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外健康文摘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外健康文摘
中外健康文摘

张选国

周刊

1672-5085

jkwz55@163.com;jkwz66@163.com

010-59648692,59648695

100025

北京市朝阳区东四环中路62号D801

中外健康文摘/Journal World Health Digest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无牙颌患者的修复治疗

    143-143页

    无牙颌患者修复治疗

    银杏叶提取物治疗脑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

    144-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究银杏叶提取物在临床上治疗脑供血不足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7月-2013年5月诊断入院的100例脑供血不足的患者,随机将其划分为A组和B组,每组50例患者,A组给予银杏叶提取物治疗,B组给予丹参酮治疗,将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见效时间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对两组患者分别实施治疗后,A组50例患者中,治愈29人,显效10例,有效6例,无效5例,有效率为78%;B组50例患者中,治愈23人,显效11例,有效9例,无效7例,有效率为68%,二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A组的起效时间明显短于B组,P﹤0.0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银杏叶提取物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治疗脑供血不足的药物,可显著改善患者由于脑供血不足而出现的头痛症状,且见效时间短,有效地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银杏叶提取物脑供血不足临床治疗

    32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伽玛刀治疗

    144-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评价伽玛刀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对32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病人行伽玛刀治疗,采用BNI疼痛分级量表评价术后疼痛缓解情况。结果:病例随访7~15个月,平均10个月,按B N I疼痛分级量表:Ⅰ级14例,Ⅱ~Ⅲ级13例,Ⅳ级4例,Ⅴ级1例;总有效率96.8%。结论:伽玛刀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安全有效。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伽玛刀

    新生儿外科手术后经口喂养困难的临床观察

    145-145,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讨新生儿外科ICU术后患儿恢复期经口喂养困难的解决方案。方法:将2012年9月-2013年2月新生儿外科ICU收治的胃肠道手术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共29例,术后早期(48-72小时)行鼻胃(肠)管或造瘘管微量泵匀速泵奶,同时间断每2-3小时一次用无菌棉签蘸取10%葡萄糖水后让患儿吸吮;对照组31例,给予鼻胃(肠)管喂养+安抚奶嘴非营养性吸吮。观察两组患儿吸吮吞咽功能协调建立时间、达全口喂养时间、住ICU病房时间、体重增长情况、以及并发症的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吸吮吞咽功能协调建立时间、达全口喂养时间早。体重增长、并发症发生无明显差异,住院ICU时间短。结论:无菌棉签蘸取10%葡萄糖水后让患儿吸吮用于新生儿外科手术后早期管饲期间经口微量喂养,可锻炼新生儿的吸吮及吞咽能力,预防部分术后患儿经口喂养困难,从而早日达到全口喂养,缩短住院日,减轻患儿家庭的经济负担。

    新生儿术后经口喂养困难对策

    单侧椎弓根螺钉并单枚cage融合治疗腰椎极外侧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分析

    146-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单侧椎弓根螺钉并单枚cage融合治疗腰椎极外侧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3年11月我院共收治的极外侧型椎间盘突出患者35例,均采取单侧椎弓根螺钉并单枚cage椎间植骨融合治疗,经过6~36个月随访,分别统计术前、术后3月、6月、1年的JOA评分,计算改善率。结果:术后所有患者均获得6~36个月随访,平均15个月。JOA评分术前(7.83±2.46)分,术后3月(21.42±4.22)分,术后6月(24.58±2.75),术后1年(26.78±1.64)分。术后3个时间点JOA评分较术前评分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JOA平均改善率为(78.2±15.8)%。结论:单侧椎弓根螺钉并单枚cage椎间植骨融合在极外侧椎间盘突出治疗中,有较好的应用前景,是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

    单侧固定椎弓根螺钉椎间融合器极外侧椎间盘突出

    益气化瘀方对急性脑梗塞患者血VEGF水平的影响

    147-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讨益气化瘀组方对脑梗塞患者静脉血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影响,同时评价药物疗效。方法:将125例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入治疗组62例和对照组63例。所有急性脑梗塞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治疗组另给中药益气化瘀组方口服。治疗前及治疗后第7、14天分别检测血VEGF水平,同时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比较以上观察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VEGF均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在第7天血VEGF水平为598±121.3pg/ml,高于对照组508±116.4pg/ml(P﹤0.05);治疗后第14天比较,治疗组为421.01±81.3pg/ml,高于对照组361.21±71.4pg/ml(P﹤0.01)。结论:益气化瘀组方治疗脑梗塞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常规治疗,治疗后血VEGF高于治疗前,治疗后比较,治疗组VEGF水平高于对照组。

    脑梗塞中医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益气化瘀组方缺血性中风

    内、外固定结合治疗合并髁部骨折的股骨干复杂骨折临床治疗方法分析

    147-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分析和研究内固定与外固定联合治疗合并髁部骨折的股骨干复杂骨折的疗效。方法:我们选取2011年9月-2013年11月合并髁部骨折的股骨干复杂骨折患者126例,将其按双盲随机方法分为观察组(63例)与对照组(6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内固定行固定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内外固定结合行固定治疗,将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痊愈率为95.2%;对照组患者治疗痊愈率为68.3%,两组患者痊愈率有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内外固定联合应用于合并髁部骨折的股骨干复杂骨折患者治疗中,其能够促进患者骨折部位的愈合,促进骨痂的形成,并且避免了二次手术,对减轻患者痛苦及提高治疗效果均具有重要作用。

    内固定外固定合并髁部骨折的股骨干复杂骨折临床效果

    中西结合治疗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及慢性肝病量表评分的影响

    148-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自拟中药组方对慢性乙型肝炎的肝功能、肝纤维化和CLDQ等方面的治疗作用。方法:将127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入治疗组63例和对照组64例。两组患者均接受拉米夫定口服及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另给予中药凉血护肝汤口服。治疗前后分别测两组患者血ALT、TBil、Alb、HA、LN及IV-C水平,同时填写CLDQ量表。结果:治疗前以上观察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治疗组治疗前后分别测两组患者血ALT、TBil、Alb、HA、LN及IV-C水平均低于对照线(P﹤0.05);治疗后治疗组AS、FA、SS、AC、WO均高对对照组(P﹤0.05),EF治疗后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凉血护肝汤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可以有效改善肝功能异常,并可使血清HA、LN和IV-C水平降低,有抗纤维化作用,可以很好的改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生活质量。

    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药凉血护肝汤肝功能慢性肝病量表

    浅谈研究康妇消炎栓联合保妇康栓治疗宫颈炎的临床疗效

    149-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爱分析宫颈炎患者接受康妇消炎栓和保妇康栓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2009年至2012年我院共有80例宫颈炎患者接受研究,将这些患者分组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一共是40例,使用康妇消炎栓和保妇康栓联合治疗,对照组使用保妇康栓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8.21%,显著高于对照组77.6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所需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妇消炎栓以及保妇康栓联合用药治疗宫颈炎具有比较好的效果,临床中患者的症状得到了很好的控制,疗程短,起效快。

    康妇消炎栓联合保妇康栓宫颈炎临床疗效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并发多脏器损害临床分析

    150-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并发多脏器损害或衰竭的临床诊治。方法:收集2009年至2014年的118例肺心病病人的临床资料,认真分析和探讨。结果:有43例多脏器功能不全或衰竭,占36%,男27例,女16例。结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并发多脏器功能损害是本病死亡的主要源因,而最主要的诱发源因为肺部感染。

    肺心病多脏器损害分析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