手术治疗+药物治疗,45例单纯药物治疗,对两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0年期间,后5年与前5年比较,腹腔镜手术+药物治疗方式比例显著提高(P<0.05);腹腔镜手术+药物治疗组症状好转时间、白细胞降至正常时间、抗生素使用天数、平均住院天数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是目前较为理想的治疗盆腔脓肿的微创手术方法之一,安全、有效,且能减少治疗的盲目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腹腔镜手术盆腔脓肿治疗

    MRI与CT诊断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患者的价值比较

    张海青郑孝群
    144-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M R I和C T诊断对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诊断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12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84例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患者进行分析研究,对所有患者分别进行MRI诊断和CT诊断,观察患者的诊断结果。结果:在脑梗死发生24h内,MRI的检出率可达到91.18%,明显高于CT的检出率(P<0.05);且MRI对脑梗死病灶检出率达到95.29%,明显优于CT检测,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MRI和CT诊断都能应用老年多发性脑梗死的诊断。但是相较而言,MRI诊断方法更加快速、及时、准确,能帮助医生尽快进行病情的确诊,从而控制病情的发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MRICT多发性脑梗死诊断价值

    100例肝包虫病阿苯达唑乳剂治疗效果分析

    咸芸芸
    144-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使用阿苯达唑乳剂来治疗肝包虫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间收治的肝包虫病患者80例,对他们使用阿苯达唑乳剂进行治疗的效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使用阿苯达唑乳剂治疗肝包虫病的效果较好(P<0.05),近期治疗的治愈率为74.3%,有效率为99.2%,无效率为0.8%;远期治疗的治愈率为82.9%,有效率为88.7%,无效率为0.5%,复发率为10.8%。结论使用阿苯达唑乳剂这一药物治疗肝包虫病的方式效果较为显著,可以与外科治疗的方式有机结合起来,组合出最佳的治疗方案。

    阿苯达唑乳剂肝包虫病治疗效果

    B超对肾肿瘤定性诊断及误诊原因分析

    周颖
    145-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B超诊断肾肿瘤误诊原因进行分析,降低误诊率,确保患者生命安全。方法:选取2009年1月到2014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疑似肾肿瘤患者共40例,所有患者入院之后均接受术前定性B超诊断,并且所有患者要接受手术最终验证。结果:40例疑似肾肿瘤患者在接受B超检查之后,结果显示:肾肿瘤患者人数有26例,占总人数的65.00%,定性诊断率确诊患者20例,占总人数的50.00%;误诊患者6例,结果显示假阳性,占总人数的15.00%,其他14例患者不能准确定性为肾肿瘤,占35.00%。结论:B超是目前临床诊断中应用非常广泛的一种方法,能对部分具有典型性声像图特征的肿瘤进行准确的定性诊断,但是相对复杂的则会出现误诊现象,临床在使用时,一定要对其性质进行准确的分析。

    B超肾肿瘤误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