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外健康文摘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外健康文摘
中外健康文摘

张选国

周刊

1672-5085

jkwz55@163.com;jkwz66@163.com

010-59648692,59648695

100025

北京市朝阳区东四环中路62号D801

中外健康文摘/Journal World Health Digest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上肢皮肤套脱伤的显微外科治疗观察

    黄雪松
    93-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上肢皮肤套脱伤的显微外科治疗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11月-2012年11月期间诊治的上肢皮肤套脱伤患者3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的方式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显微外科治疗效果。结果:本组患者经显微外科治疗后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有30名患者套脱皮肤全部存活,占总数的88.24%;有2例在手术后第二天发生了血管危象,套脱皮肤远端张力高,占总数的5.88%,对患者的拆除部分进行缝线之后得到改善,皮肤存活;另外2名患者因套脱皮肤损伤较重,在手术后第四天出现伤口周缘坏死,通过对患者实施高压氧等辅助治疗后得到改善,大部分皮肤存活,另外一小部分通过换药后得到痊愈。对患者实施为期一年的随访发现,所有患者上肢皮肤外形和肢体感觉以及手功能恢复情况良好,患者均表示满意。结论:对上肢皮肤套脱伤采用显微外科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上肢皮肤套脱伤显微外科治疗临床效果

    45例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黄太勇
    93-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手术治疗用于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45例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将其中的20例进行急诊手术的治疗此为急诊手术治疗组、25例进行择期手术的治疗此为择期手术治疗组;对其中的13例患者进行单纯胆囊切除的手术治疗,10例实施胆囊造瘘的手术治疗,12例实行胆囊切开取石的手术治疗,10例进行胆囊切除加胆总管手术探查的手术方式。治疗后观察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结束后,急诊手术治疗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5.00%;择期手术治疗组的治疗有效率为100%;总的治疗有效率为97.78%。结论应用手术治疗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效果较好,术前充分考虑患者的一般情况,能使手术的治疗有效率提高,在临床上应在术前充分准备的前提下推广应用手术方法治疗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

    老年人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手术治疗临床效果观察

    肝硬化合并难治性肝腹水的临床诊治

    回恩德
    94-94,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肝硬化合并难治性肝腹水的临床治疗疗效。方法:选取来我院治疗的肝硬化合并难治性肝腹水患者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除采用与对照组相同的常规治疗外,还进行腹水的超滤浓缩来治疗腹腔的顽固性腹水,一个月为一疗程。疗程结束后,对治疗结果进行评估。结果:治疗组在采用常规治疗外加腹水超滤浓缩治疗后临床恢复效果显著,在显效率上,组间比较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硬化合并难治性肝腹水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外加腹水超滤浓缩治疗后,临床恢复疗效比较显著,起到了较好的治疗效果,此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大量推广。

    肝硬化难治性肝腹水临床疗效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并呼吸衰竭急诊抢救效果分析

    李辉朝
    95-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总结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并呼吸衰竭急诊抢救要点和效果,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实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4年2月间我院收治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并呼吸衰竭患者37例抢救过程。结果:37例患者中35例存活,抢救成功率94.59%,2例患者抢救无效死亡,总死亡率5.41%;死亡原因为呼吸衰竭以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等相关并发症。结论: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并呼吸衰竭危害极大,死亡率高,急诊抢救是挽救生命的关键。应积极给予抗胆碱以及胆碱酯酶复能剂或者血液透析治疗,借助呼吸机等仪器辅助呼吸等,同时注重脑部复苏以及其他器官的继发性损害等。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呼吸衰竭急诊抢救

    比较麻醉前后留置尿管对围手术病人的影响

    贾昭玲
    95-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比较麻醉前后留置导管对围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取择期手术治疗88例患者,均分为两组,甲组患者麻醉前于患者清醒状态下病房中留置尿管,乙组在麻醉后实施手术室留置导管,对比分析两组留置导管前后血流动力学变化以及患者对操作的满意情况。结果:甲组患者的插管前后的HR、MAP有明显变化,P<0.05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乙组患者的插管前后HR、MAP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甲乙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围术期患者采用麻醉后留置导管,可有效减少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可有效提高临床护理满意情况,应用效果显著。

    麻醉前后导尿管围手术病人

    不同年龄段患者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拮抗剂方案与激动剂长方案助孕结局比较

    李冬梅韩雪
    96-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不同年龄段患者促进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拮抗剂方案和激动剂长方案助孕结果对比。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0年6月~2013年3月入院治疗的100例行不孕行胚胎移植患者,按照治疗方式分成拮抗剂方案组和长方案组,每组50例患者,每组以38岁为分界又各分成两组,比较各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和妊娠结果。结果38岁以下患者拮抗剂组胚胎种植率低于长方案组,但是受精率高于长方案组。结论拮抗剂或者是长方案的使用对患者的妊娠后长远结局影响都不明显。

    胚胎移植促进腺激素释放激素拮抗剂临床妊娠率

    妈咪爱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婴幼儿厌食症患儿的临床疗效观察

    李辉
    97-97,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妈咪爱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婴幼儿厌食症患儿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随机选取2009年1月-2013年12月前来就诊的婴幼儿厌食症患儿共计68例,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患儿,对照组采用醒脾养儿颗粒对其病症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用药基础上加上妈咪爱进行治疗,记录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和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对照组治愈患儿为3例,好转患儿为14例,无效患儿为17例,总有效率为50%(P<0.01);观察组治愈患儿为9例,好转患儿为23例,无效患儿为2例,总有效率为94.1%(P<0.01)。结论:经过实践和临床疗效观察,可以明显看出妈咪爱联合醒脾养儿颗粒对治疗婴幼儿厌食症患儿有着良好效果,配合醒脾养儿颗粒效果更佳,值得在临床上予以广泛应用。

    婴幼儿厌食症妈咪爱醒脾养儿颗粒临床疗效

    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的X线与CT征象分析

    李廷付
    98-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探讨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的X线和C T的临床影像学特征。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经临床和实验室检查并确诊的活动性肺结核患者213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并对患者病变的位置、形态、大小、范围、类型等进行观察分析,比较X线和CT检查在活动性肺结核的诊断过程中的应用价值。结果经胸部X线检查可以确诊为活动性肺结核的患者156例,占到患者总数的73.2%,经双排螺旋C T扫描可确诊的患者204例,占95.8%。通过胸部X线平片检查可以对肺结核分型和发病位置进行判断。属于肺内及周围炎型病灶的98例,属于肺段浸润型的40例,属于干酪样病变的29例,属于纤维化及钙化的病变27例,属于粟粒状结节的19例。经胸部C T扫描可见,有磨玻璃样密度影的患者101例,有空洞影的患者52例,有小叶中心结节影的患者168例,有肺内实变影的患者57例,有淋巴结增大的患者9例。结论在活动性肺结核的诊断过程中,CT检查的诊断准确率比X线检查高,结合二者不同的影像学征象,综合判断有利于临床诊断准确性的提高。

    活动性肺结核X线检查CT影像学特征

    恩替卡韦治疗乙肝后肝硬化37例疗效分析

    梁玉寰杜玉梅
    99-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恩替卡韦(E T V)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乙肝后肝硬化的37例住院患者给予常规及口服ETV治疗后观察治疗前、治疗后12周、24周、48周时血清 HBV -DNA 水平及血清学转换情况及肝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患者在48周时TBIL、 ALT较治疗前下降,ALB、PTA较前升高。在治疗前及治疗12周、24周、48周后检测血清HBV-DNA 定量对数值,呈逐渐下降趋势,部分转阴,其转阴率分别为62%(23/37)、94.5%(35/37)、94.5%(35/37)。其中 HBeAg 阳性,在48周时,58.3%(14/24)出现了 HBeAg 阴转,实现了血清学转换。结论:ETV治疗乙肝后肝硬化患者有效,该药不易产生耐药性,不良反应很少,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乙肝后肝硬化患者最好尽早服用ETV抗病毒治疗。

    恩替卡韦乙型肝炎肝硬化

    双黄连注射剂与抗生素比较治疗小儿肺炎的疗效评价

    梁素红
    99-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评价分析双黄连注射剂与抗生素治疗小儿肺炎的治疗效果。方法以我院近期收治的100例小儿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随机进行分组,分为治疗组与对照各50例,治疗组给予双黄连注射剂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抗生素治疗。治疗时间为5~7d,最后比较两组具体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为88%,组间比较不具备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者退热时间、止咳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双黄连注射剂与抗生素在小儿肺炎患者临床治疗有效性方面价值均等,均有应用价值。但双黄连注射剂能够提高小儿肺炎患者的预后恢复时间与恢复质量,所以双黄连注射剂值得临床推广。

    双黄连注射剂抗生素小儿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