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外健康文摘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外健康文摘
中外健康文摘

张选国

周刊

1672-5085

jkwz55@163.com;jkwz66@163.com

010-59648692,59648695

100025

北京市朝阳区东四环中路62号D801

中外健康文摘/Journal World Health Digest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棒球缝合法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应用

    杨永萍周为民宋育新孙健...
    113-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棒球缝合法在腹腔镜下子宫壁间肌瘤剔除术的应用价值。方法:将67例单发壁间肌瘤分为棒球组、对照组。棒球组27例采用棒球式缝合;对照组40例为传统连续缝合。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结果:棒球组手术时间平均(50.4±5.9)min,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间(78.1±26.8)min,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棒球组术中出血(57.2±8.5)ml,对照组术中出血(94.9±51.7) ml,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应用棒球缝合法临床效果良好,优于传统连续缝合,值得推广。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棒球缝合

    瘢痕疙瘩手术后加局部直线电子束照射的临床观察

    雷勇
    113-114,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后结合直线电子束照射治疗瘢痕疙瘩的疗效。方法无菌条件下进行手术,术后8h内行直线电子束照射治疗,采用2-3 Gy直线电子束,连续治疗五次,照射野范围包括手术切口及缝合针眼处外缘0.5cm。结果显效率58.3%(21/36),有效率36%(13/36),总要效率94.4%(34/36)。2例患者半年后复发,复发部位为上臂外侧,复发率为5.6%。结论手术切除后早期直线电子束照射治疗是防治瘢痕疙瘩复发安全、有效的措施之一。

    瘢痕疙瘩手术直线电子束治疗

    前置血管破裂10列临床分析

    朱秀红
    114-114,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认识前列血管破裂的症状体征,以便做出及时诊断处理。方法:回顾本院20年中发生的10例前置血管破裂,分析研究期临床经过及围产儿结局。结果10例均为临床前后阴道持续少量新鲜出血,误诊5例,误诊概率50%:围产儿死亡7例,死亡75%,窒息3例,围产儿死亡及窒息100%。结论:出血特征及出血后持续的胎儿监护,可帮助诊断前置血管破裂,及时终止壬辰或结束分娩,降低围产儿死亡率。

    前置血管破裂阴道出血

    慢性胰腺炎胰管支架治疗

    王维环
    115-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胰管支架治疗慢性胰腺炎的治疗效果,以指导临床上合理地应用胰管支架植入有效地治疗慢性胰腺炎。方法选取2013年在我院确诊并行治疗的慢性胰腺炎患者16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的患者均在十二指肠镜下植入胰管支架进行治疗;比较术前和术后3小时、12小时、24小时血清淀粉酶的浓度,随访、观察并记录患者术后3个月内的情况。结果所有患者置管顺利,术后3小时、12小时、24小时较术前血清淀粉酶有一过性增高。15例患者腹痛均有不同程度的缓解,腹泻、脂肪泻有减轻,体重有轻微增加,1例患者疗效不明显。治疗有效率为15/16(93.75%)。结论胰管内支架植入对慢性胰腺炎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且具有安全、创伤小的特点,可推荐应用于临床上对慢性胰腺炎的治疗。

    慢性胰腺炎胰管支架治疗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分析

    洪凤荣
    115-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110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小梁切除术。比较两组的疗效及并发症。结果:研究组的有效率为90.91%,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0.91%,(P<0.0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并发率低于对照组,但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手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效果显著,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手术治疗药物治疗临床疗效

    分析结肠镜检查在慢性腹泻患者中的诊断价值

    杜然
    116-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慢性腹泻患者在结肠镜下的特征,需找慢性患者的腹泻原因,研究结肠镜检查对于慢性腹泻患者的实际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收治458例慢性腹泻患者进行结肠镜检查,随机选取458例体检健康患者为对照进行分析比较,确定慢性腹泻患者含有的特异性特征;随机选取157例分析慢性腹泻患者的实际病症,确定结肠镜检查的实际诊断价值。结果458例慢性腹泻患者与458正常人进行结肠镜检查,慢性腹泻组以及对照组分别有24、1例出现炎症性肠病,11、1例出现感染性肠炎,68、26例出现非IBD-非感染性肠炎,17、3例出现寄生虫感染,13、4例出现回肠末端炎感染,47、9例出现恶性肿瘤;157例慢性腹泻患者包含有63例慢性结肠炎,31例肠黏膜正常,19例大肠息肉患者,17例大肠癌,14例溃疡性结肠炎,6例鞭虫感染,4例肠结核患者以及3例克隆病。结论结肠镜检查对于寻找慢性腹泻患者的准确病因具有很好的效果,可以为慢性腹泻患者进行个性化、科学治疗提供依据。

    结肠镜检查慢性腹泻诊断价值

    进展期胃癌术前介入治疗的效果观察

    王维环
    117-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能够实施根治手术处于进展期的胃癌患者在手术前进行介入治疗,观察、分析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我院自2009年3月-2012年1月收治的能够实施根治手术的处于进展期的胃癌患者共66例,术前对所有患者实施介入治疗,同时有34例患者进行了栓塞治疗。按照癌灶位置的不同给予患者选择性动脉插管,并根据患者的体表面积按照F D M方案实施了药物化疗,在对患者实施介入治疗7-14天后进行了外科手术治疗。对患者实施病理学检查,并对术后的复发率实施了观察。结果66例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后,49例(74.324%)例患者取得了病理学改变。接受栓塞治疗的34例患者,均有程度不同的呕吐、恶心现象,3例患者出现过黑便,对上述患者实施对症治疗后,症状消失。胃部肿瘤根治术后6个月、12个月、18个月、24个月的复发率分别为0、3.03%、12.12%、24.24%。结论对进展期胃癌患者进行介入治疗,能够有效降低手术后的复发率,而且并发症较少,并可以明显提高手术的切除率,作为进展期胃癌在术前实施治疗的辅助手段,可以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介入治疗进展期胃癌复发率组织病理学

    探讨奥曲肽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姜红波
    118-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奥曲肽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的临床疗效及用药安全性。方法将2012年12月~2013年12月在我院诊治的108例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4例患者给予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54例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奥曲肽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用药安全性。结果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平均止血时间及再出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奥曲肽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临床效果显著,止血迅速且不良反应轻,是目前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理想药物。

    消化性溃疡出血奥曲肽疗效

    62例吻合器在结肠癌并发肠梗阻行一期切除吻合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朱丰宽
    118-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吻合器在结肠癌并发肠梗阻行一期切除吻合的临床效果并作分析。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结肠癌合并肠梗阻使用吻合器行一期切除吻合的患者62例,对其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62例手术均获得成功,患者无一例死亡及吻合口漏发生。结论使用吻合器行结肠癌并发肠梗阻一期切除其手术过程简单、快速,可有效提高吻合率,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结肠癌并发肠梗阻吻合器一期切除疗效

    重症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王永清
    119-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重症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80例重症患者按给养方式分为肠外营养组40例(PN)和肠内营养组40例(EEN),入ICU 48h内分别进行肠外营养和肠内营养。结果:治疗后EEN组和PN组血浆中TP、Alb、Hb均显著升高(P<0.05),PN组ALT、Cr较EEN组显著升高,EEN组CRP下降较PN组显著(P<0.05)。结论:早期达标的肠内营养能显著改善患者营养状况,保护消化道黏膜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肠内营养肠外营养危重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