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外健康文摘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外健康文摘
中外健康文摘

张选国

周刊

1672-5085

jkwz55@163.com;jkwz66@163.com

010-59648692,59648695

100025

北京市朝阳区东四环中路62号D801

中外健康文摘/Journal World Health Digest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应用单一抗菌药物患者出现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感染分析

    王丽君吴宝娟
    142-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抗菌药的临床应用与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感染的关系,以期能够更为合理的指导临床抗菌药物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内科和I C U自2010年6月至2012年12月间收治的确诊为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感染的5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发生感染前的抗菌药物应用情况,探究两者的内在联系。结果:59例患者在发生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感染前有26例应用单一抗菌药物进行临床治疗,占44.1%,其中头孢菌素类药物11例,占42.3%,青霉素类6例,占23.1%,大环内酯类5例,占19.2%,碳青霉烯类4例,占15.4%。结论: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感染与单一使用抗菌药物密切相关,其中单纯采用头孢菌素类药物诱发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感染的可能性最高。

    抗菌药物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

    经颅多普勒对分水岭脑梗死的临床使用价值

    王绍凤
    143-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经颅多普勒诊断分水岭脑梗死的临床使用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8月份到2013年8月份收治的70例分水岭脑梗死患者为实验组,并同期抽取7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对所有对象实施经颅多普勒检查,分析和观察分水岭脑梗死患者的检查结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血流异常率相比对照组更高,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颅多普勒超声、MRI以及CT在诊断率比较上,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颅多普勒超声诊断显示有18例患者为皮质前型,有20例患者为皮质后型,有9例患者为皮质下侧型,有23例患者为皮质下上型。结论: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对分水岭脑梗死患者进行诊断,有利于医师进行血流评估以及分型诊断,值得推广和普及。

    经颅多普勒超声分水岭脑梗死临床使用价值

    艾迪莎联合奥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王新红于夕玲
    144-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艾迪莎联合奥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8月至2013年9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82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记录资料。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5.12%,大于对照组的78.05%,具有显著性差异( P<0.05)。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对照组相比,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艾迪莎联合奥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艾迪莎奥沙拉嗪溃疡性结肠炎

    颅脑损伤并发低钠血症的临床诊断与治疗

    王勇
    145-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与分析颅脑损伤并发低钠血症的临床发病表现与诊疗手段。方法:选取我院自2011年11月至2012年11月收治的低钠血症患者60例,将其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对其采用综合疗法进行治疗,观察并记录临床疗效。结果:各血钠浓度患者治愈率无明显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而该组患者的总治愈率高达91.67%,其余5例患者治疗3天后,自动放弃治疗后出院,仅占8.33%。结论:行综合疗法治疗颅脑损伤并发低钠血症的临床效果较为显著,大部分患者的血钠恢复正常,临床工作人员能对此类患者给以密切的检测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方案,以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

    颅脑损伤中枢低钠血症CSWSSIADH

    美托洛尔联合治疗心律失常50例临床观察

    吴毅南
    146-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美托洛尔联用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对照组50例。两组患者均予冠心病二级预防治疗,肠溶阿司匹林片(100 mg,1次/d)、依那普利(5 mg,2次/d),在此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美托洛尔联用稳心颗粒。对照组:单用稳心颗粒治疗。治疗4周后,观察两组病例治疗前后动态心电图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0.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3.9%(P<0.05);结论美托洛尔联用稳心颗粒可有效治疗心律失常,并可改善患者心悸、气短、乏力、失眠等临床症状,未见不良反应。

    美托洛尔稳心颗粒心律失常临床观察

    机采血小板献血者外周血象的变化分析

    吴宝芹
    146-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机器单采血小板后献血者外周血象的变化。方法对102例机采血小板献血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献血者首次和末次献血前的血检报告,对比PLT、PDW、MPV、RBC、P-LCR、RDW-CV、WBC和HB的变化。结果末次献血前志愿者的PLT、PDW、RBC、P-LCR、WBC和HB水平与首次献血前水平无明显差异,但MPV水平较首次献血前有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RDW-CV水平有了明显的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严格遵守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多次进行机采血小板对献血者的健康基本无影响。

    机器单采血小板外周血象献血者变化

    湘西州艾滋病预防工作的现状研究分析

    熊立球
    147-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了解湘西州艾滋病预防工作的现状,为制定相关控制方针和策略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湘西州18岁以上居民为研究对象,采用调查问卷收集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以及其所艾滋病相关知识及其来源。结果:湘西州居民对艾滋病三种主要传播途径具有较高的认识率,但对非传播途径的认识率较低。女性对艾滋病的掌握情况优于男性( t=9.4391,P<0.01),已婚居民优于未婚居民( t=9.8185,P<0.01)。结论:在进行艾滋病预防工作时,不仅要注重三种主要传播途径的教育,还应强化各种非传播途径的宣传,同时加强对男性及未婚居民的预防知识传播。

    湘西州艾滋病预防工作

    肠内营养支持在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中的应用

    闫尚和崔爱霞孔祥宝
    148-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肠内营养支持在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50例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随机分为支持组与对照组,支持组给予肠内营养支持,对照组给予肠外营养支持,对比2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支持组蛋白质标、GCS评分均显著升高(P<0.01),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肠内营养支持可提高患者免疫功能,有效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营养状态。

    肠内营养重型颅脑损伤GCS

    饮食与营养控制高血压病的干预措施

    燕盛源
    149-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饮食与营养控制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2月至2013年8月在我院就诊的老年单纯高血压患者278例(无其他心脑血管并发症),男186例,女92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实验组158人,对照组120人;两组患者的年龄、身高、体重、体重指数(BMI)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给予常规降压药物治疗;实验组在给予常规降压药物(用法用量同对照组)的同时,每日给予定量的非药物补充治疗,非药物治疗包括磷脂维E,有修复,乳化,再生之功能;乳钙,是高血压患者必吃的,改善血管通透性;茶饮为蓉茶和杭菊;罗汉果等。疗程均为6个月。治疗前(基线)和治疗结束时对所有患者进行体格检查,记录其生命体征,12导联心电图检测心电图变化。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基线期的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之间差异无统计意义( P>0.05);对照组基线期与治疗结束后相比,治疗结束后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显著低于基线期( P<0.05);实验组基线期与治疗结束后相比,治疗结束后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显著低于基线期(P<0.01);治疗结束后的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显著降低(P<0.05)。结论对于高血压患者,在常规降压药治疗的同时在饮食与营养上加以控制,具有较好的降压效果,建议临床上加以重视并应用。

    饮食与营养高血压营养素

    组合检验法在乙二胺四乙酸盐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中的应用

    杨美竹
    150-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组合检验法在乙二胺四乙酸盐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中的应用。方法结合显微镜复检法,采用全血法、仪器稀释法和草酸铵法对临床上血小板检测值偏小的患者进行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的排查。结果全血法进行评价时,患者血小板检测结果在不同时间内的差异较大,20分钟时,血小板计数下降超过32%,30分钟时下降超过57%;而仪器稀释法和草酸铵法所测得的结果在不同时间段差异小,40分钟内血小板计数下降不到12%,且血小板的检测值趋于正常。结论采用全血法对样本分析超过30分钟,血小板检测值显著下降时,应首先参考复检规则,并用显微镜复检,然后再与临床沟通,了解患者的状况,选用组合检验法最可靠和最有价值的检验结果。

    乙二胺四乙酸盐依赖假性血小板减少组合检验法血小板计数