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外健康文摘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外健康文摘
中外健康文摘

张选国

周刊

1672-5085

jkwz55@163.com;jkwz66@163.com

010-59648692,59648695

100025

北京市朝阳区东四环中路62号D801

中外健康文摘/Journal World Health Digest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心肺复苏后适宜吸氧浓度及氧中毒认识上的误区

    刘霞
    112-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心肺复苏后患者适宜的吸氧浓度及对氧中毒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自2010年4月-2013年12月实施心肺复苏后在氧疗过程中发生氧中毒的患者11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针对发生的氧中毒情况,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及氧压、浓度等调整措施,经治疗后,患者临床不适症状得以缓解,患者全部转危为安。结论对心肺复苏后需要进行氧疗的患者,在进行氧疗前,需要对给氧时间、给氧压力、氧气浓度等进行控制;并密切观察患者的临床反应,确保患者康复。

    心肺复苏术适宜吸氧浓度氧中毒给氧时间给氧压力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老年性白内障患者30例临床治疗分析

    叶周来
    113-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老年性白内障患者给予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进行治疗,观察、分析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抽取我院自2010年3月-2011年9月收治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共30例(30眼),实施眼压控制后给予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进行治疗。结果有29例患者(96.67%,29眼)术后眼压控制在21mmHg以下,所有患者随访2年以上,视力及房角均维持稳定。结论对患者实施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能够使房角得到重新开放,使因晶状体导致的瞳孔阻滞得到解除,且具有可靠、稳定的疗效,可作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老年性白内障患者的治疗方法。

    急性闭眼型青光眼超声乳化摘除术人工晶体植入房角分离术晶状体

    探讨加服麝香保心丸对于治疗老年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效果

    武凤英
    114-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麝香保心丸在老年稳定性心绞痛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患者在加服麝香保心丸后心肌耗氧量、24小时动态心电图、及冠脉造影、血脂、内皮因子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加服麝香保心丸的患者各指标均有显著改善。结论:麝香保心丸具有益气强心、芳香温通、振奋胸阳之功,药物搭桥是其独特的功效,可以促进侧枝循环的建立,有效改善冠脉循环。

    麝香保心丸心绞痛老年

    抗生素临床合理应用的探讨

    周海燕
    114-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抗生素临床应用情况,管理和督导抗生素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回顾分析98份患者处方,找出应用抗生素和不合理抗生素应用的处方,患者使用抗生素的种类,毒副作用和注意问题等,科学统计分析处方中抗生素的应用方法与合理性。结果:98例处方中使用了抗生素共有58例,占全部患者的59.2%;其中有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处方13例,占抗生素使用比例的22.4%。结论:不合理的应用抗生素引起医院内感染日益增加,增加患者的医疗费用和痛苦,故制定合理的抗生素用药制度,对临床医师合理使用抗生素进行定期培训,制定合理用药的考核办法,能有效提高医院的合理使用抗生素的水平。

    抗生素合理应用

    脑梗死后再发脑出血患者42例临床治疗体会

    周先锋
    115-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脑梗死后再发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42例脑梗死后再发脑出血患者,通过对临床表现的分析,CT及MR的诊断进行总结分析。结果:42例患者中治愈20例(47.62%),好转11例(26.19),无效5例(11.91%),死亡6例(14.29%)。结论:脑梗死后再发脑出血患者的病死率与致残率高的原因与多种因素有关,应及早发现,及时诊断,通过综合治疗,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

    脑梗死脑出血临床治疗

    缬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病的疗效观察

    邵彦东
    116-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缬沙坦对老年人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我院住院患者和门诊高血压患者95例,按照随机对照方法对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分别接受两种治疗方案,并对其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并观察用药后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使用缬沙坦的患者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患者,并且不良反应较少。结论缬沙坦可以推荐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用药。

    缬沙坦老年人高血压

    交锁髓内钉在四肢长管骨骨折中的应用

    陈锋
    117-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讨论交锁髓内钉在四肢长管骨骨折中的应用及其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68例四肢长管骨骨折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单侧外固定支架固定法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交锁髓内钉固定法进行治疗。结果在手术后随访6个月,对照组和治疗组固定松动率分别为11.76%、2.94%,固定针断裂率分别为8.82%、2.94%,骨性愈合率分别为67.65%、91.18%,两组相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交锁髓内钉在四肢长管骨骨折中的固定效果好,愈合率高,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交锁髓内钉四肢长管骨骨折临床疗效

    老年外科手术患者应用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的临床分析

    陈利春
    117-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老年外科手术患者应用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外科住院治疗需手术老年患者60例,分为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观察组手术过程中应用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对照组单纯应用硬膜外麻醉。记录麻醉后1h内平均动脉压(MPA)、心率(HR)及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并观察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最大感觉阻滞时间、最大感觉阻滞平面及感觉阻滞持续时间、运动起效时间、最大运动阻滞时间、最大运动阻滞持续时间。结果:两组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SEA组血压下降、心动过缓明显少于EA组(P<0.05),术后均无头痛。CSEA组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明显短于EA组(P<0.01),CSEA组麻醉效果优良者100%,EA组麻醉效果优良者80%,CSEA组效果优良者明显高于CEA组(P<0.05),两组麻醉最高平面均在T8以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应用于老年外科手术患者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老年外科手术腰麻硬膜外麻醉

    足月新生儿黄疸37例临床分析

    丁秀敏
    118-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足月新生儿黄疸的发病原因及临床治疗,为临床防治提供参考。方法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足月新生儿黄疸37例,对所有病例的发病原因进行统计分析,并对多有足月新生儿进行蓝光照射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37例足月新生儿黄疸的发病原因中,新生儿感染(43.2%)、母乳性黄疸(16.2%)、溶血出血因素(13.5%)位居前三位;所有黄疸新生儿经过早期干预治疗后新生儿胆红素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临床治愈25例,占67.5%,好转9例,占24.3%,无效3例,占8.1%,总的有效率为91.9%,未出现胆红素脑病病例;平均住院天数7.2±1.6天,出院随访13例,黄疸于8周内消退。结论新生儿黄疸的发病原因有多种,感染、新生儿感染及母乳性黄疸是重要的发病因素,尽早给予蓝光治疗干预疗效显著,可有效预防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的发生。

    179例月经失调患者的临床治疗体会

    杜瑞芳
    119-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治疗月经失调的有效方法,对临床治疗情况进行总结。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179例月经失调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入院治疗时间分为对照组(90例)和观察组(89例),对照组采用妇血宁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调经止血剂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所取得的实际疗效。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1.11%,观察组共治疗总有效率为93.26%。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月经恢复正常时间为(8.17±1.24)d,治疗总时间为(13.25±1.88)d;观察组月经恢复正常时间为(5.83±1.03)d,治疗总时间为(8.40±2.46)d。上述指标相比,两组均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调经止血剂治疗月经失调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月经复常时间和用药治疗时间较短,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月经失调妇血宁调经止血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