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外健康文摘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外健康文摘
中外健康文摘

张选国

周刊

1672-5085

jkwz55@163.com;jkwz66@163.com

010-59648692,59648695

100025

北京市朝阳区东四环中路62号D801

中外健康文摘/Journal World Health Digest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西药阿莫西林在临床上的应用研究观察

    赵莉莉
    153-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阿莫西林是半合成的广谱类青霉素类药,主要适用于敏感菌而造成的一些感染。本文分析了阿莫西林的临床适应症,指出了阿莫西林主要的临床不良反应,并进一步探讨了阿莫西林与其他药物的联合应用,希望能为阿莫西林药物的临床应用起到一些参考作用。

    阿莫西林临床应用

    老年支气管哮喘临床特点及治疗对策

    谢雪梅
    154-154,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本文从老年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制出发,分析了老年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特点,并提出了相应治疗对策,以期通过分析研究能帮助相关医疗工作人员认识到老年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特点,探讨更加有效的临床治疗手段。

    老年支气管哮喘特点治疗对策

    臭氧联合龙血竭胶囊治疗宫颈糜烂疗效观察

    谢跃丽
    155-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臭氧联合龙血竭胶囊治疗宫颈炎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156例宫颈糜烂患者,治疗前均行宫颈细胞学检查排除恶变,诊断标准根据妇产科教材规定标准,均经专科医生妇科检查诊断为慢性宫颈炎。先采用臭氧治疗仪,利用臭氧的强氧化作用清洁阴道内细菌,后将龙血竭胶囊打开将其内的粉状物直接涂于糜烂处。结果治疗1-3个月后复查,总数156例,其中,治愈130例,占83.33%;显效20例,占12.82%,4例Ⅲ度糜烂在治疗时出血多,效果欠佳,2例Ⅱ度糜烂无效。余均治疗效果良好。结论臭氧联合龙血竭胶囊治疗宫颈炎是目前理想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臭氧龙血竭胶囊疗效

    探讨乙肝五项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结果常见影响因素分析

    许卫萍
    155-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乙肝五项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的常见影响因素。方法将本次研究中的血清标本分成抗凝组和不抗凝组,两组标本同时进行检测,通过胶体金标法检测对其进行比较,对各组的HbsAg阳性率进行分析。结果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血清状态的HbsAg阳性率进行检测,抗凝组的阳性率明显高于不抗凝组,不抗凝组的假阳性率较低;与胶体金标法相比,酶联免疫吸附法的灵敏度较高。结论在对HbsAg进行检测时,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可能会出现误差,造成影响的原因多样,但最主要是标本溶血,为了提升检测准确率,应当对血清标本进行必要处理。

    乙肝五项酶联免疫吸附法影响因素

    6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治疗体会

    许雪
    156-156页

    口服茵栀黄、亿活辅助治疗新生儿黄疸50例临床观察

    杨丽萍
    157-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口服茵栀黄联合亿活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00例新生儿黄疸分两组对照治疗,治疗组50例采用常规治疗(蓝光照射)加口服茵栀黄颗粒、亿活;对照组50例单纯采用常规治疗方法。结果治疗组显效35例(70%),有效13例(26%),无效2例(4%),总有效率96%。而对照组显效28例(56%),有效12例(24%),无效10例(20%),总有效率80%。治疗组症状缓解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在常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基上,加用茵栀黄、亿活口服治疗,简单方便,安全有效。

    茵栀黄亿活新生儿黄疸观察

    两种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障碍影响观察

    杨秀元吴旭辉
    157-1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就不同麻醉实施后对老年手术患者术后认知障碍的影响进行探讨。方法择取我院在近期内接诊的87例需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并按照手术麻醉形式的不同将患者分组,其中Ⅰ组43例患者为实施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的患者、其中实施Ⅱ组44例患者为实施椎管内麻醉的患者。结果Ⅰ组、Ⅱ组患者其术后6、12、24小时的MMSE得分较麻醉前均有明显的差异(P<0.05),组间在术后6、12小时比较,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在术后6、12小时认知障碍发生机率方面,组间比较,Ⅰ组患者的发生机率明显高于Ⅱ组患者(P<0.05)。结论对老年患者实施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会增加患者术后发生认知障碍的机率,因此临床对对老年患者实施麻醉时,应尽可能的选择椎管内麻醉。

    认知障碍老年患者麻醉

    CT和X线检查对肠梗阻的诊断价值对比分析

    由守斌李泽洪王文
    158-158,1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比较分析C T和X线检查对肠梗阻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2012年2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肠梗阻患者临床治疗病例进行抽样,将50例肠梗阻患者根据诊断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X线诊断,观察组采用CT诊断。观察两组患者诊断情况。结果两组肠梗阻患者经过诊断,对照组确诊44例,明确病变位置40例,明确病因16例,明确绞窄2例,观察组确诊50例,明确病变位置45例,明确病因46例,明确绞窄9例。两组肠梗阻患者临床诊断情况具有显著差异性,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梗阻患者采用C T诊断能够显著的提升肠梗阻检出率,明确患者病变位置,便于医疗工作者有针对性的开展手术治疗,值得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肠梗阻CTX线诊断价值对比分析

    动力髋螺钉和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股骨粗隆间不稳定型骨折的效果比较分析

    张建波刘珍于洋
    159-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并比较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动力髋螺钉与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两种方法治疗后的效果。方法将我院在2011年9月至2013年9月期间治疗的94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即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采用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对照组患者则利用动力髋螺钉治疗,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切口长度、出血量及手术时间,从而比较两种治疗方法对股骨粗隆间不稳定型骨折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切口长度、出血量及手术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方法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治疗过程中的出血量及减少了手术创伤。

    股骨粗隆间不稳定型骨折动力髋螺钉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

    老年女性乳腺癌患者临床特点分析及预后效果比较

    于新
    159-1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患有乳腺癌的老年女性患者的临床特点并比较其预后效果。方法将我院在2009年7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治疗的148例乳腺癌老年女性患者按年龄分为两组,即大于70岁的老年患者为实验组,介于60~70岁之间的老年患者为对照组。回顾性调查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情况,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死亡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死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女性乳腺癌患者具有独特的生物学特性,其PR 阳性率及ER 阳性率较高、脉管瘤栓少、浸润性小叶癌发生率低、预后较好,但死亡率较高。

    乳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