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外健康文摘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外健康文摘
中外健康文摘

张选国

周刊

1672-5085

jkwz55@163.com;jkwz66@163.com

010-59648692,59648695

100025

北京市朝阳区东四环中路62号D801

中外健康文摘/Journal World Health Digest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探讨不同方法对老年性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窦宝
    140-140,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方法对老年性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72例老年性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常规西医药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血塞通静脉滴注。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老年性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配合运用血塞通治疗,具有安全、有效、治疗效果好,值得进一步推广运用。

    脑出血高血压血塞通疗效

    73例利普刀治疗宫颈良性病变临床分析

    蒋淑丽
    141-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利普刀治疗宫颈良性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2年9月~2013年9月在我院经阴道镜、活检等妇科检查初步诊断为宫颈良性疾病73例患者采用利普刀治疗。结果手术平均时间为6.9±1.7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13.8±5.7ml,术中无一例大出血,6例患者出现局部烧灼感,伴下腹坠痛且能忍受。3例出现脱痂期大出血予以阴道上药后痊愈。术后随访痊愈60例、有效9例、无效1例,临床总有效率为98.6%。术中切除的宫颈组织67例患者与术前的宫颈细胞涂片、阴道镜检查结果相符,相符率为95.7%。结论利普刀治疗宫颈良性病变疗效显著,具有创伤小、治疗彻底、时间短、恢复快、治愈率高及复发率低等优点;同时还可提供完整的病理标本,能有效降低宫颈癌漏诊及误诊率,对宫颈癌的早期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作为治疗宫颈良性病变的首选方法。

    宫颈炎利普刀临床疗效安全性

    儿童嗜肺军团菌肺炎68例临床观察

    黄玉焕
    141-142,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儿童嗜肺军团菌肺炎的临床特征及诊断和治疗方法,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68例儿童嗜肺军团菌肺炎病例,结合每例病例的临床特征及相关辅助检查,给予明确诊断及综合治疗,抗生素首选大环内酯类或联合头孢菌素类药物,观察病情变化并分析治疗效果。结果:68例儿童嗜肺军团菌肺炎接受明确诊断及合适抗生素综合对症治疗后,治疗总有效率95.6%。结论:儿童嗜肺军团菌肺炎临床表现各异,诊断相对困难,应结合临床特征及相关检查,及时做出明确诊断,早期给予合适抗生素及综合对症治疗,可以取得很好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

    儿童嗜肺军团菌肺炎

    75例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治疗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诊治体会

    刘永奋
    142-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治疗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术治疗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75例,对手术情况及患者生命体征认真做好记录,术后随访6~12个月,对比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最大尿流率及残余尿量等监测指标,分析临床疗效。结果:7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术后生命体征稳定,并发症发生少,术后所有患者排尿顺畅,各监测指标均较术前有明显好转。结论: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治疗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安全性好、随访满意,可以取得很好的临床疗效,对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值得推广应用。

    良性前列腺增生高危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

    卒中后双侧上肢训练对患者肢体恢复的临床效果研究

    贺国华
    143-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双侧上肢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发病后肢体功能恢复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4月至2013年10月期间,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脑卒中的患者300例,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150例。两组患者在经过内科药物治疗各项后,对照组接受常规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接受双侧上肢训练。采取临床神经功能缺损(NDS)和Barthel指数(MBI)来评定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NDS评分明显下降,MBI评分明显上升,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侧上肢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发病后肢体功能障碍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我们继续研究并推广应用。

    双侧上肢训练脑卒中健侧肢体临床效果

    探讨血液细胞形态学检查在血常规检测中的临床意义

    王志美腾军儒
    144-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比较血液细胞学形态学检查与全自动血液分析仪的检查结果,探讨血液细胞形态学检查在血常规检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针对从2012年8月至2014年4月来我院经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查结果异常的血液标本430例以及结果正常的血液标本430例,分别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液标本的血液细胞形态学检查。结果实验组中经血液细胞形态学检查发现,有137例血液标本血液细胞形态正常,假阳性率为31.86%。对照组中有18例血液标本血液细胞形态异常,假阴性率为4.19%。结论血液细胞形态学检查诊断准确性高,在血常规检测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临床上应加强血液细胞形态学检查。

    血液细胞形态学检查全自动血液分析仪血常规临床意义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36例诊治分析

    吴伟
    144-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出现病症的原因以及治理策略。方法:我院收治的36例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依据各例患者的血小板数量进行分组,记录分析治疗前后患者的血小板含量、百分率以及聚集功能。结果:36例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中有10例为C M V-I g M阳性,26例为CMV-IgM阴性;8例为B19-IgM阳性,28例为B19-IgM阴性;20例为MP-IgM阳性,16例为MP-IgM阴性。治疗前A、B、C三类患者血小板聚集功能无差异,治疗后三类差异显著。A类患者治疗前后差异显著(P<0.05);C类患者治疗前后血小板聚集功能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发生与多种原因有关,与血小板聚集状况以及生物感染关系密切,进行合理控制可以提高治疗效果。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诊治分析血小板

    54例开腹手术治疗慢性萎缩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王巨仁
    145-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开腹手术治疗慢性萎缩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于2010年10月至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慢性萎缩性胆囊炎患者54例,均采用开腹手术方式治疗。方法:本组研究均采用开腹手术治疗,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分别采用传统的胆囊切除术,顺、逆行结合的胆囊切除术以及胆囊大部切除术等不同术式。结果:本组54例手术均顺利进行,术后发生切口感染一例,术中无出血、胆管损伤,术后未发生胆漏、腹腔感染等并发症,出院后随访3-12个月,患者恢复良好。结论:慢性萎缩性胆囊炎患者局部解剖关系变异复杂,手术切除困难,采用开腹手术治疗可避免不必要的损伤发生,其临床疗效较好。

    慢性萎缩性胆囊炎开腹手术疗效

    深入分析参麦注射液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急性充血性左心衰的临床效果

    齐芳
    146-146,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讨论心力衰竭中以急性充血性左心衰来诊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参麦注射液观察治疗效果,总结经验,提高本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因本病到医院就诊的118例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予本病常规治疗药物;治疗组在一般药物的同时注射参麦,分别将各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做统计分析。结果:加用参麦注射液组治疗的总的有效率可达91.53%,而对照组仅为69.49%;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在心脏指数(CI)、每搏射血量(SV)、心率及左室射血分数(EF)等方面均得到明显改善。结论:在一般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参麦注射液可以更好的治疗本病,临床体征及症状均得到明显的改善,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参麦注射液联合用药急性左心衰

    复方黄柏液治疗新生儿湿疹效果观察

    邱静
    146-14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