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外健康文摘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外健康文摘
中外健康文摘

张选国

周刊

1672-5085

jkwz55@163.com;jkwz66@163.com

010-59648692,59648695

100025

北京市朝阳区东四环中路62号D801

中外健康文摘/Journal World Health Digest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术后镇痛方法的临床分析

    宫兵
    126-126页

    术后镇痛方法临床分析

    下肢神经阻滞麻醉分析

    孙洋
    127-128页

    下肢神经阻滞麻醉分析

    多层螺旋CT对胃癌患者的诊断价值分析

    代勇光曹金光
    128-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多层螺旋CT对胃癌患者的诊断效果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月份到2013年12月份经胃镜证实为胃癌的患者192例,对患者实施多层螺旋CT检查,将各项指标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 MSCT检出率达到100%,检验的准确率达到63.5%;MSCT对胃癌T分期判断的准确率达到79.2%,对胃癌N分期检查的准确率为71.9%,敏感性达到69.6%。特异性达到75.0%。结论多层螺旋C T扫描能够实现准确T N M分期,诊断准确率较高,具有临床治疗指导价值。

    胃癌多层螺旋CT诊断价值

    低温等离子切除小儿扁桃体优缺点的临床观察

    杜卓
    129-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对小儿扁桃体低温等离子切除术的临床观察,分析其优缺点。方法:对220例实施扁桃体切除术的患儿进行随机分组,分为等离子组112例和对照组108例,等离子组采用低温等离子扁桃体切除术;对照组则采用传统扁桃体剥离术,比较两种手术方法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咽部疼痛、迟发性术后出血、术后白膜脱落时间及手术费用情况。结果:手术时间等离子组为(10.3±3.8)m i n,对照组为(36.8±3.3)m i n;术中平均出血量等离子组为(6.92±3.86)ml,而对照组为(31.26±7.12)ml;术后疼痛评分等离子组3.0-5.5分,对照组4.5-8.0分;迟发性术后出血发生率等离子组4例,为3.5%,对照组1例,为0.9%;白膜脱落时间等离子组(9.2±0.45) d ,对照组(8.97±0.56)d;低温等离子刀头为一次性高耗材,价格较昂贵。结论:等离子扁桃体切除术与传统剥离法相比,患儿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极少,术后疼痛明显减轻,手术方法容易掌握,白膜脱落时间无明显差异,但存在术后迟发性出血风险相对增高,手术费用高等不足。

    小儿扁桃体切除低温等离子扁桃体剥离术

    临床生化检验质量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

    方宏罡
    130-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影响临床生化检验质量的因素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方法以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生化检验的200例患者为研究资料,对患者生化检验前、中、后三个阶段进行观测,研究可能对检验结果造成影响的因素。结果200例患者中16例(8%)患者的检测结果存在一定程度上的误差,这些误差当中有8例是患者因素引起的,6例由标本因素引起,1例由仪器因素引起,1例由检验人员操作错误引起。结论生化检验的准确性涉及到临床工作的方方面面,生化检验标本链条上的每一个工作人员必须按标准操作规程认真做好每一个步骤,严格要求工作的质量,最终为患者的诊断、治疗提供准确的检验数据,更好地服务于患者。

    生化检验质量影响因素对策

    奥扎格雷钠联合降栓酶治疗急性脑血栓的疗效观察

    范长生
    130-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奥扎格雷钠与降栓酶联合应用时对于急性脑血栓的意义。方法:将我院在2011年8月至2012年8月期间治疗的86例急性脑血栓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单一的奥扎格雷钠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降栓酶治疗,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而分析奥扎格雷钠联合降栓酶对于急性脑血栓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经奥扎格雷钠联合降栓酶治疗后的病情好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降栓酶与奥扎格雷钠联合治疗时此病时可加速血栓溶解,明显减轻机体缺血情况,安全可靠,并提高了患者的病情好转率。

    奥扎格雷钠降栓酶急性脑血栓

    B超诊断子宫肌瘤的临床价值分析

    何云娥
    131-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B超诊断子宫肌瘤的临床价值。方法:搜集2012年6月-2013年6月我站接收的子宫肌瘤47例患者,对其进行B超检查及术后病理检查,分析B超诊断的符合率。结果:47例患者B超检查结果显示,6例粘膜下肌瘤,占12.77%;21例肌壁间肌瘤,占44.68%;17例浆膜下肌瘤,占36.17%;3例混合型肌瘤,占6.38%。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相比,符合率为95.74%。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超对子宫肌瘤的诊断具有极大的临床价值,检出率较高,对疾病的有效诊断及治疗具有较大意义,值得推广。

    子宫肌瘤B超诊断临床价值

    彩超对流行性出血热肾脏改变及诊断价值

    陈懿
    132-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本文通过对90例流行性出血热患者的肾脏进行彩超检查,旨在提高超声对该病的认识及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彩色超声诊断仪观察90例患者病程中各期肾脏的超声显像。结果:发热期、恢复期肾脏声像图基本正常,少尿期、多尿期肾脏声像图明显异常,病情越重,肾脏损害越明显。结论:病程各期肾脏损害程度有明显规律性,能准确反映出血热病程的变化。

    肾综合征出血热彩色多普勒超声肾脏

    梅毒124例临床流行病学分析

    马旭
    133-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本地区梅毒的流行病学情况,为梅毒的预防及临床诊治提供有效依据。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124例梅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本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及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中男性所占百分比显著高于女性,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0-39岁年龄段的发病率最高,20-29岁年龄段次之;小学及以下者所占比例最高,其次为初中文化,均显著高于高中、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梅毒与AIDS(艾滋病)的发生有者密切关联,临床上应加强梅毒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

    流行病学梅毒AIDS

    左旋氨氯地平在临床上的应用探析

    吕霞
    133-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左旋氨氯地平这种药物的临床应用以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3年11月收治的67例高血压患者进行治疗,随机分组,实验组36例患者采用左旋氨氯地平的治疗,对照组31例患者治疗时选择氨氯地平这种药物,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4.44%,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7.42%,有显著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的高血压患者采用左旋氨氯地平这种药物的使用,能够使血压平稳降低,防止动脉的粥样硬化,减少并发症的出现,值得推广。

    原发性高血压左旋氨氯地平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