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外健康文摘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外健康文摘
中外健康文摘

张选国

周刊

1672-5085

jkwz55@163.com;jkwz66@163.com

010-59648692,59648695

100025

北京市朝阳区东四环中路62号D801

中外健康文摘/Journal World Health Digest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158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临床治疗研究

    包待放
    177-1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的临床治疗措施及其疗效。方法:资料选自2010年8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158例,将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9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同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非药物治疗措施,对二组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是经治疗后,观察组无死亡例数,成功率达80%,对照组患者死亡4例,成功率是6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老年糖尿病采用药物联合非药物治疗效果显著,明显优于单一治疗措施,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老年糖尿病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效果

    呼吸衰竭采用尼可刹米治疗对预后影响分析

    李亚洲
    178-1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尼可刹米治疗呼吸衰竭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本次选取5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均为我院内科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随机分组,就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对照组,n=25)与加用尼可刹米治疗(观察组,n=25)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疗前p H值、P a O2、PaCO2监测示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均有好转,其中PaCO2观察组下降幅度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潮气量、呼吸频率比较,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治疗后相较治疗前,呼吸频率差异不显著(P>0.05),而分钟通气量、潮气量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呼吸衰竭采用尼可刹米治疗,可降低呼吸功耗,改善高碳酸血症,进而对患者预后的好转加以促进,具非常积极的应用价值。

    呼吸衰竭尼可刹米预后影响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在原发性高血压的患者中的应用

    籍国军
    178-1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3年7月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26例,随机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口服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依那普利,治疗6个月后,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血压、心率的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在血压、心率等指标上差异性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也具有显著的差异性(P<0.05);在不良反应上,两组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能够显著改善病症状况,安全性较高,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依那普利原发性高血压临床

    腹股沟疝腹腔镜术与开放性手术疗效和安全性的分析

    阿不提·毛拉
    179-1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腹腔镜技术和开放性手术在治疗腹股沟疝中的疗效与安全性进行一个深入的比较分析,旨在对这两种技术在治疗腹股沟疝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有一个更进一步的了解,推广其临床应用。方法:利用电脑在NCBI中PubMed数据库、EMBAS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进行检索,检索时间范围从数据库建库日起一直持续到2014年03月。纳入与腹腔镜术和开放性手术来治疗腹股沟疝的相关文献,评价两种治疗方法的手术时间、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手术中的出血量及手术后恢复正常日常生活的时间。结果:通过筛选我们最终将5篇相关文献纳入研究范围(共586名患儿)。数据结果指出,腹腔镜术治疗腹股沟疝与开放性手术治疗相比,可明显减少手术中的出血量,但是整个手术时间相对延长,术后该病症总的复发率不能降低,手术后恢复患者正常日常生活的时间也不能缩短。结论:利用腹腔镜术治疗腹股沟疝与开放性手术治疗相比,可明显减少手术中的出血量,术后腹股沟疝不复发,对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也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不增加)。但是腹腔镜技术并不能缩短患者术后恢复正常日常生活的时间,并且会延长手术治疗单侧腹股沟疝的时间。

    腹股沟疝腹腔镜术开放性手术治疗安全性分析

    微型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桡骨头骨折

    尹新生
    180-1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微型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桡骨头骨折的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对38例桡骨头骨折行切开复位微型钢板螺钉内固定并进行早期功能锻炼。结果按Metaizeau肘关节治疗评定方法:优32例,良4例,可2例,优良率94.7%。结论用微型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桡骨头骨折,具有复位满意、固定可靠、方法简单,减少了关节僵硬。

    慢性胃炎的药物治疗效果分析

    穆丽雅
    181-1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临床中使用药物治疗慢性胃炎的效果。方法2011年至2012年以我院的152例慢性胃炎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将患者分组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使用法莫替丁治疗,观察组使用法莫替丁和奥硝唑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4.74%,明显高于对照组78.95%,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性胃炎患者接受法莫替丁联合奥硝唑治疗后,病情有了很大的改善,临床治愈率高,不良反应率低,复发率低。

    慢性胃炎法莫替丁奥硝唑

    浅谈洋地黄类药物在心力衰竭中的应用

    闫秀敏庄明莲
    182-18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ACEI抑制剂和β受体阻滞剂为标志,近年来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的治疗发生了根本性转变,由以前的针对血流动力学变化进行治疗转变为针对神经内分泌激活机制进行干预。但对有症状的HF患者而言,洋地黄和利尿剂仍是改善症状、缓解循环充血的一线药物。2001年ACC/AHA建议,对于所有HF临床患者(NYHA心功能Ⅱ~Ⅳ级)和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患者,除非合并使用洋地黄类药物的禁忌证,均可接受洋地黄治疗。本文复习近年来的文献资料,对洋地黄(地高辛)在HF患者中的应用进行简要综述如下。

    探讨影响影像学检查质量及临床诊断的特殊因素

    卢春颖
    182-1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临床使用影像学诊断时会出现质量影响的因素,通过对其原因的寻找,来为影像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根据我院接收的5例比较典型的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通过对这些患者的影像学检查诊断结果和实际情况进行对比,探讨误差的产生因素,寻找出影像诊断受影响的因素。结果:根据研究显示有5种特殊因素会让影像学诊断产生误差。结论:对影像学检查受到影响的因素进行研究分析,能够为临床影像检查提供比较好的参考依据,提升检测准确率,为患者的治疗提供帮助。

    影像学检查特殊因素检查质量临床诊断

    浅表性膀胱癌的TURBT加膀胱灌注治疗疗效分析

    王小会黄志军
    183-1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表浅型膀胱肿瘤TURBT加膀胱灌注防治术后复发的方法。方法对58例膀胱肿瘤患者采用TURBT气化切割肿瘤及肿瘤基底部周围0.5~1.0cm正常膀胱黏膜,深达浅肌层。手术后,用无菌蒸馏水间断多次灌注膀胱,术后第1周开始用丝裂霉素C(MCC)20 mg灌注膀胱,每周1次,共8次。接着每2周1次,共4次。然后每4周1次,共2次。再其后每3个月1次,共2次。间隔6个月最后1次。持续1年以上。结果本组58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膀胱穿孔,出血较少。均未输血。术后无尿路感染、继发性出血及膀胱破裂等并发症。联合灌注后均未出现明显膀胱刺激症状,无血尿、发热、全身不适及白细胞下降。所有患者随访5个月~6年。复发9例,复发率15.5%。结论TURBT加膀胱灌注治疗表浅型膀胱肿瘤是一种成熟有效的方法,易于掌握及推广。

    膀胱肿瘤经尿道气化切割术膀胱灌注

    开角型青光眼联合手术治疗临床效果研究

    王梅雪
    184-1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小切口白内障摘除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开角型青光眼临床效果。方法:分析收治的开角型青光眼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手术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常规的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治疗组)30例(50眼)和观察组(小切口白内障摘除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组)30例(50眼)。结果:观察组开角型青光眼患者治疗后视力、眼压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白内障摘除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开角型青光眼,视力恢复明显,眼压改善良好,值得临床应用。

    小切口手术治疗开角型青光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