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外健康文摘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外健康文摘
中外健康文摘

张选国

周刊

1672-5085

jkwz55@163.com;jkwz66@163.com

010-59648692,59648695

100025

北京市朝阳区东四环中路62号D801

中外健康文摘/Journal World Health Digest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药注射剂的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预防

    张俊俊
    256-2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中药注射剂的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方法:查阅2011年5月~2012年5月我院因使用中药注射剂引发的不良反应报告108份,制Excel表格,统计各种不良反应情况,并填入表格,对统计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本组不良反应108例中,不合理用药者73例(占67.6%),合理用药35例(占32.4%)。以х2检验发现,两者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中药注射制剂临床常见的不良反应有心悸、恶心呕吐、胸闷、瘙痒、皮疹、过敏性休克等。结论:只有进一步加强对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研究及分析,出台中药注射剂的定量定性成分标准,降低药物杂质构成,并进行科学的药物成分检测以及中药注射液不良反应预防措施,才能提高临床使用的安全性,充分发挥药效。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防范措施

    急性胃穿孔的临床诊治体会

    塔帕依•艾尼汗尚海云
    257-2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胃穿孔的临床诊治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58例急性胃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经过积极治疗,58例患者均治愈出院,其中6例保守治疗,44例胃溃疡穿孔行单纯修补术,8例行胃大部切除术。结论:胃大部切除术和单纯穿孔缝合术治疗急性胃穿孔有各自的优势、劣势及相应的适用范围,合理选用的同时尽早进行诊断和治疗是提高患者临床疗效的关键。

    急性胃穿孔诊断救治手术

    前庭大腺子宫内膜异位症1例报告

    辛瑞芝宿文斗
    258-258页

    肺炎支原体抗体测定的血清学方法比较

    郭立新于浪
    258-258,2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早期诊断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实验室检测方法。对四种方法的诊断特异度和灵敏度进行比较。结论建议用明胶颗粒凝集法作为支原体肺炎早期感染诊断的方法,为临床提供快捷可靠的诊断依据。

    肺炎支原体胶体金渗滤法明胶颗粒凝集法ELISA冷凝集试验法

    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急救措施

    纪伟英
    259-259页

    急诊急救内科

    28例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诊治体会

    吴安林
    259-2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年收治的28例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患者的诊断和治疗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8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患者经治疗后效果良好。结论:规范治疗可以提高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治愈率。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诊治

    氟哌啶醇致恶性综合征1例

    谈金莲叶仕能张小智
    260-260页

    结肠息肉电切后并发出血的诊治体会

    胡文芳
    260-2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索结肠息肉电切并发出血的原因及防治方法。方法对比2009-2012年与2013年结肠息肉电切后出血发生率,将出血者(28例)随机分2组,分别采用镜下止血及药物止血,比较疗效。结果2013年前出血发生率低于2013年,并发出血后,镜下止血治疗后出血全部控制,药物止血14人中仅5人有效,其余9人观察无效后最终采用镜下止血。结论感染可能是息肉电切后并发出血的原因之一,镜下止血优于药物止血,并发出血时,尽早采取肠镜下止血治疗。

    结肠息肉电切治疗镜下止血药物止血

    浅谈如何提高静脉输液成功率

    刘跟莉董爱波付婷婷
    261-262页
    查看更多>>摘要:静脉输液是临床最常用的治疗手段,正确执行无菌操作和查对制度,做到操作程序规范,静脉穿刺一次成功,无局部、全身不适和不良反应,提高静脉输液成功率,保护静脉,减少因反复穿刺造成的痛苦和血管损伤,保持静脉通道畅通,利于抢救和治疗。

    静脉输液一次性穿刺

    电话随访在出院产妇中应用体会

    孙丽娟胡艳华
    262-262页

    电话随访出院产妇新生儿健康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