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外健康文摘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外健康文摘
中外健康文摘

张选国

周刊

1672-5085

jkwz55@163.com;jkwz66@163.com

010-59648692,59648695

100025

北京市朝阳区东四环中路62号D801

中外健康文摘/Journal World Health Digest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尿液自动分析化与光学显微镜对尿液常规检查的对比分析

    聂连舒
    151-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分析尿液自动分析化与光学显微镜对尿液常规检查的结果,探讨两种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取我院2012年12月至2013年7月入我院进行尿常规检查的患者61例,每例患者取20ml 尿液,平均分成2份,每份10ml,分别进行自动分析化检查(A 组)和光学显微镜检查(B 组),对 RBC、和WBC 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A 组 RBC 检查阳性率高于 B 组,有显著差异(P<0.01);A 组 WBC 检查阳性率低于 B 组,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尿液自动分析化法不能完全取代光学显微镜检查法,二者应当相互结合,这样才能保证尿样检查结果准确。

    自动分析显微镜尿液常规对比

    21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临床治疗分析

    刘传乔
    152-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治疗特点。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收治的42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为21例合并冠心病患者,对照组为21例单纯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电图和临床表现并对数据做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心悸、心绞痛、呼吸困难、心肌梗死及心界扩大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比较两组患者心电图,观察组患者的电轴左偏、陈旧性心肌梗死、缺血性 ST-T 改变以及束支传导阻滞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病情复杂,其症状和体征相互掩盖,在临床上容易漏诊、误诊,因此,加强该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冠心病临床治疗

    脾栓塞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乙肝后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的临床应用价值

    刘晓芳
    152-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讨脾栓塞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乙肝后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75例乙肝后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的患者随机分为三组,联合治疗组、脾栓塞组及拉米夫定组,每组25例。联合治疗组在脾栓塞的基础上同时给予拉米夫定100mg / d 口服,连续治疗1年半;脾栓塞组单纯进行脾动脉栓塞,方法同联合治疗组;拉米夫定组单纯口服拉米夫定,剂量时间同联合治疗组。结果:联合治疗组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临床疗效明显优于脾栓塞组和拉米夫定组(P<0.05)。结论:脾栓塞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乙肝后肝硬化脾功能亢进可明显改善肝功能、缓解脾功能亢进、减少并发症,延缓疾病进展,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脾栓塞术拉米夫定乙肝肝硬化脾功能亢进

    156例乙型肝炎两样血液样本两种检测方法对比

    冯卫星
    153-153,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酶联免疫法(ELISA )和微粒子酶免分析技术(MEIA)在检测乙型肝炎两样血液样本中的不同进行比较。(HBV)表面标志物(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以下简称乙肝两对半)的结果,探讨这二种方法的符合率。方法:对156例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样本分别用 ELISA 法与 MEIA法进行检测,将两种方法检测的抗-HBs、HBsAg、、抗-HBe、HBeAg 和抗-HBc 的符合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种方法检测乙肝两对半的 HBsAg、表面抗体(HBsAb)和 e 抗原(HBeAg)无显著差异(P>0.05),e 抗体(HBeAb)和核心抗体(HBcAb)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ELISA 法是一种易观察、高灵敏度的方法,对于检测大规模标本比较适合。MEIA 法的特点为灵敏度高、稳定性好和特异性强,能够对乙肝两对半进行定量检测,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检测方法。检测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应选择合理的方法进行。

    乙型肝炎血液样本酶联免疫法微粒子酶免分析技术

    多时段血糖控制对糖尿病心血管病变转归的影响探讨

    朱士奎
    154-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讨研究多时段血糖控制对糖尿病心血管病变转归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治疗的6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每天监测三餐前后血糖,对照组只检测早餐前后血糖,每月检测患者血糖、血压、心电图、糖化血红蛋白、心脏 B 超,观察一年。结果:两组间糖尿病心血管病变发生情况具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多时段血糖控制对糖尿病病变转归有一定改善作用。

    多时段血糖控制糖尿病心血管病变

    临产孕妇凝血指标及血小板参数测定的临床意义

    郑国荣
    155-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讨临产孕妇凝血指标以及血小板参数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取我院2011年-2012年100例临产孕妇设为观察组,并取同期非孕妇女为对照组,对两组的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时间(FIB)、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平均血小板体积(MPV)等方面进行检测。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PT、APTT、TT 明显降低,FIB、PDW、MPV 水平明显提高,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PLT 降低不明显,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产妇于产前、产中进行凝血指标和血小板参数检测,能有效预防产妇血栓形成及血管内凝血发生,确保母婴身心健康。

    临床产妇凝血指标血小板参数判定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63例临床分析

    赵素霞
    155-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分析63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诊断及联合用药治疗方法。方法运用 CK-MB、cTnI 与抗心肌抗体相结合进行诊断及应用黄芪注射液1,6-FDP 及含镁极化液联合治疗。结果61例治愈,2例好转。结论给予联合诊断及联合用药取得了较好疗效、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病毒性心肌炎CK-MBcTnI1,6-FDP

    关于500例少数民族地区门诊用药质询内容分类与心理期望值分析

    杨川闫鹤敏
    156-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索如何发挥药师的专业优势,有效的为患者提供药学服务模式。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5月1日至9月30日门诊药学咨询登记人数,自制表格分析咨询内容和期望获得的药学知识。结果:初步了解不同民族间期许药学知识的内容。结论:根据本研究提示患者需要更全面的针对性强的药学服务。

    肠梗阻手术指征的选择

    张继东淡灵霞
    156-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寻找一种安全的方法去确立一个客观的标准作为肠梗阻的手术指征。方法:回顾分析82例肠梗阻手术治疗情况,分早期组(发病后24小时手术10例)、中期组(发病后24-48小时手术51例)、延期组(发病48小时后手术21例)。结果:早期组无肠管坏死,住院时间平均9天;中期组局部肠管坏死10例占19.6%,平均住院时间10.5天;延期组局部肠管坏死10例占47.6%,平均住院时间13天。结论:非手术治疗无效者应及时手术治疗,最好发病后24小时内手术。

    肠梗阻手术时机

    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急诊胃镜检查及镜下治疗56例分析

    杨娟
    157-158页
    查看更多>>摘要:分析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在基层医院进行急诊胃镜检查价值及注意事项,探讨镜下止血方法(包括药物喷洒和注射止血)止血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院2004年8月至2013年8月共计56例胃镜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在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急诊胃镜在检查和诊断上均显现出了巨大的优势,急诊胃镜检查诊断率91%,急诊胃镜检查安全可靠,是首选的检查方法,在明确诊断的同时可采用内镜下止血治疗,病灶直观,止血效果好。结论急诊胃镜有助于提高非静脉曲张功能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早期诊断与止血率。

    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急诊胃镜镜下止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